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天国当附马 (平凡不是错)


沙皇,多么让他提气的字眼。
当然,与当选下一任沙皇相比,他更高兴的是,他现在成了自由之身,再也不用受这牢狱之灾了,他在这里可是度日如年啊。
在此时的朱可夫看来,自由比什么都重要啊。
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这一次的事件之中,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当沙皇,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靠一身蛮力是治理不好国家的,他要学得东西还多着呢,特别是要学习如何做一位合格的沙皇。
而朱可夫既然能在这一轮教训之中学到东西,古塔沃夫当然也可以。
古塔沃夫在沙皇宣布朱可夫成为下一位沙皇之时,那是立即就有一股深深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他原本以为这沙皇之位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可谁曾想,这事世变幻的是如此之快,转瞬之间,他原以为稳操胜券的事却变了样,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他虽然很失望,但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沙皇既然任命他为新的首相,这也是对其所做的一种变相的补偿,他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
况且,他所做的事,沙皇一定已经知道了,而沙皇既然愿意既往不咎,那就是对他最大的容忍,他怎能再得寸进尺呢。
古塔沃夫也想通了,首相就首相呗,只要有了强大的权利,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而沙皇之位对其来说,得,那是一种幸运,不得,他又没有失去什么,又没有谁说过,这沙皇之位一定就应该是谁的呢。
古塔沃夫最后是坦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而那些原本想着攀龙附凤之人就不同了。
赌赢了的,就好比那些依附于朱可夫身边的军事集团,那当然是喜不自胜,这一回合,至少是他们的主子胜了。
而诸如别林斯科之流,他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副首相也就比首相只低了一个等级而已,况且他还兼着经济大臣之职,论实权,比以前相较,还增厚了不少,所以,古塔沃夫没当上沙皇,对其来说,损失也并不是很大,至少是在他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沙皇旨意一下,这几乎就成了皆大欢喜之局,真是好算计啊。
可是,欢喜归欢喜,但他们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沙皇陛下的态度会突然之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搞出了一个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呢。
关于这个结论,也许只有沙皇自己能解释了,充其量,老首相,不,前首相,列别佐夫斯基会知道那么一点点吧。
众人虽然好奇,但没有哪一个想找死的会将这个问题拿去问沙皇,如果是这样,那真就是找死了。
总之,不管怎样,这事总过去了。
但是,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沙皇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是一时兴起,还是筹谋良久呢。
而知道这其中的头头尾尾的一直都只有沙皇一个人,至于列别佐夫斯基,他也只是知道一些梗概,况且,这还是沙皇说给他知道的,至于更详细的,他也不是很知情。
那么,这沙皇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这老家伙设的一个局。
沙皇很久之前就属意朱可夫接任下一任沙皇,而民间的那些传说也并非全都是空穴来风,这朱可夫真有可能就是他的私生子,至于到底是与不是,只有沙皇自己心中明白,但肯定是八九不离十,而至于这个原因,沙皇将未来的沙皇之位传给朱可夫,那就好解释了。
但是,酒会上的命案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同样是老沙皇布的一个局,目的就是为了敲打一个朱可夫与古塔沃夫,让他们不要得意忘形。
老沙皇先是让列别佐夫斯基带朱可夫去出席卢文举办的酒会,当然,列别佐夫斯基此时还不知道沙皇的真正目的,而在酒会期间,沙皇命他的贴身侍卫杀死了那古塔沃夫府上的侍女,并栽赃给了朱可夫,从而让朱可夫榔铛入狱。
至于说那块用来栽赃朱可夫杀人的怀表,则是沙皇命斯奇科夫从朱可夫身边偷来之后放在死者身上的,后来,斯奇科夫说别林斯科身上也有一块这样的怀表,也是出自于沙皇的授意。
至于后来朱可夫在狱中被刺杀,这到是出乎了沙皇的意料,这不是他安排的,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沙皇意识到局面可能会失去控制,所以,他才授意老首相尽快结束这一切。
再后来,老首相古塔沃夫才是刺杀朱可夫的凶手,当他进营向陛下禀报此事的时候,沙皇却告诉他,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并让他交出了首相之位。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老首相还不知道这是个局的话,那就真是痴活了这么多岁了。
最后,他便挂冠而去。
总之,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沙皇设下的一个局,所有人都在局中,受着沙皇的摆布,这也间接地让所有人认识到,只要沙皇在位一天,他就是这帝国真正的主宰。
而这些事,沙皇也是在最后那一次召列别佐夫斯基进宫之际,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但其中很多的细节,前首相前不知情。
也就是说,自始自终操纵这一切都是沙皇,尼古拉斯二世。
这就是帝王城府,所有涉事人等都被活活地上了一课。
其中滋味,有些人深有体会,有些人小有体会,有些人没有体会,领悟不同,心境也就不同,关键就是看你入戏的深浅而定。
当然,这事些,沙皇是不会对人说的,帝王的心思又怎会让人猜透呢,最好是让这下面的人去慢慢猜吧,反正他的目的也达到的。
好在,大局都如他所预料的那样。

第六百六十章 新的开始,新的争斗

俄帝国的朝堂之争在这一番折腾之后,竟然出奇的平静起来,众臣各司其职,各守本份,认真地辅佐沙皇治理国家。
这对俄来说,是好事,但对中华帝国来说,却并非是好事。
中华帝国就是要其乱,越乱越好,可是,它现在不乱了,成了一团和气,这显然对中华帝国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而卢文也是在朱可夫等人之争告一段落之后才知道这事的,他是懊悔不迭,但他对沙皇的手腕同样是赞叹不已,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接受现实,然后再想办法来挑拨就是了。
不过,凡事有正必有反,有好必有坏,而正反相倚,好坏相随,这就是道。
正是因为俄内部的这一番内斗,让卢文有机会发展壮大了其在俄境内的力量。
经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暗地里的力量,卢文所控制的势力都已增大不少,而这些势力与俄经济界和政界的关系更是盘根错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为卢文更进一步的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既然现在俄朝堂清静了,那没关系,中华帝国的力量就暂时蛰伏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只要时机一到,那卢文暗藏的力量就可以搅风搅雨,彻底将俄给搅乱了,搅得他不得安宁,如此一来,中华帝国才有机可趁,才有可能趁势将其一举拿下。
而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了,朝堂,那本就不是一块净土,那本就是用来吵架的地方。这不,俄两派又开始争斗起来。
以朱可夫这位未来沙皇为首的武将集团与以古塔沃夫为首的文官集团又开始了他们的争斗生涯,而争斗的核心问题是采取什么的策略与东方大国打交道。
本来,老沙皇拟定的国策是与中华帝国进行经济交往,从而发展本国的经济。尽可能捞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是俄中两国达成的共识,文官集团也很好地执行了这一策略。
但是,现在武将集团不答应了,他们觉得这好处都给文官集团拿去了,而且这样做是在出卖俄帝国的利益。所以,他们觉得这样干并不能最大化帝国的利益。
他们认为,只有战争方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就象之前他们对清政府干的那样,在他们印象中。现在的中华帝国政府与清政府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只要他们大军一出,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中华帝国最后只有俯首称臣的命。
不得不说,井底之蛙有点自大了。
这武将总是将一切都想的特别简单,他们总认为武力可以决定一切,解决一切。只要拳头够硬,那就可以所向无敌。
而他们与文官的信念不同,那争是在所难免的。
而文官们当然也不会给武将们这样的机会。他们必须倾力悍卫自己既得的利益,大力反对以武力决定一切。
于是,双方之间打起了垒台。
可是,最有份量的裁判,帝国现在最有权势的人物,沙皇古拉斯二世却是保持沉默。他既没有出面阻止武将的挑衅,也没有抑制文官的反击。
就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沙皇冷看局势的发展。
而文武之间原本还是小心翼翼,尽力将双方之间的争斗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但到后来,他们见沙皇竟然默认了他们之间的这种敌对关系,于是,双方之间便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而卢文抓住这次机会,动用所有关系,推波逐浪,让这场争斗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因争斗而死人的事件发生。
到了这个时候,沙皇不失时机地发声了。
沙皇说,斗可以,但不能越过底线,不能损害国家的利益。
然后,他给双方之间划了一条红线,如果双方之中的任何一方越过了此线,那他就不会客气了,必定严惩不待。
而沙皇划的红线也等于是给文武双方选定了一个干架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文武之间可以随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