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物资商品的流通集中地,张掖城中人多嘴杂,保不齐就会泄露什么重要消息。刘福手底下的情报司这段时间已经抓了不下百余人,都是来自各自势力的细作。对待这些细作,张掖方面根据刘福的建议对他们进行了审问,被刘福所提的那些手段整治了一回的细作没有一个不歇菜,乖乖交代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结果又让张掖的情报司顺藤摸瓜,抓住了一批隐藏在张掖多达数年的人。
这批人被抓住以后,张掖内出现了一阵不小的风波,谁能想到自己与人为善的邻居竟然是打入张掖内部的奸细。对生活在张掖的民众来说,中原距离他们太遥远,张掖王才是他们的君王。那些细作奉命来到张掖,那要对付的肯定就是张掖王,而想要对付张掖王那就是想跟自己这些人过不去。没有了张掖王,张掖如今会是一番什么景象谁也不敢去想。
连刘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民间的声望竟然这样高,这让刘福在心中窃喜的同时也有点郁闷。名人不是那么好当的,下回再出门被人认出来,恐怕就要享受动物园动物的待遇了。
好在刘福如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里就留在府中。倒不是担心前方的战事,而是留在府中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蔡琰的肚皮很争气,一口气就给刘福生了一对儿女。而初为人父的刘福几乎就要乐疯了,尤其是在经过数月以后,两个孩子被养的白白胖胖,刘福见了更是爱不释手,整日里总是爱抱着其中一个在府中闲逛。
重男轻女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在刘福的身上,相反的,刘福似乎更加喜爱女儿。每天都会抱着女儿在府里转一圈,然后才会将女儿交给蔡琰照顾,自己则去处理公务。
这一日,刘福像平常一样结束了公务以后来到蔡琰的住处。进门就见蔡琰正在为孩子喂奶,自打生了孩子,蔡琰变得比以前豪放了许多,平时想要有些亲昵的举动都必须等到晚上,可现在看到刘福进来,蔡琰就那么大大方方的任由刘福看。
“夫君,刚才母后派人来问,说是孩子的名字你想好了没有?”蔡琰轻声问坐在一旁的刘福道。
“啊?名字啊?想好了,儿子就叫刘昊,至于女儿,你不是说你要起吗?现在又问我做什么?”
“我起?我起就我起。唔……我的小名是昭姬,不如就叫孩子文姬好了。”蔡琰想了想后说道。
“啥?文姬?刘文姬?那大名呢?”
“唔……叫刘节你觉得怎么样?”蔡琰又想了想,问刘福道。
“行,你想起什么名都行,就算你叫丫头狗剩我都没意见。”
“瞧你这当爹的,说的什么话,有意见直接提就是了,搞得就像这不是你亲闺女似的。”蔡琰有些不满的嗔怪道。
刘福闻言耸耸肩,“名字又不是我起的,等孩子长大以后要是不满意,埋怨的也不是我啊。”
“……那怎么办?你这个当爹的也想一个?”蔡琰有些犹豫的对刘福说道。
刘福笑着说道:“有什么好想的,我觉得你起的名不错,丫头应该没意见。要不然你问问丫头,她保证不会开口反对。”
蔡琰听到这话不由感到好气又好笑,才出生几个月的孩子,你让她开口说话?就没见过这么不着调的人。
见逗笑了蔡琰,刘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伸手轻轻的将蔡琰揽入怀中,刘福笑着说道:“琰儿,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尤其是像咱们这种家庭,孩子将来长大了,又有多少人会对他们直呼其名?所以啊,只要我们觉得好,那就可以了。日后孩子要是敢反对,我就动手抽他们,直到他们没意见为止。”
“又哄我开心。”蔡邕温柔的看着刘福说道。
就在刘福二人享受二人世界的时候,感觉受到冷落的刘节忽然哭了起来,随着妹妹开始哭起来,躺在摇篮里的刘昊也随即跟着一起嚎哭起来。刘福无奈的看了看两个嚎哭不止的婴儿,方才那种与蔡琰在一起时叫人舒心的感觉荡然无存。
“这两个小家伙。”刘福伸手抱起刘昊轻轻哄着,同时看向哄着刘节的蔡琰。而蔡琰也正看向刘福,边哄孩子边对刘福说道:“夫君,把孩子交给我吧,你去红昌还是小鸾那里看看。”
“她们出了什么事?”刘福纳闷的问道。
“糊涂夫君,我已经儿女双全,可她们那里还没有一子半女。正好你如今人在张掖,是不是该尽点身为人家夫君的本分?”
刘福听了蔡琰的话后微微一愣,仔细一想也是,自打蔡琰怀了身孕以后,自己每日除了处理公务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陪着蔡琰。之前蔡琰还没生时还好说,可如今孩子已经生了,还总是留在蔡琰这里,即便任红昌跟步鸾不在意,蔡琰的心里也会过意不去。
得到蔡琰提醒的刘福晃晃悠悠的离开了蔡琰的小院,一拐弯到了步鸾的住处。此时任红昌正在训练鸾卫营,刘福不便打扰,只能来找步鸾。没有惊动旁人,刘福轻手轻脚的来到窗前,想要先侦查一下“敌情”。结果出师不利,刘福刚刚探出半个脑袋,就与坐在窗前练字的步鸾来了个四目相对。
“夫君?”步鸾有些疑惑的看向刘福,不明白刘福正门不走,爬自己的窗户做什么?
“忙着呢?”刘福略显尴尬的冲步鸾笑了笑,开口问道。
“啊,闲着无事,练练字,写的不好。”步鸾闻言脸色一红,连忙收拾起来。刘福见状连忙伸手拦住,“别收,别收,练得不好可以多练练嘛,我来教你。”说完也不等步鸾反对,刘福翻窗进了屋。
刘福的三个女人没有一个是花瓶,其中大夫人蔡琰担任学院教习,平日负责教授文学院学子,二夫人任红昌是鸾卫营主将,专门负责王府护卫工作,至于三夫人步鸾虽然没有任何官职在身,但她却是最会照顾人的,刘福的一手厨艺都被步鸾学去,并且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也正是因为步鸾的调理,蔡琰在生完孩子以后才能那么快就养好身子,没有落下毛病,这其中步鸾功不可没。
打着教步鸾写字的名义,刘福将步鸾搂在怀里,伸手抓着步鸾拿着毛笔的右手在桌案上的白纸上写写划划,而步鸾此时哪有心思写字,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跟刘福有过亲密接触的她此时脸孔就像是熟透的苹果,看着就觉得诱人。
...
第146章中原混战
刘福的运气实在是有点逆天。夺取雍州时与雍州临近的各路诸侯各在忙着各自的事情,谁也没有工夫来跟刘福抢雍州。
先是益州,原先的益州牧刘焉已死,新继任的刘璋与盘踞汉中的张鲁反目,两家兵马正打得热火朝天,顾不上跟刘福争雍州。至于袁绍跟刘表,他们正按照之前两家所订的盟约各自攻击着公孙瓒与袁术。
袁家的确是当前最强大的诸侯,四世三公的名望让二人聚拢了大批文臣武将,一南一北皆是巨头。即便是一分为二,也依然可以傲视群雄。只是二人性格不合,袁家也各有支持者。若是袁隗尚在,说不定袁家真能取汉而代之。可惜袁隗已死,袁绍、袁术都少了一个可以压制之人,即便将来二人消灭了其他诸侯,依然会有一场袁家的内战会爆发。
而现在,袁绍与袁术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反目。否则袁术也不会跟袁绍的对头人公孙瓒签订盟约,而袁绍也不以跟刘表结盟还以颜色。二家各有敌手,自然不会有心思跟刘福争夺雍州。
而徐州的陶谦、扬州的孙策,距离雍州太远,鞭长莫及,即便给他们机会,他们也不会对雍州这块飞地感兴趣。
除了曹操,谁也没有时间来跟刘福抢雍州。曹操在得知刘福出兵雍州的消息以后,也不是没有动过出兵雍州的念头。奉迎汉帝入许昌以后,曹操的实力大涨,与原先相比,如今的曹操麾下战将数十员,人马四万多。比起之前要翻了一倍。
可曹操现在的心情并不好。不是实力增长的速度令曹操不满,而是被他迎入许昌的汉帝一刻也不安分,总是谋划着想要抢班夺权,小动作不断。
一开始的时候,曹操的确是按照手下首席谋士荀所说的那样奉天子以讨不臣。可汉帝刘协却并没有像曹操所想的那样信任曹操。曹操每退让一步,刘协就跟进一步,等到曹操已经退到墙角,无法再退让的时候,刘协依然不依不饶。跟着刘协一起来到许昌的汉室老臣也跟着起哄,对曹操的逼迫越来越过分。
即便是再老实的人,被逼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也是会爆发的。曹操就是这样,当他决定不再容忍汉帝的时候,汉帝的好日子到头了。那些帮着汉帝一起逼迫曹操的汉臣的人头让刘协终于想起了昔日在李、李肃手下苟延残喘的日子。再想要跟曹操重归旧好,可人家曹操已经关上了友好的大门。
一番清洗过后,汉帝原先从曹操手底下要来的那些官职丢了个一干二净,整个人也被软禁在了许昌皇宫内,至于跟随汉帝来到许昌的那些汉臣,丢官的丢官,丢命的丢命。曹操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汉帝,刀把子掌握在谁手里,谁讲的话才是真理。
不过曹操此时也不好过,过多的杀戮也引起了手下士人的不满,其中尤以兖州名士边让对曹操的抨击最激烈。也合该边让倒霉,平时在人前骂曹操两句,曹操也只当他是在放屁,可这次边让太过分了,不光在公开场合斥骂曹操,更是让人做了一块写着曹操二字的箭筒,放在大厅中投箭,每投中一支就喝一杯酒以示庆祝。
相似小说推荐
-
神捕乱宋 (理查德唐僧) 起点VIP2015-12-21 架空历史 一个无辜的21世纪网络宅男,在家上网的时候,错点了[确定],携带着一个牛B的系统,俯...
-
重生唐朝当皇帝 (今年) 创世VIP2016-02-16 两晋隋唐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