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末当军阀 (狂人阿Q)



甚至当拿骚又一次提出希望在江南近海岛屿建立永久性货栈的要求,也被许可了,但是杨潮却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

那就是荷兰协助大明,建立一所大学,涵盖数学、几何、天文航海等荷兰最致命大学所有自然学科的大学,只取出其中的神学一科,如果荷兰人能够提供这个帮助,杨潮允许他们在杭州湾的舟山群岛上建立货栈,并且许可他们可以派驻不超过五百不携带武器的工作人员。

对这个要求,拿骚没有立刻答应,但是他心中的倾向是,建议东印度公司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因为他已经拿到了八百万两的订单,如果这个距离江南更近的永久性据点建成,那么开拓大明贸易,每年得到一千万两的贸易额是很有希望的,这意味着东印度公司的利润至少可以翻一倍。

谈判就此结束,拿骚立刻回信,他将继续留在大明,作为一个代表身份,并且在得到东印度公司总督授权后,与杨潮签订正式的条约。

所有谈判结束之后,拿骚才有心思整理这段时间他的所见所闻,并且再一次给他的情妇写信了。

江西。

在江南大军调动的第一时间,洪承畴就收到了。

此时洪承畴身在南长城,心中进行着缜密算计,但是算来算去却总是左右为难。

江南军南北两路西进,一部沿江攻打九江,有十艘大海船,上百艘双桅炮船,显然清军的水军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就是有尚可喜这样的水战猛将也不行。另一路则直奔南昌而来。

两路大军,各有三万精锐,在上次战斗后,已经补充起来,而洪承畴手里吗,真正能打的还是三顺王手下的汉军,但是人数也就两万人,应付对方一路尚且吃力,如何应付两路,所以洪承畴十分为难,他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一地,专守另一地。

但是放弃哪里呢?

地利上应该放弃南昌,因为没有九江,江西就没有什么意义。

没有九江的话,湖北跟江西就被阻断,成为一个深陷明军包围中的孤岛。

可是南昌是省府,如果丢失的话,政治意义太大,朝中对洪承畴的非议,猜忌已经很深,全仗着多尔衮力挺,如果他丢失南昌,多尔衮不愿意继续替他撑腰的话,就只能拿他开刀了。

作为一个汉人,又身居高位,实在是太难了。

“各位王爷,本官问你们一句话,你们手里的新兵到底如何了,一定要老实答复。”

洪承畴必须确定自己手里的力量,不得不让三顺王如实回答他。

孔有德叹道:“新兵招募尚不足一月,野战自然不能指望,就是守城怕也难堪大任。”

尚可喜和耿仲明点点头,他们也同意这个观点。

洪承畴收到多尔衮的密旨后,他没有自己招募一只军队,而是将新兵扩编进三顺王的队伍中,这样今后八旗找他算账也不会拿私自扩军说事,一转手洪承畴就将包袱抛给了三顺王。

不过三顺王也乐意接受,他们能够荣华富贵,靠的不就是手里有兵吗。

现在多尔衮有密旨让扩军,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就是傻子了,错过这次机会,在想在八旗虎视眈眈的提防下扩大实力,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但是时间确实很短,而且语言不通,招募的兵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多是一些亡命之徒,甚至山湖匪类,良家子根本就不愿意应募。

“也就是说,九江和南昌你们没有把握同时守住了?”

洪承畴苦笑道。

三顺王回答道:“确实如此。若能合兵一处,有十万人守城,尚可跟杨家军一战,若是分兵只能被人各个击破。”

杨家军的名号从海州开始叫,依然传遍了大江南北,整个南直隶都这么叫了,三顺王也从江西兵嘴里接受了这个称呼,否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给杨潮的军队定位了。

洪承畴不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被杨潮逼到这份上,已经是很难得了。

此时收到三顺王确实的说法,洪承畴当机立断:“那就合兵。你等带大军立刻与巴山合兵一处,届时十三万大军守城,当能守住!”

三顺王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巴山的精锐八旗,跟他们的汉军加起来就有三万精锐,加上十万新兵,应该能够应付杨家军的攻击了。

南京城。

拿骚已经将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了。

这段时间,他可没有虚度光阴,除了考察中国人的生活,政府的组织能力外,他更关注的还是商业情况,从市面上的货物,到交易所的大宗交易,还有银行和债券等等事物。

拿骚很敏锐的把握到忠义伯杨潮正在进行一场改革,革新大明朝的商业情况,而这些是拿骚唯一认为荷兰人胜过中国的地方。

因此他以他的考察情况对照荷兰的情况,写了一份详细的总结报告,并且犹豫了一下,抄录一份送给了杨潮以供参考,他希望自己的善意能够传达给杨潮,从而让东印度公司获取商业上的利益。

拿骚不知道他用法文抄录的报告,让杨潮如获至宝一般,一连读到深夜,读了四五遍,然后才罢休。

无论如何你都得承认,荷兰人是这个时代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贵金属刺激了这个国家的商业,中央银行、股票交易所和第一个上市公司纷纷出现,在商业上荷兰第一个迈进了现代。

而杨潮虽然也一些简单的常识,但是到底不是正经专业的,金融行业的详细规则他似懂非懂。

此前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在摸索,这份来自荷兰人的相当专业的报告,一下子就让杨潮明白了很多东西。

尤其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还差的很远!(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节客卿鞑官

历史上,英国人一直很嫉妒荷兰人的贸易利益,为此发动了三次战争。

但是战争打赢了,荷兰人依然是欧洲的金融中心,舔食着欧洲商业蛋糕上的奶油,而英国则负债累累。

直到威廉三世拿骚成为英国国王和荷兰执政之后,带去了荷兰的商业金融模式,组织运行方式,然后英国才慢慢一步一步代替荷兰成为了欧洲商业中心,继而启动了工业化模式。

荷兰人在欧洲运行了上千年的商业模式上,完成了几乎所有的现代经济制度,从股票交易所到中央银行,可以说他们的金融知识积累,已经相当专业,普通人仅凭常识根本无法复制。

所以杨潮看到拿骚的报告,才会感受的那么深刻。

邀请拿骚好好的谈了一番。

这让拿骚第一次有了点优越感,不厌其烦的讲述荷兰的光荣。

“挪威是我们的森林;莱茵河岸和加龙河岸是我们的葡萄园;德意志、西班牙和爱尔兰是我们的羊圈;普鲁士和波兰是我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

拿骚夸夸其谈着,而且他还在勉强用汉语跟杨潮交谈,这家伙这段时间倒是没有虚度,看来下过苦功学习啊,而且必须承认他很有语言天分,加上汉语他已经掌握了至少十门语言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德语、瑞典语和拉丁语。

这个故事老生常谈了,后世荷兰人依然愿意吹嘘这段历史的光荣,但是杨潮这次从拿骚口中听起来。却有一种不一样的感悟。

荷兰人之所以能以一百来万人口。突然发达兴旺起来。恐怕这就是原因啊,在金融制度建立之前,他们只有贸易,而他们的贸易之所以成功,之所以被人所以接受,正是因为他频繁的利用地理优势开展跨国贸易。

挪威的木材,瑞典的铁矿,俄罗斯的皮毛。法国的葡萄酒,中欧平原的粮食,英国和西班牙的羊毛,他们将这些货物频繁的运送到各个需要的国家和地区,从中赚取差价。

但是这个大型贸易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激活了整个西欧的生产能力!

是荷兰人在这个世纪,真真切切的将西北欧连成了一体,铸就了一个庞大的共同市场!

而过程中驱动力是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贵金属!

杨潮心中不由一动,真是机缘巧合啊,大航海提供了丰富的货币供应。荷兰人经营出了一个共同市场,而欧洲本来就不缺少人力。于是乎资本、劳动力和市场三要素,在这个时代同时出现了,于是欧洲开始飞速的发展,一直持续了几百年,这才将领先他们上千年的东方国家彻底的抛在了后面。

杨潮感觉自己窥伺到了欧洲崛起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只有用纵贯数百年的目光才能看透,这时代就是欧洲国家自己都看不清楚呢,他突然有一种设想,要是灭了荷兰呢?是不是就打乱了欧洲这个共同市场!

但是随即就否定了,没有了荷兰,还有英国,欧洲人已经掌握了这个三要素的机会,已经很难从他们手里夺走了,相比起英国来说,荷兰人其实没有什么潜力,他们只有一百多万人口,土地面积极为狭小,个台湾岛差不多,除了商业外,也就是围绕造船业产业发达,每年捕鱼的渔民就有二十万人,算上渔民后面的家属,恐怕一半荷兰劳动力就占用了,在是贸易占用一半,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发展制造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