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工匠学院,杨成设定的学制可能就要长一些,但是这些也是必然的结果,工匠是一个系统的学科,同时杨成也准备渐渐地引入原理性的知识,并且他后世来人的优势。
杨成知道中国古代虽然在科技上遥遥领先,但是这些科学技术也都是局限在工匠之间的时代相传,最重要的是没有建立学术原理,也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于是最后很多技术都失传了。
杨成准备渐渐地引入一些力学和图形学之类的原理,然后渐渐地引导工匠们建立一套格物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后续工匠的培养非常有帮助,甚至等到一定的积累之后,可以为这些工匠们开创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层次,那就是近代的科学体系。
但是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杨成需要的是治下巴蜀之地的稳定,同时训练一支大军,能够做到自保,然后在出兵陇右,整个打通和青海之间的通道,这样就可以将青海和巴蜀,还有云南之地连接到一起了。
那是杨成就可以真的东有手中的巨大资源了,尤其是稳定之后的巴蜀会给杨成提供巨额的粮食和兵甲,还有大量的兵源。
同时,杨成又对治下的士兵和官吏们的服饰进行了全部的整合,以此来区分于大唐。
而且杨成设计的服饰也不是那种低劣的衣服,做出来之后船上也显得很华丽,尤其是蜀地是蜀锦产地,所以杨成对于这些根本就不吝啬。
杨成设计的衣服遵循的简单耐用,但是不失华丽和尊贵,这样即使面对大唐时,他们也绝对不会认为杨成是匪军的,因为匪军绝对没有如此精致的服饰制度。
第380章疯狂的李隆基
天宝九年的上元节,和成都的热闹喜庆相比,长安的上元节可谓是清冷万分,不仅是这个冬季格外的寒冷,并且长安城中透着一种冷人胆寒的寒意。
尤其是长安的朝堂,每个人都在惊恐和不安中渡过着每一天,皇帝李隆基这段时日情绪大变,在朝堂上动不动就发怒,然后就会找一个倒霉蛋开刀,当场仗毙,手段极端残忍。
此时,就是李适之也不敢违背李隆基的意愿了,因为皇帝的暴怒实在是失去理性的举动,李适之也担心惹怒皇帝,然后被李隆基仗毙了。
随着杨成打败了皇甫唯明,大唐再次震动了,所有的人都惊骇不已,他们没有想到杨成竟然如此之强,接连打败众多悍将,尤其是皇甫唯明的十万唐军的覆灭,不仅让长安百官感受到一阵的寒意。
就是大唐百姓得知此事之后,心中除了惊骇之外,更多了一丝对大唐的质疑了,这些百姓们开始质疑他们生活的这个大唐是不是真的是鼎盛强盛的,不然怎么会如此不禁打,被杨成一个叛军接连打败。
而且随后就是成都的陷落,然后蜀王李榆和家眷几乎全部都陷落到了杨成之后,只有李榆的一个小儿子逃了出来,然后一身狼狈地回到了长安城,在大殿上痛苦地嚎叫着,讲述着成都城被攻破之后的惨剧。
于是整个长安都震动了,然后接着就是巴蜀之地的陷落,随后巴蜀之地的一些重要关隘全部陷落,大量的唐军惧怕杨成,纷纷逃命或者投降,一是将竟然让杨成的神策军攻占了巴蜀要地剑阁,兵锋已经出到陇右了。
此时,面对如此强势的杨成,长安朝堂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初值了,众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杨成竟然在短短的半年功夫里将巴蜀之地全部攻占。
而且最令这些长安权贵和百官们恐惧的是,杨成竟然能够牢牢地掌控巴蜀之地。
这些人自然清楚杨成搞的那一套东西,也有很多人知道杨成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依然还有很多人命名知道结果,但是还是不肯相信巴蜀的人心就会倒向杨成,他们还在抱着幻想。
这些人都是那些权贵们,但是这些人心中的幻想也沉底破灭了,他们认定天下正统是大唐,也是就自欺欺人地认定那些农奴就会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会跟着匪军作乱,这样做是毫无忠义道德可言的。
但是,这些人完全是一厢情愿,在已经沦落为奴隶和佃户的百姓面前,他们心中唯一渴望就是获得自由,还有能够吃饱饭,至于道义和忠诚,他们也可以去遵守,但是前途是他们能够活下去,或者是去遵守那个给了他们自由和人一般对待的统治者的忠诚。
于是面对蜀地尽失,并且被杨成牢牢掌控的事实,那些之前还在夸夸其谈的一些人认定蜀地必然是群起讨贼,杨成匪军绝对长久不了。
但是,事实如此,杨成给了长安那些权贵们一击响亮的耳光,这就是后世毛爷爷交给他的真理,杨成知道这个真理在中国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杨成才会敢站出来,然后和这个所为的盛世大唐公然对抗。
杨成心中从来都没有惧怕过,他知道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各种阶级矛盾的时代,也是一个盛世终结,门阀士族沉底消失的年代,寻常百姓开始入仕进入精英阶级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长安百官震惊,身为大唐统治者的李隆基自然也是惊骇不已,他对杨成在蜀地搞的那一套事情的理解可以胜过任何一个人,因为他是大唐帝国的统治者,也是士族权贵和士绅的代表,自然知道杨成这一招的厉害。
此时,李隆基已经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他不仅是对杨成屡战屡胜的愤怒,同时也是对蜀地无义士的愤怒,正个巴蜀数十州,竟然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全部沦陷,没有一个太守杀身成仁,或者和匪军死战到最后,都是望风而逃,然后杨成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攻占了巴蜀。
尤其是蜀道上的三关,竟然也是望风而降,然后让杨成军进入剑阁,最后直接打开了通向陇右和关中的通道。
此时,李隆基已经是又惊骇又震怒了,他自然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知道大唐的**已经到了骨子里,杨成之前已经证实过了,一个淮南道可谓是没有一个义士。
只有南齐云一人,然后最后还随杨成而去,此时竟然成为杨成手下的大将军,能征善战,打的唐军毫无招架之烈。
于是伴随着正天宝八年的后半年,李隆基的情绪就一直处在暴怒之中,时不时就会爆发一下,因为时代是太多的坏消息传来了。
巴蜀之地是大唐的赋税根基,大唐超过四成的赋税出自巴蜀之地,此时被杨成占据了,李隆基清楚其结果如何,如果按照杨成这样的手段,那么巴蜀之地也就一两年功夫,就可以完全恢复,到时候对于杨成的支持有多大,李隆基都不敢想象。
尤其是巴蜀之地之前还养活了众多权贵和门阀,其中还有很多李唐宗室,这些人也在祸害着巴蜀之地,就是如此,大唐四层的富庶依然出自巴蜀。
此时,杨成又将这些人全部除掉了,于是整个巴蜀都成为杨成一个人的支撑了,那时结果如何,李隆基一想到就已经开始全身颤抖,身体冰冷。
此时,也正如李隆基心中担忧的一般,杨成在成都城中掌控的财富已经超越了大唐的的帝都长安,这就是巴蜀的威力,历朝历代都将得巴蜀之地而得天下作为征伐天下的准则,就是因为巴蜀之地的富庶。
随后,就在天宝九年的上元节即将临近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彻底让大唐长安陷入了空前的绝境中之中,也让李隆基在暴怒之下将鸿胪寺的上百名官员全部斩首了。
那就是西域各国准备在上元节的时候来到长安朝贡,但是在经过瓜州的时候,也就是大唐河西节度军镇的时候,被张守瑜派出的青海神策军骑兵偷袭了,这些刚刚过了瓜州没有多久的朝贡使团被神策军杀的片甲不留,所有的朝贡贡品全部被劫掠一空,人头也被摆成了景观。
消息传回长安之后,顿时让整个长安都陷入了惊骇和绝望之中,而且就是长安百姓都感受到了天宝八年的冬季实在是太清冷了。
去年的上元节上,虽然有杨成的造反,但是那时杨成还在云南的山林中猫着,所以长安城对杨成也没有十分在意。
上元节上依然是各国使团云集,西域诸国也是人数最多的,也是所有使团中最重要的一个,毕竟这些诸国虽然国家很小,但是也是真心倒向大唐,完全被大唐保护着,对大唐充满了敬畏。
但是今年着不同了,西域诸国没有一个使者到长安,更不要说朝贡的贡品了,同时在南洋的众多小国也因为杨成彻底攻占云南之地而无法来到长安,随后就是渤海国和高丽,这两个国家也都和大唐有着仇恨。
渤海国的王子在大唐失踪了,渤海国为此已经和大唐决裂了,正要兵戈相见,高丽也是多次被大唐攻打,虽然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高丽此时也乘机对大唐发难,也不来朝贡了。
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国家看到了杨成的崛起,此时这些国家都在看着时局的发展,他们也看到了大唐此时顾忌不过来,于是就准备暗中开始和大唐作对,向此时病弱的大唐开刀,占得一些便宜。
于是,天宝九年的上元节上没有一个外来是使者来到长安朝贡,自然是让长安城清冷不少,同时也是在宣告大唐面临的危机。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起点VIP2016-02-29 两宋元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崇祯年间,随波...
-
大上海1909 (最后的烟屁股) 起点VIP2015-12-24 清史民国 国际雇佣兵团长萧震雷遭雇主出卖被导弹炸死,灵魂意外穿越到清末宣统年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