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大文豪 (薪越)



当然,林子轩对洪慎的才华比较欣赏,他想邀请洪慎到明星电影公司来。

在这个年代,拍摄电影和排演话剧差别不大。

中国的电影人才大多都是从话剧行业转型而来的,比如郑证秋和张时川。

也有从绘画和文学方面转型来的,比如但杜予和周瘦绢。

想要邀请心高气傲的洪慎加盟,就要能有让他心折的地方,林子轩相信《日出》的剧本应该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再次,这部话剧其实可以拍摄成电影,而且剧中的陈白露很适合殷明竹来演。

殷明竹本来在上海滩的社交圈就颇有名气,对于《日出》中的生活环境并不陌生。

不过她家境殷实,不需要依附其他男人生活,所以才能活的自由,不像陈白露那么可怜可叹,最终走上绝路。

想把殷明竹拉进明星电影公司,需要一个能打动她的好剧本。

《日出》和《上海假日》一样,都是突出女演员的电影,其他人都是配角,只要发挥的好,殷明竹会成为中国最红的电影明星。

“我总算是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过《雷雨》了。”郑证秋看罢《日出》,一脸同情的说道,“看来你也不会承认自己写过《日出》了。”

戏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郑证秋明白这个道理,他以往写的剧本也是取材于身边的事情,有些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有些是自己所经历的。

写出来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说明剧本没有脱离生活。

这是他较为欣慰的一面。

然而,他从来没有写过像《日出》一样如此贴近生活的剧本,这已经不是贴近生活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林子轩把真实的生活拿出来写成剧本,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戏剧高于生活的部分,说的高雅一点是从繁琐的生活小事中提炼出主要的情节。

其实就是为了粉饰生活。

观众看戏,一方面想要在戏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样才有代入感,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看到真实的生活。

因为真实的生活太残酷了,他们不愿意接受。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戏剧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了。

观众既有了代入感,又有了生活中不曾有的幸福感,于是,他们在戏剧中得到了心理补偿,得到了满足。

这是他们喜欢一部戏剧的原因所在。

这和后世的读者看网络小说是一个道理。

读者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总是强调代入感,这个代入感就是要在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上符合大多数人的经历,也就是贴近生活。

不过,读者又希望网络小说中没有现实生活中的郁闷情节,想要爽起来。

主角不能被打脸,不能受委屈,女主角不能死,不能有外遇,不能有任何不爽的情节,否则读者为什么要看网络小说。

这就是在粉饰生活。

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的共同感情需求是相同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另外一种艺术形式,那就是悲剧。

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男女主角都死了,照样是经典戏剧。

中国的《梁祝》也是男女主角都死了,可最终他们竟然化作蝴蝶双双飞走了。

经过对比,就能发现西方人比较能接受生活化的戏剧,东方人则会对生活进行粉饰,留下一点希望,很难脱离大团圆的结局。

《日出》和《雷雨》这两部话剧都是悲剧,一点都不给人留下希望。

在网文上属于虐主,不对,连主角都死了,那就是虐观众了。

但这样的话剧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郑证秋看《雷雨》的时候觉得压抑,他为两家人的悲惨遭遇而痛心疾首。

他看《日出》的时候更加压抑,他为整个社会的黑暗扭曲而深恶痛疾。

《雷雨》是人生的大悲剧,《日出》是社会的大悲剧。

这是郑证秋佩服林子轩的地方。

他和林子轩的家世差不多,但他绝不可能像林子轩一样对自己,对这个社会进行如此深刻的剖析。

这或许就是一个文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七十九章生活更像是一出戏剧

洪慎对《日出》这个剧本爱不释手。

以他专业的眼光来看,这个剧本和以往国内剧作家的剧本不同。

从形式上说,它很正规,完全按照国外戏剧剧本的标准来写,不像以往国内文明戏那么粗糙,而是非常成熟。

从内容上讲,更是突破了国内话剧崇尚的大团圆结局,以悲剧收场。

从艺术水准上评价,从语言到结构,以及对社会黑暗的揭露,都是质量上乘之作,不比外国剧作家的作品逊色。

这才是中国话剧界需要的好剧本,这才是现实主义的好作品。

话剧从1906年传入中国后,就受到中国戏剧的影响,在和本土戏剧结合的同时,也附带了很多的陋习。

这是话剧无法在中国兴盛的原因,因为剧团不够专业。

洪慎在国外学习戏剧专业,就是想要学习外国剧团的经营模式,回国改变中国话剧的现状,他可是要立志改革中国话剧的男人。

他要把美国戏剧界的先进经验移植到国内的剧社,成立一个正规的演出团体。

至于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班,只是为了领一份薪水,有了固定的生活收入,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戏剧之中。

这就是国内话剧界的现状,大多都是兼职的人员在支撑。

洪慎想要排演这出话剧,在得到林子轩的许可后,他开始做案头工作。

编排一出话剧不是光有剧本就行的,作为导演,他在创作过程中要分析剧情,解析角色,布置场景等等,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好在洪慎是专业的,做起这些事情得心应手。

这也是因为林子轩的剧本写的正规,给他节省了不少时间。

做完文字工作后,洪慎心中难耐,他非常想知道这出话剧在舞台上表演会是什么模样。

《日出》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发生在旅馆之中,和船舱非常相似。

反正大家在邮轮上颇为无聊,除了看书和聊天没什么事情可做,洪慎便提议不如来排演这出话剧好了。

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郑证秋想重温一下当年演出话剧的美好时光,陆小蔓则是喜好热闹,她在学校里也排演过国外的戏剧,比如莎士比亚和易卜生。

林子轩和周剑允只是凑数的,因为人手不够,连道格拉斯希拉这个美国人也被拉了过来。

陆小蔓作为唯一的女性,陈白露这个角色非她莫属。

郑证秋是老前辈,老戏骨,他来饰演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

洪慎则扮演李石清的角色,是潘月亭手下的银行员工。

这个角色可不简单,他的性格复杂,善恶交织,他没有背景,身上压着生活的重担,又不甘于屈从命运的安排,一心想要朝上爬,成为人生人,为此不择手段,泯灭了人性。

周剑允饰演张乔治,一个崇洋媚外的留学生。

林子轩饰演方达生,是陈白露的朋友、学生时代的恋人。

他看到自己昔日的恋人已成为十里洋场的交际花,成为达官贵人的玩偶,他感到痛心,想要带她离开这个地方。

道格拉斯希拉饰演一个串场的地痞。

就这样,一个简易的剧组成形了。

他们虽然无法排演所有的剧情,不过足够打发时间了,场地就在船舱内,他们对着台词,有时候还要一人分饰多角。

他们排演的很投入,也很尽兴。

林子轩对此颇为无语,他本来想把洪慎拉入明星电影公司的,但《日出》这部话剧让洪慎坚定了要在话剧行业发展的决心。

他认为自己才是拯救国内话剧的那个男人。

然而,林子轩知道话剧在这个时代真的没前途,等到电影行业兴盛起来后,这批人为了生活还是照样转行到电影行业来。

不过林子轩没有去劝说洪慎,有些人就是这样,非常坚持自己的理念,不碰的头破血流绝不回头。

在一次排演中,陆小蔓饰演的陈白露自杀而死。

大家排演到这里,纷纷沉默下来,气氛极为压抑。

洪慎甚至怀疑如果真的在舞台上演出,国内的观众能不能接受这种悲剧的结局,郑证秋则用《雷雨》作为例子,打消了他的顾虑。

国内的观众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只要是一个好故事。

林子轩提议大家先去休息,明天到甲板上看日出,这倒是一个排遣压抑的好方法。

于是,在一个春日的清晨,几个中国人站在甲板上,望着东方的天际,那里一轮红日正在从海面上喷薄而出,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当林子轩一行人在海上看日出的时候,国内的报纸上发生了一连串颇具讽刺性的故事。

《新闻报》因为刊载了林子轩的《老人与海》,对林子轩在美国的官司格外关注,几乎是进行了全程报道。

当林子轩踏上前往美国的邮轮时,国内的新闻媒体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支持者认为林子轩应该去讨个公道,反对者认为林子轩在自取其辱,那可是美国人的地方,你一个中国人玩不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