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这样,清军也只是征集到了不到五万人的军队,近五十年的不断战争,使得这个小小的种族一直面临着男丁稀少的局面,而其不到两百万的总人口,却在五十年的时间里面先后组成了超过八十万的军队规模,相当于四分之一的人口都被拉去参军作战了,而到了这个时候,这一比例已经接近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
这五万新兵都被送到了海州卫,清军高层明白,如果将他们放在辽东卫的话,一旦海州卫失守,面对着敌军的强大压力,他们很有可能不战自溃,与其添油战术,还不如一拥而上,将他们全都送上战场,就算是拖,也能够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多拖上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的话,海州卫城内的清军人数就达到了十万人了,其中四万人是骑兵,驻扎在城外一侧,和城中的守军互为犄角,一旦中华军开始对海州卫采取进攻的话,这些骑兵就会出兵前来骚扰和袭击中华军的两翼和背后,牵制和干扰中华军的进攻。
针对这个情况,中华军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那就是将大军沿着官道布置,在两翼修建一道战壕,分别布置一万名士兵防守,将军中的辎重和远程火力都集中在这一圈保护之中,使得他们能够不受清军的威胁,而负责进攻的士兵在进攻的时候是依托着强大的火力支持的,并不是依靠着人海优势,因此并不会受到清军骑兵的威胁。
八月下旬,海州卫的战事正式打响了,双方超过二十万的军队云集于此,各自都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因此光是炮战都打了整整三天,中华军这边也没有料到守军的炮火会这么猛烈,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两千多名士兵被清军的炮弹炸伤,接近一千人阵亡,而中华军的火炮部队因为射程上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并没有受到损失,不过因此海州卫的城墙比较高,射击的仰角比较大,所以很难迅速的消灭城中的全部火炮,因此双方这才会爆发激烈的炮战。
海州卫的城墙远没有锦州城那样坚固,因此在中华军的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多出都出现了坍塌,不过城中的守军的抵抗非常顽强,每当新的一处城墙发生坍塌的时候,他们都迅速的抢占各处要地,阻击正要从这里向里面突进的中华军,为其他守军争取时间来修复这些受损的城墙。
不过他们也在中华军的炮击之中损失惨重,猛烈的炮击持续了三天之后,这才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中华军出关时候携带的火炮炮弹这个时候已经基本上告罄了,必须等到后续的补给部队将弹药运送上来之后才能继续开炮。
中华军这边的炮弹暂时用光了,而守军也趁着这一段难得的时间来赶紧加固破破烂烂的城墙,这个时候南城墙和西城墙已经千疮百孔,如果不加固的话,只要中华军的弹药一运到,这些地方将很难抵挡接下来的炮击。
不只是城墙满目疮痍,城内的设施也是一片狼藉,大量的建筑物毁于战火,到处都是死伤的平民和士兵,因为中华军的推进速度过快,导致海州卫城内的两万户平民并没有时间转移,因此大多人都被困在了城中,而中华军的火炮的三天轰击,几乎摧毁了南城和西城周边一大半的房屋和民居,因此使得超过三万人收到了波及。
清军这个时候根本就无暇顾及城内百姓的生死,况且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是汉人,极少数是满族人,因此他们也不是很关心他们的死活。
倒是这个时候城内的清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一万人了,大量的伤兵和死尸亟待处理,不然的话在这种炎热的天气里面很容易就爆发瘟疫。
第四百一十六章驱赶守军
八月二十一大早,在两万名士兵的护卫之下,从锦州城方向调拨过来的武器弹药以及其他的粮草物资终于运到了前线,而中华军也从军中撤下去了两万人作为轮替。
这种炎热的天气对于士兵来说是十分严酷的考验,为了应对接下来可能要面对的连场硬战,中华军也开始有意识的将自己的军队进行轮替,使得前线的军队不至于疲劳作战,而在拿下海州卫之后,中华军也还会休整一段时间,八月下旬的这一段时间的天气实在是太过于炎热,进攻一般只能在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四点以后发起,其他时间,整个阵地上都是炙热的一片,士兵们站在那里都要受到酷暑的煎熬。
海州城的清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起初中华军只派兵围困了南城和西城,但是这个时候中华军已经将海州卫四面包围,并且切断了城中的水源,没有了淡水,清军将无法继续支撑下去。
海州卫也就是后世的海城,城内的饮水主要是靠着城南的海城河供应的,这个时候海城河的水源被中华军给截断了,城内的供水只能从数量有限的水井里面获取,而城中的水井数量加起来还不到五百口,平时连城中的八万居民都难以满足,更别说这个时候还驻进来了六万军队,还有一部分水井已经在之前的炮击之中被掩埋了,剩下完好的水井数量还不到四百口,而此时包括士兵和居民,城中的总人口接近十二万人。等于一口水井要供应三百口人的生活用水。这样显然是不够用的。
因此。在被中华军切断水源之后的第五天,过度的使用使得城中的各个水井都基本上面临着即将枯竭的局面,清军主将正是年轻的费扬古,尽管他有一肚子的奇谋还未施展,但是在面对着眼下的局面的时候,也只能束手无策,外围的四万骑兵曾经尝试过和城中的军队一起冲击中华军的防线,但是这个时候中华军在补足了武器弹药之后。面对清军的出击根本就不慌不忙,稳扎稳打的坚守住自己的阵地,也不再继续像海州城发动进攻了。
费扬古虽然十分年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他却看出来了中华军的意图,那就是困死海州城的清军,然后大军趁着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好接下来发动对辽阳城的进攻,他们甚至是可以不顾海州城的军队,直接对辽阳发动进攻。毕竟辽阳城内此时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军队,根本就防守不住中华军的进攻。
费扬古十分着急。清军如果再这样被继续围困下去的话,他手中空有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但是却没有丝毫的用武之地,必须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局面,在他看来,眼下海州城已经万难坚守,城外四周都是中华军的军队,而且还和其他清军部队失去了联系,在三天前跟城外的骑兵发动最后一次联合行动之后,这支距离他们最近的军队也跟他们彻底的失去了联系,这个时候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海州的附近,如果自己不能尽快的带领着部队走出困境的话,自己手下的这支军队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在这里。
海州城的北边就是辽阳城,而两者之间有一条连通着盛京的管道,通过这条管道可以十分迅速的抵达这三个地方,而在辽阳和海州卫的中间,有一个驿站,是连接两个城市消息传递的中转站,这就是鞍山驿,鞍山驿是后世鞍山市的前身。
费扬古最终选择了突围,这个时候北边是距离其他清军部队最近的一个方向,突围过去之后能够迅速的加入到辽阳城的守卫之中,但是这个防线显然也是中华军尽力防范的地方,要想从这个防线突围看上去并不是十分现实,而眼下中华军势力最为薄弱的一个点就是东城,这一点从中华军对东城的进攻就能看得出来,他们已经从西城和南城都发动过进攻,又在北城击退了自己率军的反扑,单单是在东城驻守的军队不多,似乎是有意给自己留下一个口子,让自己向东突围。
八月二十五,费扬古率领着城中的守军向东突围,中华军淬不及防,被清军一举冲破了东面的防线,清军很快就全部从城中撤出,迅速的向析木城的方向撤去,中华军也很快反应过来,派出三万军队在后面紧追不舍,一刻也不给清军停歇的时间,双方很快就接连经过了析木城、绣岩城直到清军一路撤到了定辽右卫之后中华军这才停下来不追,但是却在清军的西北方向设下一道防线,不让清军向西靠近。
费扬古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中计了,中华军之所以让出东边的空档,就是要引诱自己率军向东突围,然后他们在派出追兵一路逼迫,将自己驱离辽阳城和盛京的方向,使得自己手中的这五万人的军队不能参与到这两座城市的保卫之中。
想明白此节,费扬古顿时大怒,合同者定辽右卫城内的三千守军,接连向阻挠他们的三万中华军发动猛攻,企图重新打通这一通道,但是这个时候中华军早已组建了完整的防御阵地,他的这五万人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是本身都是一些刚刚参军的新兵,再加上一路上的连续行军,这个时候早已疲惫不堪,虽然挨不过主将的命令勉勉强强的上了战场,却根本就不是中华军的对手,一连好几次冲锋都被占据优势的中华军很快的打退了,而且这些士兵不善于打硬仗的弱点也在这个时候暴露了出来,很多新兵连日来担惊受怕,本来就已经神经紧绷,这个时候在他们看来,主将的命令却要他们去送死,敌军的火力这样凶猛,根本就不可能突破敌军的防线,而且即便是成功的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无论是跑到辽阳还是盛京,都要继续面对敌军的持续进攻,他们不想要再有像海州卫那样的经历,因此清军军中开始出现士兵偷偷的逃亡的情况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战鹰传说 (凡尘望月) 创世VIP2016-03-31 抗战烽火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特训队员陈少钦,因机缘穿越在了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成为一名拥有...
-
雄霸南亚 (华东之雄) 起点VIP2016-04-01 军事战争站在81年的阿富汗战场上,大胡子的姆哈马德一脸严肃,扛起了肩头的RPG。 T-62的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