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你小子跑到国内,多少年都不知道回家一趟,不知道大家伙都想你么!”
陈启铭脸上也露出了愧疚之色:“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几乎抽不出时间,本来您到了,我就该迎接的,只是前几天正在关键的时候,抽不开身!”
“不碍事,我们走南闯北,也不怕丢了,正事要紧。”
陈嘉庚虽然不清楚陈启铭具体负责的事务,但是也大约知道他给奉军效力。因此格外的欣慰。
“族叔,这里头乱哄哄的,咱们到茶楼好好聊聊吧。”
陈启铭带着他们穿过了密层层的人群,到了一旁的一座三层茶楼,直接进了雅间,几个人这才落座。
陈济民先笑着说道:“铭哥,我记得你可是学化学的出身,这些年到了奉天,恐怕有了不少的成就吧?”
一听到这话,陈启铭的眉头挑了挑,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之色:“的确,我刚来奉天的时候,我们几乎什么武器都不能造,这几年下来,从子弹,步枪,一直到飞机坦克,一应俱全。不敢说有多少功劳,至少这里面有不少的汗水,人生一世,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话说得好,这些年我也是忧心国事,只是来回奔走多年,还是没有多少成绩,让人心里愧疚啊。”
“族叔,您太客气了,我可是听说了您在福建那边,筹建了不少学校,还独资建立了厦门大学,这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陈嘉庚苦笑着摇了摇头:“万事知易行难,办大学真不是一见容易的事情。我这次来东三省,一来是想考察一下市场,二来就是想讨教一下办学经验。”
“奉军办学,历来讲究实用为主,尤其强调理工科,另外诸如法律,医学,商务,外语也相对热门,至于文史一类,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学生质量也参差不齐,正因为如此,也是广受诟病。”
“我的看法不一样。”陈嘉庚大声的说道:“我办学的初衷就是想改变国家的面貌,简单的说就是发展实业,只有实业发展起来,国家才有希望,而发展实业,就需要教育为先,换句话说,培养人才,就应该以实用为主,奉军这么做,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陈启铭也微微一笑:“族叔既然也这么看,改天我带着您去参观一下奉天大学,说不定会有不少收获。族叔方才说还要考察一下市场,不知道您想做什么生意啊?”
“当然是橡胶了,我们在南洋拥有上万英亩的橡胶园,自从大战之后,橡胶的需要有所降低,不久前听说国内能够自产汽车,能生产汽车,就肯定离不开橡胶,因此我们才想着过来看看。”
陈启铭一听顿时哈哈大笑:“族叔来的正好啊,奉天现在正缺少橡胶呢,只不过一万英亩还是太少了,要是能有十万,还差不多!”
陈济民顿时有些惊讶了,急忙问道:“铭哥,我看奉天的汽车产量也不多,怎么能消耗这么多的橡胶啊?”
“这次你们可错了,奉天消耗橡胶最多的可不是汽车,而是农用车。大帅对于汽车行业,有过指示,中国汽车消费人群和美国不一样。美国人是大众消费,普通市民就能买得起,而中国买得起汽车的全都是非富即贵的人,这些人也不在乎钱,索性就把汽车做的精致一些。至于农用小型拖拉机,才是奉天最主要生产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三万台,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另外军用的吉普车需求也直线上升,需要多少橡胶,就可想而知了!”
陈嘉庚一听,也是十分感慨:“果然东北的发展超乎想象,也难怪能够击败俄日这样的强国。我们这些海外的华侨,饱受欺凌,就盼着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依靠。原本我将希望寄托在孙文等人的身上,只是没有想到,东北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
“族叔,海外的华侨华人,想要改变自身的处境,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还要自己努力才成?”
“能怎么努力,难道让一群手无寸铁的人,去对抗军警暴徒么?”陈敬贤叹气说道:“这几年爪哇等地先后出现了**事件,多少华人华商被杀,财产被掠夺,说起来也都是斑斑血泪。”
陈启铭笑着说道:“赤手空拳肯定不行,可是别忘了,奉军如今什么都能生产。”
陈嘉庚的脑子转的飞快,一听这话,顿时就问道:“你是说奉军愿意武装华侨,给我们提供武器?”
陈启铭点了点头,笑道:“大帅已经和我说过了,愿意大力武装南洋的华侨,地位和尊严都是靠着铁血打出来的,如果华侨子弟愿意吃苦,完全可以到东三省,接受最严格的军事训练,然后回到南洋,为了我们自己去战斗!”
第六百八十七章 再兴兵
“爹,以往咱们没有枪,只能任由列强和土着欺负咱们,要是能拿到武器,还用怕谁啊。”陈济民对于这个提议十分赞同,甚至有点手舞足蹈的架势了。
陈嘉庚眉头却皱了起来:“这种大事情,你一个小孩子不要多嘴!”
“爹,你难道就愿意被别人欺压着,剥夺着,家产朝不保夕,亲人随时丧命,难道有了机会,就不敢舍命一搏么?”
“你给我闭嘴!”陈嘉庚把眼珠子瞪圆了,厉声呵斥了儿子,然后对陈启铭说道:“事关重大,不知道能不能让我面见张总司令,我想听听他的意思。”
陈启铭笑着说道:“当然可以,我不过是先来打个招呼而已,这种大事情,没有大帅的首肯,当然行不通了,我现在就带您去见大帅。”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拙言,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该清楚吧?”唐绍仪笑着说道:“我生在广东,对于华侨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别看华侨受尽欺凌和苦难,但是想要让他们站出来,直接和列强抗争,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张廷兰想要插手南洋,就不能不先摸清楚情况,自然就把唐绍仪请了过来,唐绍仪也毫不客气,直接侃侃而谈。
“南洋的财富,列强占据七成,华侨华人占有一成多,剩下的是土着的。而由于华侨人数较少,相对就比土着富裕。列强为了转移矛盾,隐瞒他们掠夺的事实。就故意跳动土着和华侨之间的矛盾,把华人当做靶子,这也是历来排华的根源。”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财富,使得华侨和华人软弱了下来,不敢真正的拼命。”
张廷兰一听,也顿时点点头,多亏向唐绍仪请教了一下,要不然张廷兰就犯了大错误了。南洋华人华侨苦难深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一把血泪史。
南洋的华人华侨大约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彻底西化,变得黄皮白心,甚至抛弃了国籍,放弃了祖宗。当然这一部分人是非常非常少,远远不像后世那样猖獗。
第二部分就是一些富商。他们虽然心系祖国,渴望国家强盛,活得更有尊严,但是他们本身拥有大量的财富,殖民政府也相对看重他们,虽然不时爆发排华事件。但是他们基本上能够幸免。
至于第三部分则是大多数底层的劳工,他们的苦难最深重,仇恨也最刻骨铭心。这些人多数是当做猪仔贩卖到南洋的,干的是最辛苦的劳动,而且时刻受到人身威胁。不过这些人基本上没有发言的能力。
“少川先生。和我们经常打交道的就是那些富商,而他们反倒不一定拥有拿起武器的勇气!”
“没错。这个陈嘉庚虽然忧国忧民,而且也倾尽全力兴办教育,但是让他拿起枪,成为一个战士,恐怕还有些难度。”
张廷兰也点了点头,这算是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时候陈启铭带着陈嘉庚来到了帅府。张廷兰和唐绍仪亲自到了客厅门前迎接陈嘉庚。
一见面,张廷兰就主动和陈嘉庚握手,笑着说道:“陈先生,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出巨资创办厦门大学,这可是一个壮举,南洋华商当中,有富裕超过陈嘉庚者,但是一颗为国之心,却无人能比。”
“兰帅谬赞了,我不过是略尽绵力,小打小闹而已。”
几个人寒暄之后,笑着走进了客厅,张廷兰没有说什么,而是将一本书送到了陈嘉庚的面前。
陈嘉庚接过来,急忙翻了两页,然后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是一本大学物理教程吧,似乎是美国人编的,在厦门大学,也有使用。”
“陈先生,那你觉得这么一本书,该是多少钱啊?”
陈嘉庚顿时苦笑道:“兰帅,这些教材可真不便宜啊,一本在美国也要买十几美元,拿到中国,价格就更高了,实不相瞒,很多学生都买不起教材,也只有老师有一本而已,其他人都要抄书。”
“十几个美元,的确很贵,不过在奉天,只要半块大洋!”
“什么?”陈嘉庚顿时就站了起来:“教材在西方历来都是版费最贵的,很多西方人都买不起课本,各个学校都有使用旧书的习惯,奉天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啊?”
“没什么不可能的,无非盗版而已!”唐绍仪在一旁笑着说道:“不过我们盗版的比较严谨,一个字都不能错,其实不只是教材,很多西方的科学读物,奉天统统都有盗版,而且价格极为低廉。”
相似小说推荐
-
民国大能 (闻人毒笑) 17KVIP2015-11-26 历史穿越中共党史研究员,穿越到了民国时代,你说他会干什么?毛伟人说:李铁是个好同志呀!蒋总统...
-
花花太监 (吝啬依然b) 起点VIP2016-01-01完结随着后世教高中的历史老师赵昊辰的穿越,明朝后宫中的小太监陈默,不但多了段关于后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