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入库:04.13
任何一个进入京城的人都不会相信,上半年三月的时候,这里是一片的凄风苦雨,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官吏更是提心吊胆。
面对这样的情形,老百姓满意。士大夫和商贾满意,朝中的官吏更是满意。
可惜皇上不是特别满意。
据说顺天府府尹顾梦麟给皇上禀报应天府以及京城局势的时候,被皇上问的满脸通红,以至于回到府衙的时候,接连三天的时间都没有露面。
这不是传闻,而是确有其事。
皇上询问有些自得的顾梦麟的时候。第一个问题是朝廷为什么要加大对北直隶的救援,甚至有些时候暂缓了对河南与山西等地的驰援,第二个问题是北直隶究竟准备在大明王朝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不是以为仪仗京城在这里的便利,得到更多的扶持是应该的。第三个问题是北直隶乃至于京城究竟准备建设成为什么样子,说起来南京比京城更加的富庶,京城是不是感受到其中的差距了,准备如何的努力。
总之皇上询问了不少的问题,顾梦麟目瞪口呆,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这一次皇上没有客气,训斥了顾梦麟,让其回去思考,三天之后再次到乾清宫,回答这些问题。
所以顾梦麟回到府衙之后,足足三天的时间没有露面,就是在思考这些问题,思考如何再次在乾清宫去回答问题。
顾梦麟没有想到,三天之后他来到乾清宫,等候的不仅仅是皇上,还有内阁大臣,以及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甚至包括都督府的大都督和都督。
这个阵势让顾梦麟真的紧张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皇上提出来的问题非同小可。
“顾爱卿,朕的问题是很明确的,朕给你三日的时间,不知道你思索如何了,说来看看。”
皇上的语气很是柔和,但顾梦麟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
“皇上,臣认真思索了问题,臣以为,京城和北直隶应该发挥出来领头之作用,作为大明之京城,若是落后于其他地方,那各级官府就没有勉力做事情。。。”
郑勋睿微微点头,看来顾梦麟的悟性还是不错的,至少最为主要的方面想到了。
内阁加大对北直隶的扶持,这方面郑勋睿完全赞同,不管怎么说,北直隶都是大明最为重要的地方之一,南方只能够作为经济中心,无法成为政治中心,这样的情况几百年之后也是如此,而北直隶不仅仅要成为政治中心,还要成为经济中心,北直隶的力量需要强大起来,如此大明王朝在剿灭大清国、统一草原之后,北直隶就能够成为全面带动北方发展的引擎。
陕西曾经是郑勋睿格外关注的地方,也是郑勋睿发家的地方,不过从经济规模来看,陕西不可能与南方比较,更无法与顺天省比较,一方面源于地形方面的限制,另外一方面也是陕西不可能成为北方真正的中心。
南方一应天省,也就是原来的南直隶为引擎,北方则以北直隶为引擎,一南一北两个引擎,才能够真正带动大明王朝这辆车飞速的前进。
顾梦麟足足说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详细说明了自身的理解。
众人听得非常仔细,特别是内阁首辅徐望华和内阁次辅周延儒,两人实际上也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现如今的北方和南方比较起来,差距太大了,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学识方面,而且这种差距有愈来愈大的迹象。
皇上已经登基,且已经在京城登基,若是北直隶不能给快速发展,想必皇上的脸上过不去,内阁也难以睡安稳觉,故而在扶持和救助方面,徐望华与周延儒的意见完全一致,倾向于加大对北直隶的投入,大半年的时间过去,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可北直隶总是依靠朝廷的救济是不行的。
前两日皇上已经提到了天津,特别提到了天津码头的事宜。
天津的码头实际上是原来天津三卫掌控的码头,基本属于军用码头,再说朝廷多年都禁止海上贸易,天津码头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
皇上的意思,在天津建设一个大型的商贸码头,不仅仅可以连接海上贸易,还可以连接从南方运抵北方的诸多货物。
皇上的这个建议,让徐望华和周延儒陷入到沉思之中,他们隐隐感觉到,皇上恐怕要加大对北直隶的建设了。
皇上为什么会倾斜北直隶,难道仅仅是因为京城在北直隶吗,应该说这个理由不是特别的充分,毕竟皇上高瞻远瞩,眼里是整个的大明,而不是只有北直隶。
顾梦麟说完之后,郑勋睿看看众人。
乾清宫非常的安静,郑勋睿没有要求其他人说话,直接开口了。
“顾爱卿的理解,诸位都听清楚了,顾爱卿能够有如此的认识,朕很是高兴,不过朕今日所要说的话语,牵涉到的面可能更大。”
“秦王朝统一全国之计量单位,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作用力可谓开天辟地,这一点朕不想多说了,诸位爱卿或许要奇怪,这大明王朝的计量单位是统一的,宝钞也是统一的,到处都是一样,似乎不需要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不过朕可不是这样看的,朕所想到的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宝钞,可不仅仅是在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之标准,要推而广之,不仅仅是在大明,在南亚,甚至在遥远的荷兰与葡萄牙等地,都是要行得通的,大明必定要成为世界之主宰,朕为主宰。”
乾清宫异常的安静,皇上这些话的意思,众人很明白。
“或许有人会认为朕好高骛远,认为朕是贪心不足,可朕要告诉诸位,这是完全行得通的事情,荷兰与葡萄牙的红衣大炮、佛郎机等等,可以进入我大明,那么我大明的宝钞,就一样能够进入到荷兰与葡萄牙甚至西班牙等地。”
“诸位爱卿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朕要求大力建设北直隶的事宜,北直隶是我大明王朝京城所在地,这里的一切都将成为我大明之楷模、海外之楷模,不管是经营商贸还是前来求学的海外人士,几乎都是要到京城来的,让他们领略到北直隶的富庶和霸气,领略到北直隶的自信和强悍,北直隶要让这些人从内心服气。”
“南方乃是商贸中心,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霸气,朕在南方那么多年,感觉到的是小家碧玉,缺乏大气,这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若是南京有了京城那么多的霸气,倒是不正常了。”
“顾梦麟,现在你应该明白身上的重任了,工部已经开始统筹考虑兴建天津港口的事宜了,此事是北直隶真正开始发展的关键,一旦天津港建成,北直隶的商贸将得到巨大的发展,所以朕要求你抓住机遇,促使北直隶大规模快速的发展。”
第八百九十六章俸禄之争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低的可怜的俸禄来应对满朝官吏,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崇祯年间,将官吏的俸禄压得如此之低,这与朱元璋的出身是有着极大关系的,朱元璋生活的元朝,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遭受到了极大的痛楚,加之亲人不断的死亡,让朱元璋痛恨官府,就算是掌控天下之后,深入骨子里的认识也不可能完全改变,朱元璋一面需要官吏做事情,一面压制官吏的俸禄,每每以老百姓的收入来比较官吏的生活,这种极端化的做法,为大明朝廷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尽管朱元璋以残暴的手段来对付贪污的官吏,但还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杜绝大部分的官吏贪污,因为这些官吏若是依靠俸禄来过日子,根本就无法维持。
郑勋睿是坚决反对这种做法的,当然作为穿越人士,他也知道几百年之后这方面的争论,还是很强烈的,各方有各方的观点,但有一点郑勋睿是坚持的,那就是若官吏与老百姓的收入一样了,过着一样的生活了,那就是对文化知识的极大讽刺,既然不读书也能够得到优厚的待遇,既然不用过多的付出也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那还有谁读书,还有谁愿意做事情,社会岂不是要大幅度的倒退。
纵观世界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视知识和科技的,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作为社会管理的精英,若是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证了,生活与老百姓都是一样了,那么掌握权力的官吏,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贪墨。为了让日子过的更好一些。
郑勋睿决定大幅度的提升官吏的俸禄,也有着很好的条件,几百年之后不具备的条件,那就是大明官吏的人数的确很少,特别是经历了大乱之后,以江宁县为例。有品阶的官员仅仅三人,分别是知县、县丞和主薄三人,典使不入流,不算是真正的官员,而上了铜版册的吏员总数也不过三十六人,加上巡捕房的捕头和捕快等等,总人数不过六十五人。
原来县衙的不少衙役,都是没有俸禄的,依靠县衙来维持他们的开销。这些衙役的人数就不好计算了,多的地方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少的地方寥寥几个而已。
郑勋睿在南方已经规范了衙门的人数,譬如说江宁县,作为南方的大县,其衙门里面的总人数也就是九十五人,包括了所有的人员。
这九十五人的俸禄。由朝廷直接负责,高低不等。
相似小说推荐
-
南洋霸主 (且听沧海) 17KVIP2016-02-28 战争幻想从弹丸之地到泱泱上国!从大刀长矛到军舰战机!特种战士林飞,重回甲午战争!虎踞南洋,龙...
-
大唐之逍遥王 (晋城) 创世VIP2015-12-26 架空历史一位平凡的大学生重生唐朝,在混乱的时代中做出不平凡的故事,枭雄,名臣大将均是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