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明白!”
“拿纸笔来,朕给你简单描绘一下朕对这个手雷理解。”
不一会旁边的官员就铺好了白纸,赵祯拿着毛笔在纸上边画边讲解道:“诸位爱卿请看,朕认为这个手雷为了方便于手握,咱们可以把形状设计成长颈花瓶的样子,这样手可以握在细的一段挥舞着扔出去。火药就装入瓶肚中,瓶颈这一点还用于安置引线,根据扔出去需要的时间调整引线的长度,使得手雷被扔出去后能够及时的在快落地的时候爆炸。”
赵祯接着用毛笔在画好的花瓶瓶肚上打上一个个十字格,对众人说道:“你们也看到了,像你们这个坛子做外壳,爆炸后坛子的碎片大小不一,或者就直接爆成两半,这样一来能波及的范围就边小了。所以咱们可以像这样,在瓶肚部分做成这种龟裂状,同时可以考虑在瓶中加入一些铁钉或铁珠之类,这样一来这是碎片就会四面八方的铺开,可以同时杀伤大量敌人。诸位以为如何?”
“皇上天资聪慧,臣等自愧不如哇!”
“诸位不必自谦,相信你们多想想也能想到,朕只是提出这么个想法,还得靠诸位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啦!”赵祯豪不脸红的认可大家的夸奖,天资聪慧暂且不好说,这山寨能力可是杠杠的。
“臣等谨遵圣旨!”
“那好,你们在仔细思索一下朕给出的这个方案可有何漏洞?”赵祯看着自己的构思,突然发现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可又不好掉自己面子,于是脑筋一转,装作考校他们一番。
段辛等人毕竟没有赵祯那超前的经历,一时间并未发现问题所在,只好纷纷摇头。
赵祯大松了一口气才继续说道:“朕说过,这种手雷是投掷武器,而这个火药要爆炸需要密封环境。那你们说要是用陶瓷在做这个装药的东西,扔出去摔坏了该当如何?”
“皇上言之有理,老臣当时只想着用坛子这种现成的东西来用,没想过这个问题,不知皇上有何妙计?”段辛红着脸问道。
“依朕看来,其实这也不难,咱们只要把装药的部分改成生铁铸造不就可以了么!在把后面的手柄改成木质或者竹制的都是可以的嘛!”赵祯很没脸皮的把后世木柄手雷的创意据为己有。
“圣上之计秒啊,老臣这就按您的意思在试验几番!”
“嗯,好好干吧!”
其实很多发明创造充满了各种机缘巧合,都是因为发明它们的人需要一点灵感或提示,只要给他们开启了那么一扇门,他们就会把这扇门越打越开。
“说完这个手雷,朕再说说你们弄出的这玩意吧!虽然这么大个家伙不可能用手来扔,不过朕认为只要稍加改进,完全可以用投石器或者床弩来抛射,甚至可以埋在地上等敌人经过的时候引爆,相信这都是很有威力的吧!”赵祯看着他们剩下的“火药坛子”,突发灵感,于是便给大家将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所言甚是,臣等一定尽心研制。”
“好吧!诸位辛苦些,继续忙你们的吧!”赵祯说完就率先踱着步往外走去。
“皇上请留步!”段辛这是才从后面追了上来。
“爱卿还有何事?”赵祯闻声,停步,转身问道。
“这些年老臣深受圣上厚爱,执掌将作监以来也没有什么大贡献,有负圣上重托,老臣深感惭愧,即使如此,老臣任然厚颜混迹于此,希望用此残身为陛下尽忠。然而最近老臣深感体力不支,记性也大不如前,老臣害怕影响圣上千秋大业,已经把微薄体会编成了这本《火药概论》,希望皇上能够尽快选择继任者。老臣就还有最后一点奢望,希望皇上您能让老臣亲自看着您说的手雷从老臣手里诞生,望圣上成全!”段辛说着说着就跪到地上,双手举着一本书对赵祯说道。
“爱卿快快请起,是朕对不住你呀!爱卿都这么大年纪还在为朕操劳,朕早就应该让您安享晚年才对!爱卿放心,朕保证手雷一定能够在您手里面出世的,您就安心吧!”
对于这个无私奉献、帮助自己打理将作监多年的老人,赵祯甚是感激。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他为赵祯撑起了整个将作监,待到一切走上正轨,觉得自己精力不济又急流勇退,绝不拖后腿。在这个门户只见保护严密的时代,他能够无私奉献自己一身所得,确实极为难得!
赵祯离开研究院的时候还在幻想,自己的士兵们很快就可以甩着自己山寨的手雷,踏上那片辽阔的草原,浑然不知成功他妈最喜欢到处晃悠……
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
赵祯回到皇宫招来工部尚书张知白,把各种矿点分布图交予他,并下令即刻进行矿石挖掘和工业园建设。为了方便矿石运输,或水运或陆运,相关道路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由于有了赵祯比较直白的讲解,将作监没用多少时间便完成了第一枚手雷的制作。赵祯亲自前去参加试用实验,效果跟想象的差异不大,经过训练的士兵可以投出四五十米,而有效杀伤半径差不多有十米,哪怕是穿着铠甲在五米之类都不顶用,或许只有宋朝的步人甲能够近距离抵御,前提是里面的人不被震死。
之后,赵祯感于段辛对火器方面的贡献,特封其为雷伯,世袭罔替,作为第二位荣获此殊荣的幸运儿,一时震动朝野,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有想法和能力的人前来京城企图闯进赵祯的视野。
这些情况,赵祯此刻还不得而知,而他还在为接替的人选头疼,毕竟这个时代懂发明创造、懂科学的人才实在是太难得了,自己的那些小伙伴又过于年轻,还不足以掌控这么重要的一个部门,而后世鼎鼎大名的沈括苏颂之流要么还没出生,要么还在吃奶。
经过苦苦思索,赵祯终于想起了皇家学院三杰,这才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三杰”之一的毕昇已经有活干了,暂不考虑。剩下的燕肃和曾公亮可都是历史大名鼎鼎的人物,尤其是燕肃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本来曾公亮在历史上是在天圣二年的科举中考中进士的,但是由于赵祯的出现,到此刻还没有举行科举的打算,所以他还只是个白身,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能力。
燕肃(991—1040)北宋画家、科学家。字穆之,青州(今山东益都)人。少孤贫,巧思过人,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14)进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人称“燕龙图”。学识渊博,精通天文物理,有指南车、记里鼓、莲花漏等仪器的创造发明,著有《海潮论》,绘制《海潮图》以说明潮汐原理。工诗善画,以诗入画,意境高超,为文人画的先驱者。这就是后世历史上对燕肃的平价,虽然很简短,但莲花漏和《海潮图》足以说明他在宋朝这个时代有多牛。
曾公亮相比燕肃其实要稍逊一筹,而他在历史上名声比燕肃要响,主要是他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可以说正是这本《武经总要》为他博得了偌大的名声,不过他既然号称北宋军火家,赵祯当然不会把他浪费了。
史载公元1015年,天圣二年,宋仁宗皇帝于垂拱殿中苦思冥想一日,若有所得,奋笔疾书,留有墨宝曰:“大宋皇家研究院”。
翌日,圣旨下,升将作监为大宋皇家研究院,独立于四院六部之外,专司研究之责。拜进士燕肃为参知政事,宝文阁学士,任皇家研究院院长,并追授雷伯段辛为皇家研究院名誉院长。皇家研究院暂设火器司、机械司、农业司、工业司、医药司、材料司等。改钦天监为钦天司,并入皇家研究院,掌天文地理研究之责。调皇家学院曾公亮、王绅理、陈鑫华、张奇瑞、向忠天、杨斯恩,李星秀、吴仁、谢欣然以及丁度入职皇家研究院。
赵祯登基以来,怪物百出,百姓对此已见怪不怪,只要不影响大家过日子,一概呵呵之,但对于某些有心人士可不尽然。当然了,对于那些不善科举之道,却独爱格物之术的人,赵祯此举无疑给他们指了一条光明大道,让他们看到除了科举以外还有另一个出人头地法子,于是乎这些人也都慢慢的向京师汇集。
与这些人不同,在山东的某个角落那位既高兴有郁闷。高兴的是赵祯净出幺蛾子,让自己的“惊涛”计划更加容易,郁闷的是当今圣上“离经背道”之举是愈演愈烈,深感吾辈肩上担子是愈发重了。
随后赵祯在垂拱殿召集了皇家研究院相关官员,一同商议研究院的相关事宜。
“今日召集诸位于此,乃因皇家研究院一事,朕此番举措绝非只为换个名字。所为研究院,旨在研其理究其穷,对于日常见闻进入深入研究,掌握其原理,发扬其用途。朕今日召集众位,均因诸位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今后希望你们善用之,为我大宋强盛添砖加瓦!”华夏文明虽然源远流长,也对自然之力用之甚广,但后世却公认华夏文明对人类科技进步的贡献少得可怜。究其根源就在于古代先贤们只是喜欢很多自然表现加以利用,却不会去寻求其根源,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反而演变成一种言传身教的技能。这也是赵祯这种技术控心里最大的悲哀,他希望从现在开始改变未来……
“臣等谨遵圣旨!”
“或许诸位之中还有人对此不屑于顾,觉得不过如此,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朕说句负责任的话,你们以后的成就将极大影响我大宋的命运,切不开轻视!”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大宗师 (暖阳倾城) 起点VIP2014-09-23 两晋隋唐 相传有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秦轩曾穿越唐朝,并成为一代大宗师! 据说对联的产生...
-
回到明末当军阀 (狂人阿Q) 起点VIP2015-11-30 两宋元明 学霸留学生杨潮救人溺水,睁开眼变成了一个向往秦淮风月明朝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