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唐朝当皇帝 (今年)



武将平日都在边关,很好参议朝政,都是在边地打仗而已,所以王忠嗣离开了边关,到了任何地方都是一个样子,就是在长安城也好,或者是汉阳也罢,都是一个样子,武将归朝也是如此。

但是只要王忠嗣没有死,那么一旦边地再开战,那么李隆基就不会忘记王忠嗣的,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再次启用王忠嗣。

李林甫心中一阵的凝重和不安,他设计了这么久,就是为了对方太子和王忠嗣,但是太子没事,依然坐着太子之位,王忠嗣也是没事,只是暂时去汉阳反省去了。

虽然眼线王忠嗣对于李林甫的相位失去了威胁,但是李林甫知道边地战事多,说不定明天王忠嗣就会被启用了,然后有不了多久就立新功了,那时又会是他的一个威胁。

李林甫身体有些颤抖,为相数载,这是他头一次失去控制,同时也让李林甫看到了皇帝李隆基的心智,并不是完全昏庸不堪,很多事情李隆基都有自己的想法的。

此时,李林甫知道自己只有隐忍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来反对李隆基的,那是自己找死。

李隆基突然改变对太子李享和王忠嗣的态度,众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此时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然后李林甫又朝着大殿说道:“众爱卿可有异议?”

废话,此时众人那里还有什么异议,即使有也不能说出来,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然后李隆基有朝着李林甫和李适之说道:“两位相国可有异议?”

李林甫立刻一脸笑意地行礼道:“陛下盛名,臣无意。”

李适之自然也是如此,他此时心中还在欢喜呢,太子没事了,这是他最大的心愿,自然是无异议了。

李隆基嘴角上闪过一丝笑意,然后看了看大殿上的群臣,但是心中丝毫没有轻松。

赦免了太子的罪名,不等于李隆基就承认了太子的地位和沉底忘记了太子的罪行。

相反,李隆基心中对于太子李享依然非常忌惮,只要是威胁到李隆基皇位的人,李隆基绝对不会放过的,此时放过太子,其实也是被逼无奈之举。

三天之前,在上阳宫遇刺,李隆基心中恐慌不已,那时让他意识到有一个暗中的力量一直到计划着覆灭大唐,让李隆基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而且王皇后的事情已经说明了这些人准备动手了,王皇后只是一个警告而已,于是李隆基知道大唐要面对一个新的危机了,如果处理不好,就要灭国了。

这个时候如果在对太子李享治罪,那么就会让天下人的人都认定刺杀一事和太子李享有关,但是事实不是这个样子的,一旦太子一死,那么大唐将无诸君了。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储君,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甚至会动摇国本,尤其是一个暗中的力量还在虎视眈眈,此时更是不能对太子李享治罪的时候,如果此时大唐没有了储君,那些人绝对会抓住这个不稳的机会发难。

李隆基知道,如果一旦他再次遇刺,甚至失去性命,那时如果大唐再无储君,那可就真的危险了。

于是李隆基赦免了太子李享的罪过,但是并不是表示李隆基就从原谅了他,而是让太子回到东宫好好反省,其实就是暂时软禁了起来,稳定天下。

只有王忠嗣,李隆基心中虽然已经有了杀机,但是对于王忠嗣的杀机依然是因为太子李享而起。

但是,最后李隆基还是清醒了过来,王忠嗣是边官名将,深的士卒爱戴,如果一旦贸然处死,那毕竟会引起边关不稳,甚至一些必将为此反弹,起兵投敌。

此时真是为难时刻,李隆基还没有摸清楚对手的底细,此时一切都要以稳定为主,所以此时也不是处死王忠嗣的时候。

况且李隆基更看重王忠嗣的军事才华,李隆基心中对王忠嗣还是非常喜爱的,杀了实在是可惜,大唐立国百年,能够和王忠嗣一样的名将真的不多,就是历史上行也是聊聊数人。

李隆基欣赏王忠嗣的军事才华,心中对王忠嗣有些不忍处死,毕竟在李隆基的心中,一个出色的武将是决定王朝命运的关键,尤其是在危难时刻。

李隆基又看了看李林甫,此时他对这个相国心中的想法非常清楚,看着李林甫有些不安的样子,李隆基嘴角上闪过一丝笑意,他心中认定,这样的奸臣都可以容忍,只要是这样人不会威胁到他的皇权,因为他们手中无兵。

但是王忠嗣不同,他手中有兵,而且还是精兵,但是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李林甫他们虽然无法威胁到李隆基的皇位,但是他们不会打仗,只会内斗陷害他人,一旦遇到危难动乱,只有靠王忠嗣他们出兵平乱,这也是李隆基留下王忠嗣的原因。

李隆基想要看一看王忠嗣的本心,然后在另寻使用,这样的一个当时名将,一旦用对了,李隆基心中也有了底气,即使有人作乱了,李隆基也绝对不会太慌乱,那时就不是依仗李林甫他们的时候了。

此时,李隆基又将目光投向了出于游历状态的杨成,看到杨成好像是没事人一样,李隆基心中一阵欢喜,他要交个杨成一差事,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差事。

第293章杨成节度使

李隆基看着有些游历的杨成,嘴角上闪过一丝笑意,心中顿时一阵的欢喜,他认定杨成应该是和这些事情没有关系,所以才会如此的样子。

然后李隆基朝着大殿说道:“朕今日还有一个事情要公布。”

众人一听,皇帝还有事情要公布,顿时肃然起敬,然后都竖起了耳朵,准备听一听还有什么事情,毕竟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皇帝在朝堂上公布的事情,一定是重要的事情。

杨成自然也是一脸的释然,他不知道李隆基要公布什么,但是认定和自己没有关系,杨成于是也就没有在意,此时杨成还在思索着南邵的事情,还有安庆美,皇甫青青等等,丝毫没有在意李隆基的话。

李隆基随后朝着大殿上的百官说道:“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忠义勇猛,戍边有功,朕决议召回长安,另有重用。”

众人一听,顿时一阵的惊愕,他们不知道李隆基为什么突然提到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剑南军镇在大唐的十大军镇中是最安宁的,很少有战事,章仇兼琼虽然戍边有功,但是也不至于召回长安重用啊,毕竟大唐北方的各个军镇的大帅的军功都要强于这个章仇兼琼的。

但是,有人猜到了一些事情的内情,那就是李林甫,李隆基是知道杨钊当初就是章仇兼琼资助来到长安的。

经过和杨成出去了一趟之后,杨钊可是没少得到好处,回来之后也是被杨成彻底接受了,杨銛也看到了杨钊的才能了,可是要比他的那个不争气的弟弟杨锜好多了,于是就对杨钊也重视起来,并且是为一家人了。

那么杨钊有章仇兼琼这个线,杨銛接受他,那么自然就让章仇兼琼和杨銛搭上了线,然后经过贵妃杨玉环的枕边风,章仇兼琼离开剑南那个蛮夷之地回到长安臣也是合情合理之事了。

李林甫经过刚才的失落之后,此时想明白了这件事情之后,顿时心中一阵的欢喜,他此时认定自己已经知道皇帝的心思了,那是为了贵妃杨玉环而已。

随后,当李隆基说完之后,李林甫立刻就站了出来,然后朝着李隆基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章仇兼琼节度尽职尽忠,镇守西南蛮夷之地,致使西南数年无战事,夷族归心,不日之前,南邵王归义还献上大量的贡品,这些都是章仇兼琼之功,这等功劳,理应封赏才是,也好让北方众将领看一看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林甫的话顿时让不打仗的章仇兼琼马上立下了大功了,反倒是北方浴血拼杀的众将领倒是做的不好了,但是此时众人也没有人出来反驳,毕竟皇帝李隆基已经表态了,那就是章仇兼琼是有功的。

李隆基顿时一脸的笑意,然后说道:“相国说的有理,马上拟旨召回章仇兼琼,朕定会重用。”

李林甫心中找到了一丝安慰,他认定这一定是贵妃和杨家人的意思,李林甫于是就做了一顺水人情,既然李隆基已经表态了,那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此时还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了。

很到朝堂众人都认定事情就这样结束了,重点人物章仇兼琼已经要回长安了,也就该结束了,但是此时李隆基又接着说道:“至于空出来的剑南节度使一职,众位爱卿可有人选。”

大殿上的百官一听,顿时一阵的惊愕,他们此时才明白章仇兼琼不是重点,重点是后面这个空出来的剑南节度使一职。

李林甫听到李隆基的话之后,顿时眼神一阵凝重,他知道自己大意了,原来皇帝的意思是后面的这个剑南节度使之位,这才是重点。

起初,李林甫认定这是贵妃杨玉环和杨家人的计划,准备将章仇兼琼调回长安,成为他们的人,于是就顺水推舟,送给了他们一个人情。

至于空出来的剑南节度使一职,李林甫认定时候他慢慢研究一个自己人就好了,皇帝也不会在意,毕竟贵妃和杨家的心愿满足了。

其实李林甫心中已经想好了人选了,那就是董延光,准备在过几日就上报给皇帝李隆基,但是此时皇帝竟然要提议剑南节度使的人选,那就是说明了之前的章仇兼琼只是一个前戏,重头戏是后面的这个节度使的人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