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武则天这样明确的表示,让李晨有点意外。
武则天并没马上解释什么,而是喝令候在身边的上官婉儿和武团儿道:“你们先下去吧。”
“是,娘娘!”两声清脆的声音差不多同时响了起来,青衣小帽打扮的上官婉儿和武团儿,矮身一礼后,袅袅婷婷地退了下去。
在走过李晨身边的时候,她们都大有深意地看了李晨一眼。
李晨从她们的眼神注视中感受到了特别的关怀,不禁心中一热,嘴角一扯,露出了点笑容。
不过他这笑容被武则天捕捉到了,她瞪了李晨一眼。
李晨感觉到武则天眼神中的不满,赶紧收起了笑,一本正经地垂手站在武则天身边。
“李晨,你负责的事项就此结束吧,”武则天眼中含笑地看着李晨,“本宫也见识了你的能力,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任何交由你去做。本宫希望你能把千牛内卫训练成一支能完成各种复杂任何的人马。接下来的时间内,你主要负责打造这支队伍,人员选拔,全由你说了算。”
“好吧,微臣听从娘娘的安排!”李晨虽然有点失望,但并没争辩什么。
如今他和武则天身份相差太大,武则天即使待他挺好,他也尽可能不去争辩什么,除非涉及自己的利益。这一点,他还是心里有数的。
不过他心里隐隐有点奇怪的感觉起来,那就是明崇俨之事,背后可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说不定,这其中有什么阴谋,他心里的好奇心越加的强烈了,也马上暗下决心,要凭自己的力量,私下调查清楚这件事。真相如何,李晨非常想知道,但武则天不允许他继续调查,那他就私下秘密调查吧,调查的结果也不报告武则天,自己知道就行。
见李晨很听她的话,武则天也松了口气,马上又吩咐了事,“李晨,上元节前,要举行马球寒,今天是正月十一了,再过两天就要马球赛,本宫希望你能在这次马球赛中有出色的表现,与其他人一道,将外藩球队都击败,特别是吐蕃马球队。所以接下来这两天,你什么事都不要管了,全心投入到马球的训练上去,你明白本宫的意思吗?”
“微臣明白!”李晨这才想到今天是正月十一,这一个年,前面几天他过得还算悠闲,但初五过后,好像就没什么空过,连陪乌珠那个大美女都没多少时间,整天都在为武则天忙事。
还好上元节还没到,他希望上元节那几天能自由安排时间,他已经答应乌珠,陪她去看灯。他好像也答应过上官婉儿,在上元节时候,带她去热闹热闹。几个女人间怎么安排,他现在还没想好。
不过马球赛的事,李晨是早就知道了,他也积极参加训练,即使这几天忙着事,也不忘记过去和其他队员打一场比赛,尽量让彼此间的配合默契一点。
与外藩球队作战,那是一定要卯足劲打,无论如何都要争取胜利,不然大唐的脸面都丢光了。
李晨也没在武则天那里多呆,吩咐了武则天这段时间要多注意休息,多吃高蛋白食物后,也就告退了。武则天也没多留他说话,只是吩咐他这几天其他事都不要管,要多练习马球,到时她会和皇帝一道,来看大唐皇家马球队与外藩马球队的比赛,希望能看到李晨精彩的表现。
李晨当然是拍着胸脯保证,到时一定会给武则天以惊喜。
走出仙居殿后,李晨寻了个机会,问询上官婉儿上元节时候有什么安排,有没有可能跟他出去赏灯。听李晨竟然这样邀请她,上官婉儿红了脸,但她并没答应李晨什么,只是扭捏着说到时再看。
李晨先出了宫,召集几位手下的得力干将,吩咐了他新的安排。
在将新的安排吩咐下去的时候,李晨也一再叮嘱,要王单等人追查明崇俨被杀之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不可被人发现行踪。
王单等人也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出差错。
李晨安排好事项后,也折返回宫,与那些整天在训练马球的同伴一起练球去了。
李晨的马球技术非常精湛,他出色的打球技术折服了所有的人,李多祚这个大唐禁军马球队的队长,都有意将队长的位置让出来给李晨,只不过被李晨拒绝了。
因为李晨的加入,皇家马球队训练的时候,改变了以往的方式,变成了围绕李晨制定战术。
在与外藩球队比赛的时候,李晨将是场上绝对的主力,是我大唐马球队的主射手及场上灵魂。
李多祚要求李晨,在接下来仅有的这两天内,李晨一定要多参与训练,避免配合生疏。
李多祚的要求李晨自然答应。
不过意外的事总是经常发生,第二天朝会中发生的一件事,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年前抵达长安的一些使团,在正月十二的朝会上正式面圣。这些使团虽然在年前抵达长安,也参加了元日大朝会,敬献了礼物,但他们并没正式面圣,也可以说他们并未以藩国使者的身份参加正式朝会,递交国书。这其中就有吐蕃使团。
其实吐蕃使团在年前完全有时间正式面圣,但他们故意拖延时间,以显示自己的高傲,看轻大唐。
吐蕃使团在正式递交国书的时候,上演了一幕让人瞠目结舌的节目。吐蕃正使论塞调傍在递交了国书后,非常严肃地提出,吐蕃武士准备与大唐武士进行竞武比赛。
吐蕃武士与大唐武士比武,这并不是第一次,但如今大唐与吐蕃在青海陈兵几十万相对,战争一触即发,这种时候,吐蕃人提出竞武,谁都知道有挑衅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是很过分的事,过分的是,吐蕃正使论塞调竟然在朝会上提出和亲的要求,并且点名要大唐皇室将太平公主下嫁吐蕃,论塞调要大唐皇帝和皇后一定答应,不然就要兵戎相见。
吐蕃使团成员在皇宫中嚣张的表现,当堂提出这样的过分要求,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一百三十六章主动请战
上阳宫观风殿内,一脸怒色的李治正与武则天小声商量着事。
宫人们全都被屏退,李治和武则天身边没有一名宫女宦官侍候。他们遇到了让他们恼火,但又不得不慎重面对之事。吐蕃使团来请婚,并指名要他们的女儿太平公主下嫁,这让他们很难抉择。
从国家大政方面考虑,李治和武则天并不反对和亲。他们知道,和亲有时候可以换取很多利益,甚至可以止两国之间大规模的征战。就像先皇时候,以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给吐蕃赞普弃宗弄赞,结果就换来了和平,弃宗弄赞在世时候,一直对我大唐称臣,以婿自居,两国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
两国之间几十年没战争,这不但让两国的百姓少受战争的伤害,也能让国库开支大幅度减少,战争所造成的伤亡也不必去考虑。一个女人的下嫁,换来了这么大的利益,他们当然不会反对和亲。
李治与武则天都希望大唐的西北边境能保持和平,即使派裴行俭去主持青海的军务也是这样。吐蕃愿意与我大唐和平相处,止了兵事,那他们肯定会做出相同的应对。这些年,大唐连年征战,军备开支非常巨大,国库因为开支太多而入不敷出。大唐急需要休养,与民生息,最好几十年不要起兵事。
李治现在年岁大了,早没有进取的雄心,他希望天下太平,没有战争。武则天是女人,女人天生阳刚之气少一些,性别的特征让她们更擅长于“内斗”,她更不希望有战争发生。
但无论是李治,还是武则天都不愿意让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如果吐蕃使团不是这么直接要求,要他们两个人唯一的女儿嫁过去,可以用宗室女代替,那他们说不定就答应了。
李治与武则天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安思公主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有传闻说这是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而亲手掐死,嫁祸于王皇后所为。太平公主是他们最珍爱的人,他们不可能接受她远嫁吐蕃。
李治与其他妃子还有几个女儿,不过那几个女儿年岁已大,或死或嫁,已经没办法担当和亲任务。李治想着若是自己有父皇一样那么多的女儿,嫁一个过去担当和亲任务又何妨?何况吐蕃使团还带来了一份不小的“聘礼”,那就是归还前些年被强占去的河源地区,并继续向“婿”的身份待大唐。
但吐蕃人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这让李治和武则天犯了难,也触了他们的怒。
吐蕃人十分了解我朝中情况,知道太平公主还没婚嫁。其实这并没什么奇怪,因为此次提出请婚要求的,就是那个太宗皇后李世民当政时候去和亲的文成公主。
论赛调是奉文成公主的令,来大唐提亲的,只不过他在朝会上并没说明这一点而已。
论赛调当众提了和亲的要求后,李治和武则天虽然恼怒,但也要有回复的态度。他们心思很矛盾,既想和亲,但又不愿意自己的宝贝女儿下嫁,也就拿到朝堂上让众臣朝议。
结果朝臣们意见不一,反对与赞成的大臣都有,朝堂上争论的很热闹。总的来说,还是支持和亲者占多数。只不过刘仁轨、郝处俊这样身居政事堂的宰相们都反对,李治和武则天不可能不慎重考虑。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第二帝国 (幽泠秋月) 起点VIP2015-08-13 外国历史 一场奇诡的境遇,让天朝青年清英逆流光阴,于1893年在德皇次子身上夺舍苏醒,历史的...
-
超级系统在初唐 (练习打字) 起点VIP2015-09-22 架空历史天下刚平,外贼未清!外有,吐蕃、高句丽等国虎视眈眈;在内,以李氏皇族为首的关陇贵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