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入库:04.13
尽管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悉数都投靠官府了,不过这些民谣,依旧在老百姓之中流传,在李自成困窘的时候,能够招募大量的军士。
李自成与顾君恩商议的时候,专门说到这些民谣的事情,顾君恩明白其中的意思,继续将这些民谣四处传播。
李自成做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注意观察朝廷的局势,特别是有关郑勋睿和郑家军的局势,他不可能堂而皇之的从京城了解情况,唯有通过朝廷的邸报,知晓一切。
郑勋睿出任南京兵部尚书的事宜,李自成从邸报上面了解到了,这让他欣喜若狂,在李自成看来,既然郑勋睿出任了南京兵部尚书,那么郑家军也将跟随到南京去,如此以来郑家军远离了湖广、河南、四川和山西等地,至于说陕西的郑家军,也是要听从郑勋睿号令的,轻易是不会出动的。
当然这样的分析,还不足以支撑李自成朝着河南的方向进军,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听到的皇上对郑勋睿不满意的消息。
李自成虽然没有进入到官场之中,但是对于大明朝廷之中的事情还是知晓一些的,郑勋睿以太子太保的身份,出任南京兵部尚书,其实还比不上漕运总督的职务,这很有可能是遭遇到皇上的贬斥了,如此的情况之下,郑家军就更加的不会出动了。
李自成想的没有那么远,他的目的是尽快的能够控制河南以及山西等地,那样义军可以朝着湖广和四川的方向发展,伺机扩大地盘,至于说今后怎么发展,那就要看义军的规模了,当然横亘在义军面前的郑家军,是一道翻不过去的坎,这样的事情只能够日后考虑。
下定决心之后,李自成再次派遣顾君恩前去联系张献忠,这一次的交谈很是顺利,李自成率领大军朝着河南的方向进攻,张献忠则率领大军朝着湖广的方向进攻,此次义军展开全方位的进攻,目的就是要攻城拔寨,占领尽量多的地方。
盘踞在河南汝宁府和南阳府等地的五省总督孙传庭,是李自成的第一个目标。
一直以来,李自成都认为中原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在他的眼里,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就是代表中原,至于说南方,普遍都是孱弱的,想要称王称霸,就必须首先占据中原,基于这样的考虑,李自成决定率领大军离开湖广,再次进入到河南。
要求张献忠进攻襄阳府,并且一定要拿下襄阳府,李自成的意思,是想着让张献忠吸引朝廷的大军,毕竟襄阳府城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朝廷不会坐视不理,如此情况之下,他就能够率领大军,趁机进入布防空虚的河南,不费多大的力气,占领更多的地盘。
一旦张献忠占领了襄阳府城,那么李自成会再次派遣顾君恩前去联系,下一步他们就要联合起来,着力消灭朝廷的大军了,首要的目标就是五省总督孙传庭。
李自成的计划可谓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很是细致,但是他没有想到孙传庭会有私心,更没有想到孙传庭会置襄阳府城于不顾,朝着南阳府城的方向进攻。
这让李自成非常的气恼,战与不战困扰着他。
义军已经摆开了架势,准备攻打南阳府城了,想必拿下南阳府城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李自成不得不考虑,一旦孙传庭率领的大军赶到了南阳府城,与义军展开了厮杀,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正在全力进攻襄阳府城的张献忠是不可能前来增援的,就算是增援也没有作用,远水救不了近火,最为担心的就是义军正在进攻南阳府城的过程之中,孙传庭率领的大军突然赶到了,那可就麻烦了。
这么多年过去,李自成早就学会了谨慎,尽管他麾下有十余万的大军,可战斗力如何,他内心是清楚的,这些军士几乎都是流民,崇祯三年刚开始造反的时候,还能够吸纳不少卫所军队的军士,军士的战斗力比流民强很多,可崇祯八年之后,随着郑家军的崛起,义军几乎招纳不到各地卫所军队了,这就意味着义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思虑再三,李自成觉得自己不能够冒险,至少不能够马上和孙传庭展开面对面的厮杀。
包围南阳府城一天时间之后,李自成做出了决定,大军迅速撤离南阳府城,朝着新野的方向行军,随时准备与张献忠联合起来。
斥候侦查到了这个情报,迅速给孙传庭禀报了。
孙传庭脸色发白,李自成率领义军朝着新野的方向撤离,他想不到好的办法应对,新野距离襄阳不足两百里地,大军若是包围过去,很有可能陷入到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路流寇的包围之中,真的要出现那样的情况,那他麾下四万大军不可能有好的结局。
孙传庭命令斥候继续侦查,一定要弄清楚详细的情况,同时他开始给皇上和内阁写去了奏折,言流寇李自成和张献忠有联合起来的迹象,朝廷必须要抽调兵力进入到湖广和河南等地,剿灭流寇,目前情况之下,仅仅凭着五省的力量,不可能彻底剿灭流寇。
孙传庭很清楚,襄阳府城危险了,得不到任何的增援,面对十余万流寇的进攻,又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
奏折送往朝廷之后,孙传庭命令大军迅速赶赴南阳府城,就地驻扎,等候皇上的圣旨或者是兵部的敕书。
第六百二十二章襄阳失陷(5)
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不言而喻,张献忠与李自成商议,决定攻打襄阳府城,是一个大胆的举措,应该说攻打襄阳府城,必定会引发朝廷的震动,引发更大规模的朝廷大军的围剿,不过蛰伏了一年多时间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想着通过攻打襄阳府城的战斗,来为义军壮大声威,转变义军近些年来的颓势,让义军更快的发展。
张献忠麾下的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等,都是骁勇无比的,张献忠相信他们,在四川的那段时间里面,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率领的大军,屡屡攻破城池,劫掠到大量的补给,让张献忠的大军能够发展壮大。
张献忠不会忘记自身差点被郑家军剿灭在四川的夔州,其干儿子孙可望就是命丧郑家军之手,不过也算是张献忠的运气不错,一直护卫四川的白杆兵和四川总兵秦良玉,遭遇大难,让四川守卫的力量大幅度的削弱,让义军在四川有了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张献忠本来想着在四川发展和割据,不再进入湖广和中原等地了,四川地势险要,被称为天府之国,能够在这一块富庶的地方割据,过上舒心的日子,也是很不错的,不过和顾君恩的一番交谈,让张献忠醒悟过来,恐怕他所想的割据的日子,就是空中楼阁,朝廷大军的势力还很强大,更有郑家军虎视眈眈,义军若是局限在四川这一片地方,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小富即安的思想一旦蔓延下去,义军的将士会失去战斗力,到了那个时候。再想着离开四川,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
对于李自成攻打南阳府城、他率领大军攻打襄阳府城的建议,刘文秀、李定国和艾能奇等人没有什么异议,甚至表现出来兴奋,要是能够直接拿下襄阳府城,那么张献忠及其麾下的义军。将名声大震,同时攻下了襄阳,义军也能够得到大量的补给。
不过想要攻打襄阳府城,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知道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高大,易守难攻,三国时期,襄阳曾经是魏蜀吴三方多次发生战斗厮杀和博弈的地方。从地理位置来说,襄阳府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建于汉朝的七公里长的护城河,严密护卫襄阳府城,也让襄阳府城被誉为铁打的襄阳。
想要拿下这样的城池,没有强悍的战斗力,那是自找苦吃的事情。
可能正是这样的原因,张献忠率领义军朝着襄阳开进的时候。没有引发多大的注意,倒是李自成率领的前往南阳府城的义军。引发了五省总督孙传庭的注意。
张献忠可不会信邪,铁打的襄阳又怎么样,没有义军攻不破的城池,再说义军若是能够拿下襄阳府城,就能够展现出来大不一样的威力。
湖广巡抚方孔炤给朝廷写去不少的奏折,张献忠麾下的流寇朝着襄阳府城的方向而去的时候。方孔炤不仅仅是给朝廷写去奏折,还给五省总督孙传庭写去了文书,要求孙传庭率领大军赶赴襄阳府城增援,可惜孙传庭的决定是增援南阳府城。
无奈之下,方孔炤要求湖广总兵左良玉派遣两万军士守卫襄阳府。同时调遣湖广水师帮助守卫襄阳府,在方孔炤看来,有了两万军士和五千水师守卫襄阳府,不管流寇有多少人,都是不可能拿下襄阳府城的。
湖广总兵左良玉麾下,号称有十万大军,当初五省总督孙传庭前来抽调军士的时候,左良玉一个劲的叫苦,说是湖广地域庞大,需要大量的军士守候,而且流寇李自成正在湖广各地肆掠,实在是抽不出军士,在方孔炤的协调之下,左良玉才勉强抽调了三千军士,交给了孙传庭。
这一次方孔炤要求左良玉抽调两万军士专门守卫襄阳府城,左良玉也是讲了不少的困难,一直到方孔炤同意给十万两白银的军饷之后,左良玉才同意抽调两万军士前往襄阳,他自己则还是坐镇武昌府。
相似小说推荐
-
南洋霸主 (且听沧海) 17KVIP2016-02-28 战争幻想从弹丸之地到泱泱上国!从大刀长矛到军舰战机!特种战士林飞,重回甲午战争!虎踞南洋,龙...
-
大唐之逍遥王 (晋城) 创世VIP2015-12-26 架空历史一位平凡的大学生重生唐朝,在混乱的时代中做出不平凡的故事,枭雄,名臣大将均是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