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入库:04.13
总结起来,郑勋睿各方面都显露出来不一般的能力,其综合实力早就超过了朝廷,从个人能力方面来说。郑勋睿更是远远强于皇上。
亲耳听见郑勋睿的话语之后,周延儒坐实了自身的判断,他知道总有一天郑勋睿会登上九五之尊的高位,大明王朝的轰然倒下,也在清理之中了。
周延儒两次出任内阁首辅,对于大明王朝是有着很深眷恋的,不过第二次出任内阁首辅的时候,其尝遍了酸甜苦辣。对朝廷也逐渐的绝望了,回到家乡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察觉到南直隶巨大的变化,让他产生了辅佐郑勋睿的心思,这种心思,随着见到郑勋睿,变得坚定。
郑勋睿对周延儒也同样是信任的,愿意接纳。
想要取代朱由检的地位。想要统领天下,郑勋睿同样需要注意舆论,需要笼络大部分的读书人和士大夫,这个特殊的时代,农民不可能代表主流。治理地方依旧需要读书人和士大夫,故而吸纳朝中的中坚力量,为自身所用,一方面可以避免过多的血腥暴力,维持各地大致的稳定,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的人才,让朝代的更迭变得更加容易。
几乎没有怎么思考,郑勋睿就决定让周延儒进入到参谋团之中,且其地位很是特殊,不在徐望华和郑锦宏等人之下。
皇上下旨敕封郑勋睿为湘王、太子太师的圣旨,郑勋睿早就通过调查署得到了消息,皇上昭告天下,兵部同时下达敕书,要求郑家军剿灭流寇,在参谋团产生了巨大的争议,眼看着杨廷枢就要到南京来了,郑勋睿需要做出最后的决断。
南京,兵部。
郑勋睿和周延儒两人在公房里面,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打扰。
郑勋睿在屋内来回的踱步,周延儒坐着闭目沉思。
“周大人,您怎么看皇上的圣旨。”
周延儒睁开了眼睛,看了看郑勋睿,缓缓的开口了。
“大人,老夫可以断定,皇上下的这道圣旨,乃是杨嗣昌之建议,朝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阿巴泰领着八旗军进入到关内劫掠,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北方和南方攻城拔寨,不断占领更多的地盘,此时朝廷已经没有力量应对,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大人和郑家军了,皇上明旨昭告天下,无非是逼着大人出兵,替朝廷解决目前的难题。”
郑勋睿微微点头,这一点他也想到了,徐望华等人也预料到了。
“皇上昭告天下,让自身站在了顶端,大人若是不奉诏,则会受到天下人的谴责,这对于大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大人若是出兵,那就是替朝廷稳定局势,最终的好处被皇上和朝廷获取。”
“依照周大人的意思,我应该怎么做。”
周延儒看着郑勋睿,微微一笑。
“大人如此询问,老夫不好意思,老夫相信大人已经有了主意,依照老夫的意思,出兵还是必要的,毕竟北方过于的混乱,对大人也是不利的,不过如何的出兵,提出来什么样的条件,老夫认为是可以考虑的。”
郑勋睿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看着周延儒,没有开口。
“老夫认为目前最需要稳定的是河南与湖广的局势,这两个地方紧靠着南直隶和山东,大乱之后必定影响到南直隶,其实河南的大乱,已经让南直隶有写压力了,老夫从南京户部看到的诸多奏折,紧靠着河南的徐州、凤阳以及庐州等地,有大量的流民涌入,为了稳定这些流民,各级官府耗费巨大,此等的情形不能够长期延续下去。”
“大人出兵是必须的,出兵重点就是稳住河南与湖广的局势,同时可以将郑家军的兵力延伸到四川等地,经过这一次的征伐,大人需要达到的目的是,彻底剿灭张献忠这一路的流寇,彻底掌控河南、湖广和四川等地,至于说如何的掌控,大人一定有主意,老夫的建议是,更换三地的巡抚,大规模的调整地方官吏,按照治理南直隶、浙江、陕西和山东等地的办法,强力治理这些地方。”
“大人采用此等的办法逐渐的扩大地盘,就可以防止出现过多的动荡。”
。。。
周延儒的主意的确是不错的,郑勋睿也是这样的想法,夺取天下避免不了血腥,但尽量少的避免血腥场景的出现,尽量的减少损失,尽量平和的夺取天下,则是上上之策,要知道所有满目疮痍的局面,最终都是需要郑勋睿来解决的。
难怪周延儒两次成为朝廷的内阁首辅,能力的确是不错的,可惜朱由检不能够很好的用人,导致身边的能人悉数的离去。
周延儒说完之后,郑勋睿马上抛出了一个问题。
“周大人认为我应该如何对付东林党人。”
这个问题很直接,这么多年过去,郑勋睿与东林党人之间的博弈一直都存在,但不是特别的激烈,可以说郑勋睿不声不响之间,逐渐的消磨东林党的实力,让其势力被迫撤离了南直隶和浙江等地,不过因为皇上的支持,东林党人在北方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郑勋睿对东林党人的评价,周延儒是非常清楚的,皇上想着借重东林党人的力量,来对付郑勋睿和郑家军,这也是明摆着的事情。
稍稍思索了一下之后,周延儒开口了。
“老夫认为,对于东林党人不能够手软,尤其是对其骨干的力量,若是他们能够屈从大人,则可以笼络为己用,但不可能当但大任,若是他们一味的反抗,则要毫不留情的除去,譬如说钱士升、侯询、张溥等人,不用争取他们的支持,对付他们的时候也不要留情。”
“至于说其余的东林党人,特别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们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其中也不乏能人,大人倒是可以争取这些人,让他们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政务处理上面,而不是热衷于党争。。。”
周延儒阐明意见的过程之中,郑勋睿频频点头。
姜是老的辣,周延儒毕竟是两任的内阁首辅,见多识广,深谙权力博弈的残酷,更是知道应该如何抓住重点,或者是从什么地方着手。
“周大人说的很不错,此事就请周大人负责,参谋团商议之后,拿出来意见,郑家军肯定是要出击的,不过不会进入北直隶,按照周大人所言,郑家军此番出征的目标是张献忠,目的是通过此番的征伐,掌控湖广、四川以及河南等地,湖广巡抚方孔炤以及河南巡抚张溥,怕是成为了我最为主要的对手。”
周延儒这个时候没有客气,很快跟着开口了。
“老夫的建议,直接除掉方孔炤和张溥等人,也让朝中的钱士升等人看看,他们处心积虑的想着对付大人,最终的结局究竟是什么。”
一场决定北方走势的商谈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参谋团拿出来具体的意见建议了,等到杨廷枢前来宣旨之后,郑家军就要出击了,众多的目光开始集中到南京,集中到郑勋睿的身上,看看郑勋睿究竟会做出来什么样的选择。
第七百六十五章明智的选择
杨廷枢内心百味杂陈。
杨廷枢与郑勋睿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两人相识十多年,一直都是最好的兄弟,可惜在一次关键的选择之中,杨廷枢选择了朝廷,出任了左都御史,而那一次关键的选择,让他和郑勋睿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杨廷枢在京城这几年,日子并不好过。
身为应社的领袖,却与应社彻底决裂,毫不犹豫的选择与郑勋睿粘在一起,却因为朝廷与郑勋睿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屈服,更加让杨廷枢想不到的是,郑勋睿大力清除了东林党在南方的势力和根基,将所有东林党人的骨干驱逐到了北方,这让京城东林党人的势力大盛,让杨廷枢这个被东林党人视为叛徒的左都御史日子特别的难过。
钱士升出任内阁首辅,东林党人几乎掌控朝政之后,杨廷枢虽然是左都御史,可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权力,都察院出现了大量的东林党人,特别是七品的监察御史之中,东林党人的比例占据到六成以上,这些东林党人接着钱士升和侯询等人的支持,根本不在乎杨廷枢。
杨廷枢后悔自身的选择,弄得里外不是人,失去了权力不说,还成为众人议论的笑柄。
此番受皇上和朝廷的委托,前往南京宣旨,杨廷枢想的特别多。
在乾清宫听完了皇上的嘱托,杨廷枢翌日就离开京城,走出京城的刹那,他感觉到了放松,以前那种令人窒息的情形完全散去了。
不过距离南京越近,特别是进入到南直隶之后,杨廷枢的心情再次复杂起来。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郑勋睿,也不知道宣旨之后改对郑勋睿说些什么。
杨廷枢已经不想回到京城去了,哪怕是辞去左都御史的职务,回到家乡去做平头的百姓,也比郁闷的守在京城要强很多。
离开南直隶四年时间了,再次回来。见到南直隶的巨大变化好老百姓的富庶安详,杨廷枢内心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他知道郑勋睿的能力非同一般,可不能够想象,这才多少年的时间,南直隶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简直就是天翻地覆,想想北直隶凄惨的景象,甚至会令人出现做梦一般恍惚的感觉。
在京城的这些年。杨廷枢完全感受到了东林党人的堕落,为了争夺权力,为了自身利益,不管什么事情都敢做,这也让他庆幸尽早的脱离了东林党,尽管说遭遇到了无数的打压。
相似小说推荐
-
南洋霸主 (且听沧海) 17KVIP2016-02-28 战争幻想从弹丸之地到泱泱上国!从大刀长矛到军舰战机!特种战士林飞,重回甲午战争!虎踞南洋,龙...
-
大唐之逍遥王 (晋城) 创世VIP2015-12-26 架空历史一位平凡的大学生重生唐朝,在混乱的时代中做出不平凡的故事,枭雄,名臣大将均是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