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大文豪 (薪越)



为了表示对林子轩的重视,这次由副校长邵力字来为林子轩做介绍。

邵力字出生于1882年,浙江绍兴人,1902年乡试中举,1905年入复旦公学求学,后东渡日本留学。

1910年夏末,重回上海,创办《民立报》,倡导国民独立精神,积极宣传北伐。

1913年,《民立报》停刊,到复旦公学任国文教员,后任私立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科主任。

1916年1月,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

此人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报业都是老前辈,在上海文坛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南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林子轩不敢怠慢。

在介绍完之后,邵力字就和一些上海大学的教授们坐到了最后,听听林子轩要讲些什么。

不仅是学生,就连这些老师也对林子轩有些好奇。

主要是林子轩年纪太轻,名气太大,在复旦大学讲了《红楼梦》,直接把红学讲完了,不知道这次在上海大学能有什么神奇的表现。

林子轩不慌不忙,找几名学生把带来的书籍分发下去,每个人都有,那些老师也不例外。

“这些都是我写的书,今天咱们第一次见面,算是给大家的见面礼。”林子轩站在讲台上,微笑着说道。

“林先生,不对啊,《雷雨》和《日出》是曹愚先生写的。”一名学生不解的问道。

不错,是个捧哏的好演员,林子轩看着那名学生,暗赞不已。

“哦,曹愚是我用的笔名。”林子轩淡淡的说道。

顿时,台下议论声轰然响起,学生和老师们都有些震惊。

曹愚可是被称为现代话剧的奠基人,《雷雨》和《日出》两部话剧一扫过去文明戏的陋习,在话剧界引起极大的轰动。

就连鲁讯都盛赞过《雷雨》和《日出》,可没想到这位曹愚先生竟然只是林子轩的笔名。

想想也是,曹愚先生虽然声名卓著,却从来没有现身过,谁也不知道曹愚先生是谁,有些想请曹愚写剧本的剧团根本找不到这个人。

早就有人猜测曹愚先生是某位文坛大家的笔名,可猜来猜去都没有结果。

现在答案揭晓,让底下的学生们一时间很难接受。

林子轩在新文学领域内的名声可以说是毁誉参半。

喜欢的极为喜欢,不喜欢的认为林子轩是混迹在新文学领域内的蛀虫,是西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

因为林子轩写的作品要么是带有西方背景,要么是爱情诗歌,很少有揭露国内民众苦难的作品,就算是《一代人》和《死水》这种诗歌,也是采用象征主义的写法。

所以,对于追求进步的文学青年来说,林子轩没有革命精神。

那些创造社的成员也是用这种观点来攻击林子轩,认为林子轩的出身决定了他的立场,他写不出,也不敢写富有革命精神的新文学。

这就是一些进步的报刊对于林子轩的评价。

然而,在今天,当林子轩用这种轻描淡写的方式承认自己写了《雷雨》和《日出》的时候,底下有些学生颇为羞愧。

他们其实不是为了听林子轩讲课的,而是为了来挑刺的。

他们要揭开林子轩虚伪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真面目,为此还准备了一些刁钻的问题,就算不能把林子轩赶出上海大学,也要给他制造难堪。

这个时候的学生都带有一种自由的精神,都带着些许的桀骜不驯。

不像后世的学生被学业和就业压迫着,连最基本的反抗权威的意识都没有,只知道人云亦云,如何能培养出真正有自己思想的人才。

林子轩望着下面这些人,心中颇为自得。

应付这些青年,果然只有引起他们的共鸣才行,《雷雨》和《日出》在进步青年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少学校的话剧团都排演过,认为这是揭露旧社会最好的剧本。

甚至把这两部话剧和鲁讯的小说相提并论,并把曹愚奉为他们的革命导师。

现在开心了吧!

林子轩有点恶作剧的想着。

反正这两部话剧都公演了,《日出》也被拍摄成了电影,被广泛的接受了,这个时候说出自己的身份影响就会小很多。

等到底下的学生们平静下来,林子轩没有继续聊这件事,似乎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完全不值一提。

如此一来,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又高大了几分,正如隐世的高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堂课我们来聊聊文学创作。”林子轩淡定的说道,“其他人我不清楚,那就先说说我是如何走上这条创作之路的。”

第一百三十七章我的文学创作之路

林子轩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诸位可能知道,我毕业于美利坚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的是经济学。”林子轩讲述道,“刚到美利坚的时候,看到这个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说实话,我曾经迷失过。”

他在课堂上毫不避讳的说起了曾经在美国的那些日子,那些肆意玩乐,毫无追求的时光。

这无疑是他的黑历史。

可林子轩知道即便他现在不说,随着他名气的增大,将来也会有诸如《我和林子轩在纽约的二三事》或者《我记忆中的林子轩》,这类文章出现。

毕竟,当时在纽约的留学生有不少人都知道他的劣迹,抵赖不了。

特别是这次和徐至摩的见面,回忆起那时候的时光,林子轩觉得与其将来被人挖出来,不如自己找个机会坦承一切。

如果他是普通人自然不用在乎,他又不是圣人,谁还没有一点人生的小污点呢。

可他是名人,名人的隐私一向是媒体的最爱。

他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可以微微一笑,不必在乎,然而,一旦遇到麻烦,那些落井下石的人绝不会放过揭他的老底。

那些人还会得意洋洋的说早知道这家伙不是好人,在纽约的时候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林子轩自己说出来叫做自嘲,敢于自我批评,别人说出来那叫抹黑,是居心叵测的攻击。

当然,他说出这段黑历史不是要做自我批评的。

“在纽约的两年,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迷失中渡过,直到有一天,我在纽约的中国城遇到了一件事。”林子轩沉声道。

这里他杜撰了一个在纽约唐人街发生的故事。

华人被外国人戏弄和殴打,其他华人却敢怒不敢言,他上前制止,却被外国人打了一顿。

这种事情在美国经常发生,他也看到过,所以说的很详细和真实。

“那一刻,我醒悟了,这里不是我的国家。”林子轩深沉的说道,“这里的确繁华和富强,可华人在这里却受到排斥,美利坚颁布的《排华法案》让华人不能加入这个国家的国籍,在就业和法律上备受歧视。”

林子轩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说起了华人在美国遭遇的苦难和困境。

“就在前些日子,一位在美利坚的华裔少女写信给我,她喜欢电影,想要在好莱坞演戏,可好莱坞电影中华人的形象都是恶棍和无耻的女人,她在好莱坞受到种族歧视。”林子轩愤慨道,“这就是强大而繁荣的美利坚。”

“那时候我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林子轩自问自答道,“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只有国家强大了,华人在国外才会受到尊重。”

讲台下一片平静。

谁也没有想到林子轩会讲这些,学生们认真听着,有在国外留学背景的教授们则感同身受,在国外被歧视的境遇谁都遇到过。

“我想问诸位是为什么而读书?”林子轩突然问道。

底下的学生交头接耳,有人大声说为了明白事理,有的说为了改变国家,还有的说是为了当官参政。

林子轩点了点头,这些学生的思想觉悟都很高啊。

“我在美利坚经过那件事后,就下了一个决心,那就是以后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林子轩慨然道。

大礼堂内响起了鼓掌声,同学们都很振奋,觉得林子轩不像是个资产阶级改良派,反而很具有革命主义精神。

“这不光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还要让它成为现实。”林子轩等到掌声平息,继续说道,“我那时学的是经济学,想要以经济救国,但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我改变了想法,经济或许能够让国家富强,却不能让民众觉醒。”

“唯有文学才能起到这个作用。”他不容置疑的说道。

林子轩在粉饰了自己的黑历史后,又开始给自己剽窃小说找借口了。

其实,他的经济学学的一塌糊涂,能够毕业是因为哥伦比亚大学对留学生的要求不那么严格,特别是他拿的是学士学位,和那些动不动就拿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无法相比。

鲁讯当年留学日本是学医的,后来弃医从文,成为新文学的领导者。

据说是因为鲁讯认为学医只能治疗人的身体,文学却可以医治人的思想。

可谁知道是不是鲁讯学医没学好,才不得不改行写文章呢,这个谁也说不准。

“刚开始,我并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便模仿西方文学写了两篇小故事,就是诸位手中的《老人与海》和《小王子》,这只是我的习作。”林子轩谦虚的说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