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春不管不顾,只往人口最多处冲:值此混乱之际,人越多处越容易脱身。这份心思,别人不解,只当他是作战勇猛,也跟着猛冲猛打。韩江春不觉暗暗叫苦,众人跟的太紧了,他怎么脱身呢?
广场尽头分布着几座宏丽的院落,一书中书省,一书门下省,乃是大唐的核心政令机关。
这大明宫就是一座小型城市,城内的各宫、殿、省、院又各有围墙,围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不仅如此,在前朝和后朝之间,前朝内部又有诸多纵横交错的城墙,墙不及宫墙高大,却也非寻常人所能攀附。
韩江春疾走间,忽见裴赞飞奔而来,手里提着一口刀,身上都是血,气喘吁吁,狼狈至极。
裴赞一把抱住韩江春,上气不接下气道:“快,快,快救驾,快救驾……”韩江春一把抓住裴赞,急问:“仇士良死了没有?”裴赞道:“没,没死,挟持天子躲到宣政殿,殿后殿,进不去,如何是好?”
韩江春脑袋里轰轰作响,暗道:大局已分,仇士良赢了。要不了不久,神策军就会杀进宫来。裴赞喘匀了气,见他犹豫,顿时目露凶光,手中的刀锋悄悄地调转了方向。
韩江春悚然警觉,心道:“我若不从,立即毙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便蹙眉道:“正面人多,强攻不得,我们从东面攻上去。”这一说裴赞松了口气,原来他是在思考战术,倒是自己误会了他。裴赞虽号称将门子弟,却是个地道的少爷兵出身,并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对战术懵懵懂懂,听韩江春这么一说忙附和道:“你来指挥,我听你的。”
韩江春让裴赞领路,率众向里杀去。穿过一道高墙,眼前是一座极其宏丽的宫殿。裴赞手指大殿,厉声叫道:“仇士良挟持陛下进了后殿,得赶紧把人揪出来,否则,满盘皆输,悔之晚矣。”
第669章 甘露之变
韩江春点点头,装作察看地形,心里却想李涵跟仇士良死磕,自己应该帮仇士良才是,若仇士良被李涵杀了,幽州便没有借口挥军南下。大帅曾说幽州现在是蓄势已满,若不能将这股力量排解出去,只会伤了自己。这场争斗,皇帝不能赢!
恰当此时,心腹亲信于重小跑过来,慌慌张张说:“不得了了,神策军杀过来了。”韩江春看时,只见含元殿的宫台下黑压压的全是甲士,正向宣政殿杀来。
神策军乃禁军之首,国之中流砥柱。神策军既然已经出动参与宫变,便预示着宫变已经进入尾声。
韩江春心里有了计较,对裴赞说:“仇中尉公忠体国,几时对天子不忠了?你这小人,为了一己之私竟要陷害忠良,我岂能容你?!”
言罢,抬手一刀劈中裴赞脑门,刀卡在脑骨里拔不出来,裴赞凄厉地嚎叫起来,捧着带刀的脑袋四处乱窜。
韩江春又向于重使了个眼色,后者拎刀上前,割开了裴赞的喉咙。
这时间神策军已经清除路障杀到了宣政殿下,将韩江春一伙围住,引弓欲射,韩江春大叫:“我等乃龙骧军将士。”神策军将忙喝住众人发箭,却问:“既是龙骧军,为何参与叛乱?”韩江春道:“我受命打入裴家充当卧底,策动他阵前倒戈。将军请看这就是裴仁勇之子裴赞的人头。”
神策军将哪认得什么裴赞、李赞,眼下大明宫里打成了一锅粥,谁帮自己谁就是好人,便道:“好,你做前锋,随我一起进殿救驾。”
这五十名死士本就是冲着荣华富贵而来,哪有什么忠信可言,自是谁赢帮谁,眼见神策军兵多将广,装备又好,胜利就在眼前,此刻不反水更待何时?一个个踊跃向前,替神策军打头阵。神策军身披甲胄,手上又有弓弩,叛军身穿官袍,手中只有短刀,正面冲突,哪里能是神策军的对手,一时纷纷败退。
一时由正面杀入宣政殿,一个紫袍高官见韩江春等人杀过来,兴奋地问:“裴赞贤侄在哪?你们可是邠宁来的义士?”韩江春见那官六旬上下,童颜鹤发,乱蓬蓬的长胡子打了个结,显得十分滑稽,心里想:“这厮攀错了亲,却不知死在眼前。”一把薅住他的衣裳,厉声喝道问:“陛下在哪,仇中尉在哪?”那官这时也看到了众死士身后跟着的黑压压的神策军将士,一时筋酥骨软,颤抖着指了指御座,道:“在那后面。”
御座后面有道木门,宫变发生后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和左军中尉鱼弘志等宦官挟持了皇帝李涵进了这道门,从里面封死,正是这道结实的木门将发动宫变者尽数挡在殿中,白白消耗了半个时辰时间。
神策军将听闻仇士良和皇帝就在门内,顿时大开杀戒。参与宫变的御史中丞李孝本指挥招募的义士拼死接战。
李孝本乃是皇室宗亲,受密诏招募了三百壮士讨贼,他是文官,不懂军事,所募兵勇都是纨绔子弟、街头无赖,壮壮声势还可以,打仗却是外行,眼见神策军铺天盖地而来,稍作抵抗便一哄而散。
另一个参与宫变的高官京兆尹罗立言见势不妙,拔剑督促所募死士迎敌。罗立言一边挥剑,一边矫诏声称仇士良、鱼弘志已死,要两军将士归营。
事发突然,真假难辨,神策军将士一时被唬住,有些不知所措,攻势明显迟缓。
闻听神策军已杀到殿外,殿中参与宫变者顿时分作两派,一派意志动摇,脚底抹油开始撒溜;另一派则横下一条心,捡起兵刃上前接战。
危急时刻,韩江春厉声道:“罗立言矫诏,木门未开,仇中尉还活着。”说罢取弓在手,一箭射倒了罗立言。罗立言招募的死士心里也清楚仇士良还活着,眼见京兆尹战死,无心恋战,瞬间垮塌下来。神策军趁势一冲,便到了御座后的木门前。
眼见大势已去,参与宫变的人纷纷败走,神策军一心要救仇士良也无心去追。门内之人已成惊弓之鸟,任外面怎么叫门都不肯开,无奈神策军将只得下令破门,几名神策军将士手持巨斧猛砍的木柄折断,虎口被震出血来,那道门却依旧没有动摇分毫。
恰此危机时刻,一名绯衣官吏排众而出,叫道:“砸,砸,砸,砸门轴,砸门轴。”
韩江春一看那官倒是一惊:竟是京兆少尹郑训,他刚刚还嚷着要进宫杀贼,为何一转眼又站到了贼的一边,是翻脸太快,还是本来就是个卧底的奸细?
郑训见众人无动于衷,便抢到门前,从地上捡起一柄金瓜,往门轴便砸,不想那金瓜却是个水货,木柄十分酥脆,只一下,瓜头落地,差点砸到他自己的脚。
一名青衣卑官健步而来,袖中突出两锤,望定门轴咣咣连击。
咔嚓一声脆响,门轴断裂,韩江春赶上一脚,将大门踹倒一扇。这一脚用力过猛,他被后座力激倒在地,仰身倒地之际,一支羽箭擦着他的鼻翼划过,只差分毫便要了他的命。
大朝会时只有千牛卫能带弓箭,这支冷箭是一个内侍用私藏的弓箭所射,韩江春侥幸躲过,身后之人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一箭穿喉,顿时身亡。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宦官,连忙喝住众人:“某便是仇士良,救驾的是谁?”
几名神策军上前参拜,老宦官怪眼一翻,先问郑训:“郑少尹,你是好人还是坏人?”郑训道:“身在曹营心在汉,郑训是忠臣。”仇士良哈哈大笑,伸手扶起了郑训。又问韩江春:“你是何人?我见过你吗?”
韩江春通了姓名,又道:“某受李太保所遣,千里赶来护驾。”仇士良一惊,顿时大喜道:“好,大忠臣,快起来。”
扶起韩江春,却问趴伏在地上的老官,问:“太常卿,你也是来救驾的?”
老臣颤声道:“老臣有罪,老臣有罪,老臣愿揭发逆党,将功赎罪。”韩江春一旁冷笑:“恬不知耻!”挥手一刀,老官身首异处。
众人大惊,仇士良把眼睛一翻,阴冷地盯着韩江春,众人都认为他要发作,却不想扑哧一笑,拍着韩江春的肩膀说道:“嫉恶如仇,好样的。”
韩江春杀那老官是怕他胡乱攀诬,害死更多的人,他也料定仇士良不敢把他怎么样,这才挥刀除害。
这时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鱼弘志赶了过来,询问状况,仇士良当即将韩江春介绍给了鱼弘志,鱼弘志先是大惊,继而又是大喜,忙催促众人去见驾。
他自己先去后堂,吩咐一干内侍准备。不多时仇士良领众将官入内见驾,大唐天子李涵微笑着请众人平身,抚慰众将,又令仇士良和鱼弘志记录各人名姓,要论功行赏。韩江春偷觑天子真容,见他满脸微笑,似比仇士良、鱼弘志还要高兴,倒似外面那些策动宫变的朝臣们真如仇士良、鱼弘志所说的是要弑君谋叛,而非在他的授意下借机发难除掉仇士良等一干阉宦。
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唐的天子李涵,此局虽然惨败,但只要他活着一天,就有翻盘的可能。
唐大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紫宸殿朝会,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金吾卫仗院内天降祥瑞,有甘露生于树上,众臣僚皆贺,天子李涵命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等大阉前往查实。仇士良、鱼弘志进入仗院后,见韩约神色慌张,遂起疑心,恰风吹幕动,露出幕后隐藏的甲士,仇士良、鱼弘志狂奔回紫宸殿,劫持天子往宣政殿躲藏。
相似小说推荐
-
千古江山 (淡墨青山) 纵横VIP2016-01-08 架空历史天地为棋,人人为子;此局,没有是非对错,只有恩怨情仇;此局,胜者生,败者亡!...
-
边唐 (葱山跳荡) 起点VIP2016-01-08 两晋隋唐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安西铁军,天下无双,背倚关陇,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