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第二帝国 (幽泠秋月)



“这些天来,多亏汉斯你帮助我调度指挥了。无论是前期动员兵力的编成军师,还是随后而来的物资屯储,你的努力都起到了远胜于我的作用。赫尔穆特将军(小毛奇)能将你任命为第五集团军的参谋长,真是我的幸运。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我也希望你能够给予我如同此前半个月的鼎力帮助。”清英看着眼前这位宛若是当年的施利芬再世的中年军官,颇有些感慨地说道。

在没到提翁维尔上任之前,清英心中其实是相当没底的。虽然根据他前世的经验,本位面引入大量新武器的德国陆军,无疑将在同法军的战斗中占据绝对的战术优势;然而自己本人却仅仅只是在小毛奇接手后的总参谋部中工作过几年时间,全然缺乏实际领兵作战的经验。然而当他抵达司令部、见到前来迎接他的参谋长之后,清英心中所有的踟蹰犹豫便都消失了。因为小毛奇派来辅助他的参谋长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的二战德军之父汉斯?冯?西克特!

1866年,西克特出生于普鲁士的将门世家,在德国国内属于成分最优秀的根正苗红。在清英所熟知的另一个位面,由他所一手缔造的“十万陆军”,奠定了德国陆军得以重新崛起并横扫欧陆的坚实基础。然而他的才华却绝不仅限于单纯的训练军队,在军事战争上也有着极高的非凡造诣。一战期间,西克特作为马肯森元帅的得力参谋长,一手制定并参与了东线战场的几乎所有重大战役;德军之所以能在东线战场上以近乎摧枯拉朽的方式取得辉煌胜利,西克特在其中绝对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几天的接触下来,清英便完全被西克特的闪光品质所折服了。他沉默寡言的慎思天性、谦谨保留的处事风格、以及宛若自鸣钟般敏锐精密的决定判断,无不彰显着他几乎完全就是施利芬再世一般的、以少说多做作为自己核心原则的普鲁士军官的完美样板。此前清英很多对执掌军队所不明白的地方,都在西克特的从中辅助中日趋熟悉,渐渐了然于心。相比在顺势中尽显战神风范,然而在逆境中便会沮丧颓唐、显得焦虑不安、需要兴登堡的帮助才能走出内心情绪阴影的鲁登道夫,肃谨坚韧的西克特显然更适合成为德国总参谋部的核心主宰。

“殿下言重了。但凡殿下有要求,我必当竭诚尽力为殿下效命。”西克特向清英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恭声说道。实际上,西克特对清英无疑是充满感激的,如果不是这位皇储要到前线镀金,自己至少还要在军参谋长的位置上呆好几年,哪能这么快的就有了今天集团军参谋长的职位?

ps:感谢书友龙凤破的打赏,和心灵深处的呼吸、不想死的小白的月票支持~~~

第315章中路揭幕

自从德法两国开战以来,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的光阴。强大的德军右翼如一柄死神的巨型血镰,从比利时境内轰然横扫而过,只留下一片死尸断壁焦土残垣;而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实力较弱的德军左翼凭借着精心构筑的堑壕阵地,也稳稳扛住了法军的复仇攻击。而在中路的阿登山脉和北部洛林区域,德军同样酝酿着发动新的攻势;由符腾堡公爵和清英所分别指挥的第四、五集团军,便是此次进攻的最核心枪尖。

经过两周的动员,目前第五集团军的全部力量均已到位,而清英也在将这些零星的团级部队进行更大编组的同时,对自己麾下的人马有了一个完全的了解。整个德国第五集团军由四个半军组成,总兵力接近24万人,拥有各型野战火炮1500多门,重机枪1200余挺。即便是不算德军之中所普遍配属的迫击炮部队,这个火炮数量也要比法军同行多出五分之一;而在火炮口径上,德国炮兵更是对法军形成了近乎压倒性的绝对优势。

目前,德军中除了团一级只拥有标准配给的75毫米野战炮之外,从旅往上都有自己的独立重炮部队;这些重炮连、营都装备105毫米或150毫米的火炮,其中军一级的重炮团中甚至配备有210毫米的重炮。而法国陆军的炮兵部队所装备的,却几乎全是清一色的施奈德1897型75毫米加农炮;这些只能发射7kg出头弹丸的常规火炮,其威力同德军重炮之间的悬殊宛如云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是由于法国工业较德国乏力、难以将大量的重炮放在生产线上。而另一方面则纯粹是法国人自己的原因。

进入20世纪以来。法国人在“胸怀理想。利剑在握”的精神熏陶下,对进攻所拥有的能力深信不疑;而既然要“殊死进攻”,那么其军备建设就自然得围绕着进攻战术来进行了。法国人忽然发现,陆军中那些口径大于75毫米的火炮完全就是战斗力只有5的渣滓般存在;由于其过于沉重的重量,使得这些重炮完全不能跟上“殊死进攻”中的步兵的前进节奏,如果法军装备了这些重炮,则必然会成为拖累他们进军速度的累赘。法国人的思路很明确,与其花费大价钱造出这种实际作用趋近于零的家伙。为什么不为陆军多添置些重量较轻、便于机动的75毫米大炮呢?而令法国人欣喜若狂的是,由施奈德军工所研制的1897型75毫米加农炮,在整个世界都可以称得上是最顶尖的强力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奉行进攻战略的法军便近乎完全抛弃了陆军重炮部队的建设,而将所有的资金和人力都投入到了75毫米火炮部队的建设上去。以致于在之后的1909年,法国总参谋部的一名军官,在向法军副总参谋长德卡斯特尔诺将军征求有关105毫米重型野炮的意见的时候,他便赫然回答说:“感谢上帝,幸好我们一门也没有!”“法兰西陆军的威力全仰仗75毫米加农炮的轻便。”

1911年,作战委员会又建议为法国陆军配备105毫米重炮。但炮兵部门人员却矢忠于驰名的75毫米大炮,而始终执拗反对。他们鄙视重炮的作用。认为其笨重的体型无法跟上步兵的推进速度,只能像可耻的机枪一样作为一种防御性武器。只有陆军部长梅西米和当时在总参谋部任职的迪巴伊将军力排众议,争得拨款,拟为法军创建若干个105毫米重炮炮兵连。但由于政府的屡经更迭(一战前的法国平均每年就要换一个总理和一个陆军部长),和重炮部队继续遭到鄙视,截止到德国对法宣战的当日,编入法军炮兵的重炮连队寥若晨星。

如果说重炮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还能为法军“生命的冲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话,那么机枪在法国人眼中则就是个完完全全的防守型武器了。动辄60kg以上的重机枪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与暴风骤雨般的快速进攻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法国人对轻量化的轻机枪既不了解,也不关心(历史上法国在大战中所研制的邵莎轻机枪,其人机性能简直惨不忍睹无法直视)。之所以法军中还保有一定数量的机枪,也都完全是出于“在某些地段节约兵力,以便加强进攻力量”的考虑;与德军同行相比,法军的机枪部队无论用怎样孱弱的词汇来形容都不为过!

除了机枪和火炮拥有绝对优势之外,清英麾下的第五集团军在制空和突破冲锋上也对法军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且不说一架就几乎比得上一个重炮营轰炸威力的基洛夫飞艇,能挂载小型炸弹进行投掷的德军初代轰炸机群也能对陆地战场进行有效的支援。坦克在步兵会战和骑兵冲锋中可起到中流砥柱般的作用,突击炮更是能凭借良好的正面攻防为步兵进攻奠定最坚实的根基。经过数年的积累,这些技术兵器都已经积攒起了一定的规模;如果将它们集中起来使用,则必然会形成一柄尖锐的利刃,直插敌军的心脏要害!

既然清英手中握有如此雄厚的力量,那么所制定的作战计划则必然是如同春江一般滚滚奔泻、冲起万丈涛澜了。

历史上,由于法军的第17号计划是霞飞就任总司令后才正式拟定,且核心内容只有寥寥数语,因此德军总参谋部只猜到了法军将会在复仇主义的指使下、在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发起攻击,而对法军的其他部署却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因此,按照正常前行路线推进的王储第五集团军所部,就与吕夫的第三集团军正面相碰。双方随即在丛林山地和外围城市间展开了数天的对攻战。最后虽然以法军的撤退而告终,但德军的所得战果却也极其有限:他们既没有大规模的包抄歼灭法军部队,也没有将眼前之敌一举击溃,仅仅是获得了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正面战场胜利。两个集团军的法军主力部队以近乎完整的姿态得到保全,并在随后的马恩河战役中给了精疲力竭的德军右翼以决定性的一击。

然而在这一位面,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蓬勃发展的德军飞艇部队,使得清英对面前法军的兵力及部署情况都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而已然知己知彼的他,绝对有必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给正面与他对峙的法国第三集团军以最沉重的打击。如果德军能够正确部署,在之前的边境战役中一举打断法军一部的脊梁骨;那么原始兵力就以125万比160万落而后于德军的法军部队,则势必将再难以同历史上一样上演马恩河的奇迹了。到那时,失去了有生力量的法军将只能任由德军在自己国土上肆虐;甚至德军一举攻克巴黎并迫使法国投降,也并非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