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老崔052
- 入库:04.13
李来运的所作所为,已经让陈立越来越感到到反感了。
就比如说现在吧。李来运到了麻袋厂的门口,并没有直接的就进入麻袋厂。而是在收发室向收发员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工作证之后,李来运翘着二郎腿坐在收发室的椅子上说道:“你去告诉你们厂长,肃委会的干部李来运来了。他是怎么搞的,也不派人来迎接一下。”
收发员对于李来运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像陈立那样惊讶。他笑着给李来运和陈立泡了两杯茶,然后就小跑着出去找厂长王清泉去了。
李来运看到陈立目瞪口呆的神情,用一种过来人的口气对他说道:“小陈同志,你是不知道的。低下这帮干部最是油滑了。你要不拿出上级干部的架子压住了他们,他们就会在心里小看你,一点儿都不会害怕你。你说说,我们这些肃委会的干部,要是下面的人都不害怕我们,我们的工作还怎么干啊!”
陈立不知道李来运是怎么弄出这种“神逻辑”的。肃委会的干部也好,普通的干部也好,无论是干部也好,还是工人也好,最主要的事情是要把工作做好。想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做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就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清清楚楚的了解和认识。李来运突然把架子端起来,故意的和被调查者之间拉开距离,怎么可能会对工作有帮助呢。
李来运明显的感到了陈立对自己说法的不认同。他苦口婆心的对陈立继续劝说道:“小陈啊,你要这么想这件事情。我们是来麻袋厂调查问题的。如果麻袋厂的人,发现我们对他们客客气气的,他们是不是就会认为我们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
“这样一来,工人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我们不会好好的调查麻袋厂的问题,他们会认为我们和麻袋厂的干部有什么勾连。我在这里摆架子,也是为了取信麻袋厂的工人们嘛!”
不好好的向干部群众请教了解,反而摆出一副当官儿的派头来,才能取信群众。陈立真的不知道这个李来运的脑袋里是怎么想的了。
突然间,李来运的嘴脸让陈立想起了小时候,到自家店铺里收“规矩银子”的衙门差役的样子。想到了这里,陈立猛然间发现,自己在肃委会工作中发现的第一个需要整肃工作作风的对象,居然就是自己的这个前辈和同事,李来运。
...
第189章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
“前两天有几个同志对我说,‘老师,咱们肃委会总是把自己人抓出来,还要在群众面前宣布他的罪行,搞公开审判。这样一个劲儿的把问题暴露出来,群众会不会认为咱们复兴会里全是坏人,导致我们复兴会的威信下降呢。’”
“我当时听了这话,感觉是哭笑不得的。我当时就对这些同志说,你们也太不相信群众,太低估群众的智商了。”
“我现在问大家个问题。一个革命党、执政党,是不停的往外抓坏人,会给别人一种这个政党里的坏人很多的感觉。还是一直吵吵自己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然后遍地都是贪官污吏、特权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到处被这些贪官污吏、特权阶层们掠夺侵害,最后因为实在是贪官污吏和特权阶层太多,以致于不抓出一批人来,这个政党的稳定性都不能保证了,才抓出一大批人来,才会让别人觉得这个政党里的坏人很多呢?”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了,我们复兴会现在也不是老师你说的那种情况啊。廉洁奉公,一心一意的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工作的人,还是大多数的啊。”
“我这就要问大家了。大明王朝是在今天才变成这样的么。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一个当官的贪污了十两银子就要剥皮萱草。一个乡绅欺压了老百姓,就会被老百姓绑着进京。当时的当官的,每天都活在兢兢业业之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敢欺压老百姓。可是,现在两百多年过去了。整个大明朝,到处都是贪官污吏和掠夺压迫民众的士绅了。”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从量变导致了质变的。就以大明朝为例,过去的两百年间,大明朝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是个不断的增加,在进行数量积累的过程。这种数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大明朝的整个上层,就产生了质变。大明朝的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不断的从朱元璋那个乞丐出身的关心老百姓利益的统治阶级,变成了一个以镇压百姓、欺压百姓、掠夺百姓为自己的本职工作的统治阶级的。”
“贪污*,消极怠工,官僚主义的这些问题,是永远也不会从我们复兴会这个组织中绝迹的。这是个很客观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为了保证我们复兴会的革命性、先进性,一直代表人民的利益不变质,就必须把整肃工作作风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永远伴随着我们复兴会的,制度性的工作。这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我们必须永远的保持警惕,不停的把*变质的反革命分子从我们的队伍中揪出来,扫出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保证我们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工业建设和我们党的自我建设,这两者之间是一个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过程。不存在说,搞整肃、搞整风就会耽误我们的工业建设,也不存在搞工业建设,就会打断我们进行自我整肃的问题。”
“人民群众是最聪明的了。种地的农民知道,要不停的把庄稼地里的杂草拔出去,才能保证庄稼的健康成长。做工的工人知道,只有不断的把不合格的产品剔除出去,不断的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工厂的利润才能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才能增长。”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了。你以为我们不停的搞整肃,不断的搞整风,会伤害我们在群众中的威信。而实际上,所有的人民群众都知道。复兴会这么不停的把杂草和不合格的产品剔除出去,正是复兴会是个值得信任的领导者,是个值得信任的利益代言人的证据呢。”
“大明王朝和大明王朝以前的一切封建王朝,都是我们的反面教材。我们这些革命者如果不能保持警惕性,如果不能一直的持续不断的把变质了的干部和党员剔除我们的队伍,我们复兴会就会堕落下去,走上那些封建王朝的老路,最终走向灭亡。”
“所以,同志们。你们不要以为搞整风搞整肃是个麻烦的,危害你们利益的事情。我们不停的搞整风,搞整肃,不停的把整风和整肃工作制度化,恰恰是在维护我们复兴会自身,健康我们复兴会自身的过程。”
“人民群众是最聪明的,我们这些革命者往往后知后觉懵懂无知的。我们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是杂草,是不合格产品的复兴会党员,必须被不断的清除出去。这个过程永远不能停止的。因为一旦这个过程停止了,我们复兴会也就走向像大明王朝一样的,被人民群众抛弃的不归路了。”
“这个问题,我们全党上下必须要有个明确的认识!这是关系着我们复兴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根本性的事情!”
——1624年·王书辉·《在复兴会工作作风整肃委员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任何一个人见到王清泉,都不会觉得这个人是个坏人。这是陈立见到王清泉之后的第一印象。
王清泉三十多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里,他算是个年纪很大的人了。不过,他的表现像个年轻人一样灵活和敏捷。
他穿了一件和工人们一样的灰色帆布工作服。两个胳膊上,戴着和所有的纺织类的企业工人都一样的蓝色帆布套袖。当然了,从他干干净净的白色衬衣领子和干干净净的双手,整整齐齐的衣服上,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个经常在第一线参加劳动的人。
但是,王清泉真的给人一种清澈的泉水潺潺流过的感觉。他的话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他用他那轻轻的语调,说的都是些非常的贴心的关心话和奉承话。他的动作虽然很多,但是,他的那些动作却像行云流水一样,给人一种一个步骤一个动作都不多余的感觉。
比如说,他管喜欢端架子的李来运叫李领导。他管看起来很面嫩,但是却是肃委会干部之一的陈立,叫做小陈兄弟。再比如说,他自己说自己不会吸烟,但是口袋里却带着香烟。而且他能够非常麻利的给李来运送上香烟,然后又能熟练无比的用火柴,快速的给刚刚把香烟叼在嘴上的李来运点好香烟。
王清泉就是给人这样一种热情体贴周到无比的感觉。很明显,来过麻袋厂好几次的李来运,觉得自己作为肃委会的干部,享受王清泉这样无微不至的侍候,是个很正常,很习惯的事情。
麻袋厂的党委书记魏鸣鹤的年纪,看起来和陈立差不多大。陈立已经看过魏鸣鹤的档案材料了。他知道,魏鸣鹤虽然年纪和他一样,却比陈立早一年从初级少年营毕业。他是在去年被分配到麻袋厂和王清泉搭班子的。
魏鸣鹤给陈立的感觉比较奇特。很明显,手上有油污,衣服皱皱巴巴的魏鸣鹤刚刚从生产线上赶过来。他看到来的是李来运,表情中表现出一种不耐烦和不屑的表情。虽然这个表情隐藏在一张木然的脸上,但是同为少年营一员的陈立知道,魏鸣鹤的这种表情,是少年营那种一心学习的学兵们,最常见的鄙视脸。
相似小说推荐
-
汉墙 (炮王) 创世VIP2015-12-31 秦汉三国那一年,刘备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个体户;那一年,曹操还是个忠心为汉的有志青年;那一年,刘...
-
大明亲王 (宗辰) 创世VIP2016-02-21 两宋元明一梦千年,已然回明,弘治末年,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搅动了江海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