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头大汗的何兴墨,匆匆从门外跑了进来,端起他老爹的茶杯一饮而尽。
“这又跑哪去玩啦?弄这么大一身汗!”何芜笈替他擦掉脸上的汗水:“皇后给你写信了,快去洗把脸,洗了来看信!”
何兴墨惊喜道:“皇后给我写信啦?我马上去洗!”
看着何兴墨一天风风火火滴模样,何芜笈不仅感叹:“年轻真好!”
何兴墨很快洗完脸和手,在衣服上使劲揩掉手上的水,笑嘻嘻地凑到何芜笈面前:“义父,孩儿洗好啦!”
“喏,拿去看吧!”
何兴墨双手接过信封,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专心致志地看着书信,那模样可比他读书的时候用心多了。
何芜笈见他看完才打趣道:“平时都没你这么安静过,今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么?”
何兴墨没有搭理他,自顾很小心地把信纸叠起来,有慢慢放进信封,最后揣进怀里,还用手抚摸了两次才舒了一口气。
“不就一封信嘛,就算是皇后的信,你也用不着这样吧!”何芜笈继续挑逗他。
何兴墨伸出一根手指在何芜笈面前摆了摆,以一副坚定的口气说道:“义父,您不懂!当年,皇后以不到十岁的年纪撑起家业,并打造出这么大一片基业,还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每年都活人无数。自从孩儿知道皇后从小的事迹之后,皇后就是我心目中最崇高的偶像,我要以皇后为榜样,也要成为她那样受世人尊敬的人物!”
“是吗?那敢情好!皇后确实义父见到过最了不起的奇女子,想当年,义父刚见到她的时候……”何芜笈笑眯眯地给儿子讲着昔日往事,他的思绪也回到了许多年前,曾经的一幕幕在他眼前晃过,时间带走了一切,独独留下一汪热泪。
每当何芜笈讲起这段往事,何兴墨很有耐性地静静听完,哪怕听了好多遍也不觉得厌烦,而且每一次都听得热血沸腾!
何芜笈不经意地擦了一下眼泪,笑着对他说道:“义父又跑题了!说说看,皇后都给你说啥啦?”
“哦,皇后告诉我要好好读书,但又不要死读书,要学会学以致用,把学到知识用于造福大宋子民,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对了,皇后说给我送来了很多书,书呢?”
何兴墨瞪着眼睛看着老爹,等着他的答案。
何芜笈摸着他的头:“书已经送到了金陵书院的图书馆,等他们整理出来,你过些时日就可以去看了。义父还给你说个事,这次皇后娘娘给义父的信里面提到一件事,皇后娘娘说圣上遇到个麻烦,最近茶不思饭不想,皇后也很忧心呐!”
何兴墨听到皇后有事,眼睛一下就亮了,看书的事也先跑到了脑后,急忙问道:“什么事?”
何芜笈看到他上钩,心里乐开了花,但面子上还装得很沉重:“几个月前,圣上不是悬赏渡船图纸么!还是你提的点子,咱们才拿成功拿下了悬赏。但是,渡船在好也有它的缺陷,平时或许能够将就,可要是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情,靠渡船运输可就耽误时间了。
因此,圣上又想在黄河上修建大桥,可以咱们现在的能力,这根本就是不可能事!
虽然义父也很想帮皇上和皇后的忙,可是义父本事有限……这事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呐!”
何芜笈说完,见何兴墨呆在那没有反应,还以为自己这招不好使,便决定再激他一下:“怎么?墨儿没有信心么?”
何兴墨摇了摇头:“我只是正在想办法而已!”
“想出来了么?”
“没有!”何兴墨有些丧气地回道。
何芜笈抚摸他安慰道:“不要气馁!多看书,多学习,墨儿这么聪明,一定能够想到办法的。”
何兴墨握紧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嗯!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认真读书!”
何芜笈:“真乖!不要忘了孔圣人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道啦!义父,你书桌上那些雕像是什么啊?”何兴墨忽然瞄到他书桌上一堆奇怪的东西,又开始好奇心泛滥。
何芜笈回头看了一眼:“喔!那是皇后送来的‘龙凤奖杯’!”
“干啥用啊?”
何芜笈微微摇头:“义父也不是很清楚,皇后在信上说,为了鼓励大宋百姓开拓创新,造福百姓,特意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开设‘龙凤奖’,用于奖励和支持那些对国家和百姓又重大贡献的人。而且,这件事情就是交给咱们东南研究院来承办,义父还要抓紧时间研究研究,你先去玩吧!”
“哦,好叻!”
何兴墨眼珠子转了转,也不知道小脑袋瓜子在想啥。
第69章 百年大计
大庆殿,皇宫最大的宫殿,一般来说只有重大节日或者有外宾来访才会启用这个地方。
然而,今天既不是什么节日,也没有什么外宾来访,却有诸多大臣被叫到了这里开会。不过,这次开会比较奇怪,居然没见着一个内阁大臣,虽然有诸多大学士参与,但官职最大也就是一个礼部侍郎蔡齐。
蔡齐祖籍洛阳,徙居莱州胶水,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少年时成了孤儿,依托外祖父刘家过活。
大中祥符八年(1015)以莱州贡士身份赴汴京应中央礼部试。被宋真宗亲点为第一,并连称“得人”,诏令金吾卫士七人,“清道传呼以宠之”。后世状元“跨马游街”之殊荣,自蔡齐始。
这个牛人就是赵祯今个找出来主持重大会议的人选,至于那些内阁大臣,赵祯还需要他们盯着朝政,没工夫在这耽搁。
一百多号大臣,最低的都是挂着学士头衔,职位也是囊括各个部门。等他们全部进入大庆殿之后,门外的宫廷守卫便把大门重重地关上了,这些个大臣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这个时候,小顺子的尖嗓子在大殿里面想起:“皇上驾到!”
一众大臣赶忙收拢心思,恭恭敬敬地迎接赵祯的到来。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祯:“众卿家免礼!”
“谢皇上!”乌压压又站起来一片。
赵祯:“小顺子,给诸位大人赐座吧!”
“是,皇上!”小顺子恭敬地赵祯行了个礼,然后朝旁边的跟班低声吩咐了一阵。
很快,宫廷卫士便给每位大臣搬来了一副座椅和一架便床。
赵祯:“诸位爱卿,都请坐吧!”
众人再次道谢之后,迷迷糊糊地坐下,都不自觉地盯着自己旁边的床发呆,心里犯着嘀咕,圣上这会又是要整啥幺蛾子呢?
赵祯很快就替大家揭开他们心中的疑惑:“诸位爱卿,都回回神!朕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商议,可以说这件事情关系到我大宋江山,乃至我炎黄子孙和华夏民族的兴旺。怎么样?有没有感觉自己肩上有那么一点胆子啊?
那么接下来朕就直接进入正题,有句话说得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咱们今天要讨论的事情就是我朝的教育问题。看你们这表情还是很疑惑嘛!你们是不是都觉得我大宋的教育没有问题?
诚然我大宋的教育在周围这一片地界来说是首屈一指,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应该居安思危,想得更远一些。你们要知道,教育可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国策,你们今天的决策,将会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子孙,切不可让几千年之后的后代来埋怨咱们今天的错误决策。
你们滴明白?”
一众大臣,先是点了点头,忽而又摇头。
赵祯:“你们这又点头又摇头,几个意思?”
礼部侍郎蔡齐站出来回道:“回皇上,臣等明白教育事关重大,就是不大清楚您到底要臣等做啥?”
赵祯点点头:“稍安勿躁,听朕说下去你们就明白了。”
“请皇上示下!”
赵祯:“自古以来,虽说朝代轮替不休,但中原肥沃之地一直都是被咱们汉人占着。然,周围蛮夷从未放弃过他们的觊觎之心,哪怕到现在也是如此。那些蛮夷在武力上可以说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咱们汉人的身体不如他们强壮,民风也没有他们那么彪悍,这个问题大家也深有感触。
而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呢?那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湛技艺,我们利用这技艺制造出强大的武器,帮助我们抵御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可是,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因为大家一直以来倡导圣学,一切以学习圣人为终极目标,严重缺乏开脱创新精神,再加上各家门户之见深严,许多宝贵的记忆也因此失传。这对于咱这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当然,朕不是说圣学不好,只是想说明咱现在的教学方式有问题。朕召集诸位来此,就是希望你们能够想出一个可行的教育方案,在能够教导他们如何做人的前提,尽量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人才,一个能够为我大宋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
“臣等一点尽力而为,为圣上分忧!”蔡齐带头表态道。
赵祯:“朕也听出来了,你们这心里还是很抵触的,这也难怪,毕竟你们都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面培养出来的,想让你们自己来改变这个现状有不小的困难。朕相信,你们当中还有不少人认可那套愚民政策,以为降低百姓民智有利于自己管理。这或许没错,但是这个代价可是用整个民族的气运换来的。
朕在此很明确地告诉诸位,朕绝不干这一套,朕要开民智,朕要打造真正的强盛之国!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大宗师 (暖阳倾城) 起点VIP2014-09-23 两晋隋唐 相传有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秦轩曾穿越唐朝,并成为一代大宗师! 据说对联的产生...
-
回到明末当军阀 (狂人阿Q) 起点VIP2015-11-30 两宋元明 学霸留学生杨潮救人溺水,睁开眼变成了一个向往秦淮风月明朝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