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列侯 (冰镇乌梅汤)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冰镇乌梅汤
- 入库:04.13
为今之计,只有找个机会接触军事训练。
所以曹时想出了这个办法,弄出羽林骑既可以满足天子对军改的强烈需求,又可以增添军事编练指挥经验。
现在他要面临的麻烦是威望不足,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羽林骑,要面临强烈的非议。只因为他的治国经验不足为凭,军功为上的汉家讲究军功是威望,没有军功就不要谈威望。曹参的威望高是因为军功,不是因为治国厉害。
萧何治国功劳大,但是在汉家的评价却不算很高,只有皇帝会遵守遗训推崇汉初三杰。
曹时治国功劳再大又能怎样?
不可能超过萧何治理关中安定大后方。源源不断输送粮草和兵员供给汉军的开国功勋。哪怕他可以把全国上下几百座城市修起来,造出若干个缩水版长安城,照样不能超越开国的大功勋。
治国的极限标杆就是萧何。
对百姓而言,萧何是值得仰望一生的权力高峰。
但对于平阳侯曹时来说,萧何是个失败者的案例,萧何的威望始终不达标,永远做不到他曾祖父曹参的那个地步。
汉初群臣争功,萧何封八千户功劳第一。让无数列侯恨的咬牙切齿结下梁子,让曹参与老兄弟萧何翻脸成仇。让萧家人被赶出长安城,让酂侯一系彻底失势。
高宗景皇帝驾崩以前,提拔曹时为九卿之一的少府,益封了整整三千户,为什么没有列侯去记恨曹家?因为那是皇帝亏欠曹家的。
曹窋有功不赏,丢官免职回乡养老。
曹奇有功不赏,盘桓长安年余,回乡郁郁而终。
两代平阳侯被憋屈到死,对于功臣名将的可怜遭遇,天下英豪们也很不忿。
所以,曹时可以十六岁位列九卿之一的少府,却没有人会议论曹家小子不够格,只因为刘家亏欠曹家的太多了。
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
曹时当上九卿之一的少府,益封三千户,赏赐二千金,天子信赖,百姓仰望,可以说该有的全有了。
前一段时间,又接连二三扳倒堂邑侯和三公九卿,使他的声誉如日中天。
到如今,没有人会提起曹家曾经受到的冤屈,人们只会说曹家红的发紫太扎眼了。
过犹不及。
曹时想到的破局之法就在于眼前的青年人,太子率更令赵君育。
“你可别高兴的太早了,勋贵子弟的尿性你也很了解,遇到难缠的刺头连我都感到头疼,你这个羽林骑的教官可没那么好当的。”
赵君育收起笑容坦言:“我对他们会以诚相待,倘若有人不愿意配合捣乱找茬,我也不会对他们姑息客气,军规铁律摆在那里自然有处置方法。”
“好!”
张汤为他鼓掌。
这是他第一次对年轻的军汉刮目相看,这念头敢于不畏勋贵的全是英雄好汉,赵君育是条铁骨铮铮的好男儿。
赵禹正色道:“咱们兄弟不用客套,有麻烦记得叫上我,郎卫里寻常也没事做,去你那客串几次军法官毫无问题。”
“好!那就一言为定了!”
四个年轻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朋友是不管职务高低财富多寡,能坐在一起开怀畅谈,可以不顾忌彼此的身份位差诚心相待。
四人相识于微末,其中三人皆是寂寂无名之辈,唯有曹时地位最高,主持圈子的召集者也恰恰是他。
每隔几天四人小聚一场,闲聊半日纵古论今,讨论学术见解治国看法,气氛愉快精神放松。
曹时把遇到的难题摆出来,得到另外三人鼎力相助,只用半天就商量出并不复杂的章程。
既然关中各界表示有意加入羽林骑的编制,曹时索性就作新规定,每名希望入选的成员必须是身家清白没有犯罪记录的平民,自愿服从军规汉律,若违法犯罪当以军法处置,入选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弓马娴熟的能力,羽林骑不会另行培养基础骑术和射术。
只添加几条筛选前提,几乎挡下九成应征者大军,想加入羽林骑没有骑术箭术不行,首先你得买的起战马接受专业训练,普通农民还在为吃饭发愁,就不要去掺和羽林骑那档子事了,把富户豪强的力量收拢过来有利于控制,反而是件好事。
曹时心情大畅,一拱手笑着说道:“多谢大家的热心帮助,改日我在侯府里大摆宴席以示感谢,你们谁都不能不到,否则我要不高兴了!”
“那行!我们就叨扰了。”三人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第181章 扶棺入阳陵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董仲舒落难之时遇到了辕固生,两人把臂同游快活无比,在辕固生的力邀之下,董仲舒来到了魏其侯府,突如其来的喜讯让魏其侯喜出望外,高兴得几乎是倒履相迎。
窦婴这般盛情以待,派人为他梳洗打扮,换上最好的丝绸衣裳设宴款待,听着丝竹之声欣赏着漂亮的美人,董仲舒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得遇君侯是在下之大幸!大恩无以为报!”
“董生不必过谦,吾很早就听说董生之名,无奈彼时董生无意出仕拒绝多方邀请,今日得缘一见早偿当年的志愿了。”
两人颇有点相顾泪千行的感觉。
窦婴的心里很是感慨,董仲舒好歹也是关东名儒,被折腾的差点流落街头有点凄惨。
要不是家丁打听到武安侯府有个儒生,他连忙请出辕固生去救场,只怕董仲舒要面临无家可归的惨境。
算上陪坐的小字辈孔武,四个儒生把酒言欢,就像知己般畅谈起生平志向,出于对儒家的使命感,董仲舒提出振兴儒家的计划。
“振兴儒家?有什么说法?”
“穷则变,变则通,汤武革命在于一个变,儒家到了应该变革的时候了。”
辕固生讶然:“又是变革?”
“怎么?有人提过变革?”
“有,就是孔家嫡长孔武。”
董仲舒微微一惊。看着干净到过份的年轻男子,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周身散发着强烈的自信:“鲁国孔武拜见董生。久闻董生学究天人,在下愿拜您门下学习《公羊春秋》。”
“真是位难得的青年俊才呀!将来会是个了不得的英雄人物。”董仲舒点点头收了声。
孔武自觉表现的很好,就侃侃而谈道:“我主张变革在于儒法混同,吸取法家刑名学的治国理政之策,结合仁孝归纳出新学,以对抗黄老新学的冲击。”
“有头绪没?”
孔武微微一滞摇头苦笑,以他的年纪治学才算初出茅庐。距离吃透六经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整理出新学只会是难上加难。
辕固生与董仲舒相视而笑,年轻人敢想敢做有拼劲有血性是好的。解决困境的能力略有偏差。
窦婴不想冷了场面,转而说道:“昨日我差人向平阳侯府送了一张拜帖,想必过几天就会有答复了。”
“具体时间安排何时?我好去准备一下。”
窦婴无奈的说道:“可能要等一等,因为先帝的棺椁要入阳陵了。”
众儒生一愣。《周礼》规定天子七天而殡。七月而葬,先帝于去年九月二十六日驾崩,到今天四月底恰好满七个月。
建元元年四月二十六日,长安城南六阙之外。
刘彻身披纯白长袍,扶着先帝的棺椁徒步而行,在棺椁的两侧左右分别是先帝的几个儿子,分别是河间王刘德、鲁王刘余、江都王刘非、长沙王刘发、赵王刘彭祖、胶西王刘端、中山王刘胜、广川王刘越、胶东王刘寄、清河王刘乘、常山王刘舜。
汉家礼法素来讲究百善孝为先,孝子扶棺送亡父入葬是古礼。天子九五之尊是可以豁免,但没有哪个天子愿意做例外。
刘彻是孝顺的孩子。这几天日夜怀念先帝在世的一点一滴,入葬前七天就进入隔绝四壁的状态,斋戒沐浴保持心无杂念的虔诚之心,他要用一颗纯孝之心送先帝入阳陵。
太皇太后坐在马车里面色木然不动,那双浑浊的眼睛早已看不到光明,静静的仿佛死了一样。
馆陶长公主刘嫖坐在对面,头发一已然花白,嫡子隆虑侯陈蟜死了,还没生育的隆虑公主刘姝成小寡妇,依照汉家礼法寡妇要回娘家居住,再由娘家人重新安排亲事,只要在三十岁以下都得改嫁,不改嫁就按照未嫁女子翻几倍收税。
隆虑公主回家了,再也不叫隆虑公主了,她的新名字叫曲逆公主,在家住了不到半个月就匆匆嫁给曲逆侯陈何,成为另一个陈家的儿媳。
刘嫖很伤心,她对隆虑公主刘姝一直很好,本指望着儿子陈蟜尽快生个嫡子,让她一大把年纪也能抱一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但是陈蟜太不争气了,放着家里如花似玉的老婆不管,整日寻花问柳没个正形,每次说他还口口声声说是男人本色。
他就死在男人本色上。
人死了,老婆改嫁,嫁给的偏偏是打过陈蟜的曲逆侯陈何,这小子也不是个好鸟,家里安排的一门列侯嫡女的亲事被他给踢翻了,当时他还只是个小屁孩,差点没把他还在世的父亲陈悝给气死,于是列侯们就没人再和曲逆侯家说亲了,老爹陈悝前脚刚死,陈何就像撒开绳子的兔子到处乱跑。
事到如今,最被唾弃的曲逆侯陈何迎来人生的曙光,二十三岁的小混混不但进入羽林骑混的风生水起,还迎娶前曲逆公主刘姝为妻。
而当年人见人夸的隆虑侯陈蟜,却在夸赞和掌声中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隆虑侯身死国除,连老婆变成仇人家的媳妇。
馆陶长公主有点想不开。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天国当附马 (平凡不是错) 起点VIP完结:2015-10-31抗日特种部队战士黄旭由于空降意外,回到了天平天国年代,机缘巧合之下被天平天国的若柔...
-
猎击三国 (寇十五郎) 起点VIP2015-10-20 秦汉三国 一把千步狙敌的超级强弓;一条无坚不摧的无敌铁臂;一颗永不言败的壮志雄心。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