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时空之门1619 (老崔052)



熟读诗书的秦良玉知道,“革命”这个词,出自《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秦良玉清楚的知道,这个词是在论述商汤灭夏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秦良玉不知道的是,一个小小的郡主仪宾,一群大头兵,有什么资格用这个描述帝王行径的词汇,来定义自己的行动。

不知道为什么,秦良玉突然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不安感。这种感觉取代了原来她对王书辉和复兴会的疑惑,像一片阴云一样笼罩在她心头。

站起身来,紧紧地扶住船边的栏杆,看着正在兴高采烈的学唱复兴军歌曲的弟弟和儿子,秦良玉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王书辉,你到底要干什么?你要革谁的命?”

秦良玉的眼睛顺着长江向下游望去,好像想要透过无数的山山水水,看到王书辉的心里去一样。

“革命,就是要变革一切不合理的东西。无论是文化习俗,还是语言文字,或者是生活习惯,凡是对存在不合理的东西进行的改变和更正,都是一种革命。这就是我们复兴会对于革命这个词的定义。”

夜里,在涪州码头秦良玉的大帐中,复兴会长江船队政委,负责对石柱土司方面联络工作的复兴会官方联络员吕岳,正在回答秦良玉的问话。

从石柱土司到重庆府,原本要通过陆路走十几天的工夫。可是,如今使用了复兴会的蒸汽船,整个路程被缩短到了几天的时间。因为船队一直在全速前进,所以,不过是一天时间,整个部队就到了涪州。

秦良玉实在无法让自己的心里感到安心,所以,她让自己的兄弟和儿子陪同,连夜召见了复兴会代表吕岳前来问话。吕岳刚刚坐下,她就直接的向他问起复兴会说的“革命”是个什么意思。

看到对面的三个人脸上都露一副疑惑的神情,吕岳继续解释道:“我们王老师(王书辉的第一批学生称他为师尊,后面的学生都被王书辉矫正了对自己的称呼)教导我们说,事物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所以,人的想法和做法,也必须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还在过茹毛饮血的生活,可是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使用火来煮菜做饭了。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还在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可是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铁做的的农具干活,把水从江河湖泊中用水车提上来进行农业灌溉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发明了火的老祖宗,就是对过去茹毛饮血生活的一种革命。发明了铁,发明了水车的老祖宗,就是在对过去刀耕火种生活的一种革命。人类不断的向前发展向前进步,都是伴随着无数的革命的。这就是我们复兴会说的,革命无处不在的道理。”

“老师真是大才,这样的道理他老人家都能想得出来。真是了不起啊!”

马祥麟现在几乎是王书辉的脑残粉了。白天的时候,他学了好几首复兴会的革命歌曲,被这些歌曲一影响,马祥麟对王书辉的敬仰之情直线上升。

所以,一听到这是王书辉说的道理,一半是因为觉得这话里面确实隐含着实实在在的道理,一半是对王书辉的崇敬之情。赞扬肯定的话,马祥麟是脱口而出的。

“这话倒是有很大的道理。不过,马上就要和其他的友军接触了,那些歌你们还是先不要唱了,免得给你们家老师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马邦屏不知道自己的妹妹为什么大晚上的召见复兴会的代表,但是,他还是从官场上的角度出发,对吕岳进行了提醒。看到吕岳谨慎的答应了自己的要求,马邦屏就让吕岳回去了。

等到自己的外甥马祥麟兴致勃勃的和吕岳离开了大帐,马邦屏和马民屏都疑惑的看着秦良玉,希望能够从她的嘴里听到她突然召见复兴会代表的理由。

...

第172章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

“不是我要闹革命,不是我们复兴会要闹革命。革命早就蕴藏在人民当中了,我们复兴会要做的事情,是要领导和组织人民,一起革命!”

——1622年·王书辉·《造反和革命是两回事》

看到自己的兄弟一起望着自己,秦良玉脸上露出一种难以形容的表情。她用一种沉重的语气对秦邦屏和秦民屏说道:“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秦邦屏和秦民屏不知道为什么秦良玉突然念诵起这段东汉乐府来,这首乐府民歌明显和刚才讨论的问题画风不符。所以,头脑简单的秦民屏对秦良玉说道:“三姐,你怎么突然异想天开的想要和复兴会的吕小子讨论起学问来了。”

“革命不革命的,我记得那是《周易》里的东西吧。复兴会的那群小子,最多也就是会写字能算术而已,你要讨论学问和他们哪里讨论的着啊。你没听吕小子说么,就是王家侄儿的学问也大有问题。连我都不如呢。连革命的出处都不知道,还什么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呢,实在是不着边际。”

秦葵老先生曾经对自己的四个子女进行过评价。他评价大儿子秦邦屏是,“诗书粗通,有勇无谋,马前卒也!”。他评价二儿子秦邦翰是,“寻章摘句,不通世故,一腐儒也!”。他评价小儿子秦民屏则充满了宠溺嬉笑,说他是“黄口稚子,不可传家。”

只有对自己唯一的女儿秦良玉,秦老先生有着很高的评价。当时,他摸着还没有出嫁的秦良玉的头对她说道:“我儿通达诗书,谋勇双全,扬我秦家之名者,必是我儿,”

事实证明,秦葵老先生对自己的子女是十分了解的。他的对自己四个子女的评价全都应验了。他的大儿子秦邦屏和小儿子秦民屏先后死在战场上。二儿子秦邦翰做官不到五年就辞官回乡了。唯独他唯一的女儿秦良玉,不仅在大明朝当上了高官,最后还名垂青史。

秦良玉这个通达诗书,谋勇双全的豪杰人物,怎么会搞不清楚复兴军战士唱的歌曲里,想要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意思呢。不过她也是在见到了吕岳之后才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并绞尽脑汁的想到了一首和复兴会的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曲相近的诗歌来。

当她想到这了这首东汉乐府民歌之后,她就已经完全的想明白了王书辉是个什么样的人,复兴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也彻底的搞清楚了,复兴军的歌曲里的那个“革命”是什么意思了。正是这样的原因,听到吕岳用复兴会对外的统一口径对她做的那个解释,她根本就不相信了。

“天下苦秦久矣!”在石柱宣抚司闭塞环境中生活的白杆兵们,对于大明朝的现状当然是不了解的。就是她领着白杆兵出川作战,一路上见识了各处的风土人情,可是石柱山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以至于这些白杆兵士兵,看见什么都是好的。

他们哪里知道,为了防御辽东鞑虏,朝廷已经多次在全国加征赋税,以至于天下纷乱四起,民乱到处爆发了。

一个小小的王书辉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王书辉手下的那个复兴会,王书辉手中的那支家丁队,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明显的都是前不久的小民百姓。

就秦良玉了解到的,这些人都是在到了王书辉麾下之后,才开始读书识字的。可是,现在这些人在王书辉的教导下,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和理念,并且可以用这套统一的思想和理念判断问题。

这就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了。

在熟读诗书的秦良玉眼中,世间的人物里只有两种,一种可以称之为英豪,一种可以称之为圣贤。如今的天下,腐儒遍地,英豪不现。可是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天下的英豪很多,但是圣贤却不多。能称之为英豪的,往往不会去做圣贤,能称作为圣贤的却往往都是英豪。

就以秦良玉心中的孔夫子来说吧,她认为孔夫子自然是圣贤。可是这位圣贤可是有着自己的霹雳手段来实践自己的道理的。隳三都,诛少卯。这位被如今天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看成是圣贤的大圣人,可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就使用了雷霆的手段贯彻了自己的意志的。

秦良玉知道,自己或许是个英豪,但是,自己却绝不是圣贤,因为自己没有创立出一套道理的能耐。可是,目前看不出什么英豪本事,也没有到处宣扬什么道理的王书辉,却已经开始建立了一套道理,并把这套道理传播到自己的每一个士兵和手下脑袋里。

在秦良玉看来,这就是王书辉既想要做英豪,又想要做圣贤的表现。用一句士大夫喜欢的,梦想的,形容上古圣王的话来说,这个小小的郡主仪宾王书辉,有着想要“君师一体”的野心。

秦良玉现在只知道,王书辉有着卓越的谋略和超人的战略眼光(其实都是王书辉靠着后世的资料做出的判断),有着惊人的经营手段(在时空门帮助下建立起来的近代工业),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练兵才能(从复兴会帮助马祥麟几个月就练出一支“精兵”来看,可以这么说),还有一套,普通泥腿子都能够听得懂,但是却可以解释天下万物的道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确实有这样的能力)。这样看来,王书辉这个“君师一体”的野心,未尝没有实现的可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