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户部那边,曾毅不熟悉,可是,户部那边,曾毅虽然不熟悉,但是内阁熟悉,只要让内阁开口,那边就照样搞定,根本不怕其有什么小动作。
而常常提起的所谓三司会审当中的大理寺,却是被曾毅给隔了出去。
大理寺那边,却是有几个立场不定的家伙的,就是内阁那边开口了,也未必管用,或者说,这几个家伙并非是立场不定,他们是绝对反对曾毅的那一个派系的官员。
其和当初的屠墉是有不浅关系的,所以,曾毅这次才会把大理寺给隔绝出去。
而且,这种案子,四个衙门会审,完全足够了,每个衙门都有足够的说道。
锦衣卫负责抓人,自然不必提了,而其余四个衙门,刑部负责审案,都察院负责监督,兵部和户部负责核对账目人数,还要大理寺干嘛?
这又不是三司会审,没那规矩非要让大理寺搀和进来。
一个审案的就足够了,一个负责监督的也足够了,大理寺进来是多余的,甚至,若是有人开口请求大理寺搀和进来的借口,曾毅现在都给他们想好了。
“最重要的是你们锦衣卫的速度。”
曾毅看着司徒威,道:“这四个衙门好说,只要人抓了,证据你们锦衣卫也有,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可,若是你们的速度慢了,还没抓几个官员,就被有心人传出了消息,到时候,都去找你们锦衣卫自首了,到时候,可就抓不成了。”
曾毅这话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以雷霆之势抓人,根本不让反应过来,根本不给那些个武官们自首的时间。
或者说,其实,曾毅已经给过他们时间了,这都三个月了将近,他们完全可以自首的,虽然这是曾毅的一个计谋,可是,计谋的成功与否,决定权却并非是在曾毅手中的,而是在那些个官员自己手中的。
若是那些个官员大多数选择了自首,那,曾毅的这个上上之策也自然夭折了。
换句话说,就算是现在锦衣卫开始抓人,那些之前自首的官员,不照样也没事,肯定不会抓他们的。
所以,曾毅虽然布局了,可,却还是给了他们两条路选择,路,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卑职回去以后,令下面的人紧急准备,约定时间动手,不会有消息提前泄露。”
司徒威笑着,这事情,锦衣卫是老手了。
曾毅这边,在做最后的布局,这可以说是军备革新当中关于武官们的处置的最重要的一步棋子了。
若不然,这些个武官的遗留问题最起码要拖延十几二十多年才能够消化的差不多。
所以,这事情,曾毅可是当中军备革新当中的一个重点来完成的。
而南京那边,却也不差。
军备革新正式开始以后,南京兵部及魏国公府自然也就没了任何的顾忌,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用向之前那样,还蒙着一层面纱。
最为重要的,则是军备革新彻底开始以后,南京这边的所有的千户卫所都消停了下来,在没任何事情发生了。
这个时候可是和之前不同的。
之前,南京进行军备革新,最多只能算是一个试点,而且,不管皇帝到底点头了没有,可是,皇帝却并没有下过有关的圣旨。
可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皇帝虽然仍旧没有下达明确的圣旨,可是,却封了曾毅一个大都督的职位。
如此一来,这也就意味着皇帝下旨进行军备革新了,毕竟,这个时候是讲究含蓄的,皇帝并非是必须要在圣旨上直接点出军备革新开始。
所以,皇帝下旨封曾毅为大都督,其实就是宣示了整个大明朝的军备革新正是开始。
之前南京的官兵闹,那是闹曾毅,而这个时候,闹,那可就是闹皇帝了。
闹曾毅,没什么,甚至,最终可以说是曾毅为官不仁等等。
可是,若是闹皇帝,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之前,他们闹曾毅,曾毅要隐忍,不好直接砍他们的脑袋,可是,这个时候他们若是在闹,那是闹皇帝,不听圣旨,那曾毅根本不用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能砍了他们的脑袋。
这里面的道道,南京的官兵都清楚着呢,毕竟,这是事关自己身家性命的。
所以,这个时候谁在想要挑动南京这边闹事,那也是极难的了,除非就是整个大明朝的官兵都一起闹了起来,那个时候,他们才会跟着凑热闹的。
若不然,南京这边,是绝对不可能单独的做那个出头鸟了。
所以,如今,南京这边倒是情况好多了,可以说是如今大明朝军备方面最为安静的地方,毕竟,之前曾毅的行为,已经把南京这边等于是给军备革新了一遍,这边的兵丁已经遣散过了。
剩下的,也就是这些个千户卫所的武官的安置了。
“听说在陛下身边伺候的刘公公来了南京宫中任大内总管了?”
杨廷仪面带微笑,看着对面坐着的南京镇守太监马贵:“这事马公公可曾听过?”
面对杨廷仪这番话,马贵的嘴角都在抽搐,不过,面色却也是露出了一丝沉吟之色,似乎是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方才拍了下额头:“是了,前几天,听下面的人提起过。”
“说是刘瑾刘公公以后就任南京宫中的大内总管了,还带了一百番子亲随而来。”
“不过,杂家当时听了以后,却是没怎么留意,倒是还未曾见过刘瑾刘公公。”
马贵又不傻,今个杨廷仪摆宴请他前来,提起这件事,岂会是没有深意的。
要知道,杨廷仪的背后那可是杨廷和,这可是血浓于水的牵扯,杨廷仪这么硬的后台,岂会在意他一个马贵?
所以,在来的路上,马贵就在猜测杨廷仪这个时候请他来赴宴的用意,其实也很好猜,南京这边的局势已经彻底稳定,军中肯定没他马贵什么事了。
而且,这次军备革新的内容看似是全都公布了出来,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已经有消息传出,最终的革新,是要大幅消减监军太监的权力的。
马贵虽然是镇守太监和监军太监又有所不同,地位略高,可是到时候权力肯定也会被压迫的。
当然,这消息虽然没正式公布,可,却也是**不离十的。
问题是连刘健都被曾毅搬到了,满朝文武大臣就算是对军备革新不满意,可是,对这大幅消减太监监军权力这一点,肯定是全都赞成的。
所以,马贵很清楚他现在的位置,要居安思危,这个时候,最好还是装孙子的好。
而且,马贵其实也看的开,他义子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还颇为孝顺,钱财什么的,也都捞够了,就算日后没权,也没什么了,衣食无忧,还能有个儿子尽孝,这就足够了。
所以在往别的上面猜,可不就是一件事情了,刚刚来了南京皇宫任大内总管的刘瑾,毕竟,当初,马贵也是刘瑾的亲信,只不过,最后时刻,刘瑾等于是抛弃了马贵,把马贵牺牲了,换取了和曾毅直接的利益。
也正因为此,刚才说那番话的时候,马贵没有丝毫的愧疚之情。
“宫中的事情,杂家可是不敢去问的,刘公公是京城来的,杂家是镇守太监,还是不见的好,杂家也就没怎么在意这事了。”
马贵笑着,似乎是在闲说,可,他这话的意思,其实很明显了,等于是在给杨廷仪表明态度了。
“佩服。”
杨廷仪冲着马贵拱了拱手,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些时候,有些话,不一定非要说出来的。
第677章避而不见
马贵已经明白杨廷仪的意思了,这,就是最为重要的,且,马贵也表过态了,这就成了。
杨廷仪今天这并非是多此一举,那刘瑾,毕竟是和曾毅有仇的,最终也可以说是因为曾毅的原因,才会被贬来南京的。
若是刘瑾心有怨恨,想要给曾毅添些乱子,别的事情,以刘瑾现在的权力,怕是做不成的,但是,马贵当初可是刘瑾的人,若是其现在还愿意听刘瑾的,那,可就有些麻烦了。
不过,好在马贵也算是知趣。
其实,杨廷仪在邀请马贵赴宴之前,就大致能够猜到这个结果了,太监们不像是大臣,注重名声。
太监们,是根本不注重名声的,或许,有太监注重信誉等,但是,这都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至于报恩之类的,对于太监们而言,可有可无,但是,比起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却是肯定不如的。
知遇之恩,在文人当中,是可以已死相报的,可是,对于太监们而言,什么知遇之恩,转眼还能从背后捅你一刀呢。
如今,刘瑾已然失去了之前的权力,马贵还有一个义子在麾下尽孝,如此一来,马贵这个南京镇守太监考虑的就该更多了。
这个时候,若是继续和刘瑾牵扯,那,绝对是最为不明知的选择。
尤其是若是这个时候在敢听刘瑾的,给曾毅填些乱子,那纯粹是找死的行为,或许,他能够给曾毅添堵。
但是,也只不过是添堵罢了,之后呢,他马贵要付出的可就是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了,就算是他自己不在意自己的性命,且他这个年纪了,家中长辈早就不在了,可是,他却还是有那么一个义子的。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唐朝当皇帝 (今年) 创世VIP2016-02-16 两晋隋唐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半只青蛙) 起点VIP2015-12-21 架空历史“穿越者,不去粉碎历史玩,只会跟着历史走,还玩个屁啊!” 以粉碎历史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