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奉系江山 (青史尽成灰)


条件谈到了这里,也差不多到了摊牌的时候,张廷兰虽然有心直接吞并远东,但是也考虑到列强的反对,尤其是奉军实力还有欠缺,只能退而求其次。
不过张廷兰也提出了要求,远东帝国必须接受奉军的保护,在远东的土地上,中国方面享有特殊的权力。包括移民,游览,开垦矿山,投资建厂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把远东变成奉军的殖民地。
为了降低列强反对的调门,张廷兰又提议对美英等国开放远东的投资,这个结果列强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奉军得到的太多了。可是这场战斗毕竟是奉军打胜的,理应享受胜利的果实,因此他们也没有办法反对。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激烈交锋,就在八月末中俄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远东共和国被远东帝国吞并,这个帝国的下辖领土范围从贝加尔湖,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总面积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远东帝国接受中**队保护,并且作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两国都要保证远东帝国的主权,不寻求吞并这个国家。
条件达成之后,奉军将布琼尼等俘虏交还了俄国,不过在交还的过程中,奉军又耍了一个手段,并没有一次全都归还,而是采取了分批遣返的方式,是俄国履行合约的情况,再归还这些俘虏。
不管怎么说,远东的战局终于告一段落,奉军也成了当之无愧的胜利者。只不过这个胜利者却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张廷兰肩头的担子一点都没有轻松下来。
首先远东经过了战乱,人口损失极为严重,目前总人口刚刚超过六十万,想要用这么点人,开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因此需要大量向远东移民,填补空缺,按照张廷兰的计划,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华人要在远东地区取得人口优势,为以后真正完全吞并,做好准备。虽说合约规定不许吞并远东帝国,但是谁要是相信合约,谁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傻瓜。
除了远东之外,东三省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人才和资金全都涌了过来,奉军也消化了从德国弄来的一些关键技术,工业品的产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几个主要负责军官企业的负责人,也将一套全新的军备发展纲要放在了张廷兰的面前,等待他的签署。

第五百九十八章 整顿发展

中俄达成了合约之后,俄国人带着失败的苦涩,退出了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成为了他们前沿据点,俄国人在这里囤积重兵,整修工事,和奉军形成了对峙局面。
奉军则是以乌兰乌德为前沿阵地,把贝加尔湖作为屏障,也部署了强大的防御力量。张廷兰正式下达成立远东驻屯军的命令,万福麟被任命为驻屯军总司令,下辖原边防军第三师,装甲第一旅,第三第五航空中队,蒙古第五骑兵旅,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三千多人。
同时白俄的谢苗诺夫也被任命为远东帝国西部军区司令,率领一万多名白俄军队,协助奉军共同防备红色俄国,基本上就相当于仆从军。
奉军除了在西线囤积重兵之外,又和远东帝国达成了西伯利亚铁路租借协议,将铁路管理权拿到了手中。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也成立了专门的铁道警备大队,配属装甲列车。奉军曾在俄国人手中缴获了两辆装甲列车,很显然这点数量是不够巡逻三千公里的铁路线。
哈尔滨轨道车辆厂根据从俄国缴获的装甲列车,又临时改装出十列装甲列车,用来巡逻远东的铁路。
可以说在奉军诸多的战利品当中,最令人动心的就是西伯利亚铁路,这条铁路大量的地段都穿过了冻土区。由于动土地带在某些季节,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之下会融化,到了晚上则会结冻。在结冻的时候,体积会发生膨胀,对于铁路的损害非常大,就算到了后世。如何在冻土上面施工,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当初俄国人为了建设西伯利亚铁路,倾尽了全国的财力,同时又聘请了大量的法国技术人员,历时二十五年。直到1916年才全线通车,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以奉军目前的水平,根本没有建设这种铁路的能力。
如今西伯利亚铁路东段都在奉军的掌控之中,一下子东三省的铁路里程就增加了一倍多,有了这条铁路。远东丰富的资源都成了奉军的囊中之物,为奉军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另外还有一点更加重要,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是海参崴,这里也是远东少有的一个良港。本来东三省最好的港口是大连,可是旅大目前还掌握在日本的手中,奉军拿到了海参崴之后。就多了一条海上生命线。
通过这里,能够直接和北美进行贸易,路程极大的缩短了,而且海参崴正对着日本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如果中日之间发生了战争,奉军可以从海参崴直接出兵,向南可以攻击朝鲜。向东直接攻击日本本土。原本东三省处在日俄两国的包围之中,北线没有出海口,南线还要被日本人层层封锁。
可是到了如今,这个局面彻底被打破了,奉军化被动为主动,只要实力足够,就可以反过来从南北两面威胁日本,让联合舰队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
被两大帝国包围的魔咒被彻底摧毁,奉军上下都欢欣鼓舞,张廷兰也开始系统的规划奉军的发展战略。其实从一开始。张廷兰很多的发展策略都是应急的。两大帝国压境,奉军唯一打破宿命的机会就是俄国内战,必须用最快捷有效的办法,让自己强大起来。
因此在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的时候。奉军完全秉承了拿来主义,直接仿制俄制武器,同样也仿制了一些德制武器,整个军工显得有些杂乱。虽然说俄国由于工业水平比较低,在所有列强之中,武器体系是最适合中国的,但是俄国人身体条件和中国人还是不一样,俄制武器并兵完全适合中国。
刚刚和俄国人达成协议之后,杨宇霆和蒋百里就对这次战斗进行了分析,把奉军在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寻找出来,既包括战术层面的,也包括武器层面的,其中在武器领域最突出的就是适应性的问题。
就在两位参谋长进行梳理的时候,宪兵司令冯永双也找到了张廷兰,最近在军队之中连续出现了几次酗酒赌钱的问题,个别军官纵容手下,军纪要求开始放松。
张廷兰得到了报告之后,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他正在找问题,弥补差距,结果竟然有人开始得意忘形了,简直是可恶至极。不过张廷兰也知道,这可能不是个别的现象,很有可能在全军都有膨胀的问题。
这股风气必须打掉,让手下人的脑子清醒起来。除了要更新军事装备之外,还要给士兵们来个当头棒喝。
张廷兰也感到了事情急迫,因此将手下的军方大员全都召集起来,同时陶吉平,熊梦远,巴玉藻,吴毓麟等军工领域的负责人,也全都召集过来,黑压压的人群,足有上百位中高级将领参加,会场上显得十分热闹。
其实奉军的将领和张廷兰差不多,很多师旅长,工厂的主要负责人,都在二三十岁上下,由于发展的太快,很多人几年之间,就升到了高位,他们难免还带着一丝年轻人的轻狂。尤其是在大胜之后,所有人都显得十分兴奋,还没有开会,所有人都交头接耳,高谈阔论起来。
就在他们兴奋的聊着的时候,张廷兰、杨宇霆、蒋方震,还有负责后勤军需的朱庆澜四个人鱼贯而入,有些军官偷眼看了一下张廷兰,发现这位大帅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反倒是严肃异常,他们也有有些不知所措。
张廷兰坐在了主位之后,威严的扫视了一下全城,底下的将官都变得鸦雀无声。
“毫无疑问,奉军是一个胜利者,但是一时的胜利,不代表永远的胜利,而且远东也只是整个中国大棋局当中的一隅,距离真正的大胜还非常遥远。我希望大家全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听什么歌功颂德,更不要固步自封。卧薪尝胆的故事谁都知道,我们不能做吴国的夫差。”
奉军在获胜之后,的确有些军官出现了膨胀的苗头,认为奉军已经彻底强大起来,根本不用在乎任何人。他们本以为这次召开大会,是要对有功将领进行奖励,哪知道张廷兰一开口,竟然是警告大家,不要做夫差,敲打的意味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很多人都默默的低下了头。
张廷兰继续说道:“对于失败者来说,痛定思痛,然后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相反胜利者就容易沉沦在过去的经验之中,鼓足不前。最近德国人派遣了一批观察团,他们在观察和学习奉军的经验,这点你们都清楚吧。如果在以往,他们会向一个落后的国家学习么?显然不会,正因为失败了,才让德国人真正的沉淀下来,我可以断言,德国早晚还会一鸣惊人,而眼下的胜利者,法国和英国,都会为他们的迟钝付出代价!”
随着张廷兰的话,在场的军官渐渐的将头都低了下来,收起了骄傲,开始认真听着。
“就拿法德之间来说,在普法战争之中,德国人大获全胜,结果这场战争他们就失败了。对于我们来说,要追求的是长盛不衰,永远都是胜利者,因此我们要从胜利之中,挖掘出自己的不足,比失败者更加用心的反思自己,不然下一场的较量之中,我们就会尝到失败的苦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