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猎击三国 (寇十五郎)



对于朝廷动向,以及贾诩、郭嘉,以及徐晃等一众武将的工作情况,还没回到雒阳,马悍就已先接到鹰眼传书,基本大小事都已心里有数。同时批准了一批清除名单,将部分反对、背叛他的官员及豪强下手除掉,有些是要暗中清除,有些则可罗织罪名,动用廷尉批捕下狱。

马悍没那么多精力与这些朝官斗嘴斗法,朝廷事务都是交给贾诩与郭嘉,两人一暗一明,在规则内行事。如果这种规则内行事都不能制止某些强烈反对甚至背叛的话,那么专政的铁拳就必须砸下来!

乱世用重典,容不得太多温情脉脉。

正商讨间,有侍卫在阶下禀报:“谏议大夫董昭求见将军。”

“公仁来了,正好。”马悍一边说请,一边对贾诩、郭嘉笑道,“必是为那件事而来。”

两位谋主互望一眼,心照不宣。

董昭出使冀州归来已经三个月了,他是带着一项秘密使命归来的,没想到马悍却半途折去徐州,令他等得心焦,简直度日如年。故此闻马悍归来,不管不顾,立即求见。

董昭的使命,马悍事先已有所了解,心里有了底,这的确是一桩重大决策。即便董昭没来,马悍下一个召见的,也必定是他。

马悍没有骄矜,亲自站在玄关迎接董昭,更挽着董昭的手臂,呵呵笑着引入室内:“公仁此行辛苦,说不得,或许还得再跑一趟。”

董昭苦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辛苦无妨,只是足下……唉,让昭等得好苦……”

马悍哈哈大笑,请董昭入坐,三人自然少不得互相见礼,寒喧几句,然后进入正题。

董昭神情郑重地取出一封书扎,双手托举,自有侍卫托盘走近,接书转呈马悍。

这是袁绍手书的一封信,在信中,袁绍正式提出,袁马结盟,共灭公孙,平分幽州。

从初平四年起,那会马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袁绍就曾想与之联手,但为马悍婉拒。以他当时的实力,连结盟的资格都没有,不过为袁氏利用罢了。同时公孙瓒也派遣长子公孙续与长史关靖前来结盟。不过,那会马悍的身份官职实在太低,公孙续与关靖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以为凭公孙氏的名望,马悍定然狂喜而拜,没成想,却碰了一鼻子灰。

当时马悍因为所处地理位置关系,即不宜与袁绍结盟,也不便与公孙瓒翻脸,一直持中立态度。但自从上雒以来,日益与袁绍接触频繁,甚至展开密切合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双方已处于半结盟状态。

通过粮食置换协议,袁绍看到了辽东的富足;通过北海冲突,袁绍看到了辽东的强悍。再加上马悍此时的身份职位已不可同日而语,袁氏已正式认可马悍及其辽东集团,与冀州集团有平等话语权。双方建立平等关系的结盟条件,成熟了。

这一次,为除掉公孙瓒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袁绍已下血本,做出重大让步——将幽州东北的右北平郡、辽西郡以南为公孙氏所控制的四县一并划给辽东,战利品对半分。同时承认辽东对东莱占领,以及对北海的保护。

也就是说,袁绍让出了一个半郡,自取五个郡,同时不再觊觎青州的北海及东莱。而袁绍的要求。则是马悍必须派出一支不少于五千人马的军队,从东北牵制公孙瓒,并在恰当的时候,与袁军两面合击。

“……公孙势蹙,譬如朝露,君如艳阳,岂可共舞?”这是袁绍信末结尾的话,不得不说,很有说服力。

根据马悍所掌握的情报。自从鲍丘之战惨败后,公孙瓒近一年来,的确差不多废了。他先是临易水挖十余重堑壕,又在堑壕内堆筑高达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筑有营垒。堑壕中央的土丘最高,达十余丈,公孙瓒自居其中。营垒以铁为门,斥去左右。七岁以上男子不得进入,只与妻妾居其中。又以妇人习声传令,疏远宾客。将士离心……这样一个公孙瓒,很难让人相信就是当初那个持双头铁矛,呼喝奋勇,以十余骑冲杀数百鲜卑锐骑的白马将军。

公孙瓒高居重楼之上,曾指着囤积的三百万斛粮谷。谓左右曰:“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云,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这番话,简直就是当年董卓的翻版。

当初董卓被天下诸侯共讨,意气消沉,遂在封地郿县修建了坚固的郿坞,并囤积了三十年的粮食,自语“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历史上每一位自负雄才的枭雄,开始都是满怀激情,热血激昂。待历经挫折、激情耗尽,知道世事难为之后又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非常敏感和多疑,或沉迷酒色或嗜杀成性或脾气暴躁,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董卓如此,公孙瓒也正走在这条覆辙之上。

从历史上看,公孙瓒的灭亡,正是官渡之战的催化剂。

官渡之战是怎样打起来的?在此前,袁、曹一直是守望相助,而就在此时,接连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曹操的心腹大患吕布,终被擒杀;二是袁绍的死对头公孙瓒,终于授首。两大军阀几乎同时解决了心腹大患,再无后顾之忧,彼此势力接壤,一山难容二虎,终于兵戎相见。

也就是说,袁绍何时与曹操掐架,风向标就是吕布与公孙瓒何时灭亡,这两个势力的灭亡,就预示着官渡之战也将随之提前或推后发生。

马悍需要吕布顶住曹操,但却可以帮袁绍拔掉公孙瓒这颗钉子。如此一来,没有后顾之忧的袁绍,会对昔日的盟友兼老朋友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真令人期待啊!

马悍并不担心袁绍在灭亡公孙瓒后,进而对付自己。时人讲究的都是逐鹿中原,谁也不会对辽东那旮旯有兴趣。历史已证明,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在主政北方时,都没有对辽东势力动过手。甚至曹操都已经杀到了柳城,也不过跟公孙度打个招呼就撒兵了。

马悍目注他的两大谋主。二人对此事早已知悉,也经过反复权衡,已有定计。

贾诩点头:“可!”

郭嘉肯首:“可!”

马悍仰笑:“再加上一个条件,若他日我与曹孟德角逐豫州,望大将军保持中立。”

公孙瓒灭亡是迟早的事,马悍绝不会站在失败者一边,这是汉末三国,不玩扶弱锄强,而是以强凌弱。

春秋无义战,三国,同样也无义战。

要结束这样一个乱世,就首先从河北开始吧!

第三百零二章【进攻序曲】

(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fgw、强520,果然都很强啊!)

~~~~~~~~~~~~~~~~~~~~~~~~~~~~~~~~~~~~~~~~~~~~~~~~~~~~~~

六月,辽西,白狼城。

烈日炎炎,一队顶盔披甲、佩刀挎弓的骑兵,矗立在茫茫草原上。纵然汗出如浆,面红如酡,但谁也不敢抬手擦一下,因为他们的将军,同样披挂整齐,骑着神骏的白马,肃立于小山坡顶。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在视野里出现了一股淡淡烟尘,凭烟尘的移动速度,与扬尘高度,有经验的士兵可以轻易推测出来人有多少人马。

山坡上的将军举手,骑兵立刻散开,挽弓拔刀,呈警戒状态。

又过了一刻,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一支人马,约有百骑,旄旗飘扬,不过隔得远了,看不清其上标志。

再过片刻,数名骑兵飞驰而至,向山坡上的将军禀报:“将军,夏侯校尉到了。”

山坡上的将军点头,笑道:“终于到了。”

他一开腔,便可听出,正是白狼城守,平北将军赵云。他举手摆了摆,骑兵收弓纳刀,重新聚集。

很快,施旗上的标志也清晰入目“讨逆校尉”,“夏侯”,清楚地表明来者的身份——讨逆校尉夏侯兰。

“子龙!”

“子惠!”

两个分别数年的战友加兄弟,催马相驰,靠近后伸出胳膊,紧紧挽在一起,团团兜转,相视大笑,声上云霄。

经过两年多的征战,夏侯兰终于完成讨伐三韩的任务。返回辽东休整了。

朝鲜半岛已成为新郡——带方郡,并入辽东,或者说是大汉。当然,三韩并未完全征服,在崇山峻岭里,在茫茫海岛上,还有一些桀骜部族或流亡势力。这将是一项长期任务,由带方郡兵负责清剿即可,无须再动用大军讨伐了。

考虑到夏侯兰征战经年,难免疲惫。以及将士思归之心,马悍遂将其调任辽东。夏侯兰返回途中,得到辽东郡府传来通报,即将对幽州展开攻势,令其抽调三韩兵卒服役。

于是,夏侯兰将作为赵云的裨将,一同进击幽州,常山兄弟重聚首,再次并肩作战。

赵云、夏侯兰。他们曾经的身份,都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而今,却作为对手。站在了对立面,令人心生感慨。

二人并辔而行,对头顶烈日浑然不觉。

“你带来了多少人马?”

“三千。一千白狼营正卒,过半是从中原输来的原西凉军与白波军将卒。半年训练期刚满,就赶上了这场大战。还有二千,是三韩、沃沮、还有原高句丽人。我从中挑选的精锐。都是见过血的老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