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家主,杨成已经到了城外,现在二家主已经下令四门关闭,同时征调族中武士和士卒开始登城守备了。”
管家一接到这个消息,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然后急冲冲地冲了独孤长清的书房中来了,竟然也忘记通报了。
独孤长清随后脸上突然从悲伤变的一阵的狰狞,透着一丝绝望的疯狂,甚至还带着一丝病态。
“好,好,李隆基,竟然不不想让我们独孤氏活命,那么独孤氏也不会让你们李家好过。”
此时,独孤长清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凭借着洛阳城抗衡杨成,绝对不束手待毙,这是独孤氏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是最坏的后果了。
独孤氏在洛阳立足百年,根深蒂固,想要在洛阳城招募一支兵马还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现在唯一困扰独孤长清的就是粮食问题,洛阳城中的粮食只够吃上不到十天的,于是独孤长清决定立刻召集一支人马,然后在配合上独孤氏府邸中的甲士和武士,出城和杨成决战,将杨成打败,然后夺回周口仓,先解决洛阳城的粮食问题,然后在另作谋算了。
此时,在独孤长清心中认定李隆基已经要对独孤氏动手了,既然李隆基不仁,那么独孤氏就要不义了,绝对不能束手待毙,况且独孤氏还占据着中原要地洛阳城,只要能够先打败杨成,然后解决了洛阳城的粮食问题,那么就可以占据有利的地势和局面。
如果真是到了那一步,那么李隆基想要快速消灭独孤氏也不可能了,那时孤独孤氏就可以在洛阳城号召天下的士族门阀起来反对李唐统治了。
所以在独孤长清的心中认定,撕破了脸之后,最后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最差也是一个两败俱伤,而且李家经过独孤氏这一劫之后,也是大失士族门阀的拥护,统治也岌岌可危了。
随后,独孤长清就开始号令起独孤士族众人来,短短的半天功夫,独孤氏就在洛阳城中又招募了五千青壮,再加上独孤氏府邸中的甲士和武士,一支守城大军就完备了。
而且洛阳城城高五丈,四周还有护城河,杨成手中只有三千手下,想要攻陷洛阳城,在外人看来绝对是痴人说梦,根本做不到。
先不说洛阳城的坚固本身就是出了名的,还独孤氏在了洛阳的地位也人心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独孤氏凭借着坚城,可以远远不断地从城中招募青壮补充守城,即使粮食不足,但是到了最后时刻,也可以采用极端手段,毕竟洛阳城中可是有上百万的百姓,还有众多富商和士绅,这些人的家中绝对不只有几天的口粮而已,所以这样的一个洛阳城,在外人看来,没有五万大军是绝对不能动摇它的。
独孤氏对此也心心知肚明,一面招募守城是青壮,一面开始对城中的大户和士绅府邸进行搜查,强迫这些人出粮守城。
于是,不到一天的功夫,独孤长清的心就落地了,他手中已经有了可以和杨成抗衡的资本了,此时只要能够拖延下去,时局必然改变,到时候李隆基也不得不让步,毕竟杨成仅凭他手中的三千人绝对攻不下洛阳城,一旦事态焦作,到时候必定生乱,李隆基绝对不想看着遮掩的局面出现。
此时,看着杨成领着三千手下已经到了洛阳城下一天了,还是没有任何动静,独孤长清嘴角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笑意,他需要就是这样的僵持,最后一切都会朝着有利于独孤氏的方向变化的。
第213章洛阳城陷落
在独孤长清的心中认定,独孤氏这次可是彻底和杨成决裂了,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但是,独孤长清对于洛阳城外的杨成不是很担心,毕竟杨成只有三千人马,而且洛阳城城高,还有护城河,独孤氏此时已经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守城大军,还有上万人正在训练之中。
此时,独孤氏洛阳王的地位体现出来了,在洛阳城中的号召力前所未有,虽然城中的百姓知道外面的就是官军,但是他们依然决定和独孤氏一起,荣辱与共。
此时,独孤长清最为担心的还是李隆基的反应,随着僵局的出现,独孤长清开始认识到似乎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如果是李隆基准备对他们独孤氏动手的话,那么此时长安的大军就应该出发了,无论如何都不会只让杨成领着三千唐军和他在洛阳城对峙。
所以,独孤氏认定他之前的判断错误了,可能这是杨成自己的主张,完全和李隆基没有关系,或者李隆基还是忌惮士族门阀的力量,所以此时还在在观望之中。
但是,此时的独孤长清也是没有后退的路了,杨成先后将他们独孤氏的家底,也就是八千府兵全部消灭了,此时的洛阳城已经是空城了,还好独孤氏在洛阳城中号召力强,不然此时就要让杨成杀入进来了。
只是独孤长清现在最担心的是事情结束之后该怎么办,毕竟在他的心中认定独孤氏凭借着洛阳城的坚固完全可以将杨成拒之门外,杨成撤军也是迟早的事情。
虽然洛阳城中的存粮不多,但是那只是市面上的存粮,此时独孤长清已经令人开始挨家筹粮了,那些士绅和权贵家中的粮食绝对不少,完全可以保证洛阳城支撑两三个月的。
所以,独孤长清认定杨成绝对不会在洛阳城下停留三个月,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他认定杨成只是虚张声势而已,过不老几天就要离开了,毕竟他还要押运钱银回长安的。
此时,独孤长清开始思索起来杨成离开之后,他给如何处置眼下的局面,虽然独孤氏是公认的洛阳王,而且手中还掌控着府兵,但是这也是暗中进行的,在杨成到来之前,独孤氏还没有明目张胆地调动府兵,或者动用独孤氏在洛阳城的威望。
但是,此时杨成兵临城下,独孤氏全部的力量都动用了,甚至为了对付杨成,还发动了一次五千人的偷袭,此时更是在半天的功夫里就招募了五千甲士,可见独孤氏在洛阳城的威望之高。
如果事情过去了,杨成离开了,那么独孤氏该如何收场,之前他们和李隆基都是保持着先照不宣的样子,虽然知道对方的底细,但是都没有直接挑明。
但是这次不同了,独孤氏因为杨成的到来而率先动用了手中的力量,这样无视皇权的举动,如何能够让李隆基咽下这口气。
所以,独孤长清心中开始忧虑起来杨成离开之后,独孤氏该如何收场。
此时,中原大地上的士族门阀们都已经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洛阳城,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是这个样子,都是唐军,也都是李隆基册封的官员,杨成和独孤氏竟然在洛阳城大打出手,完全无视王法。
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着背后一定有皇帝李隆基的参与,不然这样的事情早就被制止了,甚至在虎牢关外,杨成和独孤仁兵戈相见时,李隆基如果想要制止就已经制止了,也不至于事情发展到杨成兵临城下的局面。
于是中原的门阀士族们都开始猜测杨成的下一步举动,也就是李隆基的举动,但是他们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除了洛阳城之外,所以的地方都是一片太平,没有一处甲兵调动。
这样的局面实在是太诡异了,众人也开出去其中的殷勤来,都不知道这一切的缘由是什么。
其实所有人都将事情想的过于复杂了,杨成的所作所为全部都是杨成自己的决断,他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自己所谓,其中独孤氏也是起到绝对的助推作用。
从一开始独孤仁傲慢无礼,再到独孤辰要取杨成性命,然后就是影儿负伤,杨成感觉时局不妥,无法平安押运钱银回到长安,于是杨成再三思索之后,对虎牢关的守军发动了进攻。
随后就是宴会上发生的一切,杨成和独孤氏都是各有心思,最后到了如今这样无法挽回的局面。
种种原因,让独孤氏被杨成逼迫地将全部的实力都暴漏了出来,同时杨成也到了无法后退的地步。
杨成要为要为影儿报仇,独孤氏的傲慢和无礼,还有对影儿的伤害让杨成无法后退,所以杨成才会领兵驻守在洛阳城下没有离开。
但是洛阳城可不是一般的州县小城,想攻打就攻打的,洛阳城城高五丈,每隔五十丈就有一个塔楼,筑城的土都是中原的黄土浇上糯米汁,和水泥一般僵硬,没有准备齐全的攻城器械是绝对攻克不了的,况且杨成只有三千人,还没有守城人多,更是对洛阳城没有任何办法。
但是,此时杨成绝对不能退,他要为影儿报仇,而且此时他和独孤氏的仇恨已经是不死不休了,独孤氏也绝对不会放过杨成。
杨成杀死了独孤氏的少主独孤辰,同时还将独孤氏最重要的家当也打没了,就是那八千府兵。
此时在杨成看来,独孤长清也绝对不会放过他的,和他的心思一样,都是迫不及待地希望杀了对方,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深夜,独孤长清静静的站在洛阳城的城楼上,此时的他一脸的清冷,但是眼神中透着阵阵的沉思。
儿子独孤辰被杨成杀死对他的打击很大,但是家族事情此时才是最重要的,他已经下令将儿子的尸体埋了,而且是草草地埋了,独孤氏众人都没有任何的异议,他们知道此时是非常事情,虽然洛阳城的安危不会动摇,但是他们独孤氏要面对杨成撤军之后的局面,那是才是最危险的,所以此时绝对不是讲究排场和礼乐的时候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起点VIP2016-02-29 两宋元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崇祯年间,随波...
-
大上海1909 (最后的烟屁股) 起点VIP2015-12-24 清史民国 国际雇佣兵团长萧震雷遭雇主出卖被导弹炸死,灵魂意外穿越到清末宣统年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