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列侯 (冰镇乌梅汤)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冰镇乌梅汤
- 入库:04.13
并在晚年的某个时刻,在巫蛊之术上栽一个大跟头,差一点把大汉帝国推向灭亡的深渊之中,在刘彻临死前留下一句谶纬作为绝唱“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是一群巫师精心炮制的谎言,它是那样的可笑,丑陋而又荒唐,就像骗子们精心准备的骗局,受骗者就是汉家江山每一代皇帝。
“你不觉得巫蛊厌胜之术很可笑吗?你真的认为自己会克死人?”
“我不认为,可那又能怎样?我的父亲从那开始疏远我,他娶了个新娘子是公主,那个女人非常讨厌我,从小对我就非常差,但那时候我还能吃饱饭睡好觉,直到她知道我的过去,还有那句卜筮批语,她更加变本加厉的折磨我,在我加冠以前有十年在半饥半饱中渡过,我在家里个子最矮,体质是最差,弟弟妹妹经常嘲讽我是捡来的孩子,就因为我不像父亲那样高大,你说我能不恨他们吗?我的遭遇卷宗里都有,如果换做是你会不恨吗?我做不到!”
陈季须说的是审案卷宗,那是一篇长达五百多页的人生自叙,讲的是陈季须这四十年的平凡人生,出生在大汉帝国的顶层的一个列侯世家,从小受到的折磨和屈辱无穷无尽,甚至比贫穷的百姓过的还要凄惨,看过那份卷宗的每个人都会觉得很不舒服,就像整个人被负面情绪笼罩住,那就是陈季须扭曲的前半生。
他的后半生虽然过的好了些,起码不会被关在黑暗的屋子里忍饥挨饿,起码不用为下一顿饭吃什么感到担忧,起码不用再做后娘刘嫖的出气筒,起码也能穿上新衣裳,像个侯世子一样出府四处游玩,但是他已经变了,变成一个只为复仇而生的人。
只从复仇的角度来看,陈季须做的非常成功,他几乎一手毁掉了堂邑侯陈家,成功的害死了他的弟弟,并让馆陶长公主一下老了十几岁,身心饱受重创。
曹时缓缓说道:“你知道吗?前任中尉,现任御史大夫在卷宗结尾写下八个字。”
“八个字?我想知道哪八个字?”
“其情可悯,其罪当诛!”
陈季须轻轻一笑道:“代我感谢御史大夫,他是个很善良的人,我在大狱里没受过虐待,每天吃的住的和侯府里差不多,让我舒舒服服的走完最后一程。”
咚咚!
曹时没有回头,他知道中尉府的狱吏在提醒他时间。
“提醒我的时间快到了吗?好吧,我马上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临死前请允许我说最后一句话,我恨堂邑侯府的一切,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会选择与堂邑侯府同归于尽,临死前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过来,附耳过来。”陈季须对他轻轻招手。
“少府!他是死囚!”
没有理会狱吏的提醒,曹时坚定的迈开步伐,缓缓的跨入牢门里。
“我有样东西,藏在堂邑侯府我的房间,我在西墙角挖了个小贮藏室,不知道的人绝对不会发现,那里有个非常有趣的东西,里面有可以让陈阿娇死无葬身之地的秘密。”
“与弟通奸?”
陈季须微微一愕,旋即摇头失笑道:“看来我做的还是不够隐秘啊!她们姐弟俩只有少少的几次行动,每次都是我偷偷使了手段做的,原以为不会有侍女发现不对。”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陈阿娇当了十年太子妃,在堂邑侯府里扎眼的很,多少婢女想巴结她以期进入宫里侍奉天子,上百双眼睛盯着她的举动,试想某夜突然失踪,早晨又突然出现,婢女们怎么会不留心呢?没有证据也会传出风声,馆陶长公主和功勋列侯不对付,列侯们买通几个堂邑侯府的婢女打探消息,就打探到了通奸的风声,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偷偷在圈子里流传罢了。”
汉初上古风气很浓,薄太后进入长乐宫侍奉太祖刘邦之前,曾是魏王豹的妾室,只不过没有生出孩子而已。
现任太后王娡,曾经嫁过一个叫金王孙的男人,还生过一个女儿叫金俗,而后被母亲臧儿弄进宫里嫁给汉景帝,一路升到皇后。
王娡以为隐藏的很好,却不知功勋列侯早就掌握证据,只是无冤无仇又不想和汉景帝做对,列侯干预皇储废立向来是大忌,《令列侯之国诏》让周勃为首的列侯集团吃过一次大亏,列侯们不会蠢到再吃第二次亏。
“是啊!我还是太大意了,地方告诉你了,你找个搜查罪犯的由头,去我的房间里把东西搜出来,你想用的时候就用吧!”
“我明白,差不多你该走了。”
陈季须长叹一声,端起毒酒一饮而尽,静静的躺在地上不动。
突然,他剧烈的抽搐着,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第173章 废侯复封
这几日长安城里盛传一条消息,堂邑侯世子陈季须,隆虑侯陈蟜在中尉府大狱中畏罪自杀。
陈家兄弟自杀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入长安百姓家,许多人惊讶于当朝红到发紫的“第二家庭”在悄无声息间土崩瓦解。
堂邑侯陈午纵子不法,教子无方,免侯除国,贬为庶人。
馆陶长公主正在病床上躺着,听到惩罚顿时坐不住了,她才刚和闹僵关系三十五年的夫婿合好如初,突然要面对儿子被自己下令毒杀,夫婿被牵连免侯的糟糕境地,她有点想不开。
日日去长信宫哭诉,她的人生被毁,唯一能依靠的也只有她的母亲,太皇太后窦漪房。
第二天,平阳侯府后院。
“果然是复封了。”
“堂邑侯毕竟是天子的外舅(岳父),况且堂邑侯已经绝后,再剥夺侯位太残忍了。”刘婠说起姑姑刘嫖的家事,善良的小女人也曾恨过姑姑无情,可是看到姑姑精神几近崩溃的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她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陈家兄弟死有余辜,陈午知情不报也该问罪,若是对待陈午很残忍,那冤死的彭越岂不是要气活过来?”
刘婠吓了一跳,回神过来又剜了眼:“君子又吓唬我。梁王彭越都那样了,还怎么活过来。”
“呵呵,咱家里的五铢钱全部换成黄金和白银了?”
“最后一笔铜钱换出去了。银价涨了六成,金价已经以前涨了快一倍,那么贵值得吗?”
“当然值得!你忘了你家夫婿是制定钱法的人?让你早早的处理钱货有用,下一步金币、银币一口气推出会冲击市场,金价还能再高一成,银价则会一路暴涨,直到溢出货币总价为止。现在兑换金银再出手换成铜半两,咱家一正一反可以让资产翻番。”
刘婠有些不安心,捏着帕子担心道:“那样不是太坏了?坑的是家有藏金的富户和商家。”
“坏?你家夫婿一不偷二不抢。做买卖也是凭良心从不坑人,金银交易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按照市价正经弄来的,童叟无欺。怎么能叫坏?再说我是好人。细君不觉得吗?”
刘婠白了一眼:“君子是好人?妾一点都不觉得,到觉得更像个大坏蛋多一点。”
第二天,长安城两市平平淡淡的兑钱坊,突然刮起一块新的横幅。
百姓围过去仔细瞧,顿时一阵哗然:“从即日起,兑钱坊以官方比价全收金银,家中有金银贵金属,可以携金色器物来此兑换五铢钱。弄虚作假者一旦发现予以记录惩罚。”
一身布袍老学究皱眉道:“少府的意思是无限制的吃进金银钱货喽?”
“哟!咱们可能亏了。”中年商人拍拍脑壳转身就走。
“别走啊!您到是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中年商人被几十号围的水泄不通,无奈作揖道:“几位借个道。咱手里的金银前几日刚给兑出去,几位大金主出手阔绰订的又早,我准备了几个月才凑来了五千斤黄金,二万一千斤白金(白银),眼下还了赊欠的贷款,库里只剩下一堆五铢钱,本以为自己赚了一千万钱,现在看来分明是亏了许多。”
“您是说这金银波动早有先兆?”
“可不是嘛!早在几个月前就往上走了,只不过平头百姓平时用不到金银,不了解行情罢了,咱们做商人的哪家不是把钱货全拿出去兑成金银,据我所知,现在关中散存的金银不及以前的三分之一,关东的金银起码被兑走一半,我再晚一点去关东就怕来不及了,拜托借个道让我先走。”
围观者微微一愣,眼睁睁看着中年商人一眨眼钻出人群消失不见了。
站在人群里的中年儒生不吭声,拉着两个踮脚看热闹的小童儿往外走,小童儿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两个小孩约莫十一二岁,半抱怨半撒娇道:“先生让风儿和云儿再看一会儿吧!”
小童儿一个叫唐风,一个叫唐云,年长的唐风比较文静,年幼的唐云活泼淘气,两人是中年儒生一个即将病死的难民的儿子,那年正赶上吴楚七国之乱结束一年,赵国境内因为战争与河道破坏引发的饥荒和瘟疫,两个还在襁褓里的孩子就被送给了中年儒生,这一过就是十一年。
唐风更懂事点,踩了弟弟一脚又说道:“先生,前面就是廷尉田蚡的家了。”
中年儒生抬起头看了看牌匾,武安侯家四个烫金大字。
“我来这里到底对不对?”中年儒生略作迟疑摇头苦笑一生,自己攻读诗书蹉跎半生,学得有成游学齐鲁偶遇知交良友,三个人越谈越投机结下兄弟情谊,在两位兄长的提携个帮助下,刻苦钻研十几年,写下旷世名著《公羊春秋》。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天国当附马 (平凡不是错) 起点VIP完结:2015-10-31抗日特种部队战士黄旭由于空降意外,回到了天平天国年代,机缘巧合之下被天平天国的若柔...
-
猎击三国 (寇十五郎) 起点VIP2015-10-20 秦汉三国 一把千步狙敌的超级强弓;一条无坚不摧的无敌铁臂;一颗永不言败的壮志雄心。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