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君子毅)



谁知徐晃依然是拒绝道:“我意已决,此生再不会为任何人效力,文远请回吧。”

张辽也感受到了徐晃的心灰意冷,他并没有走,反而是让手下拿来了酒。

两人默默对饮,这边喝下半坛子后,张辽这才缅怀中惆怅道:“公明武勇军略,世所罕有。当以此身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岂能轻易说出退隐的话。昔日公明投在曹孟德帐下,勇救天子与洛阳,实乃忠义之士。然而如今你也能够看到,曹孟德杀国舅等人,又杀皇后,实乃国贼。”

徐晃闻言猛然抬头,紧盯张辽。

张辽亦是看着他道:“公明,前番你为国贼尽忠,我也没有说什么。今日,此人已经先弃你而去,你竟然为了这样的人心灰意冷,舍去为国为民效力的机会。你的忠是何忠?你的义是何义?公明何不弃暗投明,与我主诛国贼匡扶社稷,共成大业,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徐晃的眼神黯淡片刻后,又明亮起来。似他这样的人,也不愿此生就此沉沦下去。徐晃猛然饮下一碗酒,哐当砸了酒碗,起身道:“听文远一席话,茅塞顿开,愿追随高将军建功立业,不负此生!”

高远因此又得一员大将,张辽大喜过望,跟着说道:“何不劝说于禁将军,我等一起辅佐主公,共成大业!”

于是,张辽便带着徐晃一起去找于禁。

对于于禁来说,他跟徐晃的心念几乎一样。对于曹操的抛弃心灰意冷,但此生就此没落,岂会心甘情愿。于是,在徐晃、张辽的劝说下,于禁也选择了投顺高远。

第二天,当高远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恭喜主公,又得两员大将。”在司马懿的心里,他很愿意看到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于现在的高远来说,要地盘有地盘,要人有人,已经不是之前的势微了,未来一片光明。

同时,司马懿细细想来,不免心惊。只因高远今天这样的局面,几乎是他一己之力打出来的。就算是司马懿,也是敬服。

当张辽带着徐晃、于禁到来的时候,高远亲自下堂,扶二人就座后,反而是躬身一礼。

二人心惊起身,急道:“高将军为何如此?”

高远叹息道:“我生平所愿,就是在这乱世,解救天下黎庶与水火之中。二位将军能来助我,我要感谢你们。”

一旁的赵云唏嘘不已,高远的这种信念,就是赵云追随他的根本原因。

徐晃、于禁有感,拜倒在地,道:“主公在上,某愿追随主公,解救天下黎庶与水火之中。”

然而司马懿听出了弦外之意,看出了高远的野心。不过主公有野心是好事情,主公没有野心,下面的人还有什么奔头。

于是,虽然高远连遭袁绍、曹操的攻击,却是在战争之中,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转眼到了三月,虽然高远从曹操、袁绍那里得到了许多物资,不缺钱不缺粮,装备也不缺,但他更加在意领地内的钱粮收入。

这一日,高远找来司马懿,道:“仲达,今夏的钱粮收入会有多少?”

司马懿身为军师,对此早有预计,道:“除出日常开销外,会有十万贯,会有一万五千石粮食的结余。”

军队无战事的情况下,是有生产力的,屯田的话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而在有战事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产出的。而司马懿所说的结余,也就是说,抛开无战事下的消耗,若是开始作战,并州现在的存粮,够三千士兵吃一年。

高远一算,三千人吃一年,一万人也就四个月,两万人就是二个月。他现在有七千兵马,这古代作战,少说一年半载,打三五年的也比比皆是。若是这么一来,若是战事又起,高远的粮食几个月就没有了。

就这么点粮草收入,这让高远如何扩军,扩军后又如何吃饭?

发现只有这么一点粮食后,高远十分震惊,他寻思各县,虽然并州与冀州大平原,关中大平原这些地方不能相比,但良田是有的。“这么多地,怎么会这么少?”

感谢:大气污染,连连有余,少年之欢的打赏。

第八十九章土地改革

随着司马懿娓娓道来,高远终于知道粮食都去那里。

高远拿起茶碗喝了一口,没有说话。这却让司马懿倍感压力,因为他知道高远在并州北部四郡的政策是什么。想到这里,顿时心里一惊,汗就下来了。

“一万五千石。仲达呀,你们家今年收了多少粮食呀?”高远似乎不经意间问道。

司马懿尴尬了起来,道:“属下家中,夏收的时候,或许……大概会有三千石的收成。”

高远道:“怪不得汉灵帝要卖官才有钱,怪不得许多人有钱买官。”他呵呵一笑,司马懿却是汗如雨下。

似司马家这样的士族,天下太多了,高远治下也有不少,一个就三千石,合着天下钱粮税收,大部分都到了士族的口袋里。

话说这士族阶级萌芽于东汉,也是东汉衰败的重要原因。

士族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把持政策特权,是皇权赖以建立和巩固的支柱。这来自于士族强大的力量,东汉末年的士族,在经济上已“田亩连于方国”,“奴婢千群,徒附万计”。也就是说,士族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土地上的人都要听他们的。

而在政治上更是“累世经学”,“累世公卿”,甚至出现袁绍这种“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并享有事实上的免除赋役的特权。

这些权柄在东汉末年达到了巅峰,东汉吏治**后,把握权柄的士族,就更加为自己家谋福利。大量百姓的土地,被他们兼并。他们不用交税,土地都是他们的了,朝廷自然就没钱了。他们又比朝廷还狠,完全忽视律法,对土地上的百姓随意生杀予夺,这就引起了许多农民起义。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黑暗的表现。由于士族大肆吸血,本身富可敌国却自私自利,导致朝廷没有钱粮建设国防。自然而然的,五胡乱华开始了。

士族鼎盛时期,可以说就是华夏的黑暗时期,国家层次没有任何强大的表现。

这士族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对统治者不利的。比如就刚才高远与司马懿的对答,高远也不算是个小诸侯了,他夏收只有一万五千石,而司马懿家就有三千石收入。

然而统治者脱胎于士族,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让他们无法对士族下手。

但是高远不同,高远一来是后世来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思想理论成熟,二来他跟士族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土地改革。”高远如此说道。

在改革过程中,部分转让会给予士族相应的补偿,金额从象征性的小数目至土地实际价值均有。当然,若是非法所得不但要收归公有,还要治罪。

“什么?”司马懿彻底傻了眼,失声道:“主公,世家大族一定不会同意的。”

高远双手一摊,道:“既然所有者不同意,那么只好土地革命了。”

“土地革命!”当司马懿从高远这里得到土地革命的意思后,便是司马懿这样的人物,亦是在震惊中失了魂。他失声惊道:“主公,您若是如此的话,全天下的士族都会起来反抗的。”

至于士族的反抗,高远只是不屑一笑,道:“仲达,人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须知得民心者的天下。”

司马懿闻言一愣,他细细想来,如今天下的形势,可以说是超大型士族在割据地方。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绍,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士族,都是一大群中小士族,跟着一个大士族干。而对于高远来说,其实并没有士族支持他。

因此,高远的横空出世就是一个特例,他有拿士族开刀,获得人民力量的天然条件。

高远初来东汉什么都没有,而曹操这样的诸侯根基深厚。他欲意土地改革,还地与民,争取百姓的支持,从而在未来争霸天下的道路上,获得其他诸侯无法获得的力量。还地与民,不但不会与高远的统治相冲突,反而会为他带来更多的税收。

而司马懿,则发现自己完全看不透高远了。然而司马懿就是司马懿,他马上发现,这种改革又是集权的不二法门,士族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一切。而作为一名君主,就能够更好的掌控地方。

并且这种改革宜早不宜晚,显而易见,一州的士族力量,就要比一国士族的力量好对付的多。

“这是不亚于秦始皇置郡县的集权手段!”司马懿不由钦佩高远的战略眼光,“然而,寻常百姓的力量真的能够战胜士族?”在他看来,偌大的黄巾之乱都被士族联合起来围剿了。

不过对于高远来说,他当然知道人民力量的强大。历次改朝换代,都是从农民开始的。而黄巾起义,只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领导而已,若是不然,足以覆灭东汉。

于是,一场有高远领导的,轰轰烈烈的耕者有其田运动,在并州以及河内等郡,拉开了序幕。

高远提出,废除士族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没收士族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士族本应得到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如此一来,高远的领地内,得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他未来争霸天下,积蓄力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