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啊,传凌河伯入宫!”他想起之前似乎已经传唤过了,为何这杨帆还是久久不入宫面圣,不由眉头一皱。
在外边的候旨太监匆匆跑进来,跪在殿门边,道:“启禀……启禀圣上,凌河伯……凌河伯他……”小太监支支吾吾的。朱由检怒道:“他如何了?”
“他说折腾一宿,身心疲惫,正在休养,不宜面圣,改日定入宫谢罪。”小太监低头小声道。
“放肆!”朱由检大喝一声,吓得群臣战栗,连呼圣上息怒。可是心底里似乎一个个都有些欣喜,这一次倒要看看你杨帆如何逃得过一死了。
其实,这已经是收了梁福的银子,经过他修饰的话了。如果将杨帆的原话那种轻飘重述出来,估计朱由检肺都得气炸不可。古代皇帝旨意,传你何时入宫,只要你还能走动,还是活人,那你带病也得给我入宫。累了?谁不累。那个起早贪黑入宫上朝的不困。你杨帆竟敢白日睡觉,不来入宫面圣。这还不把朱由检给气炸了,便道:“传圣旨,收回凌河伯丹书铁劵。若是今日看不到他本人,明日任何人可提着他人头来见朕,大有赏赐。退朝!”
一通气话过后,在诸臣高呼吾皇万岁之声中,朱由检朝后宫走去。边走边想,越想越气,他一把拍在了栏杆上,怒道:“朕今日倒是要看看您这骨头到底有多硬,有本事就别入宫来!”
一边还未回宗人府的朱启幽幽地说道:“圣上,若是凌河伯今日真不来朝,明日被斩了,您舍得?”他明白朱由检说得是气话,便反问了一句。
“舍得?有什么不舍得的。天下能人多得是,不缺他杨帆一个。朕要的是一个听话、能干的臣子,不是今天高兴了立个功,明儿个不爽了就闯祸的人。皇叔,你说说,这杨帆是不是欠削?”
“咳咳。这次是做得有些过火了点,但是圣上你要这么想啊。对于一个女子,他都可以冒着死罪闯皇陵,虽说最后没有进去,但足以证明这个女子是他的软肋。所以,看似疯狂的举动,实际上恰恰证明了他是有软肋的。一个潜在的对手,最怕的就是没有弱点,同样,这一点也适合用在您的臣子身上。”
朱由检转过头,眯着眼睛,问道:“皇叔的意思,朕这次不但不能怪他,还要给他张罗个媳妇儿?”他不是傻子,自然明白朱启话中的意思。
朱启袖袍在风中微微摇动,道:“张罗倒是不必劳烦圣上您了。老臣对与京师的事,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徐阁老家的四姑娘,似乎和凌河伯有那么点情投意合的意思。”他笑笑,“温柔乡,英雄冢。虽然有些偏颇,但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
第239章故人逝
夕阳晚垂,徐骥的轿子慢慢停在徐府门口。他摘下官帽,匆匆往里边赶去。老管家急得和徐骥小跑进去。“阁老嘴里一直念着什么农书啊,序言啊。老爷,您快进去瞧瞧。”
徐骥将帽子慌张地丢在桌上,匆匆走入东阁。徐夫人在外边早已经急得跺脚,喊道:“老爷,您快些进去。爹他快不行了。”一边除了徐蓉,徐骥四子以及嫁出去的女儿都还没回来。徐蓉更是梨花带雨的模样。
“康儿、爵儿下了学,立马叫他们到这里守着。还有赶紧派人去金陵,把尔觉召回来。”徐骥吩咐完一些事,便赶紧走进去。徐光启的脸上蹭破的那点皮,已经开始糜烂起来。一个正常的人,如此细小的伤口,即使不处理,也会好得很快。可是徐光启的脸,此刻已经烂得不像样子了。,也只有命不久矣的人,才会如此。
“父亲大人,孩儿回来了。”
“呼……”徐光启仰面朝天,嘴唇动了动,眼睛睁开。
徐骥身子凑上去,将耳朵贴在徐光启的嘴边,道:“父亲大人,您再说一边,孩儿刚刚没听清楚。”
“农书……序言……杨帆……”
“杨帆吗?”徐骥一滞,道:“父亲您等着,孩儿这就派人去找他过来。”徐骥匆匆出门,探着头道:“快派人将杨帆找来。”
徐蓉点点头,道:“我去找他。爷爷怎么样了?”
徐骥一叹,道:“你快去找便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徐光启那样子。就差最后一口气了。徐家的梁柱就要倾倒了,整个徐家都愁云惨淡。徐府的马车很快就赶到了老铺街。徐蓉一刻都没有停。往利民当中走去。孙沈明指挥着伙计,正将一日收来的货囤入库中。梁福的算盘噼里啪啦地响着。看到有人影晃动。梁福头都不抬,道:“对不住您嘞,咱打烊了,明日赶早!”
“福伯,是我。徐蓉。”
梁福头伸出票台,一张望,道:“是蓉小姐,里边坐,虎头。沏茶!”
“福伯,不用麻烦了。杨帆呢,我找他有急事。对了,絮儿人呢?”徐蓉说话间带着些许的喘息。邱常松放下手头的物件,道:“蓉小姐可能要白跑了。絮儿小姐去了很远的地方,爵爷昨夜忙活到正午,都没合眼。心情很差,现在都睡了,吩咐任何人都不见。”
徐蓉急得都快哭了。道:“我爷爷要见他。他人在里边吧,我去和他说。”她赶紧朝着院内跑去。
“蓉小姐,蓉小姐。唉……”三老赶紧跟进去。若比起宅邸,杨帆这个凌河伯的宅邸可能算是最寒酸的宅邸了。什么人都可以走进来看看。
“杨帆,你开开门。我有事找你。”
“杨帆你快开门。我爷爷快不行了,他要见你。你快些开门啊!”徐蓉敲着门。喊道。
“蓉小姐,您别敲了。爵爷他真的很累了。您看这样如何,明日。明日一定叫爵爷来您家府上,到时候再说可以吗?”
徐蓉摇了摇头,道:“来不及了,杨帆,算我求你了。你和我去见见爷爷吧。他真的不行了。”
咔。
门缓缓打开,杨帆手中夹着书,看了眼徐蓉,道:“对不起啊,睡得有些沉,现在才听到。没有耽误吧。”
徐蓉摇摇头,道:“不晚,不晚。你快随我一起去看看吧。爷爷他快不行了,要见你。”他延着杨帆往马车赶去。杨帆从一边的高柜中拿过一只毛笔,添了几下墨,便匆匆走入马车。
路上,徐蓉想和杨帆说话,但终究没有开口。他明白,杨帆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便是给自己爷爷挂念的那本书作序。
杨帆很惭愧,他这些天为了王絮儿的事情四处奔波,根本就没有功夫读徐光启的这本农书,让他这么写些东西,实在有些为难。不过不想让他遗憾离世,便提笔,在页首匆匆写下几言。
等到了徐府,杨帆的笔也枯了,寥寥几十字,杨帆写得很快,用蝇头小楷写得很工整。他吹了吹字迹,道:“我们赶紧进去吧。”两人快步往徐府赶去。秋风萧瑟,到了黄昏更显清冷。树上的枯枝上,莫名停着几只黑鸟,一旁的家丁,拿着竹竿驱赶着。
杨帆默默看了一眼,走到东厢时,看到那边的门敞开着。徐蓉和他赶紧跑进去。发现诸位徐府的人都跪在窗前。正中央是徐骥和二子三子,女眷在一边。老者床后边,已经点起了一盏长明灯。
杨帆匆匆上前,轻声喊道:“徐老。徐老?”
徐光启的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听到杨帆的呼喊,他的嘴唇动了动,有些艰难的呼出一口气。杨帆明白了意识,便道:“您的书,学生已经作好了序,请您老一阅。”
他借着微弱的灯光,翻开书,匆匆地读起来,生怕这位老人抱憾离去。
“公赐大作,欲仆序而行之。人之所以推奉足下,与足下之所以自待者,岂不以斯编为足信今传后也哉!而使仆公然标其卷首,幸何可言!幸何可言!
仆以为,今农无耕,公心系民生,行文朴而致用,乃有古凤。仆以为,今登科举,当以实文为上。公之文,乃当时农文典范。学生杨帆敬上。”
杨帆读完之后,将农书合上,退在了一边。徐光启颔首微笑了一下,之后阖然长逝。屋内哭声震天。杨帆从东厢缓缓退出来。人老了,那就得死。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说得一点儿都不错。
身边的老人,一个个在老去,死去。杨帆说不出悲伤,只是有一种感慨罢了。他坐在回廊上,看着这本农书,呢喃道:“全天下的官,都像您这般,那这世道,还用谁来救?然世人皆浊,独善其身者,也只有寥寥几人罢了。”
他感慨一声,便不再多言。
稍时,灯火阑珊。整个京师都知道了,有一位老人故去。御书房中,朱由检听此讣告,呢喃道:“朝中又少了根梁柱啊……”
是日,满城皆悲。朝中停朝三日,以此,来告慰这位老人的故去。()
第240章老子不干了
徐府的马车,驶到奉天门前,杨帆夹着一个木盒子,匆匆入宫。来得急,连衣服都未换,脸上胡渣杂生,连头发都是乱糟糟的。
他候在奉天门前,晚风出过,那城墙上的红灯笼,随风晃动几下,中秋将至,明月渐圆。月圆人缺,这大概是最悲伤的中秋吧。杨帆叹了一口气,跟着传旨太监入宫。乾清宫灯火通明。
“圣上,凌河伯杨帆到。”
“进来吧。”里头空旷,传来的声音煌煌如黄吕大钟。杨帆推门而入,缓缓走到前边,躬身一礼,道:“杨帆,参见圣上。”
相似小说推荐
-
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 (叶家十二) 起点VIP2016-02-26 秦汉三国 看主角叶墨,带着帝国系统重生在三国,如何扶大汉于将倾。 医人何须杀人,大汉战旗...
-
热血争锋 (抚琴的人) 黑岩VIP2016-01-04 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一个少年心中自有一个江湖!!当面对黑暗,我们是忍气吞声,还是放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