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这一点尤其在石柱人民公社不成问题。

毕竟在原本的石柱土司制度下,石柱地区的人民群众就是长期生活在兵民合一的状态下的。他们在平时以打猎和耕种为生,在朝廷调派的情况下他们又要迅速的组成白杆兵。所以在建成人民公社后,石柱地区的群众对于兵民一体,通过军事训练的组织模式接受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生活方式,能够非常迅速的适应。

每天早上五点钟一到,石柱人民公社新设置在各个居民区的广播喇叭就会播放起《复兴军军歌》。在嘹亮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歌曲声中,总人口已经将近八万的石柱人民公社醒了过来。

复兴党石柱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马祥麟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1628年,马祥麟和石柱人民医院的一位叫张爱红的医生结了婚。现在两个人已经育有一子一女了。

马祥麟虽然在思想上完成了彻底的转变,但是在生活上还是那个有些马大哈的人。比如说现在,如果不是张爱红在头一天晚上把马祥麟脱下来的衣服都叠整齐放在他的床头柜上,马祥麟早晨起来光是找衣服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张爱红经常抱怨马祥麟的就是,在每年的军事集训里住部队的宿舍的时候,马祥麟总能很好的处理好自己的内务,反倒是一回到家,马祥麟就变成了个马大哈了。这让张爱红时不时的要抱怨马祥麟是个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落后人士。

和自己的老师王书辉一样,马祥麟在两年的婚姻生活中练就了一套左耳朵出右耳朵冒对老婆的抱怨清风抚耳的本领。丝毫不管老婆在他身边的抱怨,嘴里哼哼着军歌的马祥麟一边快速的穿好了衣服,一边让老婆快一点把儿子和女儿送到幼儿园去,之后就小跑着跑出了房间一路跑到公社机关的训练场上去了。

在队列里围着训练场跑了五圈,汗都还没有下来的情况下又进行了队列训练,之后又打了一套军体拳。解散后的马祥麟和公社的社长以及几个干部一边讨论着工作,一边朝向大食堂走去。

八万人当然不可能在一个食堂里吃饭。机关食堂的人也就几百人。马祥麟进了食堂之后和大家大体打了个招呼,就走上讲台开始了今天的训话。

训了话,集体唱了歌,大家就开始了今天的早饭。

像一切从小打熬身体的人一样,马祥麟的食量虽然没有自己的老师王书辉那么变态,但是一顿早餐,也要吃掉一大碗玉米面粥和七八个白面馒头。两个鸡蛋和一条鱼也被他三口两口的吃光了。

这几年的好生活过下来,大家的吃相已经好多了。当初刚刚建起食堂的时候,大家的吃相有多狰狞,现在已经变成了笑谈。

回到公社总部的办公室里,马祥麟喝了一杯浓茶,就开始处理今天的公务。刚刚看完了几份文件,还在考虑怎么解决相应的问题,通讯处的一个年轻干部,刚刚从石柱中级少年军毕业,在荆州军政干部培训学校完成了培训的小田就推门进来了。

拿过小田递过来的电报稿,马祥麟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是一封复兴党中央办公厅发过来的电报,电报要他在三日后到武昌参加会议。

在长江中上游航道被复兴党工程兵全面疏通,炸掉了大量的礁石之后,从高家镇码头坐船到武昌最多也就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

从高家镇到武昌每天都有往来的船只。所以马祥麟没有调用公社专门的交通船。和单位交待了一下工作,又和妻子打了个电话之后,马祥麟就搭乘一艘从高家镇直达武昌的运输船上路了。

在船上的时间比较无聊,马祥麟又不喜欢下棋或者打扑克,所以他就在舱室了借着窗外的光亮看起《复兴军高级军事教程》来。

从1621年开始到现在,从复兴党的间接介入石柱地区到复兴党全面的在石柱地区建立领导地位,马祥麟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没有参与军事行动了。

地方建设工作耗费了马祥麟大量的精力。但是可以说是从小在战场上长大的马祥麟在内心深处渴望着战争。与地方建设工作比较起来,他更怀念几年前和复兴党派遣营在西南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日子。

可能是一种天赋吧。马祥麟从每天看到的报纸和广播的消息中,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正在全面陷入混乱中的中原地区似乎正在召唤着自己。

他虽然不知道这一次中央找自己是有什么工作要做,但是他总觉得,似乎自己又要过上那个自己希望的生活了。

第433章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

1631年一月里的一天,坐了两天两夜船的复兴党石柱人民公社党委书记马祥麟,在清晨抵达了武昌码头。

从1625年到现在,马祥麟几乎每年都要到武昌好多次。光是参加会议他就要至少每两三个月来一次。

不过频繁的来到目前复兴党中央所在地的武昌,并没有给马祥麟任何的厌烦感。因为不管他到武昌来了多少次,他都能明确的感受到武昌城正在发生着剧烈而又快速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武昌城,绝对是非常的恰当的。

下了船,马祥麟就乘坐着武昌码头到武昌市区的市内小火车往武昌市区赶。

新的武昌市比过去大明时代的武昌府城扩大了五六倍的规模。想要从码头到复兴党中央办公地,现在做四轮马车都有些慢了。好在两年前,复兴党武昌市委市政府就建立了市内的轨道交通。即使轰鸣的蒸汽机车给城市带来了不小的噪音和空气污染,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目前设置在大冶的复兴党第九钢铁厂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超过四十万吨了。但是对于复兴党来说,仍然只有钢铁不够的问题,不存在钢铁剩余的问题。光是湖北根据地、鲁东根据地和辽南根据地正在大规模上马的铁路建设工程,就能把复兴党直属的十七家平均年产量十五万吨的钢铁厂的产能吃的干干净净。

所以即使是复兴党的党政军最高机构的办公楼,也不过是竹筋混凝土的构造。和那些砖混结构的居民楼一样,这样的构造使得复兴党中央机关的办公楼,也都只有三层高。只不过因为现在的土地资源不是那么紧缺,才使得复兴党中央机关的办公楼比一般的居民楼更宽更长,占地面积更大而已。

说起竹筋混凝土来,这项技术可不仅仅是用在房屋建设上的。目前在复兴党的市政建设中,这种混凝土也是被广泛的用来铺设水泥地面的。

钢筋混凝土用不起,竹筋混凝土总还是用的起的。除了王书辉对于这种充满了豆腐渣工程味道的建设工程心中非常不满以外,复兴党的那些出身农业社会的党员们,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虽然复兴党已经能够使用工业化的手段以每年百万吨的规模生产钢铁了,但是一切钢铁制品对于他们来说,其实还是非常奢侈的东西。

在王书辉看来经过七八年建设仍旧非常“穷矮搓”,充满了泥土的芬芳的武昌城,对于马祥麟来说,那就是伟大而又壮观的现代化城市。就以复兴党中央机关的办公楼来说吧,虽然三层的红砖红瓦起脊结构的楼房在石柱人民公社也是很常见的了,但是中央机关办公楼的规模配上办公楼前那“巨大”的广场,仍旧是非常的令人敬畏的。

特别是刚刚建成不久的复兴党中央机关的无线电发射塔。这种不到三十米高,在王书辉年幼的时候曾经遍布东北老工业城市的各个区县的机关单位的无线电发射塔,在马祥麟这个纯粹的农业社会土怂眼中,那就是个实实在在的神迹。

全钢铁结构,布满了铆钉和钢梁的二十几米的镂空铁塔,在这个时代里确实算得上是个伟大的工程了。

和在枝江县时一样,王书辉的办公地点仍旧是一座两层小楼。小楼的一楼是他的办公室,二楼是他的起居室。只不过和过去不同,想要见到王书辉不再那么简单和方便了。即使像马祥麟这样提前挂了号的,也在楼外的接待处等了两个来小时才轮到他和王书辉见面。

马祥麟虽然是王书辉的弟子,但是和那些不再长期呆在王书辉身边的学生一样,他也是和王书辉很长时间才能见上一面的。马祥麟有一种比较奇特的感觉,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见到王书辉,王书辉总好像变得年轻了一点。

其实这倒不是王书辉变年轻了,而是因为时空门的影响,王书辉的衰老过程似乎停滞了。但是马祥麟等所有的普通人都在变得年长,这就使得王书辉显得正在变年轻。

不过外表上不变老,气质上总是会有更多的变化的。比如马祥麟就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老师气度越来越沉稳,神情越来越疲惫。王书辉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变得更加的简单和明确,这给王书辉身上增添了更多的坚定而又沉稳的长者气度。

激动地和王书辉进行了拥抱,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思念之情后,王书辉就很直接的对马祥麟说出了这一次找他来的目的。

复兴党马上就要开始的北上计划,需要对北方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的环境和情况比较了解的人。马祥麟和一千名参加过东北战事,对京师一带的地理情况比较了解的战士,将会被抽调参加复兴党的北上行动。其中马祥麟本人将会作为参谋人员,加入复兴军北方第一军团。其他一千名战士将会在接受侦察兵训练之后安排到各个部队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