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童渊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哪怕是江东第一大将高宠,稍有不慎也有可能吃上一个大亏。轻敌的高宠就尝到了苦果,被童渊一脚踹中小腹跌倒在地,还未起身就被数十把兵刃抵住了身体的要害。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童师宝刀未老,弟子佩服。”刘福笑呵呵的对童渊恭喜道。
童渊笑呵呵的问道:“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此人?”
“江东第一大将,杀之可惜,不过放回去也是个麻烦。先押去长安交由孙绍看管,要是孙绍把他放了,那就治孙绍的罪。”刘福想了想后说道。
“刘福,此事与少主无关,要杀就杀,何必牵连旁人?”高宠怒声喝问道。
“真笨啊,你不跑孙绍不就没事了。对了,把他衣服扒了给周瑜送去,记得在上面洒点血。”刘福白了高宠一眼,提醒将高宠从地上拽起来的士卒道。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高宠虽然不满刘福的处置,可为了孙绍的安危,他也只能听之任之。并且高宠已经亲眼见识到了刘福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以前只是听说,但亲身感受到以后,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陛下难道又起了爱才之心?”重新回到大帐的郭嘉笑着问刘福道。
“爱才倒不至于,他高宠虽勇,但我大汉猛将如云,又何须他高宠来锦上添花。留他一命只是给孙绍多一点保障,毕竟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童,虽有他姑姑在身边陪伴,但终究还是缺少一个能够依靠的强壮臂膀。”
高宠的事情只是小事,诈降恐怕也只是幌子,刺杀刘福才是高宠此来的主要目的。只要杀掉了刘福,西汉军就会不战自乱。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周瑜跟诸葛亮出招了,那刘福这边自然也要回敬一二。
倒不是派人去暗杀周瑜跟诸葛亮,毕竟这二人刘福还想着收服过来用的。不过不杀归不杀,叫他们吃点苦头还是必须的。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派人在周瑜跟诸葛亮的饭食里添加了一点佐料,以巴豆煮过的水为主……
一开始中招的周瑜跟诸葛亮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吃坏了肚子,还处罚了专门负责自己饭食的厨子。但在收到刘福派人送来的止泻药以后,二人这才恍然大悟。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二人也是后怕不已。这要是下的不是泻药,而是毒药,那二人此时恐怕早就携手黄泉去陪阎王喝茶了。
经过这一遭,诸葛亮跟周瑜再也不敢想旁门左道的法子,只能选择用堂堂正正的法子来击败刘福。刘福已经用实际行动警告了二人,再敢出幺蛾子,保证让他二人生不如死。那种以厕所为家,与马桶为伴的日子,诸葛亮跟周瑜都不想再经历。
可想要堂堂正正的击败刘福的三十万大军谈何容易。西汉正规军中的解烦、游奕,外加直属刘福的亲军,光是这三支军队就足以让诸葛亮、周瑜感到头疼,再加上那些经过训练的守备军辅助,诸葛亮跟周瑜都对正面交战获胜抱有太大的信心。
不过事已至此,二人也没有别的选择,除了硬着头皮上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在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之所以出名,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少,物以稀为贵。但大多数战役,还是以强胜弱的占多数。
为了增加己方的胜算,诸葛亮、周瑜想出一些旁门左道的法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龙虎斗十
刘福对于建功立业的兴趣并不是很大,都已经是皇帝了,立再大的功又有个卵用?无非就是死后能写的功绩又多一行字而已。之所以决定御驾亲征,只不过是刘福以自身为饵,为其他战场创造机会罢了。
三十万大军足以保证刘福的个人安全,而刘福这个香饵也让诸葛亮、周瑜这样的智者哪怕明知可能是陷阱,也会心甘情愿的跳进来,因为击败刘福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大到二人舍不得放弃。
从目前来看,刘福的计划是成功的,孙刘两家的主力都被留在了江北,顾不得去照顾其余战场。袁尚归降,除了龙骑军来势汹汹,兵临城下这个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袁尚感到孤立无援,不愿意再为他人做嫁衣的缘故。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孙刘两家将得失看得太重,这才叫刘福的计谋得逞,以至于如今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
诸葛亮与周瑜都已经意识到刘福这里有可能只是一个诱饵,可如今两军已经陷入僵持,不是一方想退就能安全退却的。但其他战场传来的坏消息又叫二人坐立不安,虽然还没有到一夜愁白头的情况,但二人这段时间的精力不济却也是有目共睹。
尤其是高宠诈降失败,被送回一件血衣以后,周瑜更是连连后悔自己当初答应了高宠的诈降计。必须想办法打破眼下的僵局,这是诸葛亮跟周瑜的共识,可想要打破又谈何容易。西汉军的防守滴水不漏,稍有不慎反倒容易叫西汉的郭嘉等人将计就计。
诸葛亮与周瑜不敢小瞧对岸的郭嘉、法正、徐庶等人,清楚知道这些人的智谋并不差,与自己相比也不过是在仲伯之间,换句话说,谁能胜过谁都有可能,就看最后谁最先沉不住气。
而这恰恰正是孙刘两家的短板,与镇定自若的刘福相比。刘备、孙权的养气功夫则要显得差了许多。也不能怪二人沉不住气,实在是条件使然,刘福有足够的底气跟孙刘二人耗下去,而孙刘二人却耗不起。
无论是战力还是后勤,孙刘二人都处于劣势,如果不能出奇制胜,时间拖得越久。对孙刘两家就越是不利。
摆在诸葛亮与周瑜面前的其实就是一道是走是留的选择题,刘福因为身份的原因。天时早已站在了刘福那边。虽然孙刘两家捧起了刘协这块破招牌,但这天下还有多少人认为刘协是汉室正统,那就不好说了。
再说地利,此时两军对峙的地方虽然隔着一条河,但这河终究不是长江那种天堑,只要守住一边就能高枕无忧,只要对岸的汉军舍得牺牲,攻过来一点问题也没有。
还有人和,很明显。双方的士气也不是在一个档次,西汉那边随着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而高涨,而孙刘两家这边却是不断低迷。尤其是在听说刘备、孙权将江北的百姓尽数迁往南方以后,那些出身江北的士卒很明显情绪波动很大,背井离乡的忧愁和担心家中亲人安危的双重压力让这部分士卒无心战事。
“不能继续留在这里与西汉对耗,我们必须后撤重整旗鼓。”诸葛亮一脸严肃的对周瑜说道。
周瑜也同意诸葛亮的判断,闻言点头答道:“撤是必须要撤的。但必须要考虑周详,以免叫对岸的西汉军有机可乘。”
此时刘备、孙权皆不在此处,拿主意的就是诸葛亮与周瑜。既然这两位主事人的意见达成了一致,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如何撤退。比起刘备、孙权那种爱惜瓶瓶罐罐,什么都不肯放弃相比,诸葛亮与周瑜的魄力明显要更大一些。
二人商议要撤就一次撤到底。撤到不能再撤的地步,唯有将自己逼入绝境,方能绝地反击,争取到那一线生机。二人议定,将两家最后撤退的地点定在了赤壁,唯有那里,才是决定两家生死存亡的最关键之地。至于那些主动舍弃的地方。只要能够击败刘福,失去的终究会再次夺回来,可若是失败,那两家就再无容身之处。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诸葛亮与周瑜都没有去派人请示各家的主公,在决定此事以后,二人立刻行动,先斩后奏,在一个乌云遮住了月亮的夜晚,两家交替掩护着开始向预定地点撤退。不过对于河对岸的动向,西汉军从来就没有松懈过,尤其是在有千里眼这种东西的辅助下,那更是将对岸的一举一动都看在了眼里。
得知河对岸的营地有了异常的动作,郭嘉沉吟了片刻后对刘福说道;“陛下,看来诸葛亮跟周瑜这是打算跑了。”
“也可能是故布疑阵,诱使我军过河追击。”一旁的法正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唔……不管是准备跑了还是故布疑阵,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山水总有相逢时,他们就算此时跑了,也总会有他们不能跑的时候,静观其变就是。”刘福想了想后笑道。
此时的刘福已经不必为了一场胜利而去冒险。手里的牌多,想怎么出都行,至少在刘福心里,最终会获胜都是自己。不光光是刘福这样想,郭嘉、法正等人也是这个心思,任你千般变化,我自步步为营,将你逼到墙角,除了一战,看你还有什么咒念!
一夜无事,让诸葛亮与周瑜在暗松一口气的同时也隐隐有些失望。昨晚二人做了两手准备,若是对岸派兵来追,两家就合兵一处反手吃掉对方的追兵,可对方没有追,而是任由两家退兵,这就让二人所做的布置成了无用功。
得知诸葛亮与周瑜退兵,刘福也没有犹豫,当即派兵过河占了诸葛亮与周瑜留下的营地,随后便分兵去攻取附近的城池,既然已经决定步步为营,那就不需要冒进,更不需要去追击,总有一战的时候,不着急。
可刘福不着急,宛城的司马懿却有点坐不住了。在得知诸葛亮与周瑜退兵的消息以后,司马懿没有沉住气。打算半路给诸葛亮一个教训。之前被诸葛亮堵在城里天天骂阵,要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为了大局着想,司马懿这才强自忍耐下来。可眼下司马懿觉得终于等到了一雪前耻的机会,在得到消息不久就带着庞会、黄叙等人出了宛城,打算通过博望坡直取新野,断诸葛亮与周瑜的归途。
相似小说推荐
-
神捕乱宋 (理查德唐僧) 起点VIP2015-12-21 架空历史 一个无辜的21世纪网络宅男,在家上网的时候,错点了[确定],携带着一个牛B的系统,俯...
-
重生唐朝当皇帝 (今年) 创世VIP2016-02-16 两晋隋唐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