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入库:04.13
至于说回到老家去之后,管家呆了一段时间,这期间见到了钱谦益和瞿式耜等人,管家按照周延儒的要求,与这些人专门商谈,也说到了不少的事情。
管家特别告知的是,从他离开京城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人专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几乎是寸步不离,一直到他回到京城,这些人表现的很是精干,管家判断这些人应该是锦衣卫或者东厂番子。
周延儒知道这些消息之后,内心更加的复杂,他预料锦衣卫和东厂会盯住管家的一举一动,但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采取隐蔽的做法,可管家轻易就发现了跟踪之人,这岂不是说锦衣卫和东厂没有任何的忌讳,毕竟他周延儒是内阁首辅,身份地位是摆在那里的,锦衣卫和东厂如此的做法,何曾将他这个内阁首辅放在眼里。
钱士升和侯恂提议甘学阔出任漕运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刘宗周出任礼部右侍郎,郑勋睿则是出任南京兵部尚书,这让周延儒一眼就看穿了钱士升等人的目的,恐怕甘学阔出任漕运总督之后,郑勋睿在淮北推行的一切,都要被颠覆了。
张凤翼等人提名吴甡出任漕运总督,是站在中间的立场,毕竟吴甡不是东林党人,一切都会按照皇上的旨意行事,或许吴甡出任漕运总督,对郑勋睿稍微有利一些。
周延儒清楚,自己必须要支持钱士升和侯恂的意见,要不然就会引发皇上的怀疑。
周延儒明白,东林党人已经陷入到与郑勋睿争斗的漩涡之中,看不清楚形势了,试想皇上难道能够容忍东林党人一家独大,此次钱士升和侯恂等人提议甘学阔出任漕运总督,目的就是想着与郑勋睿对着干,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样的好事情,皇上岂会不支持。
这样的日子过的太艰难,周延儒已经萌生退意,只是目前还不能够提出来。
周延儒不会相信王承恩等人,就像是他对皇上已经失去了希望一样,这些年过去,朝廷的情势早就出现根本性的变化,皇上最为信任的就是身边的太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掌印太监高起潜、京营提督曹化淳、东厂提督王德化等人,已经组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依托皇上的信任,逐渐掌握了大权,假以时日,司礼监完全可以掌控内阁了。
第六百零五章有准备和无准备
崇祯十二年九月初五,皇上下旨,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右都御史、漕运总督郑勋睿,出任南京兵部尚书,不再担任户部尚书和漕运总督的职务,礼部右侍郎甘学阔出任户部尚书、左副都御使、漕运总督,原南京兵部尚书刘宗周,出任礼部左侍郎、右都御史。
这道圣旨突然也不突然。
说是突然,是因为九月初五上午的早朝之后,圣旨迅速就下来了,而且在早朝的时候,内阁所有大臣,以及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全部都是支持的,包括左都御史杨廷枢,都表态支持这样的调整,说不突然,其实有关调整郑勋睿职位的传闻,早就出来了,朝廷文武大臣都是知晓的,只是不清楚具体会如何的调整。
郑勋睿出任南京兵部尚书,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得到了提拔和重用,南京兵部尚书,其实就是代表皇上负责陪都以及南直隶的所有事宜,要知道南直隶的税收,直接归南京的户部掌管,用于南直隶的所有开销,这一项的权力就很大了,不过知道其中实情的人,是不会有这等看法的。
南京可谓是东林党人的大本营之一,郑勋睿与东林党人是对头,到了南京之后,不一定能够施展手脚,再说南京兵部尚书受到的局限也是颇多的,南京的镇守太监和守备勋臣,实际上控制南京京营,特别是镇守太监,其实就是南京京营的监军,兵部尚书想要调遣军队,必须要经过镇守太监的同意。
郑勋睿在漕运总督的职位上面,做的风生水起,可谓是实际控制了淮北各地,就连原南京兵部尚书刘宗周。基本都无法插手淮北的事宜。
更加关键的是继任漕运总督的是甘学阔。
众人都知道甘学阔是东林党人,皇上如此的调整,太有深意了。
圣旨下来之后,到处都是议论纷纷的。
皇上还有口谕,郑勋睿不必到京城谢恩,直接到南京上任。
这等于是催促郑勋睿尽早到南京去上任。不要在淮安耽误时间,既然不用到京城来谢恩,那就不用什么筹备,一旦圣旨到了淮安,接到圣旨的郑勋睿,就要离开淮安,前往南京去上任了,根本不可能耽误什么时间,换句话说。郑勋睿就算是想着在离开淮安之前做一些手脚,也不可能有时间了。
淮安,漕运总督府。
郑勋睿的脸上带着笑容,看上去很是轻松。
徐望华和郑锦宏等人,脸色也很是平静。
调整的消息,漕运总督府早就知道了,而且徐望华等人最终的判断,认为郑勋睿到南京出任兵部尚书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相关的准备工作早就在进行了。而且王小二已经带着部分的斥候,提前赶赴南京。为郑勋睿到南京做好一切的准备。
行动最早的就是洪门以及洪门钱庄。
早在一年之前,洪门就开始在南京暗中物色地方了,洪明成在请示郑勋睿同意之后,花费银两在江宁县买下了不少的宅子和土地,这里面也有郑凯华的协助。
洪门在南京设立有办事机构,此番郑勋睿出任南京兵部尚书。那么洪门的总部以及洪门钱庄的总部悉数都要迁移到南京去,郑家军也会调整部分的兵力,赶赴南京去,尽管南京曾经是大明朝廷的京城,但郑家军想要在南京找到合适的军营。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可以说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做在了前面,郑勋睿到南京去上任,不需要操心洪门钱庄以及洪门总部的地点。
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洪门以及洪门钱庄悉数开始提前搬迁了。
文曼珊、冬梅、徐佛家以及卞玉京等人,都要跟随提前搬迁过去,刘泽清、洪欣贵等率领一万郑家军的将士,沿途护卫安全,同时负责运送洪门钱庄的大量金银珠宝等等。
唯一需要再次部署的,就是漕运的事宜了。
甘学阔出任漕运总督,可谓来者不善,怕是郑勋睿前脚离开,甘学阔就要推翻以前所有的一切,可惜的是郑勋睿已经做出了严密的安排,甘学阔上任之后,就知道他这个漕运总督,顶多就是背负一个名气,什么主都做不了。
再说郑勋睿出任南京兵部尚书,可以代表皇上直接过问漕运的事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这是属于真正的权力,代表他过问漕运的事情不存在僭越。
“徐先生、锦宏,洪欣瑜,你们说说,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的,我估计最多三天之后,甘学阔就到淮安来上任了,皇上可是巴不得我早些离开,到京城去谢恩都免去了,这也让甘学阔能够尽早的上任。”
徐望华神色变得稍微严肃了一些。
“大人,属下担心的还是淮安的商贾,这些商贾暂时不可能离开淮安,他们依托淮安码头,能够更好的做生意,甘大人到淮安来上任,若是以总督府的名义,免除商贾所有担负的赋税,这就可能导致冲突了。”
“徐先生,这件事情我早就说过了,洪门收取的是保护费,并非是什么商贸赋税,这保护费等同于商贸赋税,也是我们很少人明白的事情,洪门比以前的漕帮力量更加的强大,那些商贾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当然,肯定会有部分的商贾,以为依靠甘学阔,就能够和洪门抗衡了,遇见这样的商贾,绝不要客气,洪门想办法找出其问题来,到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处理,南京兵部尚书还有这个权力,只要我们处理了冒头的商贾,其余的商贾自然就明白其中道理了。”
“大人说的是,这是属下多虑了,属下还担心一件事情,甘大人到淮安来上任,不出预料,肯定是带有皇上的密旨,怕是甘大人首先就要针对淮北的四府三州下手,若是甘大人强行的调整四府三州的知府知州,这必定会引发大乱啊。”
徐望华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郑勋睿的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了。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不过我们不可能将每件事情都考虑到最好,我到南京去,利大于弊,可以依托南京兵部尚书的职衔,一步步的整合整个南直隶,郑家军、洪门以及洪门钱庄,发展的方向更加的广阔,也能够更快的壮大起来,至于说四府三州的事宜,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首要的就是从俸禄上面做文章。”
徐望华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郑勋睿。
“东林党人与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我料定甘学阔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为淮北的商贾说话,这很好啊,既然甘学阔为商贾说话,那么洪门收取的保护费,就不会继续提供给四府三州的各级官府了,他们就依靠南京户部拨付的饷银过日子吧,这一点我们已经秘密告知了四府三州的知府和知州,一旦官吏的俸禄大幅度的下降了,甘学阔的威信将降至最低,说话怕是也没有谁听了。”
“至于说皇上的圣旨,对于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有不小的诱惑力,但对于知州以及知县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就让皇上去笼络这些人,这也是一次最好的考验,愿意依靠皇上的人,今后就请他离开南直隶和淮北,到京城去做事情,愿意留下来的人,那就是我们今后可以重要的官员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南洋霸主 (且听沧海) 17KVIP2016-02-28 战争幻想从弹丸之地到泱泱上国!从大刀长矛到军舰战机!特种战士林飞,重回甲午战争!虎踞南洋,龙...
-
大唐之逍遥王 (晋城) 创世VIP2015-12-26 架空历史一位平凡的大学生重生唐朝,在混乱的时代中做出不平凡的故事,枭雄,名臣大将均是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