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轩不知道如何安慰她,便想了一个办法。
“我以前胡乱翻过几本相书,来替你看看手相吧,可以预知祸福。”林子轩胡扯道。
“好吧。那你可要好好看,不准不给钱。”虽然明知道林子轩是瞎说,宋家三小姐还是伸出手,配合的说道。
“从手相上看。你以后会大富大贵,宋家也会兴旺发达,这下你可以放心了。”林子轩随便扫了一眼,就直接断言道。
“你也太不会作戏了吧,这么敷衍,至少要认真一点啊。”三小姐不满道。
“好吧。你还想问什么?”林子轩只好继续道。
“那就说说我的姻缘好了?”三小姐眼珠一转,故意刁难道。
“这个,真的不好说。”林子轩推脱道。
“有什么不好说,难道我嫁不出去么?”宋家三小姐佯装生气道。
“这倒不是,你记住我的话,等‘蒋’来你就知道了。”林子轩一语双关道。
“记住你什么话?你别打哑谜。”三小姐追问道。
“就是,等‘蒋’来你就知道了。”林子轩重复道。
“将来我自然会知道,还用你说。”宋家三小姐鄙视道。
她没有继续为难林子轩,不过是为了好玩罢了,这倒是让林子轩松了口气。
反正他已经暗示过了,至于能不能理解就是这位三小姐自己的事情了。
过了几日,徐至摩果然到欧洲避风头去了,至少要几个月才能回来。
他这次是从北平出发,前往苏联,从苏联借道到欧洲去,绕了一个大圈子。
正是这一次途径苏联,让他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怀疑和警惕,从最初的赞扬变成了批判。
他认为苏联的一切都是假的,是刻意做给外人看的。
他这样写道:“苏俄之招待外国名人,往往事前预备,暴长掩短,类如此也。”
徐至摩崇拜托尔斯泰,便去拜会了托尔斯泰的女儿。
于是,他知道了在苏联,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书都差不多绝迹了,其中有一些是被苏联政府查禁了,原因是他们的著作代表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徐至摩颇为感慨:“假如有那么一天,你想看某作者的书,算是托尔斯泰的,可是有人告诉你不但他的书再也买不到,你有了书也是再也不能看的——你的感想怎样?”
可以说,这一次的苏联之行,影响了徐至摩的人生观,让他更为坚信西方的自由主义了。
在北平,林子轩还见到了沈丛文。
自从孙福园从《晨报》副刊辞职后,沈丛文的文章也能刊登在《晨报》上了。
加上其他的收入,虽然还没有彻底摆脱贫困,总算是能好好的生活了。
沈丛文的文笔大有精进,写作的乡土小说得到了一些人的欣赏,读者渐渐多了起来。
其中,林子轩不遗余力的帮他推荐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提携新人方面他在文坛广受好评,万象书局发掘出不少新人作家,这些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获得成功。
很多人都觉得林子轩的眼光很准,被他看重的作家都有写作的天赋。
即便是完全没有名气的新人经过他的点拨,就能开窍,写出好文章来,实在是神奇。
只有林子轩自己知道,这不是什么神奇,而是他在后世听过那些人的名字,才会引起他的重视,他可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主要还是那些人自己的努力。
他的贡献就是给那些文坛新人提供一个机会而已。
有时候,机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第二百五十六章先生,一路走好!
1925年3月11日,林子轩接到电话,匆匆赶到铁狮子胡同顾维均的宅院里。
宅院里聚集着不少人,有人在院子里,有人在花园,彼此轻声的交谈,无人喧哗,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氛围。
林子轩大抵认识几个人,多是广州来的,还有北洋政府的代表和外国大使馆的顾问。
孙仲山作为这个时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牵动着未来中国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需要掌握最新的消息。
他无心和这些人交谈,朝着第二进的院子走去,那里是孙仲山的住所。
他接到宋家三小姐的电话,早上何湘凝查看病情的时候,现孙仲山的瞳孔开始放大,这可不是好现象。
林子轩来到孙仲山的住处,迎面正碰上汪精为。
两人以前在杭州同游过,一起观看钱塘潮,后来在上海也见过几次,算是熟识。
这时候,汪精为是孙仲山身边的亲信。
他对林子轩点了点头,低声说了眼下的情形,就匆匆离开了,他还要通知其他人员前来,见孙仲山最后一面。
其实,孙仲山搬离协和医院后,并没有放弃诊治,尝试了不少方法。
包括精神治疗和据说是日本最新研制的抗癌新药,只是效果不好,病情不断的恶化。
林子轩清楚就算是在后世癌症也是医学界没有攻克的难题,早期还好说,坚持治疗有希望痊愈,晚期的话就希望渺茫了。
他看到了宋子闻和孙仲山的长子孙课,以及宋倾龄和何湘凝等人,似乎在说遗嘱的事情。
他没有走过去,只在远处看了看。
不一会,宋子闻走过来,面色憔悴,可见这些日子过的并不好。他们互相安慰了几句。
从宋子闻这里,林子轩才知道让他过来的用意。
孙仲山的离世是一件大事,到时候,北平各界都会有所反应。这里毕竟是北洋政府的地方,或许会出现一些突的状况,特别是新闻媒体。
事实上,他们接到消息,有些报纸对孙仲山有意见。可能会一些不利于孙仲山的报道。
林子轩在文坛和报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希望林子轩能够关注一下这两方面的动向,及时传递消息,也好早做应对。
林子轩在北平也有报纸和杂志,在宣传上能起到作用。
这件事牵涉到各方势力的博弈,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谁也不知道会生什么,他们的根基在广东,在北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至少,林子轩是值得信赖的人。
这时候。汪精为带了几个人走了过来,都是广州国民政府的重要人物。
他们一起走进孙仲山的卧室,这是为孙仲山签署遗嘱做见证。
林子轩则按照宋子闻的指点来到宅院的西厢房,见到了宋家三小姐,两人坐在房间里,看着外边惨淡的日光,都没什么说话的心情。
此时,在孙仲山的病榻前,汪精为将两份遗嘱呈给孙仲山,孙课把钢笔递给父亲。
但孙仲山连签字的力气都没有了。看到孙仲山握笔颤抖不能自持的样子,宋倾龄含泪托着手腕让他签字。
孙仲山虽然腕力很弱,但“孙闻,3月11日补签”几个字却非常清楚。
孙仲山签过字后。汪精为在笔记者下签名。
在场的宋子闻、邵员冲、戴恩塞、孙课、吴景恒、何湘凝、孔翔熙、戴济陶、邹录等九人,也都在证明者下面签了名。
到了下午,孙仲山的神志就不怎么清醒了。
林子轩到外边走了走,看到一个苏联人。
此人叫做鲍罗廷,是苏联驻广州国民政府的全权代表,负责联系苏联政府派军事顾问团及调拔金钱、武器支持黄埔军校的事情。
他还多次到军校介绍十月革命的经验和苏联红军的生活和政治工作。
这个苏联人正在和汪精为争执着什么。似乎和遗嘱有关,林子轩听不太清楚,他也没有兴趣,便走开了。
傍晚时分,孙仲山略微清醒些,见了一些人,林子轩也在其中。
孙仲山看到林子轩,显得有些意外。
他在上海的时候曾邀请林子轩一起北上,被林子轩拒绝了,他较为看重林子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能够为中国出自己的声音。
但显然林子轩没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只想着独善其身。
在最后时刻,他对林子轩招了招手,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只是拍了拍林子轩的手,表达自己的心情。
林子轩握着孙仲山的手,俯身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句话。
“先生,放心吧,中国的未来会更强大。”
他说的是后世,中国虽然面对着诸多挑战,但经济展,国力强大,在世界上算是大国。
林子轩经历过那个时代,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
孙仲山以为林子轩明白了他的意思,愿意为这个国家而努力,露出欣慰的神情,艰难的说出了几个词汇。
“和平,奋斗,救中国。”
林子轩点了点头,松开他的手,朝后面退去,还有不少人等着和孙仲山见面。
晚上的时候,他回到了北京饭店,久久不能入眠,第二日醒来,他便接到了噩耗。
1925年3月12日9时,孙仲山离开了这个世界。
孙仲山的灵堂布置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礼堂。
林子轩对这里颇为熟悉,一年前,泰戈尔访华,新月社正是在这座礼堂为泰戈尔祝寿,他和林徽茵等人演出了诗剧《齐德拉》。
3月14日,各国驻华公使馆纷纷前往医院吊唁。
同日,段睿瑞执政府召开非常国会会议,通过了为孙仲山举行国葬议案,并由财政部拨出治丧费1o万元。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一八五三 (酥酥麻麻) 起点VIP2016-04-05 清史民国十九世纪,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堕入深渊的开端,如果有一个穿越者...
-
超级兵工帝国 (龙魂在华夏) 起点VIP2016-03-31 架空历史兵器工业专家肖卫国在一次未来主战坦克的新型动力系统测试中被炸穿越了,来到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