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武唐春 (黄昏前面)



“哦?!”裴行俭眉头挑了挑,眼神变得更加锐利,“说说你到鄯州的事。”

“我与两位同伴,在快到鄯州的时候,遭遇到了一队吐蕃侦骑,发生了冲突,我们运气不错,杀死了十四名吐蕃人,将一名吐蕃百户擒获。那名吐蕃百户是禄东赞之子悉多于的亲信,据其招供,吐蕃正在准备年后的战事,也就是说,年后,吐蕃人将会举大军与我青海镇军作战。”

这事,李晨觉得裴行俭应该知道,毕竟这件事已经禀报给刘仁轨,刘仁轨没有理由不将这样的大事上报朝廷。

但裴行俭的反应却让他很意外,却见裴行俭皱着眉头问道:“此事当真?为何时没见鄯州的呈报?”

裴行俭的话让李晨大吃一惊,“裴侍郎,此事工部刘尚书知晓,已经上报刘相公,刘相公没将此事上奏朝廷吗?”

裴行俭并没回答,只是皱着眉头着李晨,稍一会才道:“李公子,你与我说说这次你到鄯州的所有事吧!”

李晨答应了声后,也将他这次到鄯州的经过,详细地讲了一遍,求见刘仁轨遭冷落的事也说了出来。说完了,再问道:“裴侍郎,刘相公是不是真的要求朝廷改派李中书令去青海领军?”

裴行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点头,“是的,刘相公以身体有恙为由,推举李相公去鄯州领军。”

看裴行俭一副凝重的样子,李晨心里打了个突突,想了一下,压低声音问道:“裴侍郎,外面都在传,刘相公和李中书令有隙,刘相公上禀之事,比被李中书令扣压,或者故意刁难,是否有此事?如今刘相公这样做,是不是报复,公报私仇?”

李晨说的这么直接,吓了裴行俭一大跳,他瞪着李晨看了一会后,才缓声说道:“李公子,此事非同小可,你千万不可胡言。”

“是,多谢裴侍郎提醒!”李晨赶紧道谢。

他发现,说了刚才这么一大通话后,他和裴行俭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人与人相处有时候就这么奇怪,一些人初次见面马上就会熟稔,而一些人交往了很多次,却还似陌生人一样,甚至对方长什么样子都记不清楚。正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与王方翼、刘审礼、黑齿常之及面前的裴行俭交往时候,李晨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人是他喜欢交往的人,还是有会说中的“主角光环”,这些历史人物对他这个穿越人另眼相看。

裴行俭并没马上说什么,而是陷入沉思中。

他在去年的时候,曾到青海领军,那时候大战一触即发一般,但后来战争却神奇般地没有了,双方军队各自后撤。现在的裴行俭知道,那是因为吐蕃赞普死了的缘故。

现在吐蕃人又有动作,那说明吐蕃国内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吐蕃人图谋再攻青海。

这近两年的时间内,我大唐军队没有大的动作,没有趁机攻打吐蕃人,确实是错失了机会。

现在,情况好像很槽糕,李晨刚才所讲的情况,还有朝中发生的事,让他有这种感觉!

第三十七章假设

裴行俭的长时间沉默,让李晨有不好的预感,说不定真实的情况比他预计的还要差。

他也没马上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坐着,神情比裴行俭平静多了。

稍一会后,裴行俭也终于冷静下来,与李晨面对面坐着,端着茶慢慢喝。

李晨也端起刚刚裴府下人为他送上的茶,吹了吹后,慢慢地喝起来。

“裴侍郎,你对时局的变化有什么看法?”最终李晨耐不住性子,率先开口打破沉默。

“青海局势危矣!”裴行俭微微叹了口气,脸色越来越凝重。因为刘仁轨没将擒获一名吐蕃百户,从这名百户口中探知吐蕃军队动静的事上报朝廷,因此裴行俭并不知道吐蕃军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年后的战争。他以为吐蕃人还没这么快动作,毕竟吐蕃赞普刚刚死掉不久。

李晨告诉王方翼吐蕃赞普死了,钦陵这一年多来忙着安抚国内诸部落,平灭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回国内,裴行俭也是知道。正国为知道这消息,并认可了其真实性,裴行俭觉得,吐蕃国内局势还没稳定下来,钦陵还会将心思放在国内,无暇对我大唐发动攻击。如果情况真的这样,并没实际领军经验的李敬玄去青海主持军务,也并没什么不可以。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就行了。

以李敬玄中书令的职位,要镇服青海诸将,那是完全可以的。

但要是真的有战事发生,以李敬玄的军事才能,那是完全不能胜任。现在李晨告诉他,抓获的吐蕃斥候交待,他们正在准备战事,预备在年后就对鄯州一带发动攻击,这如何不让裴行俭吃惊。

裴行俭完全清楚事情为何会变成这样,那就是因为李敬玄和刘仁轨在朝堂上争斗的结果。

李敬玄在总章二年就升任西台侍郎(即中书侍郎),并加同东西台三品,兼任检校司列少常伯(检校吏部侍郎),后升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又和山东士族联姻,在朝中势力极大。仪凤元年,升任中书令,封赵国公。李敬玄能如此快升迁,主要是因为追随了皇后武则天之故。李敬玄觉得武则天的信任,因此职位越来越高,在朝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不过这让让皇帝李治不喜,他感觉到了朝堂上力量的不平衡。

而刘仁轨是非常坚定的反对皇后武则天干政的大臣,一向看不起李敬玄,两人一直关系不融洽,并在李敬玄升任中书令后,关系交恶,争斗白热化。刘仁轨原本就非常得皇帝李治信任,李敬玄因为武则天的关系而一再升迁后,李治对刘仁轨越加看重。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用在李敬玄和刘仁轨身上都不合适。两个人都是肚量不大的人,特别是李敬玄。因为刘仁轨时常与他有争斗,他对刘仁轨非常厌恶。刘仁轨这些年一直在外领军作战,而李敬玄在朝中。虽然两人同列政事堂,但在朝中的李敬玄话语权明显高于在外领军的刘仁轨。两个人争斗越来越激烈,以致后来刘仁轨每有奏请,李敬玄都持有不同意见,从中阻挠,二人关系形同水火。

前些日子,刘仁轨上奏,以自己年事己高,吃不消高原生活,实在无力领军与吐蕃作战,请求归朝,让朝廷另派得力之人去鄯州主持军务。刘仁轨在奏书中说道:“镇守河西,非李敬玄不可。”

从来没有领军经历的李敬玄当然极力推辞。

但已经厌恶李敬玄的皇帝李治,却在这件事上偏向了刘仁轨。刘仁轨深得皇帝李治的信任,再加其人立下的战功非常出色,虽然让皇后武则天厌恶,但依然在朝中身居高位。在朝会上,李治面对李敬玄的奏请,难得霸道一次:“刘仁轨如果需要朕去鄯州领军,朕也会主动前往,卿不得推辞。”

在朝议的时候当场下诏,任命李区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兼镇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率军抵御吐蕃的入侵。

裴行俭也知道,皇帝会这么决定,应该也是认为吐蕃赞普去逝不久,吐蕃国内还很混乱,掌握吐蕃朝政大权的钦陵,还在忙着四处灭火,平定叛乱,没精力攻我大唐,因此敢让李敬玄去主持军务。不只皇帝这么认为,皇后武则天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朝臣们也大多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只要我大唐不主动进攻,青海战事是不会发生的。可以说,让李敬玄去鄯州,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朝廷这样做,只不过是想化解两位宰相之间的争斗而已。

如果青海没有战事,李敬玄去那里呆了上阵子,根本不影响大局。

但现在却探知吐蕃人正在抓紧准备战事,年后就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这让深谙军务的裴行俭忧心忡忡。更让担心的是,这样大的事,刘仁轨竟然没有上奏朝廷。要不是李晨刚才说,裴行俭还不知道鄯州方向已经打探到了这样的消息。

不过裴行俭也马上明白了刘仁轨不将此情况上奏的原因,如果这消息送到长安,那在朝议的时候,改派李敬玄前去领军的决定,肯定会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李敬玄不一定能成行。

刘仁轨这样做,明着就是公报私仇,利用李敬玄不懂军务这一弱点,挖个坑让他去跳。如果李敬玄到了青海,青海战事暴发,李敬玄打了败仗,那他的政治生涯也走到了尽头,兵败之责,肯定没办法逃脱,更何况皇帝对这个中书令已经挺厌恶。

“刘公,如此年岁了,为何还要这般做?”裴行俭在想了好一会后,心里喃喃自语。“这可是关系到我大唐国势,身为当朝重臣,岂可以如此私心对待国事?要出大事的!”

他对刘仁轨一向很敬重,当前辈一样看待。但现在发生的事,让他对刘仁轨的好感少了很多。

裴行俭一向认为,个人利益之争,不应该凌驾于朝事之上,拿国家利益来践踏,特别是这种有可能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刘仁轨想借李敬玄不懂军务这一点报复,让李敬玄去青海后打败仗,然后被朝廷惩处,这样的用心太险恶,太自私,裴行俭对刘仁轨的印象一下子反转。

其实不光裴行俭对刘仁轨的印象反转,李晨也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