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入库:04.13
锦州城池。
原锦州总兵府被临时设定为郑家军的中军帐。
杨廷枢、郑锦宏、洪欣涛、杨贺、刘泽清、苏蛮子、王小二、苏从金、马祥麟、吴三桂以及徐佛家和杨爱珍悉数都集中在厢房。
众人的神情都很是严肃,他们知道今日皇上会有重大的决定出台,其缘由肯定是内阁首辅徐望华的奏折。
郑勋睿进入厢房的时候,所有人都准备行礼,郑勋睿挥挥手,示意众人坐下。不必多礼。
“今日召集诸位,为了什么事情,你们恐怕是知晓的,经过辽东一战,尽管说郑家军获取了巨大的胜利,可是损失也是很大的。迄今为止,郑家军总兵力二十万人,大明各地新招募的军士,尚未统计具体的数据,这些新招募的军士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暂时不能够参与到征战厮杀之中,此番出征辽东的郑家军为十五万人,经过辽东一战,损失了两成。这对于我们也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有人会说,八旗军的损失更大,郑家军趁此时机,进攻沈阳,会获取意想不到的战果,甚至是彻底灭掉大清国,可有一点事实,那就是八旗军总兵力还是有二十万左右。而且其最精锐的满八旗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一旦郑家军决定对沈阳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那么八旗军必定殊死抵抗,由此我郑家军的损失会更大,是不是能够拿下沈阳,谁也不敢保证后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不用说是战斗力不一般的八旗军了。”
“所以郑家军必须要改变战略,暂时放弃强攻态势。采取其他的进攻方式,至于说准备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杨廷枢,你说说情况。”
杨廷枢连忙站起身来,对着郑勋睿行礼之后开口了。
“郑家军拿下了义州、广宁和西平堡等城池和城堡之后。与八旗军在辽河对峙,彻底封锁与后金商贸之途径,同时辽南驻扎的郑家军同样封锁辽南的商贸途径,后金土地贫瘠,凭着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维持,根据调查署掌握的情报,后金派遣八旗军前往草原征伐,筹集了大量的粮草,为了此番的辽东之战,也是消耗巨大,其本身已经难以维持,故而朝廷采取封堵之措施,能够让后金在短时间之内处于崩溃之边沿。。。”
“郑家军固守辽河以西的广宁和西平堡等城池城堡,时刻对沈阳形成威慑,此举让后金的皇太极难以安宁,必须要派遣大量八旗军军士驻扎在辽阳和鞍山一带,无暇顾及到草原,其举国之精力必定放置到征伐之中,对其民生事宜更是难以考虑,如此维持一段时间,后金内部必定出现重大变故,到了那个时候,郑家军再行大规模征伐,定能事半功倍。”
杨廷枢说完之后,郑勋睿站起身来。
“辽东之战,郑家军将士伤亡颇大,朕难以接受,本想着亲率大军杀过辽河,直取沈阳,徐望华写来奏折,劝阻了朕,若不是徐望华的这封奏折,朕恐怕真的要头脑发热了,十余万的郑家军将士,若是强行攻打沈阳,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也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获取胜利,若是将战斗厮杀拉长,我大明朝廷同样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消耗。”
“徐望华的建议是很不错的,这段时间忙于征伐厮杀,朕没有注意有关后金的一些情报,后金土地贫瘠,仅仅依靠自身的粮食生产,根本无法维系,且后金此番经历大规模的征伐,粮草的消耗更是巨大,这些年以来,后金每次进入关内劫掠,都要劫持大量的人口,一方面他们需要依靠这些人来种田生产,获取足够的粮食,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要想想,那么多的人口,消耗一样是巨大的。”
“朕决定采纳这个建议,在完全收复辽河以西的地方之后,采取封锁的措施,不允许任何的货物进入辽河以东,让后金无法维持自身的生计,让其出现内乱。”
说到这里,郑勋睿脸上露出了一丝的冷笑。
“朝中有不少人认为,后金是异常强大的,是铁板一块的,其实不然,满人好勇斗狠,其战斗力的确是不错的,一旦遭遇到外部的压力,他们往往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可当外部的压力暂时消失,内部又无法稳定的时候,他们那种争强好胜的性格就会展露无遗,他们的内部就难以真正的稳定。”
“郑家军最佳的进攻机会,就是后金出现内乱的时刻,朕预计不要多长的时间,后金内部就会出现巨大的震荡,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缺衣少粮之后,皇太极就算是有着天大的本事,怕也是稳不住那些满人权贵的。”
郑勋睿说话历来都是一言九鼎,作战部署既然确定下来了,众人也就是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了。
徐佛家和杨爱珍两人留下,有关调查署的事情,郑勋睿还要做出安排。
众人悉数离开厢房之后,徐佛家和杨爱珍两人走到了郑勋睿的身后,帮忙给郑勋睿揉肩,两人虽然是以调查署负责人的身份参与此番征伐的,不过皇后娘娘安排两人还有照顾郑勋睿起居的任务,只不过战斗厮杀一旦开始,郑勋睿需要运筹帷幄,很多时候都是处于忙碌之中,两人也就无法真正照顾郑勋睿了。
“调查署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后金内部的情报,以前有商贾帮忙筹集情报,不过彻底封锁商贸交易之后,获取情报的途径就要少很多了,洪承畴自缢身亡的时候,留下的信函你们都看见了,朕以为死马当作活马医,可以派人去联系一下洪承畴提到的那些人,若是能够从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那朕就能够给与皇太极致命打击了。”
徐佛家一边揉着郑勋睿的肩膀,一边开口了。
“臣妾遵命,只是洪承畴曾经归顺皇太极,不知道其提供的人选,是不是可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洪承畴没有必须在自缢身亡之前,还想着算计大明朝廷,不管怎么说,他都曾经是大明朝廷的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归顺皇太极,看上去是迫不得已,洪承畴内心一定是有愧疚的,故而提供的人选还是能够信任的,再说洪承畴选择在宁远城内自缢身亡,没有跟着逃亡,这一点也说明他的确是后悔归顺皇太极了。”
杨爱珍瘪了瘪嘴。
“哼,皇上,臣妾觉得洪承畴是自作自受,这点委屈都不能够承受了。”
郑勋睿笑了笑,洪承畴的所作所为的确是有问题的,选择投降皇太极,不管从哪个方面都是无法解释的,更何况洪承畴的身份不一样了。
不过这个时候,郑勋睿想到了吴三桂,要不是他的那封信函,吴三桂应该也是归顺皇太极和大清国了。
至于自己身边的人,郑勋睿也不敢完全保证,个个都是忠心耿耿,但他很清楚一点,只要自身足够的强大,身边的人就绝不会有背叛之心,登上皇位之后,郑勋睿逐渐明白了深层次的道理,你不要想着让人家时时刻刻的表明忠心,这世上还是普通人居多,你要做的就是给与人家足够的尊重和待遇,做到仁至义尽,若是在如此程度之上,还有人吃里扒外,那就不用客气了。
“好了,不说这些事情了,你们两人也要迅速的准备,马上行动,这些日子以来,你们跟随大军行军作战,很是辛苦,这段时间驻扎在锦州,你们就多多歇息,你们可不能给和郑锦宏等人比拼。”
皇上的关心历来都是实实在在的,徐佛家和杨爱珍听见这样的话语,内心都是甜蜜的,她们靠在郑勋睿的身后,更加仔细的揉着肩膀。
第九百二十八章必须精准分析
大清国的礼亲王代善来到辽东,派遣使者专门赶赴锦州,送来了请求议和的文书。
这份请求议和的文书,引发了很大的争执。
以郑锦宏为代表的郑家军诸多的将领,坚决反对与后金议和,明确的形势摆在面前,郑家军在辽东之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八旗军,如此时刻正是要趁胜追击的时候,若是同意后金议和的事宜,岂不是放弃了前面的胜利,再说皇上刚刚作出部署,郑家军已经准备出击,收复辽河以西所有的地方,且对后金采取封锁的政策,让后金慢慢的崩溃,到了那个时候,郑家军再行对八旗军发起总攻。
以周延儒为代表的文官,态度模糊,他们不是特别赞成与后金议和,但是认为皇太极既然派遣代善为使者前来,大明朝廷还是有必要见一见的,若是干脆拒绝了代善,则有可能让辽东的局势完全恶化,不利于对后金的彻底封锁。
说起来朝廷的意见基本上一致,都是反对与后金议和,毕竟大明朝廷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管是在国力上面,还是在军队方面。
最终能够做出决定的,还是郑勋睿。
议和的文书,摆在桌上。
郑勋睿已经看了好几遍了,皇太极突然派遣使者前来议和,出乎了他的预料,而且派遣的是大清国的第一亲王代善,这个举措已经表明了皇太极迫切想着议和的心态。
可是不是就能够依次做出判断,大清国已经无法维持,郑家军可以对沈阳发动总攻了。
郑勋睿绝不会这么看,他知道皇太极也是一代枭雄,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反复思索的,绝不会只给自身留下一条道路。
相似小说推荐
-
南洋霸主 (且听沧海) 17KVIP2016-02-28 战争幻想从弹丸之地到泱泱上国!从大刀长矛到军舰战机!特种战士林飞,重回甲午战争!虎踞南洋,龙...
-
大唐之逍遥王 (晋城) 创世VIP2015-12-26 架空历史一位平凡的大学生重生唐朝,在混乱的时代中做出不平凡的故事,枭雄,名臣大将均是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