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入库:04.13
耿仲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开口反问了。
“不知道大帅准备如何的应对。”
阿巴泰有些恼怒的看了看耿仲明,他要是有好的应对办法,也就不需要找到耿仲明商议了,不过如今情况紧急,不是赌气的时候。
“本帅暂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知道耿将军可有好的办法。”
耿仲明稍微沉吟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开口了。
“末将的意见,最好还是摸清楚郑家军出兵的规模,以及将如何展开对辽东的进攻事宜,根据郑家军的部署,大帅再行做出决定。”
阿巴泰慢慢站起身来,走到了耿仲明的身边,目光犀利的开口了。
“耿将军莫不是想趁着这个时候再次投靠大明朝廷吧。”
耿仲明的身体颤抖了一下,脸色发白的开口了。
“末将绝无这个意思,大帅如此说法,让末将惶恐。”
“本帅不管你如何的惶恐,本帅想听到的是实话,耿将军若是一味的应付本帅,那就不要怪本帅不客气了。”
耿仲明想着发怒,就算是皇太极也没有在他面前如此的说话,可现如今面对阿巴泰,他不敢发脾气,人家可真的有本事砍下他的脑袋。
“末将刚刚说的是实话,若是不知道郑家军是如何部署的,八旗军应对必定会有一些困难,不过依照末将的预计,既然是大明皇上御驾亲征,那郑家军肯定是从山海关发动进攻,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
阿巴泰微微点头,其实他也是这样想的。
“耿将军为何会有这样的判断。”
“末将认为,既然是大明皇上御驾亲征,首要是保证安全,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进攻,是最为稳妥的,就算是进攻不利,也可以从容的撤回山海关,不至于遭受太大的损失,大帅怕是不知道,大明就有这样的先例,当年英宗皇帝御驾亲征,就曾经被生擒。”
阿巴泰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的笑容,可惜比哭还难看。
“耿将军的分析不错,本帅也是这样看的,既然郑家军准备从前屯方向展开进攻,那本帅应该如何应对啊。”
“末将认为,加固宁远和锦州两座城池的防御,特别是加强宁远城池的防御,至于说其他的地方,暂时可以疏忽,只要八旗军守住了宁远和锦州两座城池,且在这两座城池之间阻挡住了郑家军的进攻,那么郑家军就不敢有其他的动作了。”
“若是守不住怎么办。”
“末将以为大帅应该给皇上禀报,若是郑家军过于的骁勇,则大帅可以主动放弃宁远和锦州等地,撤往广宁,部署好防线,阻止郑家军朝着辽河的方向进军,同时大帅可以建议,八旗军加强对辽河的防御,命察哈尔部落、科尔沁部落对北直隶展开进攻,分散郑家军的力量,如此双管齐下,能够防御郑家军的进攻。”
“耿将军的建议很好,本帅马上给皇上禀报,将耿将军之建议如实写进去。”
耿仲明离开府邸的时候,脸上的神情迅速变得严肃,其实有些话他没有说,既然大明皇上御驾亲征,那就肯定会拿下锦州和宁远等地,八旗军最好的准备就是撤离,不要和郑家军硬碰硬,免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不过这些话耿仲明不会说,说了阿巴泰也不会听。
第九百零七章致命的分析
皇太极比阿巴泰提前获知郑勋睿御驾亲征的情报,这得益于范文程苦心经营的情报网络。
得到郑家军即将从辽东展开进攻的情报,皇太极异常的吃惊,在他看来,郑家军海外的征伐一时半会不可能结束,怎么可能两线作战,如此岂不是极度的消耗国力,无法承受,不过在得知确切的消息之后,皇太极还是冷静的做出了安排。
首先,皇太极给正在草原征伐的睿亲王多尔衮下达了命令,八旗军收缩阵线,准备返回沈阳,具体什么时间返回沈阳,等候最终的决定,同时皇太极命令镇守盖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的豪格,加强戒备,时刻注意辽南的情形,尽管说郑勋睿御驾亲征,准备从山海关以及辽东发动进攻,可谁知道郑勋睿是不是在辽南安排了后手。
最让皇太极纠结的还是辽东的十五万八旗军,尽管说辽东的八旗军,几乎以汗八旗为主。
皇太极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才完全占据辽东,让沈阳得到了极大的缓冲,要知道郑家军在辽南的步步逼近,让皇太极寝食难安。
仓促命令阿巴泰率领大军撤离辽东,肯定是不合适的,那样做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灭自家威风张他人志气的做法不可取,但是皇太极同时担心,阿巴泰是不是能够抵御郑勋睿亲自率领的郑家军,从内心来说,皇太极认为阿巴泰是不可能战胜郑勋睿的。
阿巴泰的奏折送到沈阳的时候,皇太极苦苦思索了一整天的时间,一直都没有能够做出最后的决断,但是皇太极很清楚,时间紧迫,他必须要做出决断。
皇太极首先找到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商议。
济尔哈朗是排名仅次于礼亲王代善的大清国第二大亲王。也是皇太极最为信任的亲王,济尔哈朗忠心耿耿,多次在皇太极率领大军亲征的时候,守卫沈阳,保卫大清国的京城,不管皇太极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济尔哈朗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济尔哈朗有学识,处事冷静,有着很不错的见识,这更是让皇太极放心。
论起骁勇,济尔哈朗稍逊于多尔衮和豪格等人,但是论起谋略,亲王之中无人能够赶得上济尔哈朗。
代善是很不错的,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也看穿了很多的事情。不过作为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皇太极不可能完全信任代善,同时代善因为特殊的地位,对很多的事情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也导致代善渐渐变得平庸了。
济尔哈朗进入大政殿,看见皇太极眉头紧锁。
济尔哈朗拜见皇太极,皇太极依旧没有开口说话。
见此情形,济尔哈朗也没有主动开口。而是静静的等候。
“济尔哈朗,坐下说话吧。”
皇太极在大政殿直呼其名。这样的情形异常罕见,济尔哈朗瞬间变得严肃,慢慢的坐下,此刻他不需要客气,免得打断了皇太极的思路。
“郑勋睿御驾亲征,带领郑家军即将从辽东发起进攻。情势很是危机,朕没有预料到,郑勋睿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近段时间以来,朕苦思苦想。是不是因为朕派遣八旗军进入草原作战,激起了郑勋睿的警觉,故而他亲率大军进攻辽东,可思索之后,朕排除了这样的预测,若是郑勋睿对八旗军在草原发动进攻不满意,大可派遣郑家军在辽东或者辽南发动进攻,没有必要亲率大军,思来想去,朕认为,郑勋睿此番的进攻,是想着动摇我大清国的根本了,其野心不小啊。。。”
皇太极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济尔哈朗也是这样的想法,郑勋睿御驾亲征,无非是想着鼓励郑家军将士的斗志,让战斗厮杀更加的顺利,若不然郑勋睿压根没有必要亲自率领大军出击,至于说郑勋睿对八旗军进攻草原不满意,那更是谈不上,依照郑家军目前的实力来说,还不会忌惮草原的部落。
“济尔哈朗,你是怎么看这件事情的。”
“臣以为皇上预测极其准确,郑勋睿此番就是想着灭掉我大清国,不过臣以为,郑家军尽管骁勇,可想着踏入沈阳一步,也是痴心妄想。”
皇太极微微点头。
“嗯,暂且不说沈阳的事情,辽东的事情该如何的应对,阿巴泰已经写来了奏折,请示下一步的行动,究竟是从辽东直接撤军,构筑辽河的防线,还是死守辽东,与郑家军展开厮杀,朕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啊。”
济尔哈朗稍微顿了顿,字斟句酌的开口了。
“臣以为皇上已经拿定了注意,若是要求阿巴泰迅速撤离辽东,则睿亲王率领的大军必须要回到沈阳,护卫沈阳的安全,郑家军骁勇,阿巴泰稍微不注意,让郑家军突破了防线,沈阳必定遭受到威胁,若是睿亲王驰援不及,后果难以预料啊。。。”
皇太极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济尔哈朗说的是正确的,他没有要求多尔衮马上撤兵,其实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当年大明的袁崇焕,能够率领明军死守锦州,现如今的阿巴泰,也能够率领大军死守宁远和锦州等地,让郑勋睿的想法不可能得逞。
不过皇太极还是不放心。
“朕有些担心阿巴泰,是不是能够抵御郑家军的进攻。”
“皇上,臣以为这个时候换将是大忌,阿巴泰在辽东驻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熟悉一切的情况,此刻若是临时撤换大帅,必定导致军心不稳,臣以为皇上可以派遣人员去协助阿巴泰指挥,如此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了。”
“你认为朕派谁去好。”
“臣认为谭泰和索尼都是不错的,可以派去协助阿巴泰指挥。”
皇太极略微思索,随即点头,亲王和郡王是不可能派遣到辽东去的,譬如说多铎和阿济格等人,这些人的资历明显强于阿巴泰,若是派遣到辽东去,不可能服从阿巴泰的指挥,那就可能导致辽东出现混乱的局面,谭泰和索尼都是不错的战将,有勇有谋,派去协助阿巴泰,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南洋霸主 (且听沧海) 17KVIP2016-02-28 战争幻想从弹丸之地到泱泱上国!从大刀长矛到军舰战机!特种战士林飞,重回甲午战争!虎踞南洋,龙...
-
大唐之逍遥王 (晋城) 创世VIP2015-12-26 架空历史一位平凡的大学生重生唐朝,在混乱的时代中做出不平凡的故事,枭雄,名臣大将均是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