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清军都在山东,此时江西势必空虚,是不是可以试着攻打江西之敌人。如果能将江西攻占,就彻底绝了清军对我侧翼的威胁。如果占领江西,我部就能跟湖南何腾蛟连成一体,只需要面对湖北之敌,战略态势会大大改善。”
杨潮对着军情图反复思索。
但是江西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已经佣兵二十万,以他们对明军的战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这两部金声桓的核心是左良玉的精锐。而王体忠的核心则是李自成的精锐。肯定有能打的悍将,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而且杨潮知道小朝廷一直在劝降这二人,听说情况很乐观。
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跟清廷派到江西的文官关系十分僵硬。
根本原因是因为钱,金声桓、王体忠二人在攻取江西时凭借武力勒索了一批金银财宝,成了暴发户;清廷任命的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看得眼红,危言耸听,胁迫他们献上钱财。
而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手握重兵,实力越来越大。因此也变得跋扈起来,尤其当江西八旗兵大部回调后,两人更是不可能将财物交出来。
但是文官不依不饶,章于天差官票追其饷三十万,并且威胁要上书弹劾他们。
江西的清军文武不和矛盾极深,福建朝廷想利用这一点,郑芝龙也通知了杨潮,希望杨潮配合,那就是如果这两人反正,希望杨潮带兵进逼江西。拖住一万八旗兵,给这两人行动的机会。
此前杨潮一直在整顿内部。一面跟拿骚谈判通商事宜,一面还要解决金融问题,所以杨潮一直都没有对江西采取措施,现在打算攻打江西了,郑氏却传出这个消息来。
杨潮没有拒绝的理由,如果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能够反正过来,杨潮在出兵消灭盘踞在南昌的八旗兵,整个江西就活了,不用自己一城一池的攻打,顷刻间扭转局势。
因此杨潮继续按兵不动,静等朝廷的消息。
同时开始跟多尔衮展开心理战。
余继业已经到了北京,按照杨潮的指示,一路上大张旗鼓,打着大明使节的旗号,一开始清军也没有阻拦,但是很快他们就宣扬是要跟清廷谈判用豪格交换朱慈烺的消息。
结果多尔衮很快采取行动,虽然没有杀余继业灭口,但是却让人把他扣在山东。
扣住余继业后,杨潮又让北京的刁二斗大肆造谣,将多尔衮扣留明廷谈判使节,是别有图谋,因为使节是打算用豪格来交换朱慈烺的。
不出杨潮所料,这让八旗中的老权贵们又抓住了多尔衮的小辫子,纷纷指责不说,甚至有老家伙,皇太极时代的重臣,结伙前往山东,要去迎接明廷使者。
多尔衮见阻拦不住,只能让余继业进京。
但是却始终不跟余继业谈判,又是那些老权贵施压,多尔衮才勉强表态,说朱慈烺是大明皇帝,怎可轻易让出,豪格是阵上被俘,有损八旗军威,岂能拿大明的皇帝,交换一个败军之将。
给多尔衮找的麻烦,让杨潮非常开心,总算是扳回了一局,报了被多尔衮利用的一箭之仇。
可是多尔衮很快也让杨潮恶心了一把。
他派人通知了福建小朝廷,说杨潮要用豪格换取朱慈烺,询问福建小皇帝朱慈焕,这是不是明廷的意思,如果是,清廷打算就此跟明廷谈判,而杨潮只是一个武将,他们信不过杨潮。
朱慈烺哪里敢让朱慈烺回来,回来了,他这个皇帝怎么办。
这就好比是当年南宋皇帝赵构始终不敢从金国手里接过徽钦二宗一样,因为两个老牌皇帝回来了他该如何自处,退位让贤?显然不可能!
当年金朝就不断用释放两个老皇帝吓唬赵构,而赵构手下大将岳飞也整天嚷嚷着要北伐迎回两位先帝,内外压力之下,赵构最后选择杀了岳飞,否则真给岳飞打到黄龙府将两个皇帝救出来,他估计皇帝做不成还不说,命都要交代了。
大明朝也有先例,明英宗应战瓦剌被俘,于谦在北京不顾皇帝被俘,大声嚷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但不答应瓦剌投降的条件交换明英宗,反而在北京城让英宗的弟弟景帝继位,最后明英宗被释放后,囚禁了景帝,杀了于谦。
朱慈焕感觉如果哥哥朱慈烺回来,他的结局不会比明景帝强多少,而且明英宗那时候只是一个人,而朱慈烺身后可是站着杨潮的。
于是朱慈焕立刻一封圣旨发到了南京,要杨潮立刻将豪格递解到福建去,他打算在福建向列祖列宗献俘。
朱慈焕的理由也很正当,俘虏了豪格这个满清前皇帝的儿子,确实值得给朱元璋他们烧纸说道说道。
可是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啊,你在福建献的哪门子俘,于是杨潮立刻上书,表示希望皇帝驾临南京,在太庙和孝陵献俘。
可是小皇帝哪里敢来南京啊,为此郑氏每年都给杨潮三百万两银子呢。
于是用豪格交换朱慈烺的计划就在杨潮,明廷和清廷之间开始扯皮,先是杨潮让多尔衮不舒服,多尔衮又利用福建小皇帝恶心杨潮,杨潮又用南京城的地位恶心小皇帝。
好好的一个伐谋之策,最后弄成了相互恶心。
而多尔衮借此有了理由,告诉清廷老权贵们,说不是他多尔衮不想谈,而是明廷根本没有诚意,明显只是想骗自己释放朱慈烺,这买卖不能做。
但是老权贵依然不依不饶,希望放了那个没用的明朝皇帝,让这个皇帝回去跟另一个皇帝斗去,清廷正好坐收渔翁之利,还能借此救回清廷王爷,何乐不为。
多尔衮则又拿出用皇帝换败军之将不划算的道理来,跟老权贵们争的不亦乐乎。
杨潮也看的开心,可是却没有发现,在热闹的表面下,真正的阴谋,真正的威胁,正在慢慢逼近!(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七节牵尾
江西,赣州。
“末将参见洪经略!”
镇守这里的金声桓和王体忠两人推金山倒玉柱,向一个年过半百却体格强健,略有些灰白的毛发不但不增添苍老,配合一副云淡风轻的文士气质,反倒显得出尘脱俗,一副仙风道骨的感觉。
这人正是杨潮一直关注的洪承畴,只是杨潮绝对想不到,洪承畴把江西精兵调走后,他本人却来了江西。
“二位将军请起!”
洪承畴很客气的将金声桓和王体忠二人扶起来。
金、王二人虽然站起来,但是心里却十分忐忑,洪承畴大名鼎鼎,不由他们犯嘀咕。
而且多尔衮启用洪承畴,让他做江南经略,江南所有清军都听他节制,堪称清廷江南第一人也不为过,但是两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洪承畴会突然孤身秘密来到赣州召见他们。
“不知经略来此有何军命?”
金声桓还是决定直接问一下。
洪承畴笑道:“本经略对江西之事略有所闻,听说章于天、董学成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竟然不顾大局欺压将臣,本经略已经将二人拿下,革职查办,给两位将军一个交代。”
“这,这!”
金声桓和王体忠不由有些惊讶,那两个文痞一直欺压他们,仗着清廷威势狐假虎威,却不想被洪承畴拿下了。
“二位将军莫非不信,本官有手札在此,正是要上给圣主的奏疏。还有章于天、董学成二人的官印在此。以北本经略收缴。”
说着让仆人一一展示。他此时就带着一老仆。骑着一匹毛驴而来,确实很潇洒。
金声桓和王体忠二人这才信了,心中不由出了一口恶气,在明军的时候被文官欺压,没想到投降做了清军,还是被文官欺压,心里早就憋了一大口怨气。
“二位不必多疑。二位将军为我大清收取江西,功大于天。皇上和摄政王心里都有数,真能容两个手无寸功的文臣欺压,岂不寒了将士们的心。你们该知道,我大清最重功勋,绝不负有功之臣。这里有一封信要交给金将军,乃是左平贼世子梦庚所书,你看过此信不必生疑。”
金声桓拿过信,看完之后,手都颤抖了起来。
“经略,这信上所言可是当真?”
“写的啥么。看你激动的球样。”
王体忠看到金声桓的样子,不由着急的问道。
洪承畴轻轻抚须。只是点点头。
金声桓暗自咽了一口唾沫,这才道:“皇上要封我们为王。”
“啥!”
王体忠都惊讶了,一时难以相信。
“二位将军,不可见疑!不过能不能封王,还要看你们的了。”
受到封王的刺激,金声桓暂时不想投降明军的事情了。
立刻表示道:“一切听经略军命,经略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王体忠也表态:“俺也听经略你的。”
洪承畴点点头笑道:“如此甚好,甚好,果是我大清忠臣。我命你二人随时待命,准备攻打福建,然后南下广东,切记一定要生擒了伪明皇帝。大事若成,本经略敢用人头担保,金将军封闵王,为我大清永镇福建,世为藩属。王体忠为粤王,永镇广东,列土封疆。”
两个王,两个口头承诺,立刻就让金、王二人跪地表态。
相似小说推荐
-
超级强兵之使命之刃 (袁诺) 创世VIP完结:2015-06-15袁阳永远记得曾经有人对他说过的一句话:“这世上有两种力量能让人变得强大,一种叫...
-
烈明 (睿士) 起点VIP2015-12-11 两宋元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皇室用生命践行的誓言。 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