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老崔052
- 入库:04.13
王福生一边说着话一边递给周立涛一枚复兴党发行的银元。
掂了掂手头的银元,周立涛很坚定的对王福生说道:
“这银元肯定没有一两重,最多也就七钱上下。看成色,就是这七钱里面,也不见得都是银子。”
做了半辈子生意,无论周立涛还是王福生都是鉴别银子成色的高手。虽然复兴党的银元制作精美,可是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时代里,相比较货币的精美程度,他们更关注银子的纯度和重量。
王福生听了周立涛的话之后点了点头说道:
“东家说的没错,我用银秤专门量过了,这一枚银元刚好是七钱二分的重量。”
周立涛手里来回摆弄着银元,皱着眉头对王福生说道:
“这事情说起来可真够古怪的。你说这复兴党的人明明都占了栖霞县城了,他们就是真的直接抢咱们的银子,咱们难道还敢不给不成?他们不抢不夺的,反倒在银子上耍这样的小聪明。难道复兴党的头领是个商家不成?”
王福生对此也蛮奇怪的,可是更奇怪的事情他已经见过了。他对周立涛说道:
“东家这么想倒也说得通。可是我自己出去和人打听了,在复兴党的铺子里,这一个银元,还真就能买到一两银子的东西。刘家河镇的那个布商,老爷知道吧。他就用那一个银元在复兴党的铺子里买到三十匹布。那老东西贼着呢。我请他喝了茶他才和我说,复兴党的布质量相当不错,分量也足,用复兴党的钱买复兴党的布,比在别的铺子拿银子买布,一匹就能便宜四五十个铜钱。”
“什么?这么说,那老家伙在复兴党那里拿到的布岂不是比咱们从登州进的货还要便宜二十多个铜钱!”
所谓商人本色,一听到有人占了便宜挣了钱,周立涛立即就不淡定了。他也不再琢磨复兴党是不是在耍什么小聪明搞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了。他立即对王福生说道:
“复兴党的布卖的这么便宜,那铺子的买卖怎么样?老百姓到他们的银行里换钱买东西的多不多?”
王福生摇了摇头,回答周立涛道:
“老爷想多了。咱们这样的买卖家都怕这复兴党是匪人,普通的百姓就更怕复兴党的人了。前几天东家是没看见。好家伙,整个栖霞县城里,凡是有点名声的混混都被复兴党的大兵拿火铳给打死了。一百多人,哪怕就是个小偷小摸的罪名,也直接就是给打死。尸首在东街口那块摆了整整一天。也就是这几天才有人敢上街。前两天的时候,要不是家里实在没粮了的,谁也不敢在大街上露面。”
“这么说,难道一个人去复兴党的铺子里买东西的都没有吗?除了刘家河的那个老家伙就没人去复兴党的铺子不成?”
王福生闻言又摇了摇头。他说道:
“这倒不是。去复兴党铺子里买东西的人倒不少,可是那帮人都是些本县的力巴。复兴党花钱在咱们县城里雇了不少人修路的。工钱都是按天结的。每天给发的是复兴党的钢板。那帮力巴拿了工钱,立即就到复兴党的铺子里买粮食买东西。倒是别的人,没到复兴党那里干活的,一般还是到咱们这样的老店里来买东西。”
周立波听了王福生的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他才咬了咬牙,对王福生说道:
“别管复兴党的人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反正就是用银子换了复兴党的银元,买东西进货咱们也不亏本。咱们这次就冒一次险。这回货就不从登州那边上了。那边现在是怎么回事还不一定呢。咱们把这次的货款,都换成复兴党的银元,直接从复兴党的铺子里拿货。”
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周立涛有些担忧的对王福生说道:
“我看啊,这复兴党要是在咱们县能一直呆下去的话,咱们这买卖就得难做。你想想,本来复兴党的东西就便宜,要是全城的老百姓都上复兴党那而买东西的话,咱们的买卖还怎么做啊。这回我亲自出马和复兴党铺子的东家谈谈,看看大批的进货能不能便宜点。”
王福生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他一听说了复兴党的货价,第一想法就是从复兴党这里多屯点货。可是一方面他对复兴党的人有点害怕,一方面店里事情他也做不了主。所以他才等着周立涛来了之后才和他商量的。
王福生和周立涛当然不知道,复兴党的货物本身就因为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产品所以成本要低的多。看起来似乎复兴党的货物价格便宜,可是实际上,因为成本很低,所以复兴党即使以市场价的一半出卖商品,也是很赚钱的。
更主要的是,随着复兴军和复兴党的各种产品出现而建立起来的复兴银行,又可以在这个商品交易的过程中通过兑换铜钱和银子获得大量的钱息。一旦复兴党的货币在本地区普及起来,那么整个地区的经济,就被复兴党所掌控了。
第382章东改编1
其实在毛文龙死前,因为发生于1627年的“丁卯之役”,损失惨重的东江军就基本上处于一种崩溃边缘的状况了。
1629年七月,正当复兴党在鲁东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开始进入收尾阶段的时候,像历史上发生的一样,大忽悠袁崇焕假传圣旨,杀掉了东江镇军阀首领毛文龙。
在得到朝廷事后的追认后,袁大忽悠又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方法,把整个东江军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交给矛盾颇深的陈继盛和刘兴祚统领。他用这种长期处于内斗中的封建官僚们常用的龌龊手段,直接的挑起整个东江军的内乱来。
毛文龙的死以及东江军的分裂,特别是因为袁崇焕通过权谋手段分化挑拨东江镇的将领之后,本来就已经元气大伤的东江军完全的陷入混乱的内斗中,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
忙于内斗的东江军大小军阀争相讨好朝廷,使得本来就非常稀少的朝廷拨发给东江镇的军饷物资,在1629年七月以后彻底的断绝。
东江镇本来是个纯粹的靠外部物资输送支撑的相对**的偏远军事集团。在朝廷有限的物资输送下,因为封建制度本身的弊病,大量的饷银和物资都被包括各级文官在内的各种官僚和东江镇本身的大小军阀侵吞,东江镇的普通士兵和百姓就一直处于一种脆弱的生存边缘的状况。当朝廷彻底的断绝了东江镇的物资补给之后,东江镇的普通士兵和百姓更是彻底的连一丁点儿的口粮也保证不了了。
复兴党鲁东根据地虽然通过贸易手段从东江镇分流了三万人左右的人口,可是原本东江镇的总人口就高达十二万左右。剩下的九万多人,他们的境况并没有因为人口的减少就得到改善。
东江镇的各级军官们当然不可能把通过人口和复兴党换来的物资用到剩下的普通士兵和百姓身上。他们都把换来的物资收在了自己的口袋里,用这些物资,他们和朝鲜甚至女真方面做了不少的生意,赚到了很多的钱,自己好好的发了一把洋财。
这样一来,东江镇的整体状况并没有因为复兴党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当朝廷在毛文龙死后彻底断绝东江镇的粮饷之后,整个东江镇的九万多士兵和百姓,就彻底的陷入没粮没饷的绝境之中了。
陈继盛也好,刘兴祚也好,他们现在正陷在内斗之中。东江镇的大小军阀们都在这场大内斗中耗费着时间和精力。他们过去不会理会普通士兵和百姓的死活,他们现在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普通士兵和百姓的死活了。
所以,到了1629年九月左右的时候,整个东江镇的状况是上层处于内斗争权的泥潭之中,下层的士兵和百姓则是发动着此起彼伏的闹粮闹饷的事件。
王书辉知道在明末的历史上,东江镇的下场并不怎么太好。原本在毛文龙死掉之前,东江镇还能够对后金女真进行一定军事打击,对后金女真的军事力量造成一定的牵制。但是在毛文龙被杀之后,陷入内斗的东江军,先是在几次叛乱中彻底的分裂,之后的他们不是在大小军阀的带领下直接投降了后金女真,就是在内地发动了一场动摇了大明在山东统治的大叛乱(吴桥兵变)之后,也投降了后金女真,并给后金女真方面送去了先进的军工科技。
要知道,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三顺王”,就都是东江镇的出身。
坐视将近十万的青壮有生力量,在内斗中被无谓的消耗掉三分之一后又投降后金女真成的事情,王书辉当然是不会做的。
在复兴党开始和东江镇展开贸易之后,王书辉就已经和鲁东根据地党委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应对计划。清洗掉整个东江镇的上层之后,对东江镇进行彻底的改编,把这支军阀化的大明地方武装改造成为一只革命队伍的计划,早就在王书辉的要求下制定完成了。
所以,当1629年9月末整个登莱地区的土地革命全部完成,鲁东根据地开始进入农场化建设,基本的煤炭、钢铁、化肥、水泥和机械厂等一些列小型基础性工厂完成建设并开始投入生产之后的时候,一支十个营的全部是由复兴党老兵组成的五千人的部队,在王书辉和东江整编指挥部的带领下,乘坐着二十艘鲁东根据地下属的两千吨级战运两用船,登陆皮岛。
相似小说推荐
-
汉墙 (炮王) 创世VIP2015-12-31 秦汉三国那一年,刘备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个体户;那一年,曹操还是个忠心为汉的有志青年;那一年,刘...
-
大明亲王 (宗辰) 创世VIP2016-02-21 两宋元明一梦千年,已然回明,弘治末年,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搅动了江海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