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末当军阀 (狂人阿Q)



“听我的号子,拉!”

张大桅像刚才的老船工一样喊了起来。

“再拉!”

张大桅喊道。

士兵们拼命拉着绳索用力,只是他们显然没有船工们熟练,大船摇晃的厉害。

“左边用力,右边松。”

张大桅大声喊着。

“右边用力,左边送。”

由于士兵不熟练,张大桅喊号子的频率,比刚才船工快多了。

不过在张大桅的指挥下,船总算是平稳的驶出了船台,幸好这是一座大船台,否则肯定会撞上的。

出了船台,是一条水渠,直通秦淮河,靠近新江口码头。

新江口的码头,也叫龙江关码头,码头上有官府设立的收税钞关,钞关就叫龙江关。

船很快就到了码头上,码头上建筑林立,有大大小小的铺子,更多的则是仓库。

王义和杂货铺在这里也有一个仓库。

杨潮第一笔买卖,就是接的王潇的货。

今天第一天出船,就不会耽搁,早上来前通知了王潇,王潇早早就来到码头上组织。

这座码头是民用码头,跟水军大营外废弃的码头不同,这里虽然也显得破败,但是还能正常运转。

因为这座码头始终有收入,设在码头上的钞关,每年从这里要收取几万两银子。

不过杨潮没见过税吏,因为纳税什么的,自己不用管,自己只负责运货而已。

这批王义和杂货铺的货,只需要运到长江对岸的浦口去,运费就有十两。

如果那边也有货,一来一回就是二十两,而这一来一回用不了一天时间。

所以现在运货行情真的很好,杨潮这笔投资非常值得。

当然这笔投资也很昂贵,一千五百两银子,足够三口之间吃一辈子,全都给了姚匠头。

一千五百两,很贵,也不贵。

一千五百两是一笔巨款,但是对于买船则是一笔小钱。

自己这艘船,可以拉一千五百担粮食,拉两三百个人,这样大的船,建造成本不下于六七千两,上万两都不稀奇。

但由于是官府调拨的料造的战船,加上杨潮给的不是船价,而是给坐场文官和太监的常例钱,所以才能这么便宜。

幸好这是一艘战船,纯粹用来拉货性价比不高,因此其他军官更愿意用一千多两银子接受真正的漕船、浅船,也不愿意用这种更加结实的战船,所以就一直在船厂的船坞里躺在。

现在便宜了杨潮。

当然这是看待问题角度不同导致的。

其他用船的军官,都是为了做生意,而杨潮则把战船作为自己的资本,这战船跟士兵一样,将来都是自己手里的力量。

所以这艘战船一千五百两卖给杨潮,是超值资产,而对于其他军官来说,性价比却根本不如能拉货的商船。

第一百零四节起航

码头上的苦力用了一个上午将王家的货都搬进了船舱。

货物非常多,但是杨潮这艘船可以拉一千五百担,一担三百斤,总共就是四万五千斤,换算成后世的吨位,也有两百多吨,在后世虽然只是小的不能小的小船,可是在明朝却是毫无争议的大船。

因此杨潮一船就全都装下了。

正因为这是一艘大船,所以拉一船货到对岸,就敢要十两银子。

这完全是市价,不是王潇照顾杨潮生意,如果王潇真要照顾,杨潮也不会接受。

到了中午,杨潮的船就开走了。

张大桅经验十分丰富,操帆大半辈子了,几乎是闭着眼就能开这种帆船。

杨潮招的四个老兵中,就数张大桅操帆手段高,其他人虽然都驾过帆船,但都是单桅,只有张大桅驾驶过双桅船。

因为张大桅前些年张献忠攻击江南的时候,他出战过,最后没有战死,胆怯逃离军队。

但日后生活拮据,被杨潮招了过来。

船帆在张大桅的手里,异常的听话,看到他指挥升帆、降帆、转帆好像非常轻松一样,可是杨潮试过,却感觉到很沉重,不一会就累的气喘吁吁。

张大桅却遗憾的说,这些新兵都不太懂,不然还要更轻松一些。

杨潮倒不认为张大桅的力气就比自己大那么多,相信这都是技巧的原因,因为有技巧,所以他干着不累,还能干的更好。

船上除了张大桅等四个老兵,以及杨潮和两队士兵外,有王义和杂货铺的一个账房。

船一驶入长江中,当张大桅指挥士兵调整好船帆后,大家暂时空闲下来。

杨潮立刻就对两队士兵训话。

“昨天我罚了你们。因为我觉得你们都是懦夫,都是被猪追着跑的懦夫,这样的人别说是兵了,在我眼里连男人都算不上。我知道很多人都不服气,还大言不惭的说遇到贼人他不怕。实话告诉你们,本官买船,可不是为了拉货挣钱。本官是为了剿匪升官,本官升官了,你们才有的升。所以是不是懦夫,等我们找到了江匪,就知道了。胜过嘴里说一万倍。”

杨潮说完,朝其中一个队正看去,那个队正正是王璞。

老实说王璞的兵练的已经不错了,一开始他确实排名靠后,因此责打士兵最狠,到最后他的士兵各项技能反而名列前茅了,仅次于许多男的队。

王璞听着杨潮的训话,脸和脖子涨得通红,可是始终高昂着头,像一只不服气的公鸡。

其他士兵也有不服的,但大多数却浑浑噩噩,只把这当成长官的一次责骂,早习惯了。

但是那个听着杨潮训话的王家账房,却露出深深的惧色,他没想到杨潮竟然不是运货,而是要找江匪,要剿匪的。

早知道这样的话,他打死都不敢上船了,别人都是巴不得不要遇到江匪,杨潮可到好,大言不惭的叫嚣着要剿匪。

跟王家账房一样的,还有张大桅,他也露出深深的忧色,他没想到杨潮是这个打算。

张大桅不由有些后悔自己为了两钱月饷,竟然就跟着杨潮走了,他是有妻儿老小的人,他死了家里人就断了营生,老婆孩子都要饿死。

要不是这样,他当年也不会放着战兵一两多的月饷不干,偷偷的跑回家去的,那可是有被抓逃兵的风险的,好在卫所里的军官也是世代邻居故旧,替他隐瞒,加上剿匪的官兵一茬子一茬子的死,没人在乎少了他这么一个人,几年下来什么事请也没有发生,也没人追究。

“大人,遇到江匪,您真的要剿吗?”

张大桅不由忧虑的问道。

王账房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杨潮很清楚,张大桅几次担忧过这个问题了,从杨潮打定主意买船的时候就劝告过他。

杨潮大声道:“当然要剿匪,那些江匪横行无忌,那是因为没有遇到本官。遇到本官,他们早就被剿了,早就成了本官晋升的首级。”

听到张大桅一声叹息,杨潮心中没来由一阵火气,好好的大明军户,虽说地位很低下,但是祖上到底是当兵出身,怎么能如此懦弱,连市井小民都不如。

不过杨潮也知道,张大桅家就他一个劳力,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十八岁早嫁人了,一个才十二岁待字闺中,儿子才五岁。

其实杨潮不知道的是,当年就是因为儿子出生,张大桅才逃跑的。

但是杨潮猜测,正是担心家人的生计,张大桅才不敢冒险。

杨潮正色道:“放心吧老张,如果出了事,只要本官一日无事,就保证你妻小衣食。”

张大桅深深的叹了口气:“大人说话算数!”

杨潮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有违誓言,天诛地灭!”

明朝人很相信誓言,张大桅脸上表现出严肃来,久久大喝一声。

接着道:“那老张这条命就卖给大人了。反正到处做苦功也没个头,跟着大人全家都能混个饱饭吃吃,也不白当一回男人了。”

那王账房听到老张也答应要剿匪,顿时一急道:“大人使不得啊。小人听说江匪只图财,要是遇到江匪,我大不了就不要货了,大人也别舍不得船,大家伙的性命重要不是。”

杨潮冷哼一声:“哼哼,哪里有兵遇到了贼,还要舍财保命的道理。”

对王账房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杨潮一点都不敢苟同,难道说正是因为国人一代一代都是这样想的,才让国家一次一次被外族灭亡。

王账房见说服不了杨潮,只能唉声叹气的躲在一边,心里祈祷佛祖保佑千万不能出事。

今天风向很好,几乎是正南风,趁着风过江,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渡过了宽阔的长江。

一路上十分的平静,没有遇到传说中的江匪,到让杨潮感到有些失望。

但是王账房却十分欣喜庆幸,就连张大桅都大出一口气,虽然如果有人照顾妻小老母,他这条命也无所谓了,但是能不死,还是不死的好。

其他士兵中,有的欣喜,有的失望,大多数则是茫然,好像遇到江匪和不遇到江匪,都没什么两样。

倒是两个军官许多男和王璞,尤其是王璞显得非常失望。

第一百零五节成军

到了对岸,船上王家账房下船找人组织卸货,同时帮杨潮找来了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