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我的伤心谁做主)



孙策占据会稽郡的郡城后,分兵而进,派遣诸将各自率领大军征讨郡中诸县,纷纷得胜而还。

后来,焦已又聚集兵力妄图夺取会稽郡,被周瑜设计打败,就连焦已本人,也被孙策斩杀。

而焦已的部众,都畏惧孙策,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孙策占据会稽郡后,听从周瑜的建议,派人送了一批金银珠宝给祖郎和严白虎,说是自己杀焦已,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焦已霸占了他堂兄的妻子,夺妻之恨,不能不报,还希望和祖郎、严白虎和平相处,不要因为焦已而伤了和气。

祖郎、严白虎信以为真,果然没有出兵,但也意识到了孙策带来的威胁,纷纷派兵紧守各个地方,省的被孙策偷袭了。

孙策占据会稽,又再次止步不前,而是收编降兵,训练军队,整顿会稽吏治,自有一派景象。

而河北的袁绍,自从剿灭公孙瓒后,又收编了刘虞的旧部,势力大增,占据冀州、并州、幽州以及部分青州,帐下人才济济,粮秣充足,可谓是兵强马壮,已有三十万之众的袁绍,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然而,境内乌桓人却趁着袁绍消灭公孙瓒之际,驰入了幽州,烧杀抢掠,横行无忌。为此,袁绍便派遣大军驱逐乌桓人,一时间斩杀五六千骑,迫使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的乌桓人北迁。

此时,乌桓大王蹋顿已经统一了乌桓各部落,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乌桓的部落首领前来诉苦,蹋顿为了给乌桓人报仇,便纠集乌桓十几万骑,兵犯幽州,要与袁绍决一死战。(未完待续。)

第0章256建安三年

袁绍在冀州,收到密报,说乌桓大王蹋顿聚集了十几万骑兵,准备南下入侵幽州,给被袁军斩杀的数千乌桓骑兵报仇。

消息传来,整个冀州都为之震动,乌桓人若果真驱兵十余万南下,那幽州将面临灭顶之灾,不光如此,就连袁绍的根基也会随之动摇。

袁绍有雄兵三十万,多数都是步兵,骑兵不过三万余骑,要面对十余万乌桓人的大军,还都是骑兵,未免会感到有一些吃力。

不过,正在chūn风得意的袁绍,丝毫没有畏惧,反而扬言要与乌桓人决一死战。

幸亏被田丰劝住,然后献出妙计,派人送去大批金银珠宝,暂时化解了这场危机。

蹋顿得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索xìng也不南下幽州了,毕竟要去抢掠,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乌桓人口本来就不多,万一在抢掠中损失了众多人口,那就得不偿失了。

袁绍虎踞河北,实力雄厚,蹋顿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乌桓的部落首领的面子,不得不出兵。如今得到巨额的赔偿,蹋顿也心满意足,将其中一部分分给了三郡乌桓首领,权当那些战死的乌桓人是在抢掠中牺牲了。

不过,在袁绍的内心里,却对乌桓人痛恨非常,他初得幽州,就面临如此考验,在权衡利弊之后,当即命令他的次子袁熙,率领五万雄兵,驻扎在蓟城,防备乌桓人。

河北初定,并州、幽州都需要时间去进行恢复,尤其是幽州,更需要时间去经营,袁绍即便再怎么雄心壮志,再怎么想南渡黄河与张彦逐鹿中原,却也得放缓步伐,先稳定河北局势才行。

于是,在田丰、沮授、审配等人的建议下,袁绍在河北境内进行了一系列稳定局势的措施。

正所谓兵马未行,粮草先动,首先是要解决人的吃饭问题,冀州沃野千里,幽州、并州也有不少地方可以进行耕种的良田,一场屯田运动正式在河北的大地上拉开了帷幕。

不过,袁绍所进行的屯田,大部分以军屯为主,毕竟他手握三十万雄兵,这些士兵都是青壮年,是很好的劳动力,如果不利用,那就浪费了。

除了开辟军屯之外,还鼓励民屯,区别就是,军屯的粮食收入,全部上缴给军队,由军队自给自足,而民屯则以收取赋税为主。为了刺激民屯,田丰更是建议袁绍降低赋税,以吸引大批百姓在田间里进行劳动。

冀州在经历过黄巾之乱后,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早已经恢复了昔rì的稳定,治安的稳定,自然会吸引来大批的百姓,所以,冀州的百姓尚有三十多万户,约有一百八十多万的百姓。

除此之外,并州则有六十多万百姓,幽州也有八十多万百姓,再加上青州平原郡的二十多万百姓,袁绍的势力范围内,大约有三百多万人口,这么庞大的人口基础,都成为了袁绍的雄厚资本,有人、有地,就不会缺粮,只要大肆鼓励屯田,不出三年,河北便可粮秣满仓,钱币四溢。

所以,袁绍也适时的停止了扩张的步伐,而是静下心来,潜心经营河北,以此为根基,准备休养个几年,然后再逐鹿中原。

于是,一道屯田的命令,便由袁绍亲自下达到各个州郡,黄河以北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屯田的浪cháo。

河北的消息,迅速的传到了彭城,张彦得知袁绍致力于屯田,并没有什么南下的准备时,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只要袁绍安生了,张彦也就不必再担心了,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屯田了。

张彦进行屯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初步见到了成效,也大肆开始实行军屯和民屯相间的屯田方式。

不过,张彦所统辖的地区虽广,总人口却比河北的袁绍少几十万人,经过去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张彦所管辖的区域内,总人口只有两百六十多万人。

虽然人口不及袁绍的多,但张彦却也不担心,因为他所管辖的地区内,水网密布,只要加以合理的利用,便可以引水入田,加以灌溉,从而有效的抵制干旱。

随后的时间内,张彦只是大致上过问一些政事,他则把权力全部下放,让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全权负责。

比如,张彦让大司农陈群全权负责屯田事宜,就给予陈群特别大的权力,只有如此,陈群才能放手去干,不受丝毫的影响。

事实证明,陈群非常的称职,肩膀上挑着这么重的担子,愣是给扛了下来,经过两年的时间,修建水渠三百八十六条,足以灌溉十万顷良田。除此之外,还主持开垦了三十万亩荒田,成功的实行了军屯。

这些功劳,都是陈群的,当秋收之时,粮仓第一次被堆满了。

为此,张彦特意奏请天子刘协,敕封陈群为忠义伯,食邑千户。

秋去夏来,转眼间又渡过了三个年头,时间一下子来到了建安三年的七月。

自屯田以来,三年间粮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原有的粮仓已经不够储存了,也为了避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出现,免得粮食遭到破坏,张彦在所管辖的地方,分别设立了三个大仓。

其中一个大仓设立在雍州的新丰县,成为关中军队和百姓的粮食保证,第二个大仓则设立在荥阳的敖仓。

敖仓古来有之,是古代的一个重要粮仓,是秦朝设置的。

chūn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事频繁,位于附近的荥阳更是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敖山置仓积谷,以应对随时可能的战争。除此之外,敖仓还是古代漕运的中转站,将从黄河而来的山东漕粮转运长安、洛阳(水运而来的山东漕粮往往因为黄河中上游弱小的水运能力而滞留,在敖仓卸粮后,可存储,也可经陆路直到两京)。西汉时期,zhèngfǔ又对其重修,并设置敖仓官治理仓务,直属zhōngyāng。当时的敖仓当关中与山东之冲,且储粮丰富,故战略价值极其重要。

所以,张彦在此处设立敖仓,将粮食全部囤积在此地,用作辐shè洛阳一带的战略要地。

第三个粮仓,则设立在金陵郡的秣陵城,用作辐shè江东,以应对战争时的需要。

这三年的时间来,孙策在江东逐渐扩张地盘,在击败焦已后,又连败祖郎、严白虎,并且占据了丹阳郡、吴郡,更是收服了祖郎、严白虎的部众,势力大增。

不过,看似孙策占据了江东,实则上却只有其形而已,毕竟江东的山越众多,加上孙策手段强硬,遭到了山越百姓的反感,山越造反不断,与孙策斗争不休,基本上形成了对峙阶段。

河北的袁绍在这三年之中也颇为老实,潜心发展屯田事业,粮秣充足,兵强马壮,常常有南下之意。

相较之下,荆州的刘表倒是和张彦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过,一则消息传来,倒让刘表和张彦的友好关系顿时跌入到了谷底!

锦衣卫来报,刘表治下的江夏郡发生了叛乱,为首者是张武、陈孙,江夏太守黄祖率兵前去镇压,张武、陈孙率众与其激战月余,终于抵挡不住,只好沿着长江东下。

黄祖派遣儿子黄shè,率领甘宁、苏飞二将,前去追击张武、陈孙,两军在蕲chūn、下雉先后激烈的战斗,张武、陈孙接二连三的战败,便乘船带着千余残兵沿江东下,直接进入了张彦所统治的庐江郡的浔阳县。

按理说,黄shè应该停住脚步,不再追击才是,至少也要先通知浔阳守将,获得准许后,再去追击。

但黄shè却没有那么做,而是率众顺流之下,追着张武、陈孙等人到了在浔阳上了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