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厅一个方面大耳的牙将闻言笑道:“先生但坐,某去问问。”不过片刻,那牙将即将于化隆的荐书拿来,李师古看过一遍,交给贾直言,说:“这小子救过县太爷的命,还在怀州莫可渡协助官军抓过盐枭,了不起呀。这样吧,元朗,你即刻下辟书,辟其为节度随身官,再拟个文去兵部,请授他一个……金吾司阶。”
贾直言吃了一惊,提醒道:“金吾司戈是正八品下,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吏员,这……是不是太高了点?“
李师古微笑道:“非常时期嘛,就不要计较官品高低了。”
贾直言略一思忖,就明白了过来,李师古的这顶八品官帽实在是妙用无穷,既给了于化隆一个天大的面子,又不动声色地在清海军内部布下了一颗钉子。
中唐以后府兵制名存实亡,十六卫大都成了摆设,卫军官职多用于标识身份和作为迁转之资的带官,司戈本是大将军的随扈,李师古的本官就是右金吾大将军,奏请一个司戈在身边也算是合情合理。正八品的官阶对一个吏员来说已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受了人这么大一个恩惠,他李茂岂能不感恩戴德?
贾直言瞄了眼身材高大的李师古,心里赞叹道:高,实在是高。
第036章 筑一座千年之城
淄青与魏博、幽州、成德并称河朔四强镇,实力雄厚,独立性很强,朝廷对四镇一向优抚有加,李师古正儿八经地向朝廷举荐一名正八品闲官,朝廷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兵部正式行文淄青,授李茂正八品下右金吾卫司戈,牒文和告身走驿传到淄青,随之一起来的还有一套八品武将袍服和甲胄军器。
李师古派了一个孔目官随同贾直言一起到成武县宣读任命,将告身官凭、袍服军器颁授给李茂,在此之前,节度使府已经派人给李茂下了辟书,辟其为淄青平卢军节度随身官。
节度随身官是李茂在淄青平卢军节度使府的幕职,右金吾卫司戈则是他的带官,但实际上他既不用在右金吾卫当值,也未曾去过节度使府,在军府(节度使府因为管军,俗称军府)辟其为节度随身官的同时,又下了一道军令,命其暂充孤山镇走引使。
孤山镇走引使是李茂眼下的差事,也即使职,使职是为差使做某事时临时设置的官职,属于临时设官,既无品阶也非常任,有事则设,事毕则撤销。节度使、兵马使之类起初也是临时设置的使职,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后才成为常设官,即便如此其使职的属性也没有消失,譬如节度使和兵马使并无具体官阶,判断其地位高低须看本身带官,李师古起家时朝廷授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官阶正三品,此后又不断加官,不久之前又带平章事衔,跻身使相行列,成为大唐镇抚地方的宰相。
李茂接过盖了兵部大印的正八品下右金吾卫司戈告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当了官?还是个正八品?
“这是真的吗?你打我一巴掌,看看疼不疼。”
芩娘对这个无理要求回之以嘻嘻一笑,然后她狠狠地在李茂的胳膊上拧了一下。
“嗳哟,疼,疼。”李茂大叫起来,疼在胳膊上,甜在心里。
芩娘掩着嘴咯咯地笑个不停,眉毛曲成了弯弯的月牙儿。
“看来是真的,我真的做了大唐的官,官,我竟然还能做官,这可真是皇恩浩荡哇。”李茂把官凭、袍服供在香案前,看了又看,宝贝的不得了。芩娘整备了香烛,劝李茂向长安方向拜三拜,答谢天子的恩德,向郓州方向也拜了三拜,以谢节度使的辟署之恩。李茂依言拜了几拜,顺道也向孤山镇方向拜了拜,举荐他的是于化隆,做人可不能忘恩?
来成武县的第一个年,李茂过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新官刚上任,仇家没有,巴结的倒是不少,到处吃请却不必请别人,这等日子还真是神仙般的好生活,不过好景不长,一开春,苏晓渡营建新城的工程便正式拉开了帷幕,从此成武县多事,李茂也从神仙坠落凡尘,做了个脚不沾地的走引使,在苏晓渡和县城之间疲于奔命。
孤山镇走引使的具体工作一是联系地方征调民夫,二是处理工程外围工作,理顺军镇与当地的关系,理顺军镇与州县间的关系。苏晓渡地理偏僻,民风淳朴,与军镇相安无事,难的是处理与州县之间的关系,征地派夫,要钱索粮,都是十分头疼的事。
支撑李茂不辞劳苦地干下去的动力有两个,一步登天的鼓舞是一个方面,忠人之事、勤勉克己、尽善尽美的职业素养才是支撑他的关键。薛戎对李茂自然是全力支持,征地派夫上尽量给予方便,钱粮转运上也大开绿灯,又专门派了一个录事权摄捉金使一职,除大事外,日常工作一切由录事处置,不必李茂操任何心思。
成武县阖衙官吏对李茂也是全力支持,这倒不是说他们有什么大局观,实在是走引使这差事是个地地道道的苦差事,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那些骄兵悍将一个个比爹娘老子都难伺候,一个不如意丢官罢职是小事,能不能全身而退都在两说之间,如今有李茂顶在那,众人都暗暗松了口气,若是李茂顶不住了,指不定这倒霉差事落在谁头上呢。
对在成武县修筑新军城这事,各方反应不一。对成武县官方来说,这件事自然是弊大于利,军镇与县平级,军政互不干涉,军人犯法自有军法处置,军人家属犯法理应由地方处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军属犯法常由军镇自行处断,地方无权干涉。
这势必将极大地削弱成武县衙的权威和影响,不仅如此,军镇一旦建成,凭借巨大的人口优势,很快就会形成一个新的集贸中心,这势必将削弱业已凋敝的成武县工商业。
但当地百姓和商户却不怎么看,在他们看来新城建成对成武县有益无害,至少是利大于弊。首先,驻扎在新军镇的军人是正规的朝廷官健,待遇不错,四千官健加上随军家属,上万人的吃喝用度,这是多大的一笔生意?其次,孤山镇一旦建成,去往郓州、兖州的旱路有望打通,这对促进成武县商业无疑是个利好。
此外,有军镇这面镜子,成武县的吏治风化也将会有所改观,原因很简单,成武县里的那帮赃官污吏若再敢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百姓们大可抬脚去投奔军镇,花点小钱寄名军籍其实是件十分简单的事。
喜也罢,忧也罢,赞成也好,反对也好,不管成武县人怎么想,新军城的营建工程还是如期动工了。
新的军城命名为孤山镇,城建在一座小山丘上,山丘呈梭形,西北高阜,斜向东南逐渐低洼下去。建设新城前,先动员了三千丁夫将整个小山丘削平,切形成一个梭形的台地,再沿着边缘用青条石砌墙。台地西北一面高出地面约六丈,削切后形成一面自然的石墙,只须用青砖砌一道斜护墙防止土石崩落即可。
其余三面都需要重新筑墙,规划中的城墙平均高四丈八,底座厚两丈二,与西北广泛采用的版筑法筑造夯土墙不同,孤山镇的城墙采用垒砌法和版筑法相结合的新式筑造工艺,筑造砖石复合城墙,这种城墙不仅坚实无比,且耐风雨侵蚀,在没有人为破坏的情况下,雄立千年也不会歪斜坍塌。
第037章 流民多了也不怕
砖石复合城墙的筑造工艺十分繁复,造价奇高,先以长四尺,厚一尺,宽两尺的青石条筑成高六尺的基座,再用青砖砌外墙,用胶泥混合小石子压制而成内墙芯。
胶泥以黄泥为基本原料,掺杂石灰、青木灰、海草泥、糯米浆等配料混合而成。制作胶泥的师傅是于化隆从南方高薪聘请来的,制作糯米浆的工艺被这些师傅视为最高机密,严格保守,配制材料都在封闭的席棚里进行,席棚外站满了军将,严禁闲杂人等靠近。
加了糯米浆的胶泥阴干之后黏合的效果不下水泥,斧劈刀砍,丝毫无损。
用胶泥粘合剂筑墙并不在原来的规划中,苏晓渡地区是沙土地,制作胶泥的黄粘土必须从四十里外的兖州运来,耗资十分巨大,工程预算因此激增数倍。于化隆一面与李师古讨价还价,要求增加预算,一面将做海盗时累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变卖了用于筑城,这才保证了工程没有停工。
开春之后,成武县的天空就像被撕开了一条口,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成武县南部十几个乡和邻近的宋州、徐州、兖州境内十几个县同时受灾。
涌入成武县城内的流民日渐增多,义仓之粮储备本就不足,又因管理不善,账实不符,所亏甚多,即便尚书省户部批准赈济,也远远不够,更何况公文往复费日良多,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流民衣食无着,挨门挨户乞讨搅得街坊不宁,小偷小摸的行为也日渐猖獗,当地居民不堪忍受,常与外来流民爆发冲突,每日都有人在冲突中受伤。成武县衙捕快日夜不停地巡警街面,境况亦无丝毫好转。
薛戎对此深感忧虑,与同僚一番计议后,准备在城外开设粥棚,把城里的流民引到城外去。那日李茂恰在城中公干,听闻此事,劝薛戎道:“兖、徐、宋三州共有十几个县受灾,灾民数以万计,秋后大荒已成定局,朝廷诸公昏昏,地方报喜不报忧,这个时候兄长设粥棚向四方施粥,端的是凶险万分。”
相似小说推荐
-
千古江山 (淡墨青山) 纵横VIP2016-01-08 架空历史天地为棋,人人为子;此局,没有是非对错,只有恩怨情仇;此局,胜者生,败者亡!...
-
边唐 (葱山跳荡) 起点VIP2016-01-08 两晋隋唐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安西铁军,天下无双,背倚关陇,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