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还是不能杀了,但是惩戒一番——
杨潮突然瞥见虏将老神在在,神色中带有一种玩味的味道看着杨潮,心中莫名升起一种民族感情来。
“哼哼,老子还不罚了!”
惩罚自己人,让蛮夷看好戏?杨潮做不到,尽管知道这样于理不合,但他就是做不到。
摆了摆手:“放了!”
卞二却不想走:“我要跟你打鞑子。”
杨潮让人一直把他拉到门口,然后示意他转过身,然后一脚踢在他的屁股上,将他直接踢出门外。
这才转身进了屋子。
“换两个人,不四个人,押送虏酋上船。至于你们两个。自己去领十军棍去,轻微失职论处。”
两个犯错的士兵领命挨罚去了。
虏将却颇为惬意自得,似乎刚才明军的表现给他看了一场好戏一样。杨潮一时气不打一处来。
“绑起来,嘴里塞上军营中最臭的袜子!”
说完大踏步走出了军营。
军营中正在庆祝。杨潮破例允许大家喝酒,但是只能一半一半进行,上午一半人,下午一半人,有酒喝有肉吃,大摆筵席,畅饮庆功酒!
杨潮也象征性的加入,李良和章惇跟着他。一个拿着酒坛,一个捧着酒碗,进入席前倒上一碗,杨潮拿着跟一席士兵碰一下,说些感谢和勉力的话,然后意思一下沾沾唇,倒也没有不开眼的劝酒,否则杨潮就得喝醉了。
杨潮没喝醉,胡全倒是喝醉了,杨潮敬酒他都不起身。坐在地上继续喝酒。
杨潮知道胡全不痛快,不痛快的原因,是杨潮一直不让他上阵。而是街口将他打发到炮阵上,就连杨潮自己带队冲锋的时候,都不让胡全去,这让胡全很生气,质问杨潮是不死看不起他。
杨潮很无奈,出于私心,他确实想保护这个朋友,但是另外的原因则是杨潮一直都把胡全当做读书人的,就像杨潮不可能让黄凤府或者武艺上阵一样。让胡全跟大头兵一样冲阵去,对现在的杨潮来说。显得有些奢侈了,军队中拢共就那么几个读书识字的。少一个都不行。
士兵们一边喝酒吃肉,一边大吹牛皮,杨潮偶尔听了那么两声,士兵们都很高兴。
士兵们这次领了很多赏银后,不少脸皮厚的直嚷嚷回去就盖大房子,还要娶媳妇。
这让杨潮感觉,自己似乎发钱发的早了,这些家伙显然已经升起了享乐心思,有了这种心思,以后还肯玩命打仗吗?
三天时间,酒自然不用说了,连马肉都吃光了。
杨潮也该启程了,可是这时候海州知州高良明却又派管家前来,还带来了大量的蔬果、肉食。
劳军似乎太晚了,仗都打完三天了,这时候才想到要劳军。
而且这次高家的家丁非常的恭敬,完全没有了上次来的趾高气扬,这让杨潮颇有点意外。
但是很快就得到了答案,海州城上发现,北方有虏兵骑兵出现,极目远去大概在十里外。
杨潮这才明白,原来是虏兵又来了,难怪海州知州这次态度好了。
而且虏兵数量肯定不会少,详细询问了姜阳一番,姜阳说不准数字,但是说恐怕比上次更多,至少上千人,在十里外拉成一条常常的阵线正往海州城方向赶来。
因此知州希望杨潮能继续阻挡这股虏兵,所以才送来了酒肉牛羊!
东虏援兵的出现,让杨潮顿时对以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以前判断东虏在海州的兵力,只是一些零星劫掠部队,不可能有大部队出现,之所以跟自己打了一场恶仗,那是因为被自己激怒了,所以才愚蠢的打了一场伤亡巨大的战斗。
可是现在虏兵新的援兵出现,而且规模更大之后,杨潮却感觉,可能前面那三百来人的虏兵,是虏兵的先头部队,是来侦查的。
后来的军队,才是虏兵真正来攻打海州的主力,而要攻打海州城,杨潮判断,少了一万人,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杨潮将会面对上万的虏兵,这顿时让杨潮为难起来,哪怕遇到上千的虏兵,杨潮也有信心凭着这个仓库区防守,可是面对上万的话,除非自己能进城,否则没有任何希望抵挡。
必须进城!
杨潮想到这里,立刻就让姜阳在去海州城,跟海州知州交涉。(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节要人
姜阳进城了。
杨潮在外面,很快就看到了虏兵的前锋,这些军队远远的跟杨潮隔河相对,人数百十人。
这些虏兵也不试图过河,就远远的停下,似乎在等待后援,同时盯住杨潮。
此时海州城四周的护城河已经再次疏通,这是海州组织人重新挖开了,因此虏兵要过河,就得重新填堵。
上次虏兵是驱逐附近百姓填河的,现在附近百里的百姓要么逃散,要么被杀,已经找不到了,因此虏兵再要填河,就得自己人来干了。
而这股先锋似乎没有填河的打算,这才隔河对望。
杨潮也没有攻击,他看到虏兵十分谨慎,跟自己隔河对望不说,距离还差不多有五里的样子,就是大炮想打到他们,也不那么容易,看来虏兵很清楚,杨潮这里有大炮。
海州城姜阳的交涉还没有结果,城外的虏兵却越来越多。
很快就出现了上千人,城西隔河与杨潮相对的已经有三百人了,而北边也出现了几百人,南边同样出现了几百人,隐隐将杨潮包围了起来。
虏兵在海州附近不可能有多少人,这些援兵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求来的,虏兵这是有多恨杨潮啊,一千人竟然不顾海州城,反而将杨潮给包围起来。
还是说他们对敢于抵抗他们的明军绝不放过,宁可费这么大的力气,也要打掉明军中敢于抵抗他们的意志。
如果虏兵真有执行这种战略的坚强决心,杨潮还真的有些佩服他们,只是对虏兵了解还是太浅,还真以为虏兵对他不离不弃,是因为虏兵对执行打击明军抵抗意志的坚决决心所致。
想到这里,杨潮不由对比此时的大明军队。难怪最后满清能够入关建立政权了,仅仅他们军队的这份执行力,就远胜明军了。或者说不是一个档次,此时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大明的军队完全私人化,成了将领的私兵,反而是这劫掠的游牧军队,更像是一个国家军队了。
所以满清最后的胜利,是军事的胜利,而不是什么其他狗屁东西。
后世教科书上描述的显然不太可靠,杨潮自己都不信,起码不相信什么大势所趋之类的狗屁。
中国老百姓如果欢迎这样的民族来统治。那得有多贱啊,杨潮坚决不相信自己的祖先是这么贱的民族,而以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触,明代的老百姓虽然麻木不仁,虽然没有现代标准的民族意识,但自尊自爱还是有的,朝廷更不是一个能够以割地赔款换取苟延残喘的朝廷,不是一个以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朝廷。
考虑到后世文字狱那样的消灭文化的高招。杨潮丝毫不怀疑虏兵在军事上同样是有战略的,那就是对敢于抵抗他们的人,施展最残酷的惩罚。消灭抵抗精神显然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战略。
杨潮还想到,后来满清占据中原后,南下江南,对不服气的地方,也是以屠城威慑,同样是一种震慑,想到这里也就接受了虏兵来打自己,就是要彻底消灭明军的抵抗精神,杀鸡儆猴。给所有人看看,抵抗他们是什么结果。就好像杀光扬州人、杀光江阴人、杀光广州人一样的道理。
这意味着,杨潮已经没有退路了。哪怕自己进了海州城,只要最后战败,也绝对逃不过虏兵的屠杀。
“艹!来吧,看谁杀谁!”
杨潮不由恨恨的想到,孤注一掷,杨潮认定只要能进城,全城上下齐心协力,不可能守不住。
可是姜阳第二天回来后,不但没得到让杨潮进城的许可,反而打听到虏兵新的援军动向。
杨潮对海州知州已经有一种想杀之而后快的心了。
但是此时却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连城都进不去,何谈杀人。
只能冷冷的询问虏兵的情况。
“虏兵援军有多少?”
姜阳道:“怕有三千,从北而来。”
杨潮点点头,海州附近不可能有太多虏兵,而且虏兵入关的总兵力号称十万,恐怕能战的不过五六万,也不可能全军而来,加上这新来的三千,虏兵就已经派了四千到海州了,应该是极限了吧。
如果一千人,杨潮是不惧的,凭借仓库这里的防御,对付一千人应该是绰绰有余,甚至杨潮都不怕跟他们野战一番,两千人也完全可以守住,三千人就有些勉强,四千人的话,杨潮就没信心了。
但是没信心也得守,因为现在南北西三方都被虏兵包围,东边则是海州城,杨潮跑都跑不掉。
想到这里,杨潮认定,自己还是要入城,只要进了城,能将海州十万军民组织起来,虏兵就是派一万人来,也是来给杨潮送功劳的。
因此杨潮立刻对姜阳说道:“老夫姜百户再去跟高知州谈一谈,告诉他,如果他不让我军入城,本将就要突围了,到时候海州被虏兵一围,所有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相似小说推荐
-
超级强兵之使命之刃 (袁诺) 创世VIP完结:2015-06-15袁阳永远记得曾经有人对他说过的一句话:“这世上有两种力量能让人变得强大,一种叫...
-
烈明 (睿士) 起点VIP2015-12-11 两宋元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皇室用生命践行的誓言。 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