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列侯 (冰镇乌梅汤)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冰镇乌梅汤
- 入库:04.13
在曹时头上有一大把人排在前面,论资格他这个十六岁的小毛孩子不知道要排多久。二十年的勘磨已经是往少里说的数字,即便三十年后让他担当帝国丞相,那时他也才四十六岁而已,依照曹参、曹窋的高寿也算的上年富力强的年纪。
论资排辈到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许多人执政履历,执政成就,勘磨经历,年岁以及执政倾向都很好看,至少有三百人拥有角逐九卿的高位,至少有三十人可以提拔为三公,每个人都眼巴巴的盯着那几个位置空下来。
王皇后不无忧虑地劝道:“陛下,平阳侯以十六岁超拔为九卿已经打破汉兴以来的纪录,再提丞相辅政治国的假设。我怕会把好好的孩子带偏了路呀!”
她是个妇道人家不假,可是再不懂政治也还是晓得三公九卿的重要性,曹时才十六岁就超拔为九卿之一。直接越过比二千石、二千石、真二千石三道鬼门关的级的大门槛,这三道门槛里挡下了至少上千号人的去路,这里面有功臣大将,有肱骨重臣,哪一个不是盛名在外。
两个月前,天子骤然超拔他为九卿的时候。朝中内外就有不少人发牢骚表示不满,奈何平阳侯的家世实在太吓人。搬出老祖宗曹参来能镇住大半个天下的非议声,剩下一点不满和牢骚看到新长安城以及百万信徒聚集的泰一神庙也没话说了。
说动皇帝拍板太子监督,他亲手画图设计三公九卿打下手,动用国库和各界捐款上百亿钱,征发徭役一百万人为他的理想图抹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曹时的三寸不烂之舌实在太厉害了,从皇帝到三公九卿再到军功爵乃至商贾士民以及服徭役的民夫,全部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这忽悠人拉投资的本事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当代,二千五百年内绝无仅有。
老实巴交的二千石们发觉自己没那个脑子,实在玩不来那一套手段,更没本事用半年功夫把长安城翻新成一座超级城市,这可绝不是打嘴炮虎躯一震那么简单,就连非议曹时最狠的儒家也没法说什么,骂人家劳民伤财也不合适,民夫吃的住的全是国家掏腰包,骂浪费国帑恐怕要被长安百姓的臭鸡蛋砸死,国库出的国帑全部用在修民居,挖下水道,以及重修宗庙,立神庙上了。
这里面正经算老刘家的建筑也就宗庙,工程用料统一采购平摊下来花费的钱也就几亿钱,对比快200亿的新长安投资总额,这点钱也就是个零头罢了,儒生找不到犀利的切入角度,只好闷声生气咒骂曹时狡猾。
九卿超拔上来的非议声是被压下去不少,可是大家心里不爽可不是那么轻易抹除的,前些日子曹时新官上任三把火才算把那些属官给镇住,调来张汤做得力助手才能做到有如臂使,但是想做出点成绩让天下人看看还要等他的货币翻倍以及内帑翻倍计划,干好这两件事就没人会心里不服气了。
但这只是个开始而已,初步证明他能把九卿干的有声有色,再往上一步想当个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少府还需要继续努力,努力个几年迁官去做其他九卿又是三年五载过去,轮换几次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这时候天下已经没有人对他的资历威望能力产生怀疑,这才是踏入三公最佳的时机。
如果就急不可耐的要提前做三公也不是不行,眼下的丞相卫绾、御史大夫直不疑就是天子当初强行提拔的,原因自然是为了把列侯踢下去换自己人上台掌握朝政,结果就导致他们俩的资历太浅薄,根本镇不住那些当了十几年上卿的老官僚,更不用说那帮列侯有多么不服气。
卫绾和直不疑的三公当起来很辛苦,朝政拿不住且不说,指挥不动九卿是个难题,人家有事情也不告诉他们俩,经常造成皇帝询问两人国事,他们俩就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皇帝只好再询问九卿具体情况才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这种情况皇帝要说能有多高兴也很难说,可毕竟是自己提拔的心腹,哪怕镇不住场子也必须咬牙撑下去,结果没撑住皇帝自己先病倒了,卫绾和御史大夫一看这情况知道自己也争不过朝政的权柄,索性就在朝会上充当泥胎木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了事。
“母后!”
王皇后剜了刘彻一眼,自己这个儿子长大了渐渐不亲近自己,她才刚说几句就叫住她不让说,本来出于公心的说几句顿时变的心里老大不痛快,怎么说她也是后宫之主,将来是要做太后的人,被儿子当面叫住面子有点挂不住。
本来挺好的语气顿时降了两个调子,王皇后拉长脸冷冰冰地说道:“妾以为少府做的挺好,暂时不用考虑为相辅政的事情。”
刘彻也意识到自己好像做错了,弄巧成拙反而让母亲对曹时有了成见,心里暗骂自己太心急了点,想插嘴帮曹时又害怕弄巧成拙,迟疑半天没敢动弹。
天子没理会王皇后,语气平坦地说道:“你不用害怕,有什么就说什么,朕是将死之人,希望听听你的真话。”
第115章 时不待我
“陛下慎言!”
“父皇!”
天子摆摆手笑道:“朕要死了,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太祖高皇帝何等盖世英雄躺在长陵里,先皇太宗文皇帝是千古贤君世人榜样,现在也躺在灞陵里,朕马上要进阳陵了,难道就不能说几句真话?”
王皇后与刘彻张口结舌,天子的目光突然犀利许多,灼灼的盯着跪在下首的少年,缓缓说道:“你所言所行每次总会出人意料,朕想知道你如果做了汉家执政丞相,辅政理国威震四方,你该如何做!不要用虚词来掩饰,朕知道你早晚要坐到这一步的,无论是十年后,二十年后总会坐在这里,朕要提前知道你的想法,朕认为以你的智慧应该想到了。”
诛心之言!
曹时浑身发颤,膝盖一软差点栽倒,这可是真正的诛心之言,如果他一句达不对说不定就要身首分离,二十年后你都已经算计到了,那么三十年后回怎么样?五十年后呢?假如变成一百年,二百年后又怎么样呢?
会不会是田氏代齐之前,齐国大夫占卜到田氏经过五代人门阀显贵并为正卿,八代人之后将尊贵的无法想象。
代入到他的头上岂不是他的子孙要谋朝篡位,想到这里顿时汗流浃背不敢回答。
古人的迷信简直不可思议。哪怕他费尽力气树立泰一神教也不能完全消除卜筮之类的迷信,假如皇帝觉得他是个危险,临死前要收了他的性命岂不糟糕。
天子长叹一声。他明白曹时很害怕,怕什么不用想也知道,这也不能怪人家多想,实在是他的问题太刁钻,如果应答不好别说他自己会发怒,在场的刘彻和王皇后也不会轻饶他。
他忽然发现皇权是这么个玩意,曾经引以为豪洋洋得意的权柄。可以吓的百官公卿噤若寒蝉,诸王列侯面如土色瑟瑟发抖。事到临头却也把看好的苗子吓的不敢说话。
瞥见王皇后和太子刘彻理所应当的表情,天子心里突然有些担心,没有意识到皇权膨胀起来的可怕力量,贪婪的权力会毁掉一切。他忽然觉得泰一神教里对的描述非常透彻,就是邪魔种在人心中的毒花种子,当毒花逐渐盛开的时候人也就堕落成邪魔一流。
玩了这么多年皇权手段,早以精通所有政治伎俩,为此他曾经很是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直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夺走他的健康,近一年的时间在病痛的璀璨和折磨下,渐渐改变了天子对许多事物的看法。
曹时的出现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为天子开启一扇明亮的天窗。透过那扇窗看到美丽的夜空和星辰点点,仿佛一个井底之蛙离开藩篱顿时眼界大开,原本不清楚不理解不在乎的从脑子里一个个跳出来。从此大彻大悟原来权力是这么个玩意。
难怪当初太祖高皇帝大费心机建立如此复杂精密的制度,论典章的复杂性以及行政操控的精确性还要比大秦帝国强一截,正因为制度的精细度和社会各阶层的动员力强大的可怕,才必须使用更简单粗放的黄老学派执政。
以前,天子是很不理解先祖创制的意图,他觉得这是让皇帝、诸侯王、列侯之间走钢丝保持恐怖平衡。这种平衡是天子非常不满意的,他希望把钢丝绳拆掉修一条大桥直通天堑。这样就不用担心掉下去把自己摔死了。
他也不理解黄老派好在哪里,一群庸才废物霸占朝政主张休养生死少生事端,如果当官都这样简单还要贤才有何用,先秦以前经常有一个贤臣大治其国,瞬间把国力从小国变成强国,进而称霸天下威震四方。
以前不理解,现在理解了。
因为黄老学派很善于维护和修补现有制度的创伤,对于缺乏政治眼光的后代皇帝们只要做好有空给这个制度体系擦干灰尘,查看哪里有问题拾遗补缺就足够了,只可惜太祖高皇帝刘邦一死,进入高后吕雉称制时代,吕雉一死列侯们杀光吕家扶持汉文帝登基。
先皇是个好皇帝,却不明白刘邦的苦心,登基以来不断的在大汉帝国的制度上动手脚,动的越多帝国的运行就越不稳定,传到天子的手里没多久改动的幅度更大,差点把汉家制度掀了个底朝天,打掉诸侯王废掉列侯就已经走上中央集权的快车道,继续走下去速度会越来越快直到失去控制车毁人亡。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天国当附马 (平凡不是错) 起点VIP完结:2015-10-31抗日特种部队战士黄旭由于空降意外,回到了天平天国年代,机缘巧合之下被天平天国的若柔...
-
猎击三国 (寇十五郎) 起点VIP2015-10-20 秦汉三国 一把千步狙敌的超级强弓;一条无坚不摧的无敌铁臂;一颗永不言败的壮志雄心。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