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做“墙头草”的意大利政府见强大的中国和美国政府都强硬表态了,也发表声明,如果德国继续支持布尔什维克,意大利将自动对德军开战!
这时,受到俄国工人运动胜利的影响,英国、法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国内的工人也感觉到了希望,欧洲的工人运动也风起云涌。一夜之间,仿佛红旗就要插遍欧洲!奥匈帝国因前线食物缺乏,不得不削减了各城市的面包和面粉的定量,引发了全国性的大罢工。七十五万工人走出工厂大门,仅在维也纳就有二十万罢工工人,他们不仅要食物,而且要和平。后来,骚乱蔓延至奥匈帝国在亚德里亚海的港口和德国在海基的海军基地,政府部门将抗议领袖逮捕。
德国工人理事会的执行委员会们也号召在德国全国大罢工,一百万德国工人第二天走出工厂大门,大部分罢工者是军需品生产工人,罢工者言语所暴露出的财产公有的政治倾向性使德皇威廉二世本人都感到惊扰,他也感觉世界仿佛要改变颜色,并且迫于全世界的压力,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国立即停止对俄国布尔什维克人的支持,德国和俄国签订的停战协议无效,他同时宣布德军有义务为人类正义彻底铲除布尔什维克这个人类的毒瘤!”
德国街头罢工演化为一周的街头暴力,有数人被杀,罢工没有自行平息,德皇威廉二世便立即派德国的军队镇压,有4万罢工者、支持者、家属成员被逮捕,大量的罢工领导者被充军,并被派往前线,德国用武力维护了国内的法律和秩序。
而克伦斯基此时也极力加强圣彼得堡的军事力量,将前线将军队调来首都,又建立了几十个突击营、士官生营和妇女营,他在冬宫多次召开秘密会议,商讨阻止布尔什维克派政治委员到首都驻军中去,防范圣彼得堡士兵的变色。
克伦斯基还制定了一个消灭布尔什维克的计划,他下令逮捕斯大林,派俄*校的士官生去查封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顿时,圣彼得堡街头岗哨林立,巡逻队横行,阴云密布。但是,一切都太晚了,斯大林早在圣彼得堡组织了武装起义。当克伦斯基正在连续不断地召开内阁会议时,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爆发了,起义的队伍迅速包围了冬宫。克伦斯基见势不妙,向内阁成员撒谎,说他“决定亲自去城外迎接开来的增援部队”,实际上,他乘上美国驻俄大使馆的小汽车逃跑了。
当天,克伦斯基逃出圣彼得堡,到了普斯可夫,住在北方战线司令部。第二天,他就纠集了当地克拉斯诺夫将军的骑兵军约5000人,向圣彼得堡发动进攻。在这期间,克伦斯基与暗藏在圣彼得堡的“救国革命委员会”联系,让他们在城内策应,要军校士官生在克拉斯诺夫军队逼近圣彼得堡时举行暴乱,内外夹攻,扼杀斯大林的阴谋夺权。
不久,克拉斯诺夫军队占领加特奇纳,到达了沙皇的皇村,离圣彼得堡仅二十公里。这时,克伦斯基满怀喜悦,接连向各省行政专员下达手谕,要他们将粮食向圣彼得堡运送,供他的军队到达圣彼得堡时使用。但是,好梦不长,斯大林立即行动进行土地改革和工厂改革,分得了庄园和土地的农民,霸占了资本家工厂的工人,这时候都以为自己就是这国家的主人,在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下,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冒死反击,占领了沙皇村,并在普尔科夫高地给克伦斯基的军队以致命打击。克伦斯基为了挫伤斯大林的军队攻势,向布尔什维克提出谈判的要求。斯大林这时很硬气回电说:“我从来不跟垂死挣扎的敌人谈判!”
斯大林指挥工农兵进行了大反击,克伦斯基眼看大势已去,扮成女人在加特奇纳钻进旧宫殿的密道逃走。后来,克伦斯基化装成水兵,搭上开往摩尔曼斯克的塞尔维亚军用列车,逃出了加特奇纳,经芬兰到达伦敦寻求政治避难。
这时,世界已经变色了,中国、美国、欧洲各国都有了新的敌人——斯大林政权。这时,中国已经占领了东南亚、中亚、南亚次大陆、西伯利亚的重要城市,国土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李经述觉得和平瓜分世界的时机已经成熟,便拉上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试探性地向各国提出和平建议,把矛头一同指向斯大林的邪恶政权!
世界和平的希望似乎还是有的!尽管从长远看,柏林、伦敦、巴黎的政府都认为自己会取得胜利,不会轻易放弃战争。但他们的政府官员也清楚,决出胜负的时间很长,谁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征服对方,而且一旦中国和美国加入战争,实力平衡的格局将会被迅速打破。
还有,从一开始就视世界大战为疯狂之举的罗马教皇庇护十世,也积极配合李经述寻找一个各方接受的停火条件。因为无神论的布尔什维克人,将会动摇整个欧洲教会的根基!英国新任首相劳合·乔治在一次非官方讲话中表示愿意接受中美的谈判调停,他讲话的目的不是要使谈判开始进行,而是向英国工会组织说明,继续进行战争的责任在德国柏林一方,责任在同盟国一方。奥匈帝国也愿意拥抱这个想法,因为奥匈二元帝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中国总统李经述、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还有罗马教皇庇护十世一起斡旋于欧洲各国,高调调停,呼吁和平和宽容,立即停战,对付俄国布尔什维克这个“欧洲的幽灵”。他们的调停举动受到了世界反战舆论的大力支持,由五人组成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当年还接受国民大会和很多欧洲著名学者的提名,提名中国总统李经述、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罗马教皇庇护十世共同获1910年的诺贝尔和平大奖!
但是,作为主战方的德国很快抛出了自己参与和谈的条件:要求协约国割地赔款或领土收益,德国在1910年或许没有打赢世界大战的能力,但是绝对有继续打下去的能力。在当时的德国政府和德国政治家看来,签订没有割地赔款或领土收益的讲和条约,就等于政治自杀。因此。德国要求在和谈前就确定保留占据的比利时、俄国领土,这让法国很不爽。因为德国占据比利时意味着德国可以轻而易举再次进攻巴黎,法国外交部表示,就算所有法国人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240章最后的海战(1)
中国总统李经述、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还有罗马教皇庇护十世斡旋英法德,高调调停,但作为主战方的德国不积极,要求协约国割地赔款或领土收益,德国在1910年或许没有打赢世界大战的能力,但绝对有继续打下去的能力。法国不同意德国占有比利时的领土,而英国因为不像法国那样本土遭到了德国的攻击,暂时德国的公海舰队被封锁,英国也对“世界和平”的积极性不是太高。和平斡旋一时陷入了僵局,这时英国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要,李经述便考虑出兵印度,逼迫英国人参加和谈。
本来对“和平瓜分世界”还存有兴趣的德皇威廉二世受到了英国的冷遇,特别生气。威廉二世的性格比较古怪,像一个任性的被宠坏的孩子。其实欧洲皇室有通婚的传统,德皇威廉二世和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还是亲戚关系,英国自1714年以来,历代王室的始祖是乔治一世,乔治一世是德国人,威廉二世的父亲是现代德意志帝国第一代皇帝的儿子,母亲则是伟大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所以威廉二世是乔治五世的表兄。
威廉二世从小就对成功统治英国的外祖母、舅舅、表兄等人的情感很复杂,他崇拜他们,喜爱他们,嫉妒他们,也怨恨他们。威廉二世出生时,因可怕的臀位分娩而险些丧命,左肩的肌肉和神经几乎败坏,一只手和手臂瘫痪了,上体也受到影响,这使得他自己一辈子都不能自己穿衣服和切割食物,他的一个叔叔还因此说,只有一只胳膊的人,是不应该成为普鲁士国王的。小威廉的母亲拼命想把他培养成正常的人,他接受了几年折磨人的治疗,比如为了刺激肌肉生长,他每天要接受电击,他每天要被绑在柱子上使得头部能直立一个小时,以免肌肉变得僵硬,他松弛的左臂通常要与一只刚被杀死的野兔子绑在一起,吸收野兔子的温暖之气。他被迫要求骑马,摔下来,再骑。再摔下来,即使哭泣也无济于事,直到成为一位技巧高超的骑手,这些童年的经历,让他的性格变得自卑又自负,喜欢争强好胜。威廉二世原本想通过建设一支极度昂贵和庞大的德国舰队,来迫使大英帝国因此能平等对待德国,迫使英国王室能给予他想要的那种尊重和荣耀,但事与愿违,德国海军的大力扩张被视为战争挑衅,彻底惹恼了英国政府。
协约国和同盟国开战以后,英国的皇家海军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公海舰队,使其多半时间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成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威廉二世很生气,在中国和美国的调停受到冷遇之后,他幻想德国海军能一举突破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然后陆军迅速突破,取得欧洲大战的顺利。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明大黄袍 (寒虾) 起点VIP2016-01-31 两宋元明 一个人到底能改变什么?想法和措施的美好下,掩盖的往往是现实的残酷。吾赈岁粮百...
-
抗日大英雄 (痴冬书亦) 创世中文网VIP2015.12.25完结一个掉队的八路军列兵-贾英雄!…… 一个被俘的日本翻译官-小四眼!&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