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则天最终同意了裴行俭的提议,令大军尽快集结,并在最短时间内出发,同时也令征召的各部边军严阵以待,在裴行俭率军抵达云中的时候,能尽快展开进攻。
几十万人马分几路进攻安北的突厥人,要做到协同配合难度很高,必须做到周密的安排,并且把很多不利。主要是天气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冷兵器时候的战事对后勤的依赖更大,没有机械化的运送,只能靠人抗马运,万一出差错导致大军后勤供应不及,容易不战而溃。
这段时间,裴行俭几乎天天忙着这事。协调各部紧急准备大军所需,还好他现在位列政事堂,又挺有威望,没有什么人敢马虎从事。而且裴行俭在出征前,又单独请见了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希望朝廷能如青海之战一样,能提供充足的后勤补给。因为青海之战很多事都是武则天经手,她对裴行俭的要求并没有拒绝,也马上答应了。并说要亲自过问这事的。
皇帝和皇后满口答应,裴行俭也少了些担忧。
出征仪式马上就会开始。
寒风中,各出征将领的家眷们都齐聚在明德门外,为自己即将远征的亲人们送行。与出征将领们意气奋发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的是,送行的家人们都是一副哀伤的面容,一些出征将领的妻妾还有子女们,都在那里不停地哀泣。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谁也不知道。此番出征,眼前还活蹦乱逃的亲人们。还能不能安然地回来,此时的一见,很有可能就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面。
上官婉儿和武团儿在恳求武则天后,也得以出宫来送别李晨,李晨留在长安的那些手下之人,全部都来送行。这一年多以来。经常得李晨疼爱的小霞,可是哭红了眼睛。
出征前的这些天,李晨除了要抚慰武则天外,小霞和武团儿他也身体力行地安慰了她们几番,美人恩是不太好消受的。一天几次的疯狂,让李晨都觉得有点吃不消,那可是连续多天都是这样的啊。
巳时时分,仪式正式开始。明德门外的祭坛早已经摆好,绕以青绳,张有幕帐,置军神及军旗的牌位。太子李显从车驾上下来,率众臣走到祭坛前。一身戎装的裴行俭,带领从长安出发的随征高级将领,站在李显身后,一起参加祭祀。
大军出征的仪式隆重而又庄严,祭天、祭地、告庙,这些程序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免的,祭天、祭地、告庙后再祭军神、军旗,以太牢(全牛、羊、猪)祭祀,牲血涂军旗、战鼓,再是軷祭,包括祭祀行军将要经过的方位和山川神,表示从此跋山涉水,可以一往直前了。
仪式进行到尾声时候,裴行俭率领诸将,列队站立,背对参加祭礼的大军队列,面对军神和军旗进行了誓师,“突厥野蛮小蕃,肆情拒命,叛我大唐上国,攻我城池,杀我百姓,掠我财物,天神共愤,今举大唐正义之师,讨伐恶者,捣其巢穴,灭凶息暴,以告天下,归安北之地以安宁。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震耳欲聋的声音随着将士们振臂高呼而响彻整个长安。
待欢呼声平歇下来后,太子李显当着全体将校的面,将代表节制军队权利的节、钺授予裴行俭。
裴行俭接过节、钺,再高举在头上,对着整齐列队的数万军士再次怒吼道:“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前排的军士挥舞着武器跟着高呼,接着后面那些军士也一道高呼,怒吼声震天的响,和着更加激昂的鼓乐,还有百姓的欢呼,让人有种震耳欲聋的感觉。
数万将士的怒吼声将所有人的激情点燃,那些观看的百姓也跟着振臂高呼“大唐万胜!”
宣誓仪式完后,整个出征仪式也接近尾声,裴行俭转身走下祭台,面对着整齐列队的将士们,大声吼道,“传我军令,全军开拔!”
随着裴行俭命令的下达,各将都上马,往各自所属军中奔回,准备启程。
作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帐下前锋的李晨,他将率所领的人马,走在裴行俭亲领的中军前头。也就在大军前开拔大概半个时辰后,中军人马也启程,李晨跳上战马,威严在对麾下的一千多名内卫军士及另外拔给他的两千军士喝吼:“全体将士都有,出发!”
在将士们齐声应诺后,李晨再转头看了眼上官婉儿和武团儿所站的地方,看到两女抱在那里失声痛哭,不由的一阵感伤。英雄难过美人关,面对美人的柔情,有时候真的不愿意远离。
看到李晨看向他们,上官婉儿和武团儿不顾身边人侧目,一边跳一边冲李晨挥手,嘴巴里不知道在喊着什么。李晨冲两女所站方向挥挥手,再驾的一声大喝,驱着身下的追风,追赶已经启程的人马去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收徒
右卫将军李知十所领的两万余人马作为出征大军的前锋,行在最前面,后面紧跟的是裴行俭亲自率领的中军,作为主帅的帐下前锋,李晨所部走在前军与中间交接的地方。
此次从长安出发的大军有十八万,还带着大量的辎重粮草,行动缓慢,一天行进才几十里。
如此慢的行进速度让李晨有些无奈,他大概计算了一下,发现从长安出发到单于都护府治所云中,也就是后世山西大同一带,至少要两个月左右,甚至还要多。
看来年前不一定能顺利抵达前线,战争要在年后才能发动了。
从长安出发半个多月后,大军抵达汾州附近。
从长安出发到汾州,一路行程中,李晨与裴行俭并未有太多的交集,两个人也没太多的交流。大军将在汾州休整两天,在安置后军务后,李晨接到了裴行俭的传令,让他过去商量事情。
李晨也不敢耽搁,令跟随他出征的桓彦范和敬晖暂时管理军士,马上就往裴行俭所住之处而去。
桓彦范和敬晖是由李晨举荐而到禁军中任职,为了让他们得到磨练,这次出征,李晨也让他们随他一起到军中领军。这两个人都是勇武之士,能力很不错,而且李晨也略微听到过他们在原来历史上的名声。武周末年,张柬之率禁军将领逼宫,逼迫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李显,参加行动的就有这两个人。
现在这两个人并没什么名声,更没成就,他就想好好培养一下,让他们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来到裴行俭的大帐外,守在大帐外的裴行俭的亲卫直接让他进去了。
大帐内裴行俭一人坐着。正在查看一些军报。
“见过大帅!”李晨行了礼,心内更是不解。
“晓阳,坐吧,”裴行俭指着身边的马扎示意道:“一会陪我一起吃晚饭,我们聊会话。”
“是,大帅。”李晨依言在一边坐下。
裴行俭也马上吩咐亲卫,将两个人的晚饭准备起来,亲卫马上答应去办了。
裴行俭看完了军报,扔到一边后,笑着问李晨:“晓阳,你初次领军,军中生活可否适应?”
“大帅,完全能适应,末将在训练内卫军士的时候。什么苦都吃过,麾下的那些内卫军士,身体素质也比一般的军士强。这样强度的行军,对他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不过配备给末将的另外两千军士,他们的身体素质就差了很多。”李晨照实回答。
“那就好,你麾下的内卫军士我也略知一二,待日好好巡查一番。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裴行俭听闻过李晨训练内卫军士之事,只不过他并没有真正见识过内卫军士的阵容。无法做出评价。
“大帅,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李晨说话间充满了傲气,他觉得他训练出来的内卫军士,无论哪方面都比其他军士强很多,这在平时的一些对抗训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今行军中也表现出这一点,一天的行军下来,内卫军士根本没人困马乏,但其他军士就不行了,想到这个问题。他又问了一句:“大帅,现在的行军速度,太慢了吧,一天才四五十里,能不能加快速度?”
“你觉得能快到何程度?”裴行喝了口茶,笑呵呵地说道,“晓阳,你未曾出征,不了解行军情况,大军行进,粮草、辎重要跟上,安营扎寨,拔营都要时间,现在天气又不好,昼短作长,这样的行军速度已经很快了。除非遇到紧急情况,那样人马可以抛下辎重,加快行进速度,但一天百来里已经是极限,不然人和马体力都吃不消。”
“原来如此,”李晨应了声,心里却忍不住苦叹。
一天行进几十里,长安到云中一千多里的行程,至少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前方真的情况危急,等后方大军抵达,黄花菜都凉了。不过李晨也明白,现在生产方式落后,走路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运载方式也很落后,大军携带大量物资,行进速度不能太快。
除非有机械化的运载方式和行进方式,不然很难改变。
骑后可以速度快一点,两马换骑一天几百里也有可能,但补给跟不上,除非像蒙古人一样,靠抢掠补充所需,不然行进速度再快,也不能深入敌后,与敌接触后也不能打持久战。
现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想要改变这一切,不知要付出多少年的努力。李晨穿越前是学工科的,只不过因为现在的生产力水下低下,他空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却无用武之力。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第二帝国 (幽泠秋月) 起点VIP2015-08-13 外国历史 一场奇诡的境遇,让天朝青年清英逆流光阴,于1893年在德皇次子身上夺舍苏醒,历史的...
-
超级系统在初唐 (练习打字) 起点VIP2015-09-22 架空历史天下刚平,外贼未清!外有,吐蕃、高句丽等国虎视眈眈;在内,以李氏皇族为首的关陇贵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