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末战骑狂潮 (度方)



不过李铮觉得,只习文,那是蹩脚。文风鼎盛是好事,但若是缺了血性,早晚会走上不归路。

所以李铮觉得,是时候建立军事一类的教育体系了。不可能军中的将领,永远要从死人堆里选拔!建立系统的培养制度,才是王道。

想到这里,李铮立刻传讯荀爽,请他到草场来一趟。

这段时间正是教育系统下辖各大书院的考核时期,所以荀爽并没有呆在草场,而是在灵州。

接到李铮的传讯,荀爽给下面的人嘱咐了一番,便只身往灵州而来。

“伯父!”

李铮见荀爽到来,不敢怠慢,连忙行礼。荀爽虽然任了教育部部长,但并未认主,在李铮麾下地位特殊,是李铮的长辈,类似于客卿之类的存在。

荀爽还了一礼,抚须笑道:“急匆匆的把老夫召来,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李铮请荀爽坐下,奉上了茶水,这才道:“我欲再增加一个教育分支!”

“哦?”荀爽闻言,不由一愣,道:“且直言。”

李铮斟酌了片刻,道:“正所谓文武并重,该是时候开设武科,从小开始培养一批军事人才,为完善军事体系做准备了。伯父以为如何?”

“这是好事。”荀爽沉吟道:“那么你可有具体想法?”

“嗯...”李铮想了想,道:“既然要开武科,那么着重方向自然是军略。譬如武艺、韬略、地理等等方面...”

两人商讨了一两个时辰,最后终于做了决定。

首先,完善书院体系,对书院划分等级。

亭级为启蒙书院,其中不分文武,所有启蒙者都要习文识字、锻炼身体。

乡级为初级书院。从亭级启蒙书院毕业之后,进入乡级初级书院,就有了文武类别划分。任何学子,自愿选择主修科目,或文或武。

文类学科再增一个分支,为研究类学科,专修研究有利于民生发展的一类物事,类似于工商部之下的研究院。

而武科则增加武艺、韬略、地理、战例等几个科目。

当然,并非完全将文武两科隔绝开来。

文类学子可以仍然可以选修武艺,强身健体,也可选修韬略、地理、战例,成为军师参谋。研究类学子同样可以选修武类学科。而武科学子,也同样可以兼修其他两科,并不强制限定,任凭学子自身天赋和兴趣。

可以说,李铮领地的教育系统,是非常开放的,着重于天赋、兴趣方面的发掘,并非填鸭式教育。

亭级初级书院之上,就是县级中级书院,到了这一级,基本上每个学子的学习方向都已经定型了。

通过中级书院的毕业考核,过关之后,进入郡级高级书院。这一级书院的毕业学子,就有资格成为官吏。当然,只是基层官吏。

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可以选择进入灵州太学院进行深造。

将这一切理清之后,教育系统就需要进行一个较大的改造。涉及到师资、建筑乃至于各种相关教科书的编纂和印刷等等。

比如武科类的教授,可以让退伍的士兵担任启蒙书院教授职位。其余三级书院,可以让退伍的军官、或者从现今各大书院的毕业学子中选拔。这时代的教育,虽然科目划分不够详细,但正因如此,习文者学习的知识非常宽泛,各有擅长。自然能挑选出一些合适的。

至于研究类科目,可以在学业将成的学子中挑选教授,还可以在民间招募

另外,灵州太学院这座最高等级的学府,尚未见踪影,还需的立刻进行建造。地点选择在灵州城外两大祭坛旁侧,立刻就会招募工人,进行建设。

其余相关的建筑,必须要尽快的建设起来。还有编纂教科书,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武科类的教科书,现今基本没有成型的,一切得从头开始。

一切商议妥当,荀爽这位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风风火火就立刻赶回了灵州。李铮则又悠闲了下来。

现今麾下人才,包括荀爽在内,已经有不少了。荀攸、贾诩、荀衍、戏志才、田丰。有他们操持政务军务,李铮自然不必亲自劳心劳力。

再则,他自己劳心劳力,还不一定有他们做的好。

施施然走出自家府邸,李铮往校场而去。

远远的就听见其中的呼喝声,其中夹杂着几声娇喝,那不正是自家媳妇嘛。走进校场,便看到荀英一身披挂,按着腰间宝剑,挺立在点将台上。那一身英气,简直亮瞎了人的眼睛。

看到自家媳妇这身模样,李铮的心里就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

诱惑啊!

第一百二十九章放假

坐拥大汉大西北,治下黎民数百万,拥兵二十万,先后破韩遂,收羌胡,征匈奴。北据鲜卑,西临西域,虎视东顾。

李铮现在的实力,不说天下之最,也堪当一流!即便那把持朝政的董卓,在有些方面,也稍稍不如,更遑论尚未崛起的关东诸侯了!

可以说到了这样的程度,李铮才有了肆无忌惮、才有了真正争取自由的本钱。

躺在一张躺椅上,李铮微眯着眼,一派悠闲自在的模样,简直羡煞旁人。不过让李铮稍稍有些不满意的是,自家媳妇没在身边。

要是有个美人这时候在身边,弹弹琴,跳个舞,陪着他喝几杯,聊聊天,那才是世间美事。

不过荀英虽然多才多艺,但强烈鲜明的个性,却让李铮在平时享受不到这种福利。

当然,李铮也并不在意,媳妇嘛,整天养在家里不让外出也不是个事,有事业的女人,更有活力,更有魅力。

李铮全身心放松,脑子里将这段时间以来所发生的一切,都逐渐咀嚼梳理,最终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虽说他现在的实力,并不惧怕董卓,甚至有信心在这种时候击破董卓拿下关中。但也只是想想。

首先,这一两年来连年征战,军中虽没有厌战情绪,但李铮也须得考虑到这一点。一张一弛嘛。

其次,董卓毕竟是强者,麾下几十万大军也不是纸糊的,精锐颇多。若是此时想从董卓手中夺取关中,想必一定会有不小的折损。董卓的军队,李铮相信,一定比匈奴人强!而且,李铮手里也没有了地形转换图纸,不可能如同对待右部匈奴一般,将董卓一勺烩了。

其三,即便击败了董卓,拿下了关中,那么长安的朝廷又该怎么办?是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干脆抹掉这只剩下一个框架的空壳子?

其四,董卓毕竟还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压制关东诸侯。若是李铮此时攻伐董卓,未免给了关中诸侯发展壮大的机会!

最后,西域诸国、北疆鲜卑,还有并州的左部匈奴,仍然是极大的隐患。

想到这里,李铮不由微微叹息。

说到底,仍然是自己不够强大。

麾下兵马正兵辅兵加起来,虽然有二十万之众,但其中九成以上都只是普通兵种。

虽然因装备和饮食的缘故,李铮麾下的普通兵种比其他诸侯麾下的军队都要强,但也不是强得离谱。普通兵种不能得到战骑技能系统的加持,这是最大的遗憾。

若是有五万战骑兵,李铮还会顾忌什么?!

直接碾压就是!

可惜啊,战骑兵数个兵种,合计人数还不到五千。小规模战争倒是战无不胜,但面对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所以现在李铮要做的,是发展和等待。

精修内政,发展民生,增强底蕴和战争潜力,等待战骑规模的繁衍扩大。至于大军的数量,就暂时稳定在二十万左右,不再继续征兵。

吃过午饭,李铮换了常服,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短打装扮,出了府邸,往草场北段而去。

草场现今的面积,经过连续两次系统扩大,已经达到了两万亩左右。生物生长加速器的影响范围,现在将将把草场覆盖起来。

各大战骑兵种,自击破右部匈奴以来,就一直屯驻于草场,一边繁衍,一边训练。每日训练,就在草场北段的开阔地带。

天空中,一百五十头金翼虎骑呼啸着飓风一般,或是俯冲,或是抬升,或是倒转,组成不同的战阵,正在做一系列的训练。

草地上,一千青甲战骑分作数部,正驰骋飞奔。相互之间看似若即若离,却又联系紧密,统兵校尉往往只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动作,各部兵马就能摆出种种战阵,演练各种疾驰奔射的战术。

又有山岳狼骑,每每冲锋,四面八方一片刀光,看似一窝蜂一般,就像大草原上的狼群围猎一样。但往往能同进同退,不落下一个。而且极其迅捷,往往一击而走,撤退冲锋,都如同一体。

还有摧锋战骑,虽然只有三百数量,但这种一阶战骑中最适合冲锋陷阵的重骑,奔杀起来,气势骇人,比之三千山岳狼骑的气势,也不差多少。他们正在演练凿穿、转向等等战术。

而旁侧不远处的湖泊中,正有十几条战船在演练阵势。在战船旁侧的水中,一头头庞大的阴影若隐若现,那是猪婆龙骑。

猪婆龙骑的甲装,很是奇特。

骑士装备与李铮那个时代的潜水装备有些类似,但没有那种累赘一样的氧气瓶,单单只甲装本身的特殊功效,就能够支持士兵在水下生存半个时辰。这种甲装材质坚韧,表面滑溜,就像泥鳅的表皮一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