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大文豪 (薪越)



北华捷报在报道中说:“应该命令”那些卷入这一事件的学生“返回自己的教室,从事那些他们这些羽毛未丰的年轻人应该干的正经事”。

这家报纸是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

报纸在政治上站在英国在华商人的立场上,其新闻、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

31日下午3时,几千名学生、工人和小商人汇集在上海总商会,举行各界联席大会,一致敦促总商会发布罢市令。

经过紧急磋商,晚上7点,总商会副会长方椒博签署了总罢市命令。

北华捷报在报道这次会谈时用了这样的大标题:“中国商会要求清单;极端分子全面掌权;无法接受的建议;在这种基础上不可能进行任何讨论。”

表明了公共租界当局强硬的立场,完全不愿意进行道歉和谈判。

公共租界当局于6月1日宣布在租界内戒严。禁止学生集会和演说。

他们还请求外国领事馆建立一支两千人的登陆部队,保护各种公共设施,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动员和召集上海“万国商团”。

这支部队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组建。

到15年。“万国商团”拥有国籍各异的约两千名平民,其中英国侨民占绝大多数,他们都由英国提供武器,并由英国现役军官指挥。

6月1日,工人、学生及市民聚集在南京路散发传单,进行演讲时。遭到巡捕的枪击。

6月2日,工部局万国商团在新世界游艺场用机枪向行人和游客扫射,制造了第三次流血事件,短短几日,已有几十名中国人被枪杀。

到6月4日,装卸工人已全部离开码头,外国俱乐部和旅馆的仆役也全部离开。

仅公共租界一地就有七万四千多名工人举行罢工。

上海公共租界的局势陷入恐怖的氛围之中,大街上到处是持枪的外国士兵,任何出格的举动都会遭到无情的枪击。

罢工、罢课和罢市,导致上海就像是一座鬼城。

这时候,林子轩遇到了麻烦。

6月4日,法租界的巡捕查封了万象广播电台和万象书局。

前两天林子轩就接到了警告,不允许在广播中播报不利于租界当局的报道,相对于报纸还需要购买,广播的接收更为方便。

只要有一台收音机,在上海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最新的消息。

林子轩开通了热线,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电话把消息传递到万象书局,然后由广播播报出去,万象广播电台的消息最准确和快捷。

这引起了公共租界当局的极大不满,不少外国人都有收听收音机的习惯。

他们向法租界公董局施加压力,以煽动和破坏租界治安的罪名查封了广播电台和书局。

林子轩对此早有预料,法国人虽然没有参与其中,却和英美等国的利益一致。

这次罢工给外国工厂造成极大的损失,还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

华人仆人的罢工让西方人的生活一团糟,他们极为讨厌这种混乱的状况,想要尽快结束。

但公共租界当局一直采取强硬的姿态,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国的态度最为坚决。

他们从各处调派军舰前来上海,美国在上海不仅兵力最强,军舰也最多,在危机达到的时候,上海总共有三十三艘外舰。

与此同时,由五卅惨案触发的乱局正在到处蔓延,全国各地都在声援上海。

北洋政府的外交部则在和各国的公使们进行调停,调查真相。

6月13日,奉军代表张学梁率卫队千余人乘专列南下到达上海,调处五卅惨案。

第二百六十六章他要去改变世界了

张学梁来到上海受到上海各界的欢迎。

原本按照北洋政府的决议,上海周边不得驻军,在第二次江浙战争后,来自东北的奉军撤出了上海,停留在江苏境内。

这次张学梁带着千余士兵来到上海,有示威的意味,牵扯到奉系和皖系军阀之间的争锋。

由皖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在和外国公使团的交涉中并不顺利。

月日,北洋政府外交部就向各国公使出了照会,表达了谴责和愤慨,要追究上海公共租界西方官员的责任。

公使团接获照会,于月日开会讨论。

决定给予不留余地的坚决反驳,认为巡捕的行动出于自卫,以防备正在攻击捕房的暴徒。

月4日,外交部再次照会公使团,指出:“所有伤毙之人,枪弹多从背入,巡捕无一死伤,显系任意轰击,毫无理由。”

月日,公使团正式回复外交部。

一方面反驳中方的指控,认为中国政府仅执一面之辞,对上海外国人屡遭攻击的事实只字不提,另一方面通知中方,公使团决定派遣委员会奔赴上海,就地调查情形。

由此,西方公使团的委员会和北洋政府的特派员分别来到上海,调查五卅惨案的详情。

月日,双方决定在上海进行谈判,以消除目前上海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

张学梁则是从天津来到上海,和北洋政府的特派员蔡廷甘并不是一路。

经过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吴佩浮兵败南逃,奉系军阀张座霖在中国占据半壁江山,军事力量达到顶点。

张学梁作为奉军的未来统帅,极有希望成为日后中国的统治者。

这一年,他刚满二十四岁,可谓是英雄气魄,意气风。

月日,他接见华侨学生会、华侨实业协进会代表。

明确表态:“颇愿以个人资格。据理力争。至带兵来沪一层,因在津闻悉沪案生后,外人尚纷纷征调海军战队登岸保护治安。既在我国领土,鄙人亦不得不带兵来沪。保卫华人生命财产。”

实际上,张学梁的这次行动是为奉军势力扩展到江苏铺平道路。

也正是这一次的上海之行,他认识了宋家三小姐。

他在上海并不是每日看望受伤的群众和指责公共租界当局的暴行,实际上,他过的非常惬意。在这个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他如鱼得水。

他和宋家三小姐就是在美国驻上海大使馆的鸡尾酒会上认识的。

一个是纨绔子弟,一个是社交名媛,他对宋家三小姐展开了追求。.`

此时的张学梁已经结婚,但对于这位花花公子而言,这都不成问题,他邀请宋家三小姐去舞厅、去骑马、打高尔夫球等等。

许多年后,张学梁仍对没能和宋家三小姐成为眷属感到遗憾。

他曾对采访的记者说道:“若不是已经有了太太,我会猛追宋玫玲的。”

期间,林子轩和张学梁见过一次。

张学梁对于拍摄电影感兴趣。宋家三小姐就把他介绍到了明星电影公司。

林子轩接待了这位东北军的少帅,两人交谈了几句。

他现张学梁对电影兴趣不大,但对电影女明星颇有兴趣,一直希望能够结交一番,共同探讨电影艺术。

上海是全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北方几乎就没有电影公司。

可以说,上海的电影女明星就是美丽和时尚的代名词。

林子轩没兴趣给他介绍女明星,别人对张学梁看重是因为奉系军阀的实力,但林子轩知道过两年奉系军阀就要走下坡路了,将来没什么前途。

他不需要对这位如日中天的少帅客气。直接拒绝了这种要求。

何况因为罢工的原因,明星电影公司都没有开工,只留下几个工人看守机器设备。

在公司的放映厅内,他给张学梁放映了电影《日出》。让这位少帅看看上海滩交际花的悲惨生活,以后收敛一些。

张学梁走后,林子轩给宋家三小姐打电话说了这件事,觉得这人不行,太不靠谱。

宋家三小姐只是在电话里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林子轩没有干涉两人交往的意思。他没那么无聊,这段时间,他颇为忙碌。

万象书局和万象广播电台被查封,工人罢工,电影公司停止运转,按理说他应该清闲下来,但林子轩觉得这是一个把《高堡奇人》刊印出来的好机会。

他并不担心书局的事情,等到这股风潮过去,向法国人疏通一下,万象书局就可以解禁。

这几天,对外界来说,林子轩几乎没有在公共场合露过面。

他一个人躲在书局里进行排版,以前看工人做的时候挺轻松,没想到自己亲自动手的时候却那么困难,这就叫做眼高手低。

他晚上写稿子,白天排版。

好在冯程程和孩子留在了无锡,没有人知道他晚上熬夜写。

经过十几天的奋战,他总算是写完了《高堡奇人》,就差印刷出来了。

他只准备刊印三十本,到美国后邮寄到世界各大出版社和报社,至于接下来会生什么,就要看天意了。

这时候,北洋政府和外国公使团的谈判破裂,双方存在较大的分歧。

英国外交部在有关的备忘录中说道:“中国委员没有能够顶住来自其国民的压力,在解决条件中插入了影响到公共租界整个体制的意义深远而且(与本案)无关的要求。”

北洋政府提出了十三条交涉条件。

存在较大分歧的包括:工部局投票案;制止越界筑路;撤销印刷附律等案;华人在租界有言论、集会、出版之自由;撤换工部局总书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