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国内已经没有战事,大将军却带着这么骑兵往并州而行,不是要打仗是要做什么。而且我认为应该是一场打仗,由您亲自来指挥的只可能是要收复西北。”
林羽点点头,笑道:“你猜的不错,但不要告诉别人。”
“恕学生直言,现在并不是对西北用兵的好时机。”徐子玉并未自己的正确推理而沾沾自喜,反倒是严肃起来。
其实林羽也认为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但他却没有表露自己的意思,反倒是板起脸来,轻声喝道:“如今内乱已平,兵精将广,此时不收复西北,难道等桓罗人在西北落地生根了再打吗?”
“学生虽然没有去过并州,却也一直关注西北局势,如今西北的诸国都与桓罗结盟,而过去那支战无不胜的西北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此消彼长,我军并无优势,开战实属下策。”徐子玉所说的也是林羽所想,可惜皇帝却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既然徐子玉说开战为下策,林羽便问道:“那你可有上策?”
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徐子玉当然不能放过,他信心满满地说道:“所谓上策,便是休养生息,积蓄国力,静待时机。同时西域诸国也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利益分歧,分而化之,桓罗以西域诸国为爪牙,我们便断其羽翼,拉拢一批小国作为附庸,此为敌消我涨。”
林羽摇摇头:“此虽好计,但时间太长,陛下等不了。”
“难道连主公也无法劝进吗?”徐子玉有些错愕,现在林羽在军中威望极高,他不想打皇帝应该也没办法,“学生想主公应该也是觉得此仗把握不大,才会从黙啜又多借了几千骑兵。”
“陛下不知道被谁灌了汤,铁了心要发动战争,我也无法劝阻。”林羽苦笑了一下,“我若是强行压制部下违抗圣命,那岂不成了权臣,又与韦应之、御亲王等人何异,而且这样做有损于陛下的威望,我带这种头,下面人也会有样学样。”
徐子玉听了林羽的话,坐在一旁默然不语,半天都没说话,林羽等了一会,不由得好奇问道:“子玉,你在想什么呢?”
徐子玉回过神来,向林羽说道:“主公,学生在想,是不是有人想把主公调出京城?”
林羽不解道:“为什么要把我调出京城。”
“您虽然是大将军,但实际上这只是个虚职,实职还是担任的枢密使。枢密使有权议政的,枢密院也凌驾于六部之上,吏部要做什么人事调动,必然要通过枢密院。如果有人要搞什么动作却怕您反对的话,只能让您暂时离开京城了。”徐子玉说的有些不太肯定,他被关了太久,消息也不甚灵通了。
“我离开以后,枢密院说话之人就是左右相了,如此看来,这是文官们搞的鬼。这帮腐儒,把最重要的兵权都交到我手上了,弃了刀枪去抢一些笔杆子,难怪说书生误国啊。”林羽觉得倒不是谁要搞动作,是这帮文官不想自己插手朝政,毕竟他们后面还代表着世家利益,而江南、中原、巴蜀等地的世家与林羽有利益关系的较少,他们也许是怕林羽把重要的官帽子都给分完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宁愿自掏腰包给皇帝打仗,也要让林羽离开京城。
徐子玉沉默了一会,艰难地说道:“那这其中的关系,陛下清楚不清楚呢?虽然陛下非常信任主公,甚至将兵权都交到您手里,但他未必想让你干政。”
“如此说来,陛下是要我当第二个袁公吗?”林羽觉得有些心凉,这背后的龌蹉,皇帝不可能不清楚,自己一力扶持荣佖骐当上皇帝,他居然现在就开始防着自己了。
徐子玉摇摇头,说道:“主公,我听说你和陛下已经决定开始重文抑武,未来文官权势会进一步扩大,如果您的势力只被局限于军中,那只怕还不如当初的西北军主帅袁沐公呢。”
“那您有没有想过万一吃了败仗呢?文官便可以正大光明地削你的权,”徐子玉意味深长地说道,“而且现在帝国大部分的兵力都在主公手上,后方一片空虚,要是败了后果不堪设想,这场仗,风险太大啊!”
林羽的目光穿过虚无的天际,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徐子玉说话:“所以我只能赢,不能输。”
第306章 战起
往日里帆樯如云的横江突然被北海水师给截断了,两条长长的浮桥在风陵渡横跨两岸,任何船只都无法通过,许多旅客只能选择绕道陆路,而那些倒卖鲜果的客商看着自己的货物变质,简直是欲哭无泪。
处于庙堂之高的大人们自然无须理会那些倒霉的客商是否会破产,这些市井小民的死活与他们的宏图伟业比起来不值一提,所以在短期内,这两座浮桥是不会被拆掉的,横江的水运一时是无法恢复了。
在浮桥上面,密密麻麻排满了要渡江的车马,上面装的都是各式军械,牵着马车的辅兵小心翼翼地在桥上移动着,生怕骡马受惊导致车辆翻进江里。
与浮桥上相比,更热闹的江面上,铁索帮征集了他们几乎能调动的所有船只,配合着水军的战船运送士兵渡江。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喧天的锣鼓,只有军官们的大声呵斥,士兵们就这样带着自己的随身装备默默渡江。而在南岸,还有更多的士兵正在江边集结,他们要么是并州充实边防,要么是去西北换防,但这么大规模的调动,还是让不少老兵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而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的身后,各州的精锐都被抽调而来,正马不停蹄地赶往风陵渡。
南海水师也没闲着,虽然他们在内战中损失了不少船只,但其后又获得了朝廷的拨款,从顾家的船坊订制了一批更好的战船,实力是有增无减。这样一支水上力量自然不能放着不用,于是南海水师肩负起了更重的运输任务,士兵还好说,那些粮食和军械通过陆路从江南运过来可不轻松。
南海水师运送军资的船队终点并不是丰陵,而是太丰仓,已经开拓完毕的人工河可是使船只直抵内陆,之前被烧毁的太丰仓也已经重新建设完毕,大批的粮草、军服、帐篷等物资在此卸船。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码头的十个木制运输设备,是由林羽的心腹部队特意送来的,据说名字叫做“木牛流马”,士兵们将货物装好,只有轻轻推动就可以上路了。木牛流马极大地减轻了汉军的后勤负担,可惜一共也就十个,数量太少,要不民夫都可以不要了。
在横江的上游,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建好了一座木桥,唯一的桥墩树立在江中的一座小山上面,小山的山头已经被削平,木桥就从这里连接横江南北。
这座木桥便是由多罗斯带着北海水师所建,木桥颇有桓罗风格,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过车走马,上面走人。桥上的栏杆和木板都未经打磨,显得极为粗糙,这是由于时间紧迫,建桥的士兵们没空继续实施工程,反正也不影响过江,就这么凑合下得了。
木桥所在乃是汉军的机密,巴州也只有都督李长生一人知道,木桥南岸的道路刚刚打通,而为了保密北岸根本就没有路。第一批通过木桥的是李长生的磐若旅,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不是作战,而是挖开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
作为此次战役的总指挥,林羽将汉军的精锐尽数收于麾下,他调集的阵容也可谓是强将如云,袁焕、陈到、岳云、苏成、许浒、杨钰……每一个都是一州都督,这也基本上是汉军可以派出的最强阵容了,而且他还让李长生从巴州对并州发动奇袭,算是另一路大军,这一路人马也汇聚了名门李家的绝大多数精英。
如果没有桓罗人的话,汉军无论是在数量还是战力上都远胜于西域的诸多小国,所以林羽决定让袁焕率领主力先行扫荡并州,一路推进的到并州州治宣抚,而他自己则带着精锐骑兵从狄州出发,恢复边境防线,切断敌人和故土的联系。而李长生的军队则骚扰凉州的敌人,使其不能对并州形成支援,等到并州全境光复,再回师西进,与巴州军马遥相呼应,收复凉州。
林羽的算盘虽然打得很大,但其实也不容易实现,首先他想单靠骑兵重组防线难度就不小,二来凉州的桓罗人断不会坐视不理,李长生能否拖住这些强兵还是两说,最困难的是如何尽快打下宣抚,如果攻城战一直持续的话,这个地方没准会成为汉军的奔溃之源。
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幕僚们制定的进攻计划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但在兵力和物资都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冒些风险,沿袭西北军稳扎稳打的风格,基本上是没有可能收复失地,这样冒险的方案,枢密院和皇帝也都是同意的。
如此大规模的调兵,是瞒不过敌人的眼睛的,用换防这样的借口只怕遮掩不住汉军的真实意图,所以在后续部队还未完全抵达并州的时候,袁焕就发动了进攻,林羽已经完全授权于他,什么时候点燃两大帝国直接的战火,都由这个还不满三十岁的年青人说了算。
轻快的侦查骑兵拉开了手中的弓弦,率先向西域人的哨所发起了进攻,毫无准备的西域人以为这只是汉军的挑衅,等前哨的卫兵吃了大亏吹响警哨的时候,从卫所走出来的其他士兵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甚至连武器掉在地上都没发觉。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民国大商人 (昨夜大雨) 起点VIP2015-09-08 清史民国 郁郁不得志的郭宇无意中获得神器天珠,得到了可以穿越到民国的能力。 他又...
-
纵横汉末 (麦田蟋蟀) 起点VIP2015-09-07 秦汉三国 东汉末年,狼烟遍地,诸侯并起,英雄辈出! 国防大学生刘修穿越时空,来到建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