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麻辣火锅吃下来,所有人都是大声叫好,特别是余长致,更是吃得差点快撑破了肚皮。
吃罢续茶闲聊,话题自然离不开火锅的推广。
当罗凝问及余长宁的意见时,余长宁早就成策在胸,侃侃而论道:”姨娘,王宫贵胄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于美食都非常的讲究,我觉得火锅的推广应该从高层而起,然后从上而下全面铺排,这样才符合推广的策略。”
罗凝点头道:“长宁此言说得不错,不过推广这火锅总须得一个契机,不知你可有想好?”
余长宁笑答道:“我觉得还是应该从廊下食入手,因为能够有资格吃御赐的廊下食皆是朝廷文武百官,火锅若是能够先征服他们的味蕾,然后再借机向长安贵胄们推广,这样才是上上之策。”
“那好,就依照你的意思。”罗凝现在对余长宁很有信心,立即出言定策。
翌日,余长宁前去殿中省找萧锐商议廊下食供应火锅的事情,萧锐与余长宁乃是老朋友,昔日宾满楼推广的一系列美食都大获成功,面对余长宁的再次请求,萧锐岂会不同意,立即答应了下来。
为了照顾大臣们分餐而食的饮食习惯,陈若瑶吩咐铁匠打制的一百口小型铜锅也是完工,余长宁也将火锅料的炒制方法交给了宾满楼与宾满楼的厨师,吩咐他们按照自己所提供的香料比例炒制火锅底料。
见余长宁竟将火锅底料的配方交给了庖厨们,陈若瑶止不住的担心,生怕香料的配方泄漏,从而使得别家酒肆学到制作火锅的方法。
她将这番担心告诉余长宁,余长宁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开口道:“放心吧,目前只有我们余家才有辣椒,别家酒肆根本无法仿制火锅,等到他们恍然醒悟之后开始寻找购买辣椒种子,那时候我们早就已经赚的盆满钵盈。
说到这里,他正色道:“还是以前那句话,我们宾满楼应该专注于高端市场,将低端市场留给别人,不用怕其他酒肆抢生意,因为只有宾满楼才是火锅的发源地,也只有宾满楼的火锅才是天下最正宗。
听罢这番解释,陈若瑶心悦诚服地点头笑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很快,朝参之日到了。今日由于李世民与大臣们商量了许久黄河筑堤防洪之事,下朝已近午时,正好到了吃廊下食的时间,大臣们三三两两朝着殿内走去。谁料刚刚走入大殿,正在与长孙无忌低声交谈的房玄龄陡然止住了脚步,吸了吸鼻头道:“咦,什么味道?好香啊!”
第七九九章大获成功
众大臣尽皆同感点头,一双双好奇的双目向殿中坐案前望去,只见红木坐案上正摆着一口口铜锅,香味正是从铜锅里面散发出来的。。
“今天吃暖锅么?”长孙无忌恍然醒悟。
身后的马周摇头笑道:“不像不像,这哪是暖锅的味道,一股辣味直冲鼻端,莫非是熬制的辣子汤。”
房玄龄捋须笑吟吟地问道:“萧锐,这是何物啊?”
正侍立在一旁等候的萧锐闻言走了过来,拱手笑道:“各位大人,此名为火锅,乃是宾满楼新发明之烹饪方法,下官来说不尽详细,不如请余驸马亲自向各位大人解释如何?”
此时余长宁刚刚走入大殿,闻声立即上前笑道:“各位同僚,廊下食一直是由我们宾满楼负责,这些年因为余家自顾不暇,所以没有对廊下食推陈出新,实在万分抱歉,这次鄙人发明了这种名叫火锅的食物,吃法与暖锅大致等同,但味道却胜其多矣,今日特送至宫内供大家品尝。”
房玄龄笑道:“原来如此,那本官今日一定要好好地尝尝这新式火锅了。”
长孙无忌亦是点头笑道:“不错,光这辣味就让人精神一震,想必味道也更是好吃。()”
余长宁解释道:“因为个人口味喜好不同,火锅又分为微辣、麻辣、特辣型,各位大人可结合自身选择辣味,但下官须得提醒各位的是,烹制火锅的辣椒比茱萸辣了不少,辣椒一定不要放多了。”
大臣们纷纷点头落座。
红木长案上除滚滚沸腾的火锅外,还摆着一盘盘精致非常的食材,如羊肉、牛肉、鲜鱼、鲜虾等等,由于担心大臣们不喜,余长宁并未准备鹅肠、鸭胗一类的动物内脏,这些食材他还是决定等到以后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推广。
哄哄嗡嗡的好奇议论声中,大臣们纷纷将盘中的食材夹入火锅内烫制了起来,不消片刻便响起了一阵拍案叫好之声,对这火锅纷纷是赞不绝口。
眼见火锅很轻易地便被诸位大臣所接收,余长宁这才放下了心来,微笑落座也开始就食。
今天的廊下食大臣们都是非常的满意,刚刚吃完,不少大臣已是前来询问余长宁这火锅现在宾满楼可有售卖。
余长宁笑着开口道:“各位同僚,目前火锅尚未推广,正处于籍籍无名的阶段,今日供应廊下食,是因为想看看反响如何,既然现在各位同僚都已经开口说好,那自然用不了多做犹豫,七天之后宾满楼将在酒肆中举行火锅美食节,到时候欢迎各位的参加。”
话音落点,顿时响起了一片迎合叫好之声。
……
当罗凝和陈若瑶知道火锅深受大臣们的喜爱时,终于放下了心来。
得知余长宁准备七日之后举行一个火锅美食节时,罗凝不由蹙眉问道:“长宁,七天时间会不会太长了一点,为何你不乘热打铁尽快推广呢?”
余长宁放下茶盏笑吟吟地开口道:“推广早了,火锅的名号还未传开,只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今日这些大臣们吃了一通难忘的火锅,一定会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门生故吏大肆宣传,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七天之后将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也勾引了无数人们的好奇之心,那时候举行火锅美食节才是正当其所。
罗凝这才恍然醒悟了过来,颔首笑道:“若是如此这样也好,正好可以充分准备一番。若瑶,火锅美食节的准备工作就交给你了。”
现在陈若瑶已是成为了两家酒肆的掌事,负责统揽全部的工作,闻言立即笑着点点头,问道:“余夫人,余驸马,不知这火锅定价多少合适?”
余长宁想也不想便开口道:“我们宾满楼走的是高端路线,记住,一定越贵越好。”
陈若瑶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已是盘算着借机为酒肆狠狠地赚上一笔。
七天的时间很快就过,火锅美食节终于在宾满楼举行了。
当清晨的太阳刚刚划破云辰,东市宾满楼已被迫不及待的人们围的是水泄不通。
站在三楼上一番打量,望着密密麻麻如潮似浪的人群,余长宁等人不由膛目结舌。
吩咐店小二们打开店门,食客们立即蜂拥而入霸占了每一张桌子,抢到位子者得意洋洋,其余人等跌足长叹,原本安静的大厅陡然吵闹无比,店小二们又是斟茶又是递水,忙碌得犹如陀螺一般转个不停。
不消片刻,一口口热气腾腾的火锅端了上来,一盘盘的食材也是紧随而至。
在腾升而起的滚滚烟雾中,食客们纷纷吃得大呼爽快过瘾,不少人更是辣得直吸凉气,通通对火锅的味道赞不绝口。
整整一天前来宾满楼的客人们都是络绎不绝,直到夜晚依旧是人流似海地涌入,大厅中根本不会出现片刻的空座,推广火锅已是大获成功。
今日的余长宁已非昔日宾满楼内那玩世不恭的小庖厨,火锅美食节开始没多久他便已经走了,因为鸿胪寺正奉命筹划一场***的欢迎典礼,欢迎前往西方天竺国取经的玄奘大师归来。
说起玄奘,朝中大臣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位三藏大师现在实在太出名了,连李世民也为他舍身为佛的壮举敬佩不已。
玄奘乃是当代著名高僧,俗家姓名“陈祎”,“玄奘”是其法名,被世人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他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求取真经,其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令当世之人大为感动,而后世文人吴承恩更是以之为原型,创作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让唐僧取经成为了中国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故事。李唐皇室自喻为是老子李耳的后人,所以一直尊奉道教,但也无法改变佛教已成为了中原大地信徒最多、庙宇最多的天下第一教,如今这位声名赫赫的佛教大师归来,为示对佛教的尊敬,朝廷自然不遗余力地进行准备,而这番重任就落在了主管宗教的鸿胪寺卿余长宁的身上。
第八百章合格幕僚
诸事杂乱得毫无头绪,余长宁召集狄知逊、柳元、杨贤文三人商议了一上午,才将欢迎程序基本定了下来,并报尚书省。
厘定了程序,接下来又是各种事务的准备,朝廷哪位官员出席典礼、以何礼制规格欢迎大师等等,都需要明确,余长宁虽然不善于具体事务,好在狄知逊却是这方面的老手,一通建议下来,余长宁立即依言而行,吩咐由狄知逊统揽全局筹备,若有大事不决,再报自己知晓裁决。
夜晚回家,余长宁前去余府询问酒肆生意情况。
相似小说推荐
-
霸行三国 (不低头) 创世VIP2015-11-03 秦汉三国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三...
-
兵锋罗马 (四美男人) 起点VIP2015-10-17完结华夏特种战士陈剑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共和时代的末期,那是个兵锋天下英雄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