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盛世 (轩樟)


  曹文诏也是淡淡的一笑,“检大人辛苦了。久仰大名!听说遵化轰炸就是检大人亲自指挥的,大壮我大明全军的士气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这次他来前线,就没有下达由自己做前敌总指挥的圣旨,他对指挥这种古代步兵的大规模会战,还是有着自知之明的,他绝不是曹文诏和洪承畴等人的水平,“不值一提,都是皇上的福泽,和将士们的功劳。”
  曹文诏以为检大人谦虚,也不以为意,带着检荀楼,杨鹤,高德威,以及检荀楼的一众亲随,前往雁门关主楼休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当地人传说,蒙恬死后葬于代县境内。上门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遗址,其断碑尚存,还可看清:“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样。据史学家考证,蒙恬墓在陕西境内,此地乃传说而已。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这雄伟的关隘,由衷的感慨道,“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为此,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由陈平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次,他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两马之间的网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却在等待机会。突然,他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立即夺马取弓策马南驰数十里,复收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曹文诏点点头,“战争都要靠实力和勇气说话,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大人现在在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杨将军祠堂。”
  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当乘车到山阴县城之后,再向东南方向奔驰半小时左右,就会见到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勾注山脉。
  山脚之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15米左右,低者约有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在这些汉墓中,埋葬着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行人路过此地,无不肃然起敬凭吊英魂。走出广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顺沟前往,便进入一条狭谷,人称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险恶,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跃人眼帘。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唐朝置关,名曰西陉关,也名雁门关。;日址在雁门关西侧的雁门山上。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在此处,重新筑关。雁门关之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一丈八尺,石条座底,上砌城砖,门三座。东门之上筑有楼台,名曰雁楼,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天险”。
  想着祖宗们当年的丰功伟绩,如今在自己的手中凋零至此,帝国的核心京畿地区,竟然马上就要在反民大军的直接打击之下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心中并没有多少的感触,只是一阵淡淡的厌倦,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未完待续。。)


第0770章 调整心态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现代虽然没有去过什么地方,但是,但凡是跟北方有关的历史小说,或者是武侠小说,无不爱将雁门关放在一个很重要,也很神秘伟岸的地位,这里的确值得大写特写,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步步走来的一个丰碑!
  也是一副满身伤痕的威武雄壮的男人身体!这雁门关记载了历史的太多!
  崇祯皇帝朱由检本来是一个很多愁善感的人,但是当他面对了一次重大的心理挫败之后,他现在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来,这才是他目前最大的问题!他要调整心态!
  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置靖边寺,内有一对石狮、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东南方向设有练兵校场。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陉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历代兵家征战之地。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再跟曹文诏谈论这些典故,转移了话题,“杨鹤现在的动向。你有确实的搜集情报吗?锦衣卫的密探来报。杨鹤大军正在山陕边境一带活动调派。”
  曹文诏听检大人问起了杨鹤军队的动向。也急忙正色应答,要考察一个将领的水平,对敌我和友军的动向态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杨鹤大军共计两万五千人,都集中在了偏关。”
  崇祯皇帝朱由检暗自一惊!却并不露声色,“杨鹤有这么多人吗?”
  高德威的锦衣卫密探的情报是提供的杨鹤大军共计一万多人,而曹文诏此时所说杨鹤有两万五千多人,差了一倍多呢!
  高德威也是一惊!急忙辩解道。“曹大人,你这情报是哪里来的?我的情报是有专人跟随搜罗。”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直让杨嗣昌跟着自己的身边,即便是跟曹文诏讨论军情,也并没有要避开曹文诏的意思!杨嗣昌也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这次他来,并没有被委任具体的职司,他就纯粹是一个棋子!仿佛众人不是在谈论杨鹤,不是在谈论他自己的父亲,但是杨嗣昌的心中是很酸楚的。如果今天是父亲在宁武关,而不是在偏关。那情形就会大不相同!概因为!偏关在后,而宁武关在前。而且从偏关,可以随时的退出关外去,这战略意图,不用说就知道了!单是从父亲的布防,就可以看出来剿灭反民大军的决心是很低的!
  曹文诏淡淡的一笑,“高大人不用急躁,你的情报也没有错误,但是我的更加的准确,为什么这么说呢?杨鹤为什么要驻防偏关,我可以大着胆子说,其心可诛!杨鹤驻守偏关,绝对不是要来跟反民大军作战的,而是为了保护三边那些旧将官们的辖地的,单单是酒曲和府谷一带,就是三边驻军长期屯田的地方,这里的旧将官家丁加在一起,至少上万,随时可以组成一支比三边大军更具战斗力的军队!”
  杨嗣昌大惊,如果刚才曹文诏说的话还是在影射的话,现在就是直接的指控了,而且当着身份特殊的检荀楼指控,等于是直接跟皇帝说,也差不多了!
  但是杨嗣昌什么都没有说。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却也什么都没有说,良久才道,“我都知道了,你马上让人去联络秦良玉将军和杨鹤,还有孙传庭到雁门关来,召集一次对敌统筹会议,要求接到通传,即刻赶到!”
  曹文诏点点头,看了身边的杨嗣昌一眼,并没有停留,吩咐身边的亲兵马上安排饭食招待检荀楼一行人,自己则下去安排。
  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没有马上进入主楼休息,而是点燃了一根雪茄,他的雪茄也快要抽完了,看着雄伟的雁门关,他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隋炀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