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老崔052
- 入库:04.13
“老板,吃你这面,能品出来你这汤是很用心做的。这么好的手艺,怎么生意不怎么热闹啊?”
原本看到王书辉拿出自己的干粮吃,小摊的老板心里还有几分的不满意,可是听了王书辉话里的赞扬和肯定,这个小老板还是很高兴的。
他态度热情了几分,也没看见几个警卫战士一下子就变了的表情,很没眼力见儿的一屁股做到王书辉坐着的条凳的另一边,和客人聊起天来。
“客官说的正是。小的我原本是在武昌城里谋生的。可是这几年武昌城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才一狠心到地方上谋生。谁想到地方上的生意反倒不如武昌城的生意好做呢。”
“哦?现在不是复兴党坐武昌吗。我可听说复兴党治下的民生好像比以前好了些,武昌城的生意怎么不好做了呢?”
“客官说的这话就是外行话了。”发现王书辉好像很有谈性,因为生意冷清总也捞不到话说的小摊老板也有了聊天的兴致。
“复兴党治下民生确实比过去大明的时候好。没有了苛捐杂税,没有了差役们的卡油,生意确实也好做了。但是这生意好做了,大家就都要去做生意了。同样的行当,做生意的人多了,好做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我一个从北直隶到湖广投亲的外地人,想要和武昌府本地人抢生意,这可难的厉害。就单说一个进货的渠道吧。武昌府的本地人都有复兴党的户口,人家凭着户口本和街道上的证明,就能以便宜的价钱从复兴党的粮店里拿货。我这个没户口的人,只能到市面上买那帮江南商人粮店里的高价货,你说我怎么和武昌府的本地人抢生意啊?”
复兴党的粮食管制确实很严。粮食在复兴党的地盘里能进不能出,所以没有户口的人想要买粮食只能到外地人开的粮行里买。那个价钱可是要比有户口的本地人从复兴党的粮店里买的粮食要贵几十倍的。
“我听说在复兴党的官府里上个户口也不难啊?只要有本地人的证明就可以。你是来投亲的,让你亲戚给你写个证明,你不就在复兴党这里上了户口,也能买上本地粮食了吗?”
因为王书辉专门穿了一件复兴党服装厂出品的简易化了的明代样式半短长衫,所以这个小摊老板说话的胆子要大了不少。他小声对王书辉说道:
“听客官的口音,看客官的打扮,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客官是不是从外地来进货的老客儿?嘿嘿,小的我可知道,这复兴党的货卖的满天下都是,价格可是便宜的吓人。不过在武昌进货肯定没有到当地进货便宜,您一看就是个有道的。孝感的棉布价格比武昌还要便宜点儿,您老是不是要去孝感进货?”
“你这眼力不错。”王书辉随口说道。
“看您不是本地人,听口音您也是北方的,所以小的和您老说几句实话。客官说的那话是不错的。可是这话说回来了。现如今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来,这大明的天下是不行了。但是咱们小民百姓的也看不出什么大势来。”
“朝廷毕竟是朝廷,这复兴党现如今虽说坐了湖北的天下,但是归根结底,他们干的是造反的买卖。我一个外地人,可不想跟这个有牵连。”
“再说了,朝廷虽然不好,可是朝廷也没复兴党治下管的这么严不是?我打听的可是很明白的。当复兴党治下的百姓好是好,但是复兴党管的可是很严的。从家里到外面,就没有复兴党不管的事情。就说我那亲戚家吧。复兴党给他家的老人月月都有米粮发下来不假,可是他家的孩子却一个也留不下,都被复兴党给领走了。”
进一步的压低了声音四处看了看之后,他小心翼翼的对王书辉说道:
“这不就是说书的人说的‘质子’吗?等哪一天复兴党举起事来,复兴党治下的老百姓不管当没当复兴党的兵,可都是反贼一路啦!”
第421章事情的另一面
作为一个北直隶人,在小摊老板眼里,朝廷还是个无比强大的存在。
不过像这个小摊老板的观点,湖北本地人都是不会认同的。毕竟,他们都是亲眼看到复兴党的部队是怎样摧枯拉朽的消灭了当地的明王朝政权,俘虏了本地的官府和军队,并且像玩儿一样的就把本地区的各路山大王们都给轻松的消灭的。
甚至于就是农场里的那些普通职工们,他们都是接受了复兴党的军事训练,很多人都参加过当地的剿匪支援工作(主要是搬运物资和押运俘虏)的。他们都是亲眼见到不少原本和自己都是一样的流民之类的破落户,在成为复兴军的战士之后是如何的能征善战,把过去在他们眼中非常恐怖的官军大爷和土匪大王们打的如何抱头鼠窜的。
王书辉当然不会和这个小摊老板讲这样的事情。类似的事情,本地人肯定都和他说过了。只是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这个外地的小老板根本就不相信罢了。
所以王书辉听了这个小老板的话,敷衍了事的点了点头。
他对这个小老板说道:
“老板从武昌出来到了这个地方,生意怎么也不见好做啊?我听说按照复兴党的规矩,这农场里的买卖,只要是针对本地人的,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很容易就批得到便宜物资的啊。”
这个小老板叹了口气,对王书辉说道:
“客官这话是有见识的。我就是因为农场里有这样的便宜才到农场里来做生意的。可是您猜怎么着?我原本以为在城里复兴党管的就够严了,到了农场之后我才知道,那才哪儿到哪儿啊?这农场里面管的更严!”
“在城里,还有不少人不在复兴党的那些个叫做什么‘单位’的买卖里面上班的。那些不用在单位里吃饭的人,还能经常光顾我们这样的小买卖。而且就算城里到复兴党‘单位’上班的人多,但是武昌毕竟是个码头。像您这样的到武昌做生意的人也很多。他们的生意我也能做不是。”
又叹了口气,小老板继续说道:
“到了这农场我才知道,感情儿这农场里面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的吃喝拉撒,吃穿住用,全都是农场包了的。农场职工的工资是不少,可是他们也得有机会花不是。”
“好家伙,这农场职工比城里面复兴党厂子里的工子们还要忙。除了干活以外,从早到晚的都要被农场里面的复兴党头领们领着操练。好不容易等到休息日了吧,还他娘的要出大操,搞什么野战训练。我看着都累得慌,你说这农场的职工,还有功夫到我们这样的地方花钱吗?”
“说真的,要不是这里的粮食便宜,多多少少的还能做做学校学生们的生意,我他娘的早回武昌去了。”
香烟的魔力是很大的。说起来原本在明朝末年这个时代里,烟草的普及远没有复兴党出现后这么严重。现在因为复兴党的出现,特别是因为复兴党在香烟上的现代化营销,使得无论是复兴党治下还是大明治下,整个中国从南到北到处都是抽着各种档次香烟的人。
和混沌摊的小老板说了会儿话,王书辉习惯性的拿出香烟来发。
要不怎么说做生意的人脑袋转的快呢。发现了王书辉拿出来的是没有标志和图案的白板烟盒,又发现王书辉递过来的香烟过滤嘴要比一般的香烟长很多,在武昌混了好几年码头,眉眼通透的小摊老板一下子就拘束了起来。
王书辉脑袋里想着事情,就没有专门的关注这个小老板的表情,他抽着烟问道:
“这么说来复兴党的人管的是有点太严了。老板在这儿呆了也有段时间了,本地的生意人就没有本地人吗?”
“客官这话问的奇怪,我一个卖混沌的哪知道这些事情啊?”
听了这话,王书辉转过头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个小老板的表情,发现他明显的拘束了起来,而且眼睛一个劲儿的往几个警卫战士身上瞄,王书辉在心里遗憾的叹了口气,吃起已经泡了一会儿的土豆块儿来。
刚吃了几口,农场的大喇叭就突然响了起来。只听到一个陕西口音的人在喇叭里喊道:“关于魏老三的批斗会马上就要召开啦!大家立即到训练场集合!大家立即到训练场集合!”
批斗会这种斗争形式,完全是处理敌我矛盾,针对阶级敌人的。朱湖农场早在三年前就建成了。整个湖北地区都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湖北地区的地主老财和封建官僚们在劳改营里基本上都死的差不多了。现如今朱湖农场开的是哪门子批斗会啊?
想到这个问题,王书辉也不吃饭了。他交了大家的饭钱之后,就和急赤白脸的收拾完摊子的小老板一起去了朱湖农场的训练场。
因为站的离木台很近,所以王书辉能够看清魏老三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看起来三十出头的人被农场的公安战士连拖带拽的押上木台。他身边的一个女人领着个七八岁大,正流着鼻涕大哭的小孩子,一个劲儿的想要把他拉过去。
可是很明显,虽然公安战士没有针对这个女人的意思,可是立即就有一个穿着公安制服的女同志把她和孩子给拉走了。
负责主持工作的干部嗓门很大。他用铁皮喇叭的喊话把王书辉的耳朵都有点震住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汉墙 (炮王) 创世VIP2015-12-31 秦汉三国那一年,刘备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个体户;那一年,曹操还是个忠心为汉的有志青年;那一年,刘...
-
大明亲王 (宗辰) 创世VIP2016-02-21 两宋元明一梦千年,已然回明,弘治末年,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搅动了江海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