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兵民合一、全民皆兵,这是复兴党在国家建设中的一个特点。

这倒不是因为王书辉是那种军国主义的家伙,而是因为在现实的条件下,在有限的人才资源的情况下,在对人民群众进行工业化培训和教育的现实需要下,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技能教育和军事训练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率,最有效果的把原本是农业文明状态下的人民群众快速的教育和训练成能够承担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人。

正是在这样政策下,无论是人民公社里的社员,还是国营农场里的职工。不管是工业企业里的工人,还是机关单位的干部。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在校学生。他们除了本身的本职工作以外,常年长期的接受系统化和全面化的军事训练,就成了一种必然现象。

这一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但是在大体上,人民群众对此接受的还是比较快的。毕竟无论是农场职工还是工厂工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接受了为期三个月左右的生产建设兵训练之后才成为复兴党治下的一员的。

这一点尤其在石柱人民公社不成问题。

毕竟在原本的石柱土司制度下,石柱地区的人民群众就是长期生活在兵民合一的状态下的。他们在平时以打猎和耕种为生,在朝廷调派的情况下他们又要迅速的组成白杆兵。所以在建成人民公社后,石柱地区的群众对于兵民一体,通过军事训练的组织模式接受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生活方式,能够非常迅速的适应。

每天早上五点钟一到,石柱人民公社新设置在各个居民区的广播喇叭就会播放起《复兴军军歌》。在嘹亮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歌曲声中,总人口已经将近八万的石柱人民公社醒了过来。

复兴党石柱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马祥麟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1628年,马祥麟和石柱人民医院的一位叫张爱红的医生结了婚。现在两个人已经育有一子一女了。

马祥麟虽然在思想上完成了彻底的转变,但是在生活上还是那个有些马大哈的人。比如说现在,如果不是张爱红在头一天晚上把马祥麟脱下来的衣服都叠整齐放在他的床头柜上,马祥麟早晨起来光是找衣服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张爱红经常抱怨马祥麟的就是,在每年的军事集训里住部队的宿舍的时候,马祥麟总能很好的处理好自己的内务,反倒是一回到家,马祥麟就变成了个马大哈了。这让张爱红时不时的要抱怨马祥麟是个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落后人士。

和自己的老师王书辉一样,马祥麟在两年的婚姻生活中练就了一套左耳朵出右耳朵冒对老婆的抱怨清风抚耳的本领。丝毫不管老婆在他身边的抱怨,嘴里哼哼着军歌的马祥麟一边快速的穿好了衣服,一边让老婆快一点把儿子和女儿送到幼儿园去,之后就小跑着跑出了房间一路跑到公社机关的训练场上去了。

在队列里围着训练场跑了五圈,汗都还没有下来的情况下又进行了队列训练,之后又打了一套军体拳。解散后的马祥麟和公社的社长以及几个干部一边讨论着工作,一边朝向大食堂走去。

八万人当然不可能在一个食堂里吃饭。机关食堂的人也就几百人。马祥麟进了食堂之后和大家大体打了个招呼,就走上讲台开始了今天的训话。

训了话,集体唱了歌,大家就开始了今天的早饭。

像一切从小打熬身体的人一样,马祥麟的食量虽然没有自己的老师王书辉那么变态,但是一顿早餐,也要吃掉一大碗玉米面粥和七八个白面馒头。两个鸡蛋和一条鱼也被他三口两口的吃光了。

这几年的好生活过下来,大家的吃相已经好多了。当初刚刚建起食堂的时候,大家的吃相有多狰狞,现在已经变成了笑谈。

回到公社总部的办公室里,马祥麟喝了一杯浓茶,就开始处理今天的公务。刚刚看完了几份文件,还在考虑怎么解决相应的问题,通讯处的一个年轻干部,刚刚从石柱中级少年军毕业,在荆州军政干部培训学校完成了培训的小田就推门进来了。

拿过小田递过来的电报稿,马祥麟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是一封复兴党中央办公厅发过来的电报,电报要他在三日后到武昌参加会议。

在长江中上游航道被复兴党工程兵全面疏通,炸掉了大量的礁石之后,从高家镇码头坐船到武昌最多也就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

从高家镇到武昌每天都有往来的船只。所以马祥麟没有调用公社专门的交通船。和单位交待了一下工作,又和妻子打了个电话之后,马祥麟就搭乘一艘从高家镇直达武昌的运输船上路了。

在船上的时间比较无聊,马祥麟又不喜欢下棋或者打扑克,所以他就在舱室了借着窗外的光亮看起《复兴军高级军事教程》来。

从1621年开始到现在,从复兴党的间接介入石柱地区到复兴党全面的在石柱地区建立领导地位,马祥麟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没有参与军事行动了。

地方建设工作耗费了马祥麟大量的精力。但是可以说是从小在战场上长大的马祥麟在内心深处渴望着战争。与地方建设工作比较起来,他更怀念几年前和复兴党派遣营在西南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日子。

可能是一种天赋吧。马祥麟从每天看到的报纸和广播的消息中,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正在全面陷入混乱中的中原地区似乎正在召唤着自己。

他虽然不知道这一次中央找自己是有什么工作要做,但是他总觉得,似乎自己又要过上那个自己希望的生活了。

第431章春水暖鸭先知

有个叫克罗齐的意大利学者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王书辉本人对于这句话的认识是,不同的人,对于历史的解读都是按照自己当时不同的标准进行的。

比方说,非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者们看待历史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精英人物对历史的推动,才子将相创造了历史。

再比方说,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者们看待历史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阶级斗争创造了历史。

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穿越了两个时空的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科学社会学理论的信奉者王书辉也不得不承认,明朝末年的历史,似乎恍恍惚惚的就像当代史一样的现实。

一边是封建农业社会的经济危机导致的封建王朝的摇摇欲坠,一边是现代工业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的经济发展全面衰退。

一边是因为自然灾害和土地兼并而陷入愤怒和绝望的人民,一边是因为环境危机和经济衰退而开始郁闷和失望的人民。

一边是彻底的抛弃了明王朝政府,陷入对自身利益的偏执和疯狂的封建地主阶级。一边是完全没有任何理性和良心,只知道维护自身利益开始疯狂扩张和进击的既得利益集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科学就是这么流氓。因为没办法实现证伪,克罗齐对历史的观点,总会在现实层面隐隐约约的被证明。

克罗齐是个非科学社会学立场的社会学者。就像王书辉坚定的认为不存在没有立场的纯粹经济学,只有存在有立场的政治经济学一样。王书辉也坚定的认为,没有纯粹的历史学,只有唯物主义的历史学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学。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知道阶级矛盾已经全面爆发的王书辉,对明王朝陷入灭亡的历史进程有着充分的认识。他知道明王朝将会被爆发的阶级矛盾摧毁。只不过阶级矛盾是以怎样的方式,用谁作为主角灭亡明王朝,这样的细节,他还不知道而已。

在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上,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已经觉醒的领导组织,没有已经觉醒的革命者的教育和指导,劳动人民对于自己力量的认识还不会觉醒。

封建农业时代的劳动人民,对于统治阶级的认识是非常的模糊的。他们进行抗争,参加革命性行动的原因甚至都不是直接对抗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进行抗争,他们参加革命性行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就在眼前的生存危机。

农民造反军势力确实对中原地区的农民进行了裹挟。但是只要大部分的农民们没有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生存危机,他们是不可能真的被裹挟起来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陕西、山西和河南地区的农民们,对于自己被“卖”给复兴党这件事情,没有丝毫的反抗。

因为他们参加造反,被裹挟的原因是,在绝望中主动或者被动的想要解决生存危机。而到复兴党治下生活,给复兴党“大老爷”当佃户,当长工,做工挣钱,与参加造反当个农民军相比较起来,一方面可以更快更直接的解决生存危机,一方面可以更安全更彻底的解决生存危机。

用一个叫张牤牛的原河南农民,现复兴党中原铁道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的话来说,“不是俺不想当佃户当长工出苦力赚钱糊口,反倒去参加造反的。而是俺们那地方像俺这样的人实在太多,地主大户们实在太少。俺是想当个佃户长工而当不成,实在没办法才当了土贼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